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同伴中社会化——学会怎样学习 怎样工作 怎样爱别人 怎样接受别人的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同伴论文,让孩子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说过,社会化就是人从刚出生时的生物的人逐渐变成社会的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通过与人打交道,学会人际交往的规则,学会怎样看自己,怎样看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和别人,掌握在社会上生存的本领和手段。那么,儿童的社会化究竟是在家庭中完成的,还是在社会上完成的?父母对子女的社会化究竟负有多大责任?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先看一些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司空见惯的现象:
两三岁的孩子,像妈妈的小影子一样,整天跟在妈妈屁股后面,寸步不离,其次最亲的人就是爸爸。在这个年龄,妈妈、爸爸整天对孩子絮絮不休地说着话,给他讲故事,教给他怎样称呼长辈、熟人和朋友,还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这个年龄,父母对孩子最初的社会化影响最大。对这一点,无论普通老百姓,还是心理学家、教育家,都没有什么争论。
当孩子长到五六岁时,情况稍稍有了点变化。有的父母会说,孩子变得“自己有主意了”,“不那么听话了”。举一个人人都不会反对的例子:假如您的孩子不爱吃某一种食物,您无论怎么说他都不听,但如果让他跟五六个同龄的孩子一起吃饭,那几个孩子都吃这种食物,而且吃得很欢,结果怎么样?
同样的,一个一到医院打针就大哭的孩子,妈妈劝大概不太管用,如果让他和几个同年龄、但不怕打针的孩子一起打针,他会怎么样?
这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这里有人的社会化的深奥原理。
孩子挑食,本来不是一种社会行为,人人生来有自己的口味、爱好,无可厚非。但是,当妈妈爸爸怎么劝,他还不吃的时候,已经有了一点社会行为的成分:父母看到孩子不喝牛奶,不吃鸡蛋、肉、蔬菜时,急得恼火、生气,孩子却无动于衷,他的行为造成了别人的痛苦,挑食行为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当他看到别的孩子都吃这种食物,自己也跟着吃的时候,这种行为就更属于社会行为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孩子是一到同伴中就吃,回到家里,还是不吃。吃与不吃这种食物,对孩子有了社会意义。如果他在孩子中不吃而别人都吃,他也许怕别人笑话,也许要显示自己不比别人差,也许什么也没想,只是对同龄伙伴的单纯模仿。不管怎么说,是同伴这个“社会”终于改变了他的口味,改变了他挑食的习惯。而家庭这个“社会”则对他无济于事。
再举一个人人熟视无睹的例子。一对夫妻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从广东调动工作到北京。这对夫妇的普通话说不好,要说,也是带着浓重的广东口音,把“吃饭”说成“七饭”,把“是不是”说成“细不细”等等。他们在家里完全说广东话,对孩子也说广东话。可是非常奇怪,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说的却是一口北京的普通话。他在跟别的孩子抢玩具时,绝不会把“这不是你的”说成“界不细你的”。当做长到十五六岁时,他就更是像别的孩子一样,说着满口的北京话了。
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把这种儿童说话口音从父母方言向当地同龄孩子口音的“投降”看作是群体社会化机制在起作用。并且因此认为,当儿童长到一定年龄时,周围群体的力量会慢慢超过家庭的影响力,而占据主导地位。
这样的例子在世界历史上多得很,其中最典型的是美国夏威夷岛上外来移民的语言演变。19世纪初,一批移民来到夏威夷开荒、种植甘蔗。他们来自各地,有不同的母语。最初,为了相互交流,他们创造了一种从语言学角度看很不完善的“皮金”语。这种语言没有介词、定冠词,动词不变位,也没有固定的词序,大约100年后, 移民的后代又创造了一种新语言“克列奥尔”话。这种语言发展相当完善,可以表达非常复杂的意思和思想。“克列奥尔”话的产生过程很有趣。当最初创造了这种话的年轻人回到家里时,跟他们的父母仍然说“皮金”语,但一出家门,就和同伴讲“克列奥尔”话。而他们的父母中直到死,也没有几个人会讲“克列奥尔”话。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十三四岁的中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一套东西:从穿着、发型、说话的口气和用词,到所爱好的音乐和形形色色的各类明星。他们大多不会回到家里跟父母滔滔不绝地讲这些事,他们越来越觉得跟父母没有共同语言。他们也不会傻到经常干多数同学都恨的一些事,如向老师打小报告。一旦一个班的学生都认为某个老师不好时,他们会齐心协力地和这个老师作对,背地里说他的坏话,给他起外号。
现在已经当了父母的人,青春年少时大多有这样的经历。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给自己打一个问号:我们对孩子的影响力有我们自己想的那样大吗?
有些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威望很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么本人有很高的成就,要么有个性的魅力,要么有高尚的德行,但上述任何一种条件都不能构成在孩子心目中有威望的充分必要条件,因为还缺一个基本条件:能够和孩子像朋友和伙伴那样地交流思想,就是说,只有孩子觉得父母在某种程度上和自己周围的同龄伙伴一样时,他才能真正地和你讲真话,和你交流,你在他心目中才有威信。
同样,在学生心目中威信很高的老师,大多经常和学生们在一起活动,一起玩,说学生说的话,爱听学生爱听的音乐,身上充满“孩子气”。当这样的老师出现在学生中间时,学生实际上把他当作自己群体的一个成员了。如果再加上渊博知识和高尚人格,自然容易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威信,这种威信来自他在学生中的“头儿”的角色。
在那些父母子女矛盾重重的家庭,除了其他形形色色的原因外,一条带共性的原因是,父母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影响力小于孩子的同伴。他们努力挣扎着向孩子施加影响,从穿着、发型、打扮,到兴趣、爱好、职业前途,都处处不放弃自己的“统治权”。如果他们的观念陈旧,他们的价值观和情趣恰恰跟孩子的群体不一致,他们和孩子的矛盾就是不可避免的,无法克服的。
我劝这样的家长还是放聪明些,想想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该向孩子妥协的事,就痛痛快快地妥协吧。须知,您的这条“胳膊”是无论如何也拧不过成千上万的青少年这条“大腿”的。
如果自己的孩子还小,您也应该“风物长宜放眼量”,当孩子慢慢长大时,您自己也应该慢慢地寻找自己在教育、影响孩子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感觉”,放心地让孩子在他们自己的群体中去完成他的社会化,别早早地就被孩子说成是“叨叨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