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和控制论文_刘长义

浅谈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和控制论文_刘长义

冀东海德堡(泾阳)水泥有限公司 陕西咸阳 713701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基础建设的不断投入,混凝土施工以及配置技术也处于不断的发展阶段,如今,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行业,年产值高达百亿元。但是,因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做好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鉴于此,本文就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原材料;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1.预拌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质量控制

1.1原材料控制

首先预拌混凝土是什么呢?是将混凝土各种组成材料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配合比在搅拌站计量、拌制后出售,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送到使用地的混凝土拌合物。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是结合企业和工程特点进行质量初步控制的过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前提。那么原材料主要以集料、水泥、水以及其他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就是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在影响着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预拌混凝土才能达标。那么,只有采用有效的控制策略,才能让原材料的质量得到保证。首先是材料的进厂,要保证有相应要求的质量证明文件材料,还要在现场进行检查。其次再进行进厂后的复查,来检查材料是否符合产品使用标准与规范,只有检查没有问题,才能将其投入使用。

1.2配合比控制

预拌混凝土的配比也相当的重要,要从经济方面和科学的角度来考虑实施的这个工程的整体情况,如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对预拌混凝土性能的需要,也就是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形性能和混凝土的强度。在做好配比的同时也要把原材料的性能分析好,主要有水泥本身的质量,掺和料的性和沙石的配比。前边的都是比较笼统的要求,往细致分,就是配合比的控制,主要是确定配制强度、用水量的多少、水泥用量、控制掺和量、坍落度选择、砂率控制、外加剂产量、水灰比的控制等。当这些量确定下来,并在第一次使用时,负责人就应该组织相关人员对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强度等进行试验鉴定,符合标准以后才能投入生产。

2.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控制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控制的目的是保证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要求、强度和耐久性符合要求。控制的要点有:超水控制、外加剂与原材料适应性控制、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和坍落度(扩展度)经时损失控制。

2.1超水控制

配合比中用水量及减水剂含水量是备用配合比的总用水量,在生产搅拌过程中,技术人员围绕着生产总用水量不能超过备用配合比的总用水量来控制的,这就是超水控制。否则,备用配合比将失去意义,混凝土质量就将失控。因为生产配合比超水所引起的各种质量问题(事故)比比皆是。超水控制的关键点要抓住:含水率控制、高效减水剂的最佳掺量点和砂率控制。

2.1.1含水率控制

含水率的主要控制措施有:(1)控制进厂砂石集料的含水率指标。许多砂石集料在源头没有经过含水率均化或者特意途中灌水再拉到搅拌站,造成含水率失控。(2)确保原材料先进先用。砂石集料均要保证合理的库存量及仓位备用,并有1~2天的陈化时间。

2.1.2、高效减水剂最佳掺量点控制

高效减水剂最佳掺量点的措施:(1)每天要抽取一两个生产备用配合比用当天的原材料进行试配验证核对外加剂掺量。(2)一般地,生产时受天气温度及砂石杂质等的影响,适当地在当天所验证的外加剂掺量的基础上再提高约0.15%,再取样检验拌合物性能状态进行适当调整。

2.2外加剂与原材料适应性控制

混凝土出厂拌合物状态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重点关注外加剂与原材料的适应性,具体为:(1)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经时损失过大或扩展度经时损失过大。(2)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异常。(3)混凝土和易性较差,状态出不来。(4)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异常。当确认是适应性问题时,一般的做法是调整外加剂性能来保证,这时应确保重新调整生产线罐内外加剂。

3.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3.1混凝土浇筑

在真正使用预拌混凝土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在浇筑质量上对其控制。控制要点是: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应留置施工缝。当浇筑的是墙,柱且高度超出3米时,采用振动溜管、串筒的方式,当浇筑还有梁、板时,先对墙、柱进行浇筑,在间隔一个到一个半小时后再对梁、板进行浇筑。为了避免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我们一定要按规范操作。

3.2大体积混凝土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的处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大体积混凝土要求连续浇筑,一气呵成,其施工工艺上应做到分层浇筑、分层捣实,并控制浇筑层厚度和进度。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等具体情况,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平面和斜面相结合的分层方法。最后要认真进行热工计算,加强测温工作,采取保温养护,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

4.预拌混凝土生产工艺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4.1加强原材料的进站质量管理与控制

为了检测项目具有代表性,水泥要随车取样,先检测温度,然后做相关试验。外加剂也要随车取样,先做水泥适用性试验,主要是做净浆试验和密度检测。粉煤灰做细度检测,而矿粉主要做比表面积分析。砂石先经过目测,对含泥量、泥块含量、颗粒级配作初步判断,不符合要求的要坚决退货。

4.2强化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⑴加强日常检查。质检员上班之前必须检查砂石质量情况,同时检查各物料仓是否物料相符。⑵计量检查。搅拌站长要确保计量准确,不定期校秤,并可通过抽查混凝土车重量进行校对。⑶开盘鉴定。检查用户报单是否准确,检查项目包括坍落度、是否泵送、其他特殊要求等。⑷核对所输配合比是否正确,所用原材料是否相符。先计算用水量,再投料生产,同时取样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做坍落度试验,然后成型试块。⑸加强用水量的控制。混凝土强度是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如何保证混凝土强度是质检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混凝土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灰水比成正比例关系,因此一般情况下控制灰水比就等于控制了混凝土强度。在混凝土其他原材料波动不大的情况下,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单方用水量和出盘坍落度。质检员在控制过程中就要根据砂石含水率严格控制用水量。

4.3加强质量跟踪与回访制度

质量跟踪是保证混凝土长期稳定的关键。质量跟踪可以及时反馈混凝土到达工地的情况,如坍落度损失、浇筑情况、工地加水、养护是否及时等,同时还要和施工方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向施工方、监理方说明混凝土性能以及施工养护注意事项。更为重要的是,质量跟踪还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于发生问题时及时准确处理。

4.4进行科学统计分析

对原材料质量、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结语

预拌混凝土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原材料组成、施工技术、养护条件是直接影响预拌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狠抓混凝土质量源头,采取多种措施实施规范化管理和控制,消除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各种不利因素,确保预拌混凝土的出站质量和工程实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进.分析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33):174-175.

[2]姜连甲,殷继伟,马永胜.预拌混凝土路面质量病害浅析[J].商品混凝土,2018(06):42-45.

[3]马利娟.预拌混凝土添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四川水泥,2018(05):330.

[4]甘连周.浅谈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J].低碳世界,2018(04):332-333.

[5]邹明亮.浅析解决预拌混凝土裂缝问题措施[J].河南建材,2018(02):323-325.

论文作者:刘长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浅谈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和控制论文_刘长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