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严宁[1]2001年在《弱智儿童适应行为研究》文中指出适应行为与智力是诊断智力落后的两个标准。对于弱智儿童而言,其智力的损伤是不可改变的,而适应行为的损伤却可以通过训练得到补偿,所以对弱智儿童训练的重点应放在适应行为训练上。此外,当前弱智学校学生的主体是中度弱智儿童,这些儿童又被称为可训练儿童,适应行为训练是他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研究弱智儿童的适应行为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外已有不少关于适应行为的研究,但因每位研究者所使用的工具的不同,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国内目前虽然有两篇关于适应行为研究的报道,但对于适应行为干预至关重要的干预关键期,干预的重点与难点等均未进行研究。本研究深入探讨了4—12岁的中、轻度弱智儿童适应行为特点,并为弱智儿童适应行为培养提供了若干建议。 研究表明,4—12岁的弱智儿童其适应行为商数均高于智力商数,弱智儿童的适应行为与智力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关。其中,认知领域与智力的相关显着,而独立与社会领域与智力的相关不明显。弱智儿童适应行为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其中认知技能发展水平的严重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而语言发展障碍又是认知发展滞后的关键所在。虽然弱智儿童适应行为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但他们仍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尤其是独立技能和社会技能在整个年龄范围(4—12岁)内都在加速发展。而认知技能从9岁开始出现减速发展。弱智儿童个体内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认知领域的发展最差,社会领域的发展最好。此外,适应行为的发展轨迹表明,对弱智儿童适应行为的干预应越早越好,至少在4岁时就应已经开始了。 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弱智儿童适应行为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对他们的教育与训练应以独立技能和社会技能的发展为重点,以认知技能特别是言语能力的发展为难点,并要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
张文京[2]2003年在《弱智儿童适应性教育再思考》文中认为适应是弱智儿童成长发展的基本形式和趋势。适应力决定了弱智儿童真实生活的水平与质量。本文以新的适应观“适应是弱智儿童与环境双方的改变、调适”为主导 ,论及弱智儿童适应过程、特点。明晰弱智儿童适应性教育诊断 ,适应性养成教育的思路。启发对障碍、对环境建构的理解
金星, 韦小满[3]2007年在《弱智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亲社会行为是弱智儿童适应行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弱智儿童教育十分重要。弱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与正常儿童、自闭症儿童相比表现不同,其中唐氏综合征儿童又是弱智儿童的一个特殊类型,影响弱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病因、智力等。
魏雪寒[4]2014年在《农村智障青少年适应行为发展的个案叙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注逐渐增多,关于智障者适应行为的研究也日渐成熟。但是,目前适应行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场所集中在学校、幼儿园、康复机构和家庭;方法技术的使用比较单一,主要是调查法和实验法;横断静态研究较多,从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角度的纵向动态研究较少。对农村智障青少年适应行为的研究不仅能够探讨智障的成因、适应行为的发展水平及特点,还可以了解农村是如何为智障者的生活和进步提供有利条件的,促进社会认识理解农民,并希冀为其他农村智障者家庭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以一位19岁的中度农村智障青少年L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叙事研究法,通过深度访谈和回忆等方式收集L成长的相关资料,从出生前的无知期待、出生后的茫然重视到婴幼阶段大胆放养、童年期尝试治疗和后期失望,再到青年时期悉心对待等6个阶段分析农村智障者的障碍原因及适应行为发展的特点和条件。研究结论如下:首先,L障碍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受后期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包括母亲孕期不利因素、医疗卫生水平滞后、父母教养水平落后、家庭结构环境失衡、教育条件比较匮乏等五个因素。其次,L适应行为发展经历较差——良好——较差——良好4个阶段,主要转变时期是青少年时期,整体发展水平比较低,呈现高低起伏和不平衡的特点,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能力优于自我管理能力和工作能力。最后,L适应行为发展的条件包括政府政策支持、父母观念改变、家庭环境改善、村民关系融洽、生理年龄增长、生活能力锻炼等六个方面。针对以上结论,本文对如何预防农村智障和发展农村智障者的适应行为提出如下四点建议:第一,国家颁布相关政策,进行早期预防、发展学校教育、开展社会福利保障;第二,医疗保健部门做好早期预防和准确诊断;第叁,智障者及家庭做好孕期保健并积极进行教育;第四,社会社区提供支持和教育以帮助智障者家庭。
孙娟[5]2014年在《孤独症学生学校适应行为的研究》文中认为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属于广泛性发展障碍的一种类型,新生儿一般在叁岁左右开始出现症状,且病症将伴随其一生,其典型特征是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具有刻板怪异的行为和兴趣。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彻底实施,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已能够进入特殊学校学习和生活,他们每天将长时间地在学校中生活、学习,可以说学校对特殊儿童的成长具有着重要意义。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对孤独症学生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在学校环境中生活、学习、交往的特点,并可针对其特点制定具体的、有效的教育、教学安排,以便达到满足孤独症儿童的特殊要求,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本研究以大连市西岗区日新学校的25名孤独症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克鲁格等人(Krug et al.,1978)编制的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简称ABA量表)和通过观察得来的孤独症学生行为表现自编的《孤独症学生学校适应行为观察记录》为研究工具,调查研究孤独症学生学校适应行为表现,主要涉及人际交往、自我生活管理、学校学习行为、问题行为的表现及教育四个维度的数据,并采用计分制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孤独症学生的学习行为水平不断发展,到了中高年级提高更为迅速;孤独症学生的问题行为随年级升高不断减少,中、高年级时更明显降低。研究证明孤独症学生学校适应能力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学校教师应及早对孤独症学生的适应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通过早期干预来增强他们的学校适应能力,从而为其独立生活和社会适应奠定良好的基础。
陈达光, 吴光济[6]1996年在《福建省畲族7~14岁弱智儿童患病率和能力特点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4年4~5月,我们按照省既定的抽样调查实施方案对福建省畲族7~14岁的儿童进行了弱智儿童患病率的调查工作。对智商(IQ)和适应能力商数(ADQ)均<69者诊断为弱智儿童。在调查的3655人中,发现弱智儿童75例,患病率为2.05%。其中轻度弱智60例,75例的IQ平均值为59.79±7.8,ADQ的平均值为62.37±7.5.根据60例轻度弱智儿童的IQ检查结果可发现,在智商检查的4个分量表的量表分的区分度中,分类与填图的区分度(r)分别为0.549和0.49,P均小于0.01,而算术和木块图家的区分度分别为0.27和0.17,P均大于0.05。说明前两者在轻度弱智儿童中与IQ关系较密切,对鉴别轻度弱智儿童能力高低的效果更好。在适应行为评定量表中发现,轻度弱智儿童在感觉运动能力方面与健康儿童没有什么差别外,生活自理、语言发展,社会责任等能力与同龄健康儿童差距最大(在百分位常模中均小于第百分4位救),时空定向、劳动技能、经济活动方面的能力亦有较大的差距,只个人取向方面的能力与同龄儿童较为接近。根据这些能力特点,在纠治方面本文进行了讨论。
姚树桥, 龚耀先, 刘少文[7]1993年在《96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试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96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以下称弱智儿童)采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和韦氏智力量表进行了测试,发现该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成绩随年龄增长,但发展水平普遍低于正常儿童,尤以认知应用技能缺损明显。适应行为评定量表与韦氏智测结果具有密切相关,并有较好的临床实证效度。提示该评定量表可作为弱智儿童智力评估的辅助方法。
赵玉兰[8]2009年在《7-14岁弱智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特征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从情绪调节策略的角度研究弱智儿童的情绪调节特征,对北京市4所培智学校228名7-14岁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唐氏综合征、低功能自闭症和一般性弱智(无明显可报告病因)3类儿童。结果发现: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呈现出年龄差异,积极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会随着年龄的增高而显着增多;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呈现出类别差异,唐氏综合征儿童和一般性弱智儿童在积极策略的运用上显着高于低功能自闭症儿童;弱智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无显着性别差异。
黄勇[9]2013年在《游戏教学对增进智力障碍儿童课堂学习适应行为之成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主要以游戏教学法能否增进智力障碍儿童课堂学习适应行为进行单一受试研究法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有:(1)探究游戏教学能否增进智力障碍儿童在个别训练课堂上的适应行为?(2)智力障碍儿童有哪些不适应的课堂行为?(3)探究游戏教学的具体操作模式。研究对象为一名曾经就读于普通幼儿园,现在就读于特殊教育机构的智力障碍儿童。对个案的个别化教育训练课堂上运用游戏教学法,每周进行两次游戏教学,一次40分钟,一共介入18次。本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可分成以下几个方面:一、介入效果方面,游戏教学能增进智力障碍儿童课堂学习适应行为,研究结果显示,认真倾听行为、专心上课行为、注意力集中行为、适当回应行为这四项目标行为在介入期的出现百分比均比基线期高出很多,通过C统计的Z值分析发现介入期和基线期达到P<.05的显着水平,证明介入效果显着,通过研究结果分析,实验具有一定的维持效果,但是维持效果不稳定。二、适应行为方面,研究发现个案在个别化教育课堂的不适应行为有认真倾听行为、专心上课行为、注意力集中行为、适当回应行为。叁、游戏教学方面,研究发现,在游戏教学过程中,自由游戏与引导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能有效地维持智力障碍儿童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保证个别化教育目标的达成。在游戏设计方面,研究发现智力障碍儿童的游戏设计具有以下设计原则:1、游戏环境和玩具一定要安全并且具体;2、游戏的设计一定要考虑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和儿童自身的障碍特点。3、游戏的设计和实施要围绕研究的目的、个案的个别化教育目标。4、游戏的内容一定要参考智力障碍儿童的兴趣,所具备的能力来设计。5、游戏的过程要由易到难,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能力进行增加,增加难度的过程不宜过快。6、注重游戏的过程,不要把物质奖励作为智力障碍儿童配合的重要条件,也要通过语言和精神奖励让个案有所成就感,让个案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王顺妹[10]2003年在《游戏在弱智儿童心理康复与行为矫正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弱智儿童除学习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外,普遍还伴有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自卑、孤僻、依赖性强、退缩、恐惧、敌意等,有些儿童还会出现破坏、自残或攻击行为。由于弱智儿童中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正常儿童,所以容易被误认为是智力因素导致的结果。其实,同正常儿童中的“问题儿童”一样,不良的环境和错误的教养方式,是引发弱智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如过分溺爱或缺乏关爱,遭受歧视或虐待,经验剥夺,以及因成人过高要求致使儿童屡遭失败等。由于长期“被忽视、缺乏爱、无安全感、无成功感、没有所属感”,这些儿童的心理就发生了扭曲,导致适应行为障碍。由于弱智儿童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治疗者很难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病情性质和程度,患者也难以通过自我反省得到解脱。因此,许多能有效运用于成人或正常儿童心理治疗的方法,对弱智儿童并不见效。实践表明,游戏在弱智儿童心理康复和行为矫正中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游戏能帮助治疗者正确诊断弱智儿童的心理问题;游戏能满足弱智儿童的安全需要;游戏能使弱智儿童对他人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游戏调节了弱智儿童认识和情感之间的矛盾;游戏能使弱智儿童郁积的不良情感得到宣泄;游戏能使弱智儿童获得快乐并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 弱智儿童适应行为研究[D]. 贾严宁. 华东师范大学. 2001
[2]. 弱智儿童适应性教育再思考[J]. 张文京. 中国特殊教育. 2003
[3]. 弱智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J]. 金星, 韦小满. 中国特殊教育. 2007
[4]. 农村智障青少年适应行为发展的个案叙事研究[D]. 魏雪寒.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5]. 孤独症学生学校适应行为的研究[D]. 孙娟.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6]. 福建省畲族7~14岁弱智儿童患病率和能力特点的分析[J]. 陈达光, 吴光济. 福建医药杂志. 1996
[7]. 96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试测报告[J]. 姚树桥, 龚耀先, 刘少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
[8]. 7-14岁弱智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特征的调查研究[J]. 赵玉兰. 中国特殊教育. 2009
[9]. 游戏教学对增进智力障碍儿童课堂学习适应行为之成效研究[D]. 黄勇. 重庆师范大学. 2013
[10]. 游戏在弱智儿童心理康复与行为矫正中的作用[J]. 王顺妹.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标签: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论文; 孤独症论文; 智障论文; 智障儿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