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完善策略论文_李欢欢

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完善策略论文_李欢欢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天昊集团 山东省 257000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由于含义的双重性,因而对工程投资的管理即具体项目的建设成本管理与对工程价格的管理及承发包价格管理有显著的不同。本文主要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完善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从字面上看是由建筑工程、工程造价、造价管理三个属性不同的关键词所组成,实际上是有其具体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并能解决其特殊矛盾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以建筑工程(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以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为手段,以效益为目标,技术、经济、管理相结合的一门交叉的新兴的边缘学科。

1、工程造价的概念

工程造价是指进行一个工程项目的建造所需要花费的全部费用,即从工程项目确定建设意向直至建成、竣工验收为止的整个建设期间所支出的总费用,这是保证工程项目建造正常进行的必要资金,是建设项目投资中的最主要的部分。工程造价主要由工程费用和工程其他费用组成。工程造价的直意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工程泛指一切建设工程,它的范围和内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工程造价有如下两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显然,这一含义是从投资者——业主的角度来定义的。投资者选定一个投资项目,为了获得预期的效益,就要通过项目评估进行决策,然后进行设计招标、工程招标,直至竣工验收等一系列投资管理活动。在投资活动中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形成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所有这些开支就构成了工程造价。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造价就是工程投资费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就是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第二种含义是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的总价格。显然,工程造价的第二种含义是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前提的。它以工程这种特定的商品形式作为交易对象,通过招标投标或其他交易方式,在进行多次预估的基础上,最终由市场形成的价格。

通常,人们将工程造价的第二种含义认定为工程承发包价格。应该肯定,承发包价格是工程造价中一种重要的,也是最典型的价格形式。它是在建筑市场通过招标投标,由需求主体——投资者和供给主体——承包商共同认可的价格。鉴于建筑安装工程价格在项目固定资产中占有50%~60%的份额,又是工程建设中最活跃的部分;鉴于建筑企业是建设工程的实施者并占有重要的市场主体地位,所以,工程承发包价格被界定为工程造价的第二种含义,很有现实意义。但是如上所述,这样界定对工程造价含义的理解较狭窄。

所谓工程造价的两种含义,是以不同角度把握同一事物的本质。对建设工程的投资者来说,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程造价就是项目投资,是“购买”项目要付出的价格;同时也是投资者在作为市场供给主体时“出售”项目时定价的基础。对于承包商,供应商和规划、设计等机构来说,工程造价是他们作为市场供给主体出售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总和,或是特指范围的工程造价,如建筑安装工程造价。

2、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的现状及不足

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涉及面广,相关因素较多,造价管理的难度较大。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

2.1造价管理意识有待强化

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明确成本控制思想,强化造价管理意识,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但必须承认,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及具体的施工人员的工程成本控制意识都不是很强,有时即便管理层有严格控制工程成本的举措,也很难得到施工人员的认同和配合,这使得整个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也就很难取得实际效果。

2.1造价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制度就是规矩,是确保各项管理科学、有序实施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都处于由成本扩张式发展向集约化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尚需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也有待补充。这就导致了在造价管理中,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具体实施和管理缺乏指导性,造价管理也就成了一句“口号”,无法发挥实际的效用。

2.3造价管理机构尚未健全

造价管理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是实施造价管理的责任部门和执行者,但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并未成立专门的造价管理机构,大多数时候都是由企业管理层、部门负责人兼任,缺少专人专职进行收集资料、整理数据的工作,也就很难对工程项目造价成本做出科学预测,难以为企业管理层、决策层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造价管理也就很难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3、完善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的有效策略

造价管理则自工程招投标开始至整个工程竣工结算为止,始终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为了使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趋于系统化、科学化、合理化,可以针对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的要点,结合造价管理在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制定并采取有效策略,以进一步提高造价管理的实效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3.1工程招标决策中的造价管理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竞争机制已初步形成并渐趋完善,招投标也已成为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中获取工程项目的主要途径。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而做好招标决策中的造价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能否获得工程项目,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实施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工程投标决策阶段中,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充分落实好各项准备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市场调研,全面搜集各类相关信息和资料,最终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敲定招标底价,编制科学的招标文件,使企业在最开始就把握主动。

3.2施工合同签订时的造价管理

建筑施工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工程招投标报价、设计变更调整方式、工程款项的拨付方式、工程竣工结算方式,甚至是当工程项目双方发生纠纷的协商、解决以及索赔方式都要列入合同中,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加强自身法律意识,要应当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以造价管理理念指导施工合同的编制和签订工作,达到维护己方的合法权利与权益,明确自身的法律责任与义务的目的。

3.3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是依据施工方案开展项目建设的实践过程,涉及到诸多确定、不确定因素,因此,这一阶段也是造价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具体的施工阶段,要结合项目施工要求、施工条件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同时要使企业施工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应对施工方案有全面的了解,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切实按照方案贯彻实施,以达到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

3.4工程竣工结算中的造价管理

工程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项目的终结程序,也是造价管理的收尾环节。施工企业在这一阶段,应当及时搜集、整理各种竣工材料,做好工程核算、结算工作,编制竣工结算方案并提交给业主单位。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索赔工作也是整个工程竣工结算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应及时收集文字信息和材料依据,向工程项目业主提交索赔报告,以合理规避经济风险,降低企业施工成本,切实维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

工程造价管理作为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施工企业的生产全过程,为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层、各部门及施工人员应对造价管理的重要性有充分地认识,在造价管理实施过程中密切协作配合,不断探索降低工程成本的方法,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朱小乡.如何合理控制工程造价[J].四川建材,2008(01).

[2]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机关法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3]徐巧英.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控制[J].四川建材,2009(07).

论文作者:李欢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完善策略论文_李欢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