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主要位置,它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电力公司也不例外,在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市场中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经济水平竞争,还包括人才的竞争。电力公司要想在新的形势下取得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力度,在保留原有人才结构的基础上,吸收更多的先进技术人才,为电力公司的创新发展和创新领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文中就针对新电改背景下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面临的环境和挑战分析,并试着提出对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电改;人力资源管理;电力体制改革
一、人力资源管理外部环境分析
1、适应新电改方面的分析
电力体制的改革是以围绕市场机制展开的,以设计新型电力体系管理为目的,所实行的改革任务,新电改的提出,将打破电力企业的经营模式和销售模式。在新电改的情势下,各个电力企业必须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优化自身的经营结构来获取长期稳定发展,这对电力企业原有的销售模式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滋生了多种销售模式,统销不再是售电的主体内容,电力企业要想在新的形式下健康有序的发展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手段吸纳高素质人才,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由于政府方面对电力企业的监管愈发严格,致使电力公司在人工成本方面的投入严重受限,这严重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结构。
2、适应电网新形态方面的分析
在新的形式下,对电网发展的要求已经由质量的要求转变成对品质的要求,这意味着电网发展必须完成质的飞跃。由于社会生产活动对电力能源需求的不断提升,促使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形势下将对电力平衡和运行状态产生一定影响,与此同时,特高压电网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都需要较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持,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投入较大的精力,确保实现人才供给的要求。在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同时,电网系统中还引入了先进的自动化智能服务技术,这对于电网运行和智能服务型的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3、适应新业务发展方面的分析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做了一定的调整,致使电力企业的增长呈现出缓慢的趋势,为了打破这种局面,需要创新业务和领域,改善发展现状,为电力公司后续的发展营造好的发展前景。在创新业务和领域的活动中,急需一批具备先进技术能力和具备创新思维的人才作为支持。
二、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1、现有组织模式难以适应外部竞争需要
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公司必须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本公司的运营机制和决策能力不足就会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针对现阶段而言,电力公司过于注重专业化和规范组织形式的管理,没有将客户需求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考虑在内,致使在经营模式和决策方面出现严重失误,导致企业竞争力降低的问题。鉴于以上问题,企业需要确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运营机制,采取集约化的管控体系,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以便于积极应对外部竞争对自身企业的影响。
2、员工参与市场竞争能力欠缺
长期以来,电力公司一直是以统购统销的方式进行经营活动,致使在新的形式下,企业员工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不具备对外部竞争的感知能力,这严重影响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新的形式下,解决现阶段企业员工竞争能力不足、危机意识不够的问题是企业应对外部激烈竞争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3、核心业务人才面临流失风险
部分售电公司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采取到其他企业挖取人才的方式来发展自身企业,直接从其他电力公司挖取专业人才无疑是最经济和便捷的方式,省去了人才培养的成本投入,可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对发展自身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电力公司中的工程管理、客户经理以及优秀管理人才均可成为外界售电企业争取的目标,这类人才的流失不仅会影响也的正常经营会损失了部分培养人才的成本投入,对于重要岗位的人才来说,还可能带走公司的客户资源,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具有极大影响。
三、人力资源管理应对策略
1、组织架构策略
(1)组建售电公司。一是主动参与售电侧市场竞争,独立组建售电公司;也可以与地方政府合资组建售电公司,争取政府工业园区大客户市场。二是在售电公司下,推动营配专业高度融合,提高经营决策效率。三是整合集体企业优势资源,为售电公司抢占市场提供客户增值服务。
(2)组建购售电决策运营中心。电力体制的改革使得原有的统购统销模式被迫更改,要想保证电力公司的经营水平就必须在要在公司内部组建专门的售电运营中心,便于对电力企业的经营活动提出相应的决策,有效推进电力公司的稳定发展。组建售电决策运营中心的目的是通过对售电市场的发展形式进行分析之后,为电力公司指明发展方向,提升电力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组建智能电网运营支持中心。通过智能电网运营中心可以提升电网系统对大规模用电源接入和分布的适应能力。依据此运营中心,可以在原有的调度管理基础之上,完成对电网运行的智能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网智能配电的水平,有效实现了电网运营的智能化发展。
2、人才招引策略
(1)引进紧缺人才。在电力体制改革的作用下,电力企业必须创新领域才能获取长期稳定发展,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特定的手段引入具备创新能力和先进技术能力的人才来支持电力公司的发展。尤其是对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相关的人才,为电力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支持。
(2)拓展招引渠道。打破面向院校的单一招聘方式,依托猎头公司和招聘机构,面向社会招引优秀人才。完善内部人力资源市场,适当增强激励机制,留住面向客户、面向工程建设、面向电力交易的优秀人才。
(3)抓紧组织实施。人才培养周期一般需要3~5年,当前交流特高压即将投入运行,新电改已步入实施阶段,需要尽早对人才招引、专业、渠道和组织方式作出调整和安排,防止人才使用上出现供应断层,从根本上避免出现人才缺失的问题。
结论:面对变化的内外部环境,电网企业应在全球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国有企业改革等大背景下进一步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推进改革的深入实施,针对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做好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
参考文献:
[1]王家红.新经济背景下的电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知识经济,2015(13):73-73;
[2]黄芳.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探析[J].经济期刊,2015(12):248-248.
[3] 崔雅平.新体制下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问题[J].商品与质量,2017(5).
论文作者:余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电力论文; 电网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公司论文; 人才论文; 企业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