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看“爸爸去哪儿”——徐安琪研究员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演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院论文,社会学论文,研究员论文,视角论文,去哪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期,湖南卫视引进韩国原版模式,推出亲子旅行生存体验节目《爸爸去哪儿》。这档真人秀节目一经播出,在荧屏上创造了始料未及的高收视率。
让孩子获得生活经历和成长、向父母传递教育孩子的方法,确实对青年家长有启发和指导实际应用的价值。教育学专家聚焦于育儿方法的评论和引导,对于有孩子的家庭也十分必要。然而,从社会学视角看“爸爸去哪儿”收视热,似乎更应侧重于关注这档节目在当下的现代性意义。这或许是更重要的。与此同时,对于那些被专家和传媒误读的错误观点,也需要加以拨正。
向社会诘问“爸爸去哪儿”
这档节目所引发的,将不只是关于亲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讨论,还将或多或少承载起更新社会性别观念的功用,有助于推动性别角色多元化、弹性化的现代性转变
父亲参与育儿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男性家庭角色的重构,是一个跨文化的具有现代性蕴意的发展趋势。
曾有一家美国知名周刊,请世界500强企业退休了的CEO们填写一份问卷。其中涉及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人生可以重新来过,什么是你绝对不能错过的?前10大企业的老板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竟然相同——“一定不放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五年前,我们曾做过国内首项关于“父亲参与”的专题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父亲在“关怀、陪伴”角色上确有更多投入。比如,在给孩子买生日礼物、接送孩子上学、上兴趣班、给予孩子拥抱与身体接触、主动与孩子沟通上都有更多积极表现。高学历的父母在陪伴孩子方面尤其有更多的自觉和参与行为。但是,在婴幼儿期给孩子换洗尿布、洗澡,在儿童、青少年期的日常照料方面(包括参加家长会、学校组织的活动、辅导检查作业等),父亲依然严重缺位。观念越传统的父亲,参与得越少。
值得欣慰的是,参与节目录制后,那些原先自以为称职的爸爸,却在最简单的照料孩子的任务中束手无策、洋相百出,从而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不太专业的爸爸”,“因为平时做得不够好所以原形毕露了”;并感悟到“妻子非常伟大,能把孩子带到6岁,我带了3天就快崩溃了”;或认识到“孩子是需要陪的,需要时间去沟通和交流。我会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留出更多的时间来陪她”。
可见,“爸爸去哪儿了”这一诘问,传递了家庭育儿父亲不宜缺位的现代新观念,也因其紧贴时代脉搏,注定将掀起一场讨论“父亲角色如何重建、亲子如何共同成长”的热潮。从社会学视角来看,这档节目所引发的,将不只是关于亲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讨论,还将或多或少承载起更新社会性别观念的功用,有助于推动性别角色多元化、弹性化的现代性转变。这种由一档综艺节目引发的广泛关注,恐是书斋中的学术研究难以达到的。
父亲带大的孩子更好?
类似“父亲带大的孩子更聪明、更独立和全面发展”这样的说法,实属片面。多数研究显示,父亲和母亲参与养育对于孩子的意义是同样的,且是互补的
社会学的相关研究均表明,父亲的育儿投入,不仅可加深父子间的相互了解,密切父子感情,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可增进婚姻关系,并让父亲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促使父亲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父亲的育儿投入较多、质量较高,孩子受益更多”,已被不少研究验证。那些父亲承担了40%或以上照顾任务的学龄前孩子,在认知发展上得分更高,对环境更有控制感,也表现出更强的共情能力。研究结果还显示,父亲的育儿投入,不仅有助于亲子和婚姻关系的融洽,同时,在育儿过程中,他们自己也体验了为人父的喜悦和自豪,获得了被孩子需要的价值感。大量父亲认为,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进步,都令自己感到兴奋、骄傲;养育孩子,使自己更有爱心、更成熟、更有责任感,并激励自己积极进取、获得成功;与孩子的交流使自己变年轻、给自己带来乐趣和成就感,为此新学了很多知识,得到很多收获,还可扩展自身的社会资本。也就是说,如果父亲能积极参与育儿,能从中受益的,将不仅仅是孩子,而是整个家庭。
当然,尽管人们对于父亲参与的重要性的认识需要提升,但也不应过分放大父教缺失导致的不良后果。类似“父亲带大的孩子更聪明、更独立和全面发展”这样的说法,实属片面。研究显示,比父亲的男性特征更为重要的,是父亲的养育方式,而父亲角色与母亲角色间的差异,并不那么重要。也就是说,父亲与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差别不大。多数研究显示,父亲和母亲参与养育对于孩子的意义是同样的,且是互补的。未见有研究表明,在家庭教育中,谁的作用更大,或主要由母亲养育的孩子智力差、更依赖、犯罪率更高。至于溺爱型教养方法,无论在父亲还是母亲中,都只占少数。不少经验研究表明,溺爱型教养方法未呈显著的性别差异,甚至显示母亲反而更少溺爱孩子;相较于母亲,父亲采取不适当教养方式的更多。
此外,“父亲榜样缺失,导致男孩‘阳衰’、‘娘娘腔’”的流行观点,也并无经验实据。不少研究还发现,尽管简单的双变量分析表明,父亲缺失的男孩与双亲家庭存在显著差异,但如果控制了有关家长的教养态度、教养方式以及亲子关系等变量后,这个差异就不再显著。换言之,家长的教养理念、特征以及良好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和谐的、支持型的家庭生态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
所以,父职缺失之所以会产生不良影响,不是因为孩子缺乏性别角色榜样,而是由于父亲参与的多面向作用(包括经济的、社会的和情感的)没有实现,或者没有恰当地被实现。在日常照料上,父亲也许不及母亲更擅长、更细心,但父亲还可以通过他们所传递的行为、态度、信息等来间接地影响孩子。没有研究表明,以母亲为主的抚养教育方式会导致男孩所谓的“中性化”、“娘娘腔”。随着中青年父亲对孩子关怀陪伴的增加,所谓的男孩“阳衰”、“娘娘腔”等片面论断也将越来越站不住脚。
增进父职参与需要社会支持
父职参与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亲属网络、社会组织、职场、社区以及政府公共政策的支持。在倡导性别角色多元化、弹性化的社会观念上,传媒还可以做得更多
那么,既然增进父亲的育儿参与有那么多积极作用,我们可以为进一步推动这一进程做些什么吗?
从家庭生态学的视角来看,父亲的抚育参与不仅依赖于妻子和亲属网络微系统的支持,也受到整个社会的组织、机构、文化、亚文化环境等宏观系统的制约。也就是说,父职参与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亲属网络、社会组织、职场、社区以及政府公共政策的支持。
相较而言,我国在鼓励父亲参与抚育方面的公共政策基本缺位。其中,给予父亲的在子女出生时享受的所谓“照顾、护理假”,只是为了鼓励计划生育的政策中的一部分。当前,上海男性只有3天“照顾、护理假”,且只有在晚育的情况下才可享受。因此,建议从儿童本位和性别平等的视角出发,制定增加男性带薪育儿假、设立满足子女紧急或临时需要的亲子照顾假、试行弹性工作制等公共政策,这些都是政府可借鉴的可行方案。
从社会支持角度来讲,推进父职教育和训练的普及也非常必要。如,社会组织可开展婚前或育前教育,组织成人培训、开展亲子一日游等活动;学校开展有计划的亲子活动,让爸爸推荐一首最喜欢的歌曲、给孩子写一封信、推荐一本自己曾经读过的书;邀请各行各业的爸爸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来给孩子们做讲座,开展“我和爸爸去旅行”等活动,都值得提倡和发扬。
传媒除了关注明星父亲在育儿中的参与,更应关注普通家庭的父亲参与,包括流动人口、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中的父职缺失。此外,在倡导性别角色多元化、弹性化的社会观念上,传媒可以做得更多。对包括“男人以工作为先,女人以家庭为先”、“男人抚育孩子的能力比女人差”、“管教孩子还是应该遵循传统观念中‘严父慈母’的角色分工”、“养不教,父之过”、性别角色教育中“男孩要有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等在内的刻板观念,都要进行批判性分析,以更多元、均衡的方式来勾画两性形象。这将不仅有利于男女在性别角色上的平等自主选择和全面发展,也有助于增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和谐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