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分析序贯性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8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采用序贯性通气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进行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平均住院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进行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序贯性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序贯性通气;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临床效果
心力衰竭病症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其病理原因是心脏泵血能力不足,从而不能满足机体对血氧的需求。心力衰竭极易导致死亡现象的出现,若心力衰竭病症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容易引发死亡[1]。本次就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部分患者使用序贯性通气治疗,分析此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80例为对象展开研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治疗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均在3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8±4.6)岁。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均在31~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9±4.2)岁。本次研究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之间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利用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模式设置为SIMV+PEEP,观察患者病情,病情稳定后将呼吸机撤掉,再将气管拔除。观察组患者采用序贯性通气术进行治疗,将氧气和面罩上的侧孔直接相连接。无创呼吸机的通气模式选择S/T,观察患者的病情,再将模式调节至适宜的水平,将呼吸频率设置在16次每分钟,根据经皮血氧饱和度调整氧流量至6升每分钟,从而使血氧饱和度高于百分之九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呼吸机的各项指标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指标,将治疗有效指标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等三个指标[2],显效:患者心率正常,各临床体征消失,且无并发症反应的发生。有效:患者心率基本正常,临床体征基本消失,无并发症反应发生。无效:患者各体征无明显变化,心律不齐,且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症状。观察患者的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通气时间以()表示,行t检验。各患者治疗有效情况以(%)表示,行检验,两组之间进行比较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进行比较,治疗组患者中治疗显效的患者有12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26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2例。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显效的患者有8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20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12例。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心力衰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心力衰竭极易引发并发症症状,呼吸衰竭是心力衰竭并发症之一,呼吸衰竭的发生若得不到及时控制,极易引发死亡[3]。相关的数据研究报道,采用序贯性通气法治疗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症状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症状,在临床治疗上应用较为广泛[4]。
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序贯通气法治疗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说明序贯通气法能够有效缓解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临床症状,控制患者病情发展,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的呼吸状况,恢复患者心率。且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序贯通气法有着较高的通气效率,能够使得患者在有创呼吸机未拔管之前能够将气管拔除,并恢复撤机。能够使机体血氧饱和度更加完全,促进机体血氧吸收,减少治疗器械对器官的损伤,维持机体的器官功能,减少死亡现象,避免出现肺炎症状。与传统的有创气管通气治疗相比较,对患者的损害性较小,能够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对其住院时间进行调查,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原因也在于序贯通气法治疗左心衰竭的损害性小,通气率高,促进患者呼吸功能快速恢复,并有效患者心律不齐症状,能够尽早的稳定患者病情,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而在其通气时间上观察,序贯通气法的通气时间要明显短于传统的通气治疗法,主要原因是序贯通气能够在不满足患者拔管及撤机的情况下,提前拔管,并且逐渐能够恢复撤机,达到较好的通气效果,及时的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可见,序贯通气能够满足临床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症状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
综上所述,序贯性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反应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治疗时间,保证了临床的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满足对患者疾病的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轴.序贯性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4):82-83.
[2]李志坚,何琼芳.序贯性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24):5339-5340.
[3]张曦,杨文涛,张凤等.序贯性通气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实效性评价[J].海南医学,2015,26(16):2370-2371.
[4]翁云龙,沈勇,黄鑫.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5):17-18.
论文作者:樊多伟,辛艳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患者论文; 心衰论文; 呼吸论文; 重症论文; 时间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