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临床中,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以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减少,但是却伴发锥体外系的副作用。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传统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比较,具有较多的优势,比如: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等优势,为治疗精神分裂症开创了崭新的局面。本文对我院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叙述。
【关键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帕利哌酮;喹硫平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2-0163-02
当前,随着种种原因的影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精神疾病患者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左右,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自从1952年氯丙嗪问世一直到现在,抗精神病药物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时间,对其的研究也有了一些成果,许多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被研制出来,为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对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我院——开滦精神卫生中心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叙述。
1.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氯丙嗪、奋乃静与氟哌啶醇等药物曾经是我院临床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因为其的抗精神病功效和阻滞多巴胺D2受体有紧密的联系,通过对中脑-边缘-皮质多巴胺(DA)通路D2受体进行抑制,发挥着较好的抗精神病功效[1]。这一系列的D2受体阻断剂的传统抗精神病药,也就是常说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又叫做第一代抗精神病药。这类药物的共同的特点为,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是对阴性症状效果不明显,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发生的副作用较多。所以,目前我院在临床上应用这类药的情况渐渐少了,被新一代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替代。
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独特的认知改善作用,除对阳性症状有效外,也对阴性症状更为有效,且与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在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较轻微[2]。
2.1 阿立哌唑
阿立哌唑属于一种苯丁哌唑嗪类的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的优势为起效时间短、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等等。阿立哌唑的抗精神病药效功效和D2受体与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与5-HT2A受体拮抗作用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属于D2受体部分的激动剂,属于D1受体的激动剂,在业界被称作是“多巴胺系统稳定剂”,它可以降低DA能神经传递的水平,与此同时可以增强神经的传递作用,而在亢进时使神经传递的功能降低,应用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它能使亢进的DA活性降低,使患者的阳性症状得到改善[3]。对低兴奋状态的DA神经元起到上调的作用,对患者的阴性症状与认知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并且可以维持正常的DA生理功能,对患者的运动功能与催乳素水平不会产生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帕利哌酮
帕利哌酮,也叫做9-羟利培酮,属于苯丙异噁唑衍生物,是利培酮在血浆中的活性代谢的产物,其的药理作用和利培酮是比较相近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同点,主要是通过拮抗5-HT2A与多巴胺D2受体产生抗精神病的功效,对其他的5-HT受体亚型的亲和作用起着辅助治疗作用[1]。帕利哌酮获得中国药监局的审核批准,商品名定为芮达。应用独特的渗透性控释口服给药系统技术,使患者能够准确、恒定地24h的接受给药,使患者的服药变得更加的方便,也使得药物的起效时间变短,能让疾病得到更好的控制[4]。
2.3 喹硫平
喹硫平为多种神经递质受体拮抗剂,对5-HT2受体具有高度的亲合力,且大于对脑中多巴胺D1和D2受体的亲和力[4],对组胺H1受体和肾上腺能受体同样有亲和力。这种药物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效,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
2.4 氨磺必利
氨磺必利是一种新近在我国上市的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具有显著疗效的药物。该药物属苯甲酰胺类衍生物,是一种选择性多巴胺(DA)能D2和D3受体阻断剂并能竞争性拮抗5-HT受体。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的新药物。氨磺必利在临床应用中,在推荐的最大治疗剂量范围内很少引起ESP及体重增加,对糖、脂质代谢的影响极低,因此具有较高疗效和较好耐受性。但曾有报道长期服用可引发迟发性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舌或颊部运动,抗胆碱能类药物对此症状无治疗作用,反而可能加重,应用时要注意观察。
2.5 齐拉西酮
齐拉西酮(ziprasidone)属于一种新型的苯异噻唑哌嗪类抗精神病药物,它具有多巴胺D2受体和5-HT2A受体、5-HT2C受体的拮抗作用与5-HT1A受体的强刺激作用,且对NE、5-HT的再摄取有较轻的抑制作用。有一些研究显示,齐拉西酮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嗜睡、静坐不能等等,与此同时它可以对钾离子流起到抑制的作用,并延长了心室复极的时间,造成了QT间期延长等等。还有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齐拉西酮治疗8周之后,患者的QT间期值没有延长的表现[5]。
3.临床不良反应
和那些典型的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比较,上述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锥体外系反应、迟发性运动障碍等等的发生率显著的降低了,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是仍然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包括:狂躁、使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风险增加、心血管疾病等等。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的一些比较不常见的副作用为:喹硫平导致的弥散性肌肉痛、过度通气;帕利哌酮引发的帕金森综合症;齐拉西酮引起的神经阻滞药恶性综合征等,但一般较少发生。
4.展望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断出新与深入的研究为精神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人们也同时看到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并不是完美的,有一些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更没有一个适用全部患者的特效药物,有一些药物患者应用之后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使人们既对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充满了希望,又对更新的抗精神病药满怀期待,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有三类潜在受体作用机制为其发展的方向:P物质受体拮抗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拮抗药、神经降压素激动药,这些药物或许给抗精神病作用带来新局面,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与深入的研究[6]。
【参考文献】
[1]盛建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J].山东精神医学,2006.
[2]官丹蕊,卓东炳.4种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使用率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0(1):22.
[3]王艳.阿立哌唑替换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65.
[4]王世辉.帕利哌酮[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7,17(5)7:
[5]徐德峰等.齐拉西酮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1):63-65.
[6]王海,杜玉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27(1)59-62.
论文作者:张静,佟久芬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1
标签:受体论文; 药物论文; 抗精神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非典型论文; 作用论文; 多巴胺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