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2.山西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适当劳动能够保障员工基本生活,实现可持续工作,企业实现持续的良好利润,国家就业问题也会随着经济发展得到日益改善。然而过度劳动不仅损害个人健康,无法平衡家庭与工作,对于企业来说更是涸泽而渔,过度劳动会产生挤出效应,即一部分员工超负荷工作,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员工则失业难以摆脱政府救济,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无法同步。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若不关注过度劳动的危害将会引起不小的问题。
关键词:过度劳动;产生原因;应对措施
1 过度劳动的概念及分类
过度劳动是与适度劳动相对应的概念,指由于各种原因让劳动者从事超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导致劳动者身体与心理上的疲劳不能恢复,致使劳动者难以达到一般工作标准的行为或者状态。过度劳动从个人主观意愿角度分为主动选择型和被动接受型。按持续时间分为阶段型过度劳动、周期性过度劳动、长期过度劳动。
2 过度劳动产生的原因
2.1 内在因素
看到“过度劳动” 不禁让人想起“工作狂”,工作狂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交给了工作,甚至牺牲自己的家庭、休息时间,这是一种由个性特征导致的过度劳动。还有一些过度劳动是由员工缺乏合理安排工作的能力导致的,员工将大量工作集中于某一时间段完成,导致阶段性过度劳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选择在城市生活的人,更是背负着看病医疗、抚养老人、子女教育的大山,为了达到较高的工资水平,员工选择牺牲自己的闲暇时间去努力工作,现代一些企业用计件的方法衡量一线操作员工的工作,多劳多得的计薪方式正好满足了这些劳动者的需要,当身边的人都通过加班提升工资水平,争强好胜的员工为了不甘落后也纷纷加入加班的大军中,以此来缩小工资的鸿沟。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睡眠规律紊乱等更是加剧了疲劳淤积。有不少员工自身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了,然而完全不知,对自己身体的负荷不了解,缺乏定期的身体检查,长期的身心疲惫无以缓解,最后走到了难以补救的境地。
2.2 外在因素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招聘新的员工需要招聘成本、培训与开发成本、福利津贴等,为了减少成本,企业尽量通过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加大工作强度来代替招聘新员工。有些人力资源部门以加班时间为绩效考核标准,决定员工的晋升与去留,员工为了经济利益、自我实现、升职加薪、不被末位淘汰的目的,不得不选择加班。企业鼓励“加班精神”,倡导“加班”的文化,诱发了过度加班的产生,破坏了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员工的效率下降如图1。企业员工关系不佳,当员工身心疲惫的时候,人力资源部门没有建立相关与员工沟通的机制,没有提供给员工放松的环境和方式,员工身心的疲惫无法得到缓解长期处于“过劳”状态。与此同时,我国在1994年制定了每天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的的工时制度,但是对于企业违反制度的行为惩罚弱,对企业来说违反相关法规成本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未来不确定因素多,员工为了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得不努力工作。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不少工作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个人时间与工作时间界限模糊,员工劳动时间无形中被延长。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引发过度劳动,经济全球化增加了跨国出差的人员,时差颠倒生物钟,免疫力下降,铸造了过劳疾病的温床。经济金融化使得相关工作者为了避免因时差导致的金融损失,长期实行夜班制和倒班制,于是相关的24小时便利店便应运而生,一大片劳动者加入了过劳的队伍中。
3 过度劳动解决办法
在国家层面,政府可以推出“下班回家”的口号,公布每年“过劳死”的数量,引起人们对身体的重视。鼓励失业者通过培训努力走向工作岗位,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使员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福利。要加强立法保护,量化过度劳动标准,倡导企业执行科学的管理原则,加强监管力度,促使企业充分尊重员工的休息权,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工作量,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对于侵害员工利益的行为,加大赔偿额度,增加企业成本。与此同时,国家加大对人力资本上的投资,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人们在教育、医疗、培训等方面的花销,增加员工抵御风险的能力,给予员工安全感。
在企业层面,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改善管理方式、创新等方式来提高企业的效益,而不是加大员工工作强度以及延长员工工作时间。员工过度劳动只能是阶段性的,而且频率低,一旦结束必须给员工安排足够的时间恢复其身心健康。劳动强度的制定必须与员工协商一致而非强迫员工过度劳动,并且具有一定的上限。进行合理的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建设,追求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有计划有质量主动高效地完成工作,加强对员工的心理危机干预,完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提倡尊重人体规律工作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适度工作,平衡家庭与工作,培养自己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在员工层面,不断通过学习提升自身技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学会享受生活,如与家人出游、和朋友聚会等,尤其对于那些追求完美主义的员工,应树立适当劳动的工作观,正确疏散压力,注意锻炼身体,健康饮食,定期检查调整身体。对于企业强迫员工过度劳动的行为,善于用法律武器制裁相关企业来维护自己的休息权。大力发挥工会对员工的工资水平、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的监督作用,工会的存在加强了处于弱势地位劳动者的力量,增加了劳动者的集体谈判能力。工会应定期为员工组织身心健康的检查,对员工工作环境进行评估,确定员工的工作强度。
在学术组织方面,过度劳动涉及医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工学、法学等方面,现在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个人,需要各个领域人才的知识互补来实现较全面的研究。医学领域人才可以对过度劳动的身体表现进行界定,心理学领域人才对过度劳动的心理表现进行界定,经济学、社会学、工学、法学等领域的人才则可以找出过度劳动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各个领域的解决措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能较全面地解决过度劳动对员工带来的伤害。
参考文献
[1]杨河清主编. 中国劳动经济蓝皮书(2009)[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2] 吴迪.日本学者“过劳”问题研究评述[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3] 郭玉辉.过度劳动成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
论文作者:章立会1,程玲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5
标签:员工论文; 工作论文; 企业论文; 劳动者论文; 自己的论文; 时间论文; 身体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