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分析 亚行项目柳林电厂透视(论文文献综述)
司武林[1](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立足于1978-2010年陕西乡村社会变迁的实际进程,对这一地域农村的现代化进行描述、分析。研究从陕西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四个主要方面展开,重点则是此一阶段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具体路径。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改革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实际进程,而重点分析其中的重大问题,寻求陕西农村发展的良性机制。之所以研究农村现代化,是因为它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意义。笔者始终坚持这样的观点:“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之所以研究陕西农村,是希望考察对象具体明确,言之有物,更期望研究结论能够有一定的针对性,尽可能避免过于抽象和宏观的泛泛而谈。全文内容包括以下八个部分。第1章,引言,即对本项研究的介绍。包括同类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以及本项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等方面。第2章,农村现代化及其理论研究。包括世界现代化与乡村社会变迁的一般过程、发展理论对农村的思考以及中国农村现代化理论三个部分。这是展开研究的必要准备,也是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借鉴。第3章,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背景和条件。背景研究意在了解中国社会对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条件分析意在了解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自然禀赋、人口状况和社会资源。第4章,陕西农村现代化的阶段。通过描述分析三十多年来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实际过程,完整认识当代陕西农村发展的逻辑和问题。第5章,路径之一:产业与市场的互动。这是陕西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路径。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结构调整,是农村传统经济形式适应市场体制的努力;农村市场体系的初步形成推动了农村繁荣,其后的市场萎缩则导致农村曲折发展。陕西农村经济复苏有待于市场体系的完善。第6章,路径之二: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这是陕西农村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路径。1980年代形成的“乡政村治”体制,在实际运行中却发生“畸变”,日益导致乡政困难和村治异化,表现为农村社会矛盾尖锐。从表面来看,原因在于乡村治理中难以实现多主体间的合作;从根源上讲,则在于当时国家、基层政府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格局。进入21世纪,这一格局开始发生改变,体制运行环境优化,而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和推行,将直接实现分类治理。笔者就此提出“多层竞争一合作体制”,并认为这是当前阶段乡村治理的基本走向。从分化到分治的体制创新,是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路径之一,也反映了陕西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第7章,路径之三:新主体与新功能的重构。新农村建设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举措。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要求为政府与农民形成发展的合力,其实质则是新主体和新功能的重构。首先,政府需要积极转变职能,加大投入,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一体化,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其次,农民需要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更积极和更有影响力的参与主体。农村反贫困就是政府与农民共同努力、改善农村现状的具体表现。第8章,路径之四:乡村与城市的“对接”。城镇化是实现农村生活形态现代化的关键途径。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应坚持城乡融合的基本思路,积极促进乡村与城市的“对接”。2004年后,陕西农村城镇化逐渐形成“重点镇建设与城镇体系构建”的特色,重点镇建设成为核心内容,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产业聚集、市场融资机制、保护乡村传统、科学把握“为了谁”、准确定位“重点”等。本文的结论是:上述四个方面是三十多年来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而现有问题的逐步解决,将使这些路径优化,进而形成陕西农村发展的良性机制。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方法上,运用学科综合的方法,着眼于较小地域的农村社会,重视政策文本与社会现实的互动,考察陕西农村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内容上,提出以下认识:解决“三农”问题,首先需要大力构建农村市场;当前乡村治理创新的走向是形成“多层竞争—合作”体制;在陕西农村城镇化中,“重点镇”建设是一条有效途径,但需要重视解决“为了谁”、准确定位“重点”的关键问题。
蔡敏[2](2010)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中国煤层气产业规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煤层气规制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煤层气产业由于矿权重叠、投资渠道单一等现象所造成的资源探明率低和资源利用率低的“双低”问题,以规制理论为指导,煤层气技术经济条件为前提,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充分借鉴国外煤层气规制经验以及国内局部地区的发展成果,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煤层气产业规制。论文提出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我国煤层气产业规制体系应该由规制立法、规制内容和规制机构三方面构成;完善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规制建立的程序、内容和方法,可以规范煤层气企业行为,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煤层气,确保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一、论文在论述自然垄断理论、规制经济学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规制为手段、煤层气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为目的规制研究理论框架。该框架的内容为:由于煤层气的技术经济特征,煤层气具有自然垄断性。自然垄断会损害消费者利益和公共利益并降低社会福利,所以,必须对垄断企业行为进行规制。自然垄断理论揭示了政府规制的必要性。但是,目前已经没有哪个产业具备完全的自然垄断属性,自然垄断性只存在于特定的业务或环节中,需要在可竞争性市场理论的分析框架里详细分析现实市场的可竞争性,确定在哪些环节规制,哪些环节放松规制。规制的过程就是规制机构依据相关法律与消费者和企业(被规制产业)共同参与以期达到规制均衡的一种博弈过程;规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煤层气资源综合利用,达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煤层气规制的目的,规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煤层气的自然垄断性→需要规制;可竞争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规制;规制经济学理论→规制方式方法的选择;可持续发展理论→规制的目的。二、论文通过分析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煤层气产业发展及规制实践,总结其规制实践经验,归纳为以下几点:规制立法为规制奠定了可靠的制度基础;发达的基础设施及完善的管网准入政策为煤层气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开放的市场准入促进了竞争;鼓励多元投资引进了资金和技术;成熟的定价体系促进了产业发展;社会性规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安全、环保方面的支持和保障。三、论文总结了我国煤层气资源特点、产业发展及现有煤层气相关规制,概括为以下几点: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优势劣势并存;国内主要的煤层气企业分两类,拥有雄厚实力的国有企业和拥有资源优势的地方企业“并驾齐驱”;煤层气开发技术和煤层气产业中游市场基础设施配套还在逐步完善中;煤层气产业下游市场前景看好;煤层气的发展需要规制“保驾护航”,才能实现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四、论文通过分析煤层气产业现状、规制现状,指出我国煤层气规制在矿权交管理、管道建设、煤层气价格体系、投资渠道、统筹规制、社会性规制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规制体系解决以上问题。同时,规制体系的建立需要有独立的规制机构或责任明确的部门来承担执行;要有可以依据的法律文件,合法规制;规制的内容和方式要适合产业发展的需要。论文建立了包括投资规制,对外合作规制,价格规制,税收,费用,补贴,进入退出规制,社会性规制等八个方面的具体规制方式及内容,完善了进入退出规制、管道建设竞争规制、煤层气定价方法及标准规制、拓宽投资渠道规制、企业内有效激励规制,建立了以“成本-收益分析”概念为基础、安全环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性规制等针对性解决方案。五、以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实践为例,在深入分析该省煤层气资源状况、煤层气产业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应用规制体系中所提出的规制方式方法对山西煤层气资源规制中出现的问题做规制调整,从进入退出、价格、管道建设、投融资方式等方面建立有利于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规制体系,进而验证针对煤层气规制问题论文所提出的规制方案的合理性。
程召[3](2000)在《案例分析 亚行项目柳林电厂透视》文中认为亚洲开发银行的使命: 与贫困作斗争,特别是帮助亚太地区生活水平每天不足1美元的9亿贫困人民。
二、案例分析 亚行项目柳林电厂透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案例分析 亚行项目柳林电厂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综述 |
1.1.1 研究现状 |
1.1.2 研究述评 |
1.1.3 研究趋势 |
1.2 本篇论文的研究思路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选题背景 |
1.2.3 研究意义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 |
1.4.1 基本概念 |
1.4.2 基本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 |
1.5.1 可能的思路创新 |
1.5.2 可能的观点创新 |
第2章 农村现代化及其理论研究 |
2.1 现代化与乡村社会变迁 |
2.1.1 原发现代化中的乡村变迁 |
2.1.2 后发现代化中的乡村变迁 |
2.2 发展理论的农村现代化研究 |
2.2.1 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与农民力量 |
2.2.2 发展经济学:农业现代化与劳动力转移 |
2.2.3 发展社会学:农村社会变迁 |
2.3 中国农村现代化理论 |
2.3.1 “乡村建设学派”的农村研究 |
2.3.2 其他学者的中国农村研究 |
2.3.3 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现代化理论 |
第3章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背景和条件 |
3.1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背景 |
3.1.1 农业和农村政策调整 |
3.1.2 社会形态变化 |
3.1.3 国家发展战略宏观部署 |
3.2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条件 |
3.2.1 自然禀赋 |
3.2.2 人口状况 |
3.2.3 社会资源 |
第4章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
4.1 农村现代化的划分标准 |
4.1.1 现有研究 |
4.1.2 本文的划分标准 |
4.2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阶段 |
4.2.1 启动阶段(1978~1985年) |
4.2.2 平缓发展阶段(1986~1993年) |
4.2.3 曲折发展阶段(1994~2001年) |
4.2.4 良性发展阶段(2002~) |
第5章 路径之一:产业与市场的互动 |
5.1 产业结构调整 |
5.1.1 农业 |
5.1.2 非农产业 |
5.2 市场 |
5.2.1 生产要素市场 |
5.2.2 商品市场 |
5.3 措施建议 |
5.3.1 产业结构优化 |
5.3.2 市场体系建设 |
第6章 路径之二:乡村治理体制创新 |
6.1 “乡政村治”体制下的分化 |
6.1.1 “乡政村治”体制的形成 |
6.1.2 陕西的乡村治理 |
6.1.3 农村社区建设 |
6.1.4 乡村治理的逻辑 |
6.2 根本问题 |
6.2.1 研究视角 |
6.2.2 乡村治理的内部关系 |
6.2.3 乡村治理的外部关系 |
6.3 “多层竞争—合作”体制下的分治 |
6.3.1 乡村治理体制综述 |
6.3.2 “多层竞争—合作”体制 |
第7章 路径之三:新主体与新功能的重构 |
7.1 新农村建设 |
7.1.1 内涵和外延 |
7.1.2 根本要求 |
7.2 陕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
7.2.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7.2.2 农村社会保障 |
7.3 陕西农村扶贫 |
7.3.1 扶贫历程 |
7.3.2 扶贫模式 |
7.4 陕西农民组织化 |
7.4.1 组织化现状 |
7.4.2 特点和问题 |
7.4.3 措施建议 |
第8章 路径之四:乡村与城市的“对接” |
8.1 城镇化 |
8.1.1 城镇化释义 |
8.1.2 城镇化道路 |
8.2 陕西农村城镇化 |
8.2.1 发展阶段 |
8.2.2 发展现状 |
8.3 主要问题 |
8.3.1 聚集困难 |
8.3.2 建设资金 |
8.3.3 乡村传统 |
8.4 措施建议 |
8.4.1 产业聚集 |
8.4.2 市场融资 |
8.4.3 定位“重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中国煤层气产业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煤层气资源及利用现状 |
1.1.2 我国煤层气产业及规制现状 |
1.1.3 研究对象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研究创新点 |
2 煤层气产业规制的理论基础 |
2.1 论文研究的理论框架体系 |
2.2 自然垄断 |
2.2.1 煤层气的技术经济特征与自然垄断 |
2.2.2 自然垄断理论的新发展为规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
2.3 规制经济学理论 |
2.3.1 规制理论综述 |
2.3.2 规制经济学理论与煤层气规制 |
2.4 可竞争市场理论与煤层气规制 |
2.4.1 可竞争市场理论综述 |
2.4.2 可竞争市场理论与规制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 |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规制 |
3 国外煤层气产业发展及规制研究 |
3.1 世界煤层气资源概况 |
3.2 美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及其产业规制研究 |
3.2.1 美国煤层气开发的历史 |
3.2.2 美国煤层气产业规制及其作用分析 |
3.3 英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及规制 |
3.3.1 英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情况 |
3.3.2 英国煤层气产业规制 |
3.4 加拿大煤层气产业发展及规制 |
3.4.1 加拿大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 |
3.4.2 加拿大煤层气产业发展及规制经验 |
3.5 澳大利亚煤层气产业发展与规制 |
3.5.1 澳大利亚煤层气产业发展 |
3.5.2 澳大利亚煤层气产业规制 |
3.6 国外煤层气产业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
4 我国煤层气产业现状研究 |
4.1 我国煤层气资源基础 |
4.1.1 我国煤层气资源潜力 |
4.1.2 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 |
4.2 我国煤层气企业及资源开发情况 |
4.2.1 现有煤层气企业 |
4.2.2 煤层气抽采现状 |
4.3 煤层气各产业链特点及规制 |
4.3.1 煤层气的经济特征 |
4.3.2 煤层气产业中游市场基础设施 |
5 我国煤层气产业规制 |
5.1 规制机构 |
5.2 规制立法 |
5.2.1 现有规制立法及问题 |
5.2.2 我国煤层气产业单独立法的条件 |
5.3 规制内容 |
5.3.1 投资规制 |
5.3.2 对外合作规制 |
5.3.3 价格规制 |
5.3.4 税收 |
5.3.5 费用 |
5.3.6 补贴 |
5.3.7 进入退出规制 |
5.3.8 社会性规制 |
5.4 规制问题及解决方案 |
5.4.1 矿业权 |
5.4.1.1 进入分属管理造成矿权设置重叠 |
5.4.1.2 完善进入退出规制,解决矿权纠纷 |
5.4.2 管道建设 |
5.4.2.1 管道建设落后,管输进入规制期待调整 |
5.4.2.2 实行管网准入制度,促进竞争 |
5.4.3 煤层气定价 |
5.4.3.1 价格规制的成本依据 |
5.4.3.2 定价基础 |
5.4.3.3 税收规制的改进 |
5.4.4 投资渠道 |
5.4.5 社会性规制 |
5.4.6 激励性规制 |
6 山西省煤层气规制实证 |
6.1 山西省煤层气勘探开发初具规模 |
6.1.1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丰富 |
6.1.2 煤层气产业初具规模 |
6.2 经济性规制调整初见成效 |
6.2.1 完善进入退出规制,解决矿权重叠问题 |
6.2.2 引入民营资本自建管网,解决煤层气开发与市场的衔接 |
6.2.3 利用CDM等国际投融资方式,引进资金和技术 |
6.2.4 补贴煤层气企业,稳定供求关系 |
6.3 加强社会性规制减少资源浪费 |
6.4 采用激励性规制约束企业行为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
四、案例分析 亚行项目柳林电厂透视(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D]. 司武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1)
- [2]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中国煤层气产业规制研究[D]. 蔡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6)
- [3]案例分析 亚行项目柳林电厂透视[J]. 程召. 国际融资,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