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摘要:本文在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概说达里雅布依人的历史变迁,分析研究达里雅布依人历史沿革的多种说法,提出达里雅布依人就是克里雅人的一支。他们和其他克里雅人的不同是:他们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以放牧为生,属于游走于大漠深处半游牧半定居的维吾尔族人。
关键词:达里雅布依人 历史变迁 历史渊源 沙漠腹地
一、引言(达里雅布依人简况)
我们把生活在新疆南部和田地区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的人们称为“达里雅布依人”。千百年来,达里雅布依人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牧放生活。他们与生活在南疆其他乡镇主要从事农业活动的维吾尔族有所不同。至今,在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仍然保持着维吾尔族古老传统的牧放生活方式,他们目前还是属于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模式。
他们生活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边缘,距于田县城200多公里的克里雅河畔两岸,沿河而居。据《汉书》记载,克里雅河河水流经的区域曾是古代扜弥国的发祥地,两千年后的今天,已经湮没在塔克拉玛干沙海之中。故人们称之为“沙漠腹地”[ 王铁男. 沙漠中的达里雅布依人. 百科知识,2007(17). P48-50]。
“沙漠腹地”的意思是沙漠的深处中央,一般来说是一片沙漠里气候最恶劣的地方。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之为“死亡之海”,维吾尔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
达里雅布依(大河沿)是于田人对克里雅河下游两岸的统称。它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唯一的一块有人生存的绿洲。“达里雅”是维吾尔语,意思是“飘移不定”。“布依”意为河岸。
在这1.5万平方公里的沙漠、胡杨和红柳林里,散居着300度户、1300多位达里雅布依人,他们之间相距甚远,最近的邻居也有5公里,最远的大约40公里之遥。他们在这里世代相守,与世隔绝地生活了数百年之多。因此有人将达里雅布依人称为古西域土著的“活标本”。居住在这里的达里雅布依人究竟从何而来?是我们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话题。本文作者在去达里雅布依乡实地调研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达里雅布依人的历史渊源进行了一定的探究和分析研究.在此与大家共同讨论。
二、关于达里雅布依人历史渊源的多种说法
达里雅布依人究竟从何而来?关于达里雅布依人的来历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达里雅布依人是西藏阿里地区古格王朝的后裔,为了逃避战乱,他们翻越昆仑山,进入这片沙漠绿洲重建家园。
第二说法是达里雅布依人原本就是这里的土著民族,因为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了。
第三种说法最有传奇色彩,就是达里雅布依人是2000年以前神秘消失的古楼兰人的一支。说他们是西汉时期弥勒国人的后裔等[ 钱伯泉. 维吾尔族的族源及其发祥地问题研究.新疆社会科学,2010(4). P129-137 ]。
第四种说法认为:他们是罗布泊人西迁的后裔;
第五种说法认为:他们是蒙古族、藏族人的子孙;
第六种说法认为:他们是古丁零人的血脉。
第七种说法认为:20世纪初,英籍匈牙利考古学家斯坦因也来到这里,他为克里雅人做了人种学测量,结论是他们是印欧民族的孑遗。是早期成吉思汗远征大军的遗存,是与东进伊斯兰教抗争失败后皈依的古于阗国佛教子民。
三、对于达里雅布依人多种说法的分析比较
(一)、达里雅布依人多种说法的探究
1、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是吐蕃世系的延续,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阿里地处西部边境,深受大食、印度的影响,成为各种思潮、各种力量汇集之地。
古格王国是在公元十世纪前后,由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在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十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古格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曾经有过七百年灿烂的文明史的古格王朝,它的消逝至今仍是个谜。据说1630年,与古格同宗的西部邻族拉达克人发动了入侵战争,古格王国就此灭亡。
今天的古格故地,只有十几户人家守着一座空荡荡的城市废墟。而他们并不是古格后裔。当日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什么样的天灾或者瘟疫使得繁荣富强的古格文明突然间消逝得无影无踪?少量的历史典刊,残缺并且相互矛盾的记载,不仅没能揭开古格王国神秘的面纱,反而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古老的古格,像是一座巨大的迷宫,将西藏西部众多的秘密深锁其中。
古格王国位于青藏高原的最西端。古格王国的王族,是吐蕃赞普(即汉语中的“王”)的嫡系后裔。
与古格王朝密切相关的是托林寺,托林寺是由古格王意西沃于11世纪建的。古格立国之初,鉴于朗达玛灭佛而导致吐蕃亡国的惨痛教训,大兴佛教。
古格王国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业非常发达。
在古格王朝灭亡前后,古格及其周边几个国家相继出现瘟疫,导致人口锐减,城市,农田,草场大量荒废。
2、楼兰人
楼兰人是塔吉克族人。新疆考古学者也曾经对楼兰城郊墓葬中发掘出土的6个颅骨进行过人种学测定,其中5个属欧洲人种,1个属蒙古人种。5个欧洲人种头骨中4个形态比较一致,与地中海东支的印度--阿富汗类型接近,另 1个则介乎地中海和帕米尔--费尔干类型之间,但在许多特征上仍可能是地中海人种的变异。属蒙古人种的头骨,略接近南西伯利人。楼兰人混合了欧罗巴人种和黄河人种特征,而且据探险考古发现证明楼兰人应更接近于阿富汗人。
从考古发现的那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来看,楼兰人浅色头发,眉弓发育,鼻骨挺直的形象,明显具有高加索人种特征。
到了汉代楼兰王国时期,楼兰居民的种族构成又有了新的发展。他们与高加索人种共生,其中还有蒙古人种的存在。当时他们种植小麦、饲养牛、羊,日常用品是胡杨木、兽角、草编类制器。
北大考古系教授林海村说,楼兰人使用中亚去卢文作为官方文字,而楼兰本族语言却是一种印欧语系的语言,学术界称作“吐火罗语”。
楼兰人类学研究的结论和楼兰语言学研究结果再一次提醒我们,在遥远的古代,有一支印欧人部落生活在远离欧洲的楼兰。
1901年3月4日到10日,斯文·赫定雇佣农民在楼兰城中13处遗址内随意发掘,取得了大量汉五铢钱、精美的汉、晋时期丝织物、玻璃器、兵器、铜铁工具、铜镜、装饰品、料珠,陀罗风格的木雕艺术品。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汉晋木简、纸质文书即达270多件,随斯文·赫定而至的斯坦因在楼兰古城又发掘了大量文物,仅汉文文书就达349件,还有为数不少的去卢文文书。
楼兰人和达里雅布依人虽然有相似的地方。通过考古,我们可以发现:楼兰人就是一支漂泊在东方的印欧人古部落。
3、罗布泊人
罗布泊人是新疆维吾尔族最古老的一支,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一小舟捕鱼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这是一个单一食鱼的民族,喝罗布麻茶,穿罗布麻衣,丰富的营养使许多人都很长寿。
罗布人是罗布泊的原住居民,按一位历史学家的说法,罗布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罗布人是指定居于整个罗布荒原的土著,而狭义的罗布人指的是逐塔里木河的终端湖——罗布泊或喀拉库顺湖的那部分人。
罗布人同“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楼兰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如果走进历史深处,在罗布泊水域,你能看到阡陌纵横、物阜民安的楼兰国。当时,它是世界文化的交汇点,也是沙漠中最开放最繁华的地方。然而,大约公元3世纪以后,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风沙淤塞,在渠犁国(今日尉犁)改道南流,楼兰失去了灌溉用水,草木逐渐枯死,加之数经兵燹,闾里萧条,人民流离失所。楼兰消失了,永远沉入沙海之中。
干旱灭绝了绿色,风沙掩埋了文明。楼兰、营盘等沙漠都市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沙漠中惟一没有消失而且繁衍至今的就是罗布人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们是沙漠翰海的活化石,是沧海桑田的见证人。但他们没有记忆的载体,缺少传承的手段,一切都随时光而沉没、随大风而消散。
他们千年如一日,悠然地用胡杨作舟、以曲木为罐、劈梭梭为柴、插芦苇为室、借胡杨树洞中的黄水浆洗衣服、削红柳修枝做成渔叉,一切源于自然、取于自然。他们没有金钱、也没有奢侈品,只有属于自己的纯“绿色”生活。千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直到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才被世人发现。
清朝相关史料中对罗布人的记述是这样的:罗布淖尔回人以鱼为生,织野麻为衣,取雁毳为裘,籍水禽翼为卧具,人多寿百岁以外。
4、古丁零人
丁零,中国北方古代民族名。亦作丁令、丁灵、钉灵(正确读音应为颠连),又称高车、狄历、铁勒、丁零(丁灵)。
丁零属于原始游牧部落,敕勒人最早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留居在原来贝加尔湖一带的敕勒被称为丁零。鲜卑人因北方的敕勒人使用车轮高大的车子,称之为高车。东汉进攻北匈奴战胜之后,敕勒的地域开始南移,与中原的汉族交往。
三国时,丁零有一部分人仍在今贝加尔湖以南游牧,称北丁零;一部分迁徙至今新疆阿尔泰山和塔城一带,南与乌孙、车师,西南与康居为邻,称西丁零。西丁零人随水草游牧。还有一部分从东汉建武时就到了今甘肃河西走廊、宁夏一带游牧。两晋南北朝时,丁零有一部分南迁,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
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敕勒人和柔然人活动于中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在中原的丁零人曾建立翟魏政权。敕勒中北方的一部分后来成为回纥,现代维吾尔族的祖先。俄罗斯联邦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境内的雅库特人也是敕勒人的后裔。
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北魏九次发动对他们的战争,虏获六七十万人,置于漠南各地。还有很多敕勒部落在漠北服属于柔然。
公元5世纪末柔然在北魏打击下趋于衰落,敕勒部落的阿伏至罗率众十余万西迁。他在车师前部(今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一带)建立高车国(公元487年-541年),共七主,前后约五十五年。高车国向南控制了通往西域的门户高昌以及焉耆、鄯善,势力东北至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土拉河一带,北达阿尔泰山,西接乌孙西北的悦般,东与北魏相邻。最后灭于柔然。
丁零人善于制作和普遍使用高轮大车,故晋以后的中原人又称丁零为“高车”。丁零人所以普遍使用高车,是因为原驻牧地草茂而高,积雪深厚,而且多沼泽。在这种地区使用高轮大车,可以减少阻力,顺利通行。
丁零人与涅涅茨人
涅涅茨人,旧称萨莫迪人、尤拉克人。涅涅茨人的族源,涅涅茨人生食鹿肉,可追溯到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的“丁零”人。中国汉代时丁零人游牧于萨彦岭地区。因战乱一批丁零人沿叶尼塞河向北迁移,到达北冰洋沿岸,其中一部分越过了乌拉尔山。他们吸收一部分当地居民的语言和文化成分,逐渐形成新的民族—萨莫迪人。
涅涅茨人主要分布在涅涅茨民族区、亚马尔—涅涅民族区、泰梅尔(多尔干—涅涅茨)民族区(2.58万人),其余居住在汉特—曼西民族区、科米自治共和国等地区。涅涅茨语属乌拉尔语系萨莫迪语族,使用俄文字母的文字。涅涅茨人信奉萨满教,后部分人改信东正教。涅涅茨人自古以养鹿、捕鱼、狩猎为生。
5、古印欧人
古印欧人靠捕猎为生,寻找食物成为了古印欧人的第一生存目标,食物的匮乏和来源的不固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游牧和迁徙成为了古印欧人最显著的特征。
没有多少确切的线索可以寻找,由于没有文件资料,我们往往只能根据语言上的关系趋解释古印欧人的起源和早期迁徙。
雅利安人是古印欧语的民族,早期的雅利安人相当落后,他们的栖息营地极其简陋,没留下任何有价值的遗迹。他们对于记录历史也满不在乎,所以在他们遗留的一些宗教典籍中,也没有任何专门的历史记载。甚至于他们的存在,都是有赖于周围那些热衷记录历史的非印欧民族的文字资料,才得以确认。
(二)达里雅布依人的历史渊源浅析
1、考究历史
翻阅十六世纪叶尔羌汗国统治下的克里雅历史,内乱频仍,克里雅人为了躲避战乱荼毒,他们抛弃田舍,举族携带妻孥,沿克里雅河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涯。四百年后,他们及其他们的后裔们留存几多往事,人们一直在探究他们走过什么样的历程?他们的去向?直到今天。
在百余年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中,人们曾在沙漠中发现历史上遗留下的残垣废墟。有人推测,较晚时期的遗址应该是达里雅布依人祖先的栖息地,但事实是:达里雅布依人从来没有修筑过一座城堡。他们沿河而居,从未形成较大的聚落,尤其在克里雅河尽头,往往只有一户人家守着洼地间的一片泻湖;有水则居,水枯时阖家迁徙;一次次的河水改道,迫使他们在茫无端绪的沙海中寻找新的绿地,而一年间两次迁徙并不罕见。
从历史资料考证,达里雅布依人的迁徙是在一五六七年秋天开始的,驼队和马车沿着克里雅河岸阶地向北行进,他们在距离克里雅城大约280公里的地方驻扎下来,开始了他们“相对与世隔绝”的流放生涯。现加依乡的尤姆拉克巴热克带领的木尕拉十五户人家留在克里雅河西岸,喀鲁克的艾卖台克登率领的喀鲁克五户人家涉河驻足东岸,形成隔河相望的两支家族开始在此沿河放牧为生。据2002年人口普查资料,艾卖台克登氏一支有68户,293人,尤姆拉克巴热克一支有100户428人。两支家族世代联姻,信奉伊斯兰教[ 王铁男. 神秘的达里雅布依. 西部论丛,2007(6). P83-90]。
他们的日子非常艰难。开始他们是从事农业种植,解决食物的来源,他们在河岸阶地开渠引水种植农作物,但是,由于沙土盐渍化,种植的庄稼收获甚少,之后,一片片初到时开辟的田地逐渐荒废,原因是沙化日趋严重,这一时期大约在二百多年前。从此,他们不得不转变为游牧生产方式,成了以放牧为主、逐水草而居的牧羊人。
迁徙时所带的羊只还不足以供养家口,而剩余的粮食只够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需要,到后来,只得并日而食。这段时光艰苦异常,以至于将所携带的物品利用罄尽,返回茹毛饮血的原始生存状态。在他们的生活中再也找不到往日农业文明的痕迹,但他们远离了战乱,以一种弃世的抉择躲避了战争。
2、调研分析
达里雅布依人有一句谚语:看到胡杨你就找到了水,见到老人你就问出了历史。
九十三岁的易卜拉欣被认为是达里雅布依的历史年鉴。在几乎没有相关文字记载和辅助材料佐证的情形下,我相信老人追述达里雅布依的往事具有比较权威的可靠性,包括听来类似传说的故事情节。我甚至相信,一个深居胡杨林中不受外界干扰的老者不可能凭空构想出世间的传奇故事。
今天的达里雅布依人世代口传,他们的祖先来自克里雅古城木尕拉和喀鲁克,这两个地方都辖属于今天的于田县。清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后在和田建立政府机构,下设六城,其中的克里雅城即今天的于田县城。因此,达里雅布依人通常说他们的祖籍就是克里雅。
正如人们想象的那样,达里雅布依的历史在易卜拉欣老人的记忆里。记忆中的符号并不复杂,河水、胡杨、草地、骆驼和牛羊,凭着这些与他息息相关的符号,复原出今人鲜知的历史。从易卜拉欣的高祖算起,几代人的经历至少在一百五十年以上,接近我们所要了解的达里雅布依早期历史,他们的生存关系是连贯的。对此,我们应该确信其真实性。
3、逻辑分析
从广义上讲,达里雅布依人生活方式具有游牧民族的特点,但与当时北方游牧民族还是略有区分的,因为在沙漠腹地没有成片的草场,他们主要沿克里雅河而居,每户人家相距都比较遥远,但是,家庭是相对定居的,并不随畜群游走。另外,在主要依靠牧放的同时,各家庭中拥有小型农耕工具,并拥有自行开垦但不依赖其生活的小面积沙漠耕地,家庭成员虽有农、牧业分工,但主要成员除从事牧放工作外,均掌握相对简单的农耕技能,形成小家庭中农牧业兼营的状态。他们应该还是属于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模式。
提及达里雅布依乡的历史,相关资料尚昌平的《沿河而居》中这样说:发生在四百年前的一次人口迁徙,克里雅河两岸的胡杨林里,收容了一群停辛伫苦的迁徙者,他们自称达里雅布依人,汉译“沿河而居的人”。
但无论哪种说法至今都无定论,但在民族划分中,这些带着神秘光环的达里雅布依人还是被划归了维吾尔族的一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达里雅布依人,包括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大都和于田县城里的维吾尔族人基本一样。
四、结论:
根据我们各方考证和研究分析:应该说达里雅布依人就是克里雅人的一支,“克里雅” 是维吾尔语对于田的称呼。即达里雅布依人就是新疆南部和田地区于田县的维吾尔族人,他们和其他克里雅人的不同是:他们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以放牧为生,属于游走于大漠深处半游牧半定居的维吾尔族人。
参考文献
[1] 王铁男. 沙漠中的达里雅布依人. 百科知识,2007(17)
[2] 张鸿墀. 达里雅布依:沙漠腹地的村落. 帕米尔,2006(1)
[3] 王铁男. 神秘的达里雅布依. 西部论丛,2007(6)
[4] 钱伯泉. 维吾尔族的族源及其发祥地问题研究. 新疆社会科学,2010(4).
作者王小霞,1971年10月出生,女,汉族,籍贯:陕西乾县,职称:副研究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论文作者:王小霞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布依论文; 楼兰论文; 克里论文; 沙漠论文; 印欧论文; 塔克拉玛干论文; 他们的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