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肿瘤内科
【中图分类号】 R318.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
【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方法对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的89例患者2013年07月-2015年07月在我院置管后的护理安全管理。结果提高了病人对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的认知度,积极配合置管及护理,避免了不安全隐患的发生。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建立健全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了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和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venouscatheter;CVcath.;CVC)属于血管内管的一种,放置于大静脉中。
1临床资料
1.1选择2013年07月-2015年07月我院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治疗的患者89例。其中男50例,女39例,平均年龄42岁。中心静脉导管及实施护理安全。
1.2中心静脉导管用途:
1.测量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用以评估循环生理参数,以及估计体液多寡。因为测量中心静脉压这项用途,在台湾医院常以中心静脉压作为的CVC的讹称。
2.大量而快速的静脉输液,常出现在失血量可能较大的手术,或者是急救时维持血压。
3.长期肠外营养,长期抗生素注射,长期止痛药注射的给予途径。
4.对于周边静脉(小静脉)较具刺激性的药物,改从中心静脉导管注入。例如:胺碘酮等。
5.血液透析的管道,如血浆置换或洗肾
6.肿瘤的化疗,防止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防止药液外渗,
7.为反复输液的患者建立良好的输液通道,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
8.重症患者建立输液通路。
2使用方法及护理要点
穿刺途径与方法、材料 穿刺途径的选择依医生个人习惯、熟练程度以及穿刺器械而定。对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一般取头低15°仰卧位,肩下垫一薄枕,头转向对侧。取右侧比左侧利多。
1. 颈内静脉
以胸锁乳突肌为标志,分为前中后进路三种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前进路:术者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在中线旁开3cm,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摸到颈总动脉搏动并推向内侧,离颈总动脉搏动外缘0.5cm处进针,针身与皮面呈30°~40°角,针尖指向胸锁乳突肌三角处,边进针边回抽,见暗红色血后即稳妥置管。中进路:以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为进针点,该点距锁骨上缘3~5cm(约1~2横指),针身与皮肤夹角呈30°,与中线平行指向同侧乳头,一般进针2~3cm即可入颈内静脉。后进路:在胸锁乳突肌的外缘中、下1/3交点处进针,针身保持水平位,针尖指向胸骨柄上窝。
2. 锁骨下静脉
以锁骨为标志,分为上下二进路。锁骨上路:在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方约1.0 cm处进针,针身与矢状面及锁骨各呈45°角,在冠状面呈水平或稍向前略偏15°角,针尖指向胸锁关节,一般进针1.5~2cm即可入锁骨下静脉。锁骨下路:传统的入路为从锁骨中、内1/3交界处,锁骨下缘1~1.5cm处进针,针尖指向同侧胸锁关节后上缘。改良新入路在右锁骨中心垂线与胸锁关节水平线相交点为最佳穿刺点。针尖指向甲状软骨下缘。
3. 股静脉
在腹股沟韧带下二横指处,以左手食指和中指触摸股动脉,在其内侧0.5cm处进针,针尖指向头侧,针身与皮肤呈30°角。临床实际操作中笔者更喜欢用“三指定位法”确定股静脉穿刺部位,定位方法简单、准确。
护理要点
1. 局部皮肤护理
除严密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外,每日以碘酒、酒精消毒穿刺点,待挥发干燥后,加用碘伏,因碘伏具有逐渐释放碘的性能,能起到持续灭菌作用。此外,应用碘伏的局部皮肤有一层深棕色薄痂形成,可起到掩盖导管皮肤入口处的作用,对防止细菌沿导管旁窦道行入血液有肯定的疗效。再以3M透明薄膜覆盖穿刺点及导管,因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无菌,不易造成封盖部位皮肤排泄物无法挥发而导致感染。这些可能是本组无感染者发生的主要原因。另需严密观察体温变化,体温是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过程中监测感染发生的重要指征,当病人突然出现发冷发热,体温骤然升高,临床上又查不出其它原因时,应考虑为导管相关感染。
2. 防栓塞护理
留置导管末端接肝素锁,因肝素锁可防止导管内血液凝固,使细菌介入的可能性减少。头皮针插入肝素锁内输液,每日输液结束时经头皮针注入肝素液3ml (125U/ml),速度宜慢,并注意将头皮针退至只留针尖,以保证肝素液充满整个管腔,从而避免相对降低肝素液浓度导致堵塞。每日在接上头皮针时,注意回抽血液,以确定导管是否通畅,若末见回血,应判断是否脱管或是管内回血凝固。空气栓塞常发生在深部静脉置管中,如不迅速采取措施,病人将在几分钟内空气栓塞死亡。本组患者在穿刺前均备好输液泵装置,根据输液泵的功能设置报警项目,如发生堵塞、空气、输液完毕等,以确保液体顺利进入机体及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3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是一项方便有效、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置管技术,不仅减轻了患者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还有利于药物及时准确的应用,减轻药物副作用,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保证了患者的输液安全,同时加强置管护理安全管理,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医疗费用,充分发挥了外周中心静脉管应有的效能,最终达到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4结论
患者疾病的康复,除了精湛的医术外,耐心的护理也是患者康复的保障。这就要求护士要适应对新技术的发展,学习新技术及讲究护理策略,注重细节,加强优质服务,有利于患者护理治疗,对治疗护理有增效作用,对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意识、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捷,徐廷惠,李成琳,等,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大剂量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0,16(9):672,
[2]陈向荣,王晓娅,倪柳琴,等.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并发症原因与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3;18(11):844.
论文作者:吕金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静脉论文; 导管论文; 锁骨论文; 心静论文; 患者论文; 中心论文; 进路论文; 《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