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电梯维修检验安全问题论文_钟金城

广州广日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机电合一的运输设备,电梯在运行中常常存在许多电力与机械安全问题。因此,电梯检验对确保电梯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电梯检验中,怎样确保检验工作安全性是相关人士探究的焦点问题。本文阐述了电梯检验的工作内容,分析电梯检验工作中潜在的安全因素,并提出确保电梯检验安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梯;维修;安全;检验;

引言

电梯是做为高层建筑和商用建筑的重要设备,被广泛使用。但是这种电力驱动进行升降或平行运送人和货物的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问题,难免会出现故障,因此设备的强制性监督检验和运行维修是保证电梯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但是在强制性监督检验和运行维修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又是否得到这些专业人员的重视呢?笔者现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谈谈专业人员在进行电梯强制性监督检验和运行维修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以供大家参考。

一、电梯运行维修时的安全问题

1.1 电梯维修现场安全问题的特点

电梯维修时电梯处于故障状态,电梯的运行状态有些还不稳定,维修人员在进入现场进行维修时,不能盲目的进行维修作业,要全面了解电梯发生故障时的运行状态,检查电梯故障时各处的受力情况,同时要求对机房通道、机房孔洞、机房照明等电梯运行环境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然后再根据使用人员告知的故障来判断故障原因做出相应维修工作。电梯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最常见的安全问题就是,先入为主主管臆测,由于维修人员自己觉得对电梯的性能非常了解,而忽视了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心理上的马虎大意往往是造成维修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1.2 维修人员的安全配合

电梯是一种大型的电力拖动设备,在维修时一定是多人进行,多人配合维修电梯时,要事先选定工作负责人,同时商定好统一的指挥信号,每一名维修人员要做到精力集中,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需要协同操作时维修人员之间相互做好呼唤应答,全力做好配合工作。

1.3维修时的安全问题

在维修时如果要用三角钥匙打开厅门,由双人相互监督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开门后要首先确认好轿厢的位置,杜绝臆测电梯位置。维修人员打开厅门进入轿顶后,不能立即关门,首先要把检修开关置于检修档,按下急停开关,打开轿顶灯,在轿顶站稳后方能关上厅门。出轿顶时,首先要打开厅门,再将轿顶检修开关,急停开关,照明开关等一一复位,到达厅外后再关上厅门。电梯维修过程中,试验轿厢运行情况时,维修人员不要将身体探到拦杆之外。如果在检修过程中发生电梯失控的情况,维修人员应抓牢周围的牢固构架,在安全之处蹲稳在安全之处,不能盲目开门跳出。

1.4 设置好防护装置

在电梯维修中,要对维修电梯周围设置好防护装置,如在在厅门外挂警戒标志或专人看护防止他人坠入井道或地坑。在对电梯电源或电机进行停电维修时,要在断开电源处挂上“有人操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在进行带电操作或使用电动工具时,要做好设备的接零,一旦发生设备外壳带电,电源会自动断开,有效的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

二、电梯检验的安全问题

2.1 电气伤害危险

在电梯检验作业中,电气事故所导致的人员伤亡无论从伤害程度还是事故发生率来说都是比较高的。电气伤害通常是由于强大电流直接穿过人体而造成的伤害,其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是由电流大小、触电面积大小或湿度情况等决定的。主要的电气事故伤害有以下几种情况 :

(1)在进行检验时,由于检验人员不按照相关规范要求使用电动设备,造成漏电而引发的电气伤害。

(2)少部分检验人员在作业时并没有进行停电操作,因此,接触控制柜中的一些带电设备时受到电击引起电气伤害。

(3)一些电线由于老化而表皮破损。常常会出现漏电的情况,这时如果检验人员无意中碰到。则会造成触电伤害。

2.2坠落的伤害

由于电梯井道的特殊形状,而在进行电梯检验时必须处于高空,人员或物体不可避免的从高处落下,因此,坠落伤害是电梯检验作业时,发生可能性最多的安全事故,坠落伤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电梯检验工作人员由于自身大意,在使用爬梯到电梯机房的攀爬过程中。出现攀爬坠落的可能性极高。

(2)电梯检验人员在作业平台进行操作时,有可能从作业平台的边缘发生坠落。

(3)在轿顶进行操作时。需要首先将层门打开。而一些检验工作人员不注意轿厢是否在该位置或者进人轿顶不规范而导致坠落伤害。

2.3 机械伤害危险

在电梯检验工作中,常常因机械伤害而引发各种安全问题,而机械伤害的危险源涉及非常广泛,在检验工作中任何可移动、旋转部件均能够给检验人员带来机械伤害,比较常见的安全问题就是撞击、咬人、剪切及挤压等。

(1)“咬人”伤害;在检验电梯的钢丝绳时,就要采用游标卡尺对钢丝绳直径进行测量,还要近距离查看钢丝绳,观察绳子是否存在断股断丝,挡绳装置是不是齐备,在观察过程中假如没断电就突然启动,钢丝绳极有可能将手指拉入曳引轮,从而将手指咬伤,造成伤害。

(2)撞击伤害;在检验工作中,任何能够移动、可旋转部件均能够撞击检验人员而造成伤害,比如导向轮、曳引轮垂直度的测量存在偏差,检修人员不小心接近旋转部件等。

(3)挤压伤害;挤压伤害常常出现在轿顶或底坑,当检验工作人员在底坑或轿顶工作时,如果检验人员站立位置不当或操作失误,轿厢及附件等极有可能发生挤压而造成伤害。

(4)剪切伤害;剪切伤害大多是出现在电梯层门的进出口位置,当电梯检验人员从电梯厅门进入底坑或轿顶时,就可能被运动轿厢所剪切,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三、提高电梯检验工作的安全策略

从前面分析来看,在电梯检验工作中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就要树立安全意识,加强检验人员的工作业务素质及规范电梯检验安全规程等各方面,从而不断提升电梯检验工作的安全性。

3.1 提升检验人员心理素质

从人们检验工作实况来看,检验人员心理素质是防范安全隐患的一种心理状态。当检验人员接受到检验任务后,如果心理素质比较高,那么常常会启动自身的思维运作,对整个检验过程进行联想工作,而且考虑也比较全面,从而安全高效的完成检验任务。心理素质比较低的人员,在工作中常常考虑不周全,拖三拉四,势必会为检验安全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就要定期或不定期培训检验人员,通过培训来增强检验人员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拥有一个过硬的技能和素质。

3.2 提高检验人员安全意识

从电梯检验安全事件来看,有一些检验人员常常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检验时采取相应的各种措施过于麻烦,尤其有一些预防工作耗时较长,处理问题花费时间还不如采取安全措施的时间长,因此常不履行必备的安全程序,从而造成工作不到位。因此主管部门应该强化监察安全的力度,对电梯制造、安装及维保等各个单位的素质、资质以及安全意识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督,确保各个环节处于控制状态中。电梯检验人员要按照规定做好相应配备防护,只有做好各种准备后才能进入检测现场,同时还要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及监督。当进入检验现场前,检验人员一定要熟悉相关技术性能及相关安全要求;检验轿厢顶或者井道底坑不少于两人,1人专门负责安全监控与通信联络。进入坑底或轿顶时,首先要仔细检查各种安全开关是不是可靠、有效,动车前要发出警告信号,而且还要以电动模式启动。

3.3 制定检验安全规程

检验安全作业规程,即在开展电梯检验过程中制定的检验规范及正确的检验手段。这种安全作业规程能够规范检验工作,可以说比检验工艺更为重要,更加重视检验工作的安全性,能够有效消除检验工作的安全隐患,确保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是电梯检验安全规程必须要满足国家与行业标准,而且检验手段与方式应该满足特种设备的技术要求。

3.4 加强培养检验人员的技能素质

电梯检验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好坏,直接影响着电梯检验是否能够落到实处,同时决定检验工作的安全性。业务素质不高的人员,自然检验技能无法胜任电梯检验工作的安全所需,在工作中常常粗心大意、不按照规程操作,极易引发出各种安全事故。因此就要加强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组织所有检验人员学习检验中潜在的安全隐患、检验步骤及流程等各种基本知识,提高检验人员业务素质。此外,还要求检验人员技能考核,参与培训工作且取得资格证,只有达到要求人员才能够独立进行检验工作。

结束语

电梯是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电梯维修和检验,是确保电梯安全性的主要环节,这些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问题,因此维修和检验人员要根据电梯运行的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场合和安装质量不同,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从而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参考文献

[1]冯志轩.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与安全措施.科技风,2013.11.

[2]彭新瑶.关于电梯检验作业安全的几点认识.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

[3]刘接胜.梯检验中易被忽视的问题分析与探讨.机电信息,2013.03.

[4]何跃春.电梯检验中控制系统的常见问题分析.中国设备工程,2018.06.

[5]杨宏俊.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科技风,2016.09.

论文作者:钟金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试析电梯维修检验安全问题论文_钟金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