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物流现代化的思考_电子商务论文

关于我国物流现代化的思考_电子商务论文

对我国物流现代化建设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化建设论文,物流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物流一般是指商品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位移,即按用户要求将物的实体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以解决商品生产与消费的地点差异与时间差异。这个过程涉及到运输、储存、保管、搬运、装卸、货物分拣、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许多相关活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电子信息工具的逐渐采用,电子商务在中国迅速发展,其对物流现代化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大,已受到中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一、我国的物流状况

中国自1949年建立至1978年近30年间一直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物流各个环节包括采购、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均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和控制。这导致了条块分割、自成体系、机构重叠、社会库存量大、物资周转缓慢、资金占用较多等弊病,给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1979年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现代物流的概念及管理方式开始引入我国。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供求关系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整个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国内市场上不同形式的物流服务企业大致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商业、物流储运企业经过重组改造,利用原有仓库设施建设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向用户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第二种是交通运输企业和货运代理(含联运、集装箱)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开展门到门运输、进而转向为用户提供部分物流服务;第三种是工业企业自身成为相对独立的机构或实体,自己全部承担其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后勤保障服务;第四种是少数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面向社会提供公用型物流服务。此外还出现了连锁商业代理配送、航空快件运输和专递服务等。但是我国物流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首先,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数量少、技术等级低、缺乏系统性。如:我们这样大的国家仅有铁路6万多公里,平均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6公里铁路;公路虽有130多万公里,但高等级公路少,绝大多数都是二、三级以下的公路。加上由于过去长期部门分割、缺乏统一规划,在布局和结构上都有许多不合理之处,因而使现有的各项设施也未能充分发挥综合效益。其次,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思想还未完全被打破,企业自货自运、自办物流的状况还比较普遍。如目前公路运输自货自运车辆占社会运输车辆的70%以上,影响了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第三,第三方物流工作质量不高、服务内容有限,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不能提供完整的供应链服务,或者第三方物流提供的物流服务没有使生产企业感到比自办物流更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第四,当前物流市场还比较混乱,各种所有制的物流企业无序竞争,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同行,由于各部门的分割,各部门现有的一些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也不适应发展现代物流的需要。

二、电子商务对我国物流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电子商务”一词源于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顾名思义是电子加商务。首先,它是一种经济交易形式,其存在的根本目的和作用在于进行经济交易,实现社会资源的全社会再分配。第二,它在交易过程和交易方式中应用的工具是电子信息工具,如POS(收款机)、EOS(电子订货)、EDI(电子数据交换)、E-MALL(电子邮件)、EFT(电子货币)、BBS(电子公业系统)、BAR-CODE(条码)等系列化、系统化工具。第三,它与传统商务的区别在于它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过程中的成本费用极大地减少,所占用的时间极度的缩短,甚至达到瞬间完成的速度。由于它具有种种优点,使得电子商务成为经济生活中迅猛发展的力量,当今商务活动的先遣队。它对物流建设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信息化社会中产品可根据其有无实物形态分为“软”产品和“硬”产品。对于“软”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传输到消费者手中,如电子出版物、软件等信息产品,但对于“硬”产品却不能在线传输,传统商业活动中的物流部分是电子商务的网络操作所不能取代的。尽管电子商务被视作互联网经济的利润出口,但必须正视的是,电子商务本身尚存在一个出口问题——物流问题。物流体系健全、物流渠道顺畅是电子商务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就等于零。电子商务对物流的新要求正是我国物流发展的外在动力。其二,信息时代将使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发生结构性变化。企业将从产品和服务标准化、寿命期长、信息含量小、在一次性交易中交换的国内竞争环境,向产品和服务个性化、寿命期短、信息含量大、并处在客户不断变化的交易过程中的全球竞争环境转变。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及物流体系的信息化程度提高,对顾客的反应灵活性增强。电子商务这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正是以直接便捷的信息系统为支撑、以速度打击规模、以服务巩固阵地,不断用新技术提升速度、提升服务。它在对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又通过互联网尽可能缩小供需距离和优化供需关系为物流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和技术信息支持,为物流发展创造了内在动力,塑造出自动化、一步到位的一体化物流系统。

三、关于我国物流现代化建设的建议

现代物流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把整个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加以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把它们系统地、协调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使这个系统的资源配置最优、投入最小、而产出的整体效益最佳。中国物流要适应电子商务要求,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政府要发挥好统筹规划的作用。1、要进行统一规划布局。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之间存在差距,基础设施的条件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区别。因此政府要做好合理规划,既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又必须从实际出发,能快则快,不能快则循序渐进,注重实效,防止一哄而上。2、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有关部门要从规划建设、技术改造、查验通关、交通管制、工商管理、财税金融方面给企业以支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搞好协调服务。为此可以构建不同层次的管理体系。一是要建立一个权威的国家物流领导机构或协调机构。这个机构应由国家经济综合部门牵头,各物流系统的管理部门及工商、税务、银行、海关等相关部门参加,主要负责统一规划全国重大物流设施项目和发展规划的衔接,研究制定发展现代物流的政策法规。二是各系统的行业管理部门要负责本系统重大物流设施的规划,制定本系统物流技术标准、规章制度和中长期发展计划。三是要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服务、监督、协调、自律作用,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行业管理,营建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协助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现代物流统一技术标准,推动技术进步。

(二)搞好交通线路和物流结点的规划建设工作。1、加快公路、铁路、水运、航运的基础建设投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水平直接决定物流的流转速度和效率。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融资,投入交通建设,加快铁路路基改造,增修高等级公路,提高货运船只和飞机的技术水平,完善港口、码头、机场、车站等的设施建设。2、合理规划运输网。一个四通八达、通畅快捷、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的综合运输网是现代物流的基础。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物流的成功在于发挥系统的作用、追求系统的优化。因此从物流系统角度出发就要综合、统筹、全面地规划我国的运输网,对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基本分工,遵循低投入、高产出、多快好省的原则优化运输的资源配置。根据我国目前铁路、水运的货物周转量占全国货物周转量的85%的实际情况,这个综合交通运输网应以铁路和水运为主干,充分发挥其远距离、大运量、低成本的优势;以公路为延伸,发挥其路网分布广泛(目前我国99.2%的乡镇都通公路)、运输灵活方便、便于货物集散和组织配送到户的优势,担当起运输主干的延伸、集散、到户的工作任务,在大力发展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的基础上使大型汽车运输在物流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以空运为补充完善。为了体现系统化的优势,还要注意合理配置运力资源的问题。如为了实现水运、铁路运输、大型汽车的公路运输等干线运输与公路集散运输的有效配置,可以让铁路退出货物的集散,使众多小货站的集散由公路来担任。3、加快物流结点的建设。物流结点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运输线上的结点,我国称之为“站”,例如货站、车站、转运站、编组站等等;第二种是运输线上、运输线末端、运输线与搬运线衔接的结点、搬运线上的结点(即仓库),是以库存的形式进行储备的物流设施;第三种被称为物流业务团地的物流中心,是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货站、货物、仓库、转运站等演变和进化而成的现代物流设施。物流中心通常是物流业务设施和职能的集中地,集中设置中转站、仓库、批发中心、信息情报中心及经营机构,有时甚至是商业市场和物流据点的合一场所,但是物流中心又可分各个层次,其中主要的有两个:一是综合物流中心。这是将各种不同运输方式集约在一起、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装备有效地组织包装、装卸、搬运、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物流系统的活动,通过规模、效率和效益推进物流的现代化而形成的新的流通产业。物流量与集配运输状况是建立这种物流中心的两个基本条件,因此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重要商品生产基地、大宗货物集散地和交通运输枢纽地可改组老的传统的“站”、“仓库”,将原先单一的物流功能进行扩充和向外延伸,变静态物流为动态物流,增加在物流中的附加价值,有系统地建立一批新型的多功能物流中心,并且使它在全国的物流体系中均衡协调地合理布局,配合物流大系统的需求。二是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是一种末端物流的结点设施,通过有效地组织配货和送货使资源的最终端配置得以完成。建好配送中心是物流网络“线”、“结”相统一、系统化作用最后体现的关键,可以做到以现有物流企业为基础,根据各地区的特色重点建设现代化批发网络及多功能、信息化、优质服务的配送体系。

(三)提高物流企业的运作水平。1、应用信息处理技术。电子商务中应用了大量的现代化的IT技术,物流企业的现代化进程也必然要适应这种技术革新,积极利用电子商务的平台获取供求信息,提升物流企业信息流的速度,在仓储、运输调度、配送等方面用数字信息技术搜集大量信息,统计、分析信息,并作出合理及时的安排。这样可以大大地省去原有的人工劳力,在有限时间里广泛地获得大量有用信息,主动地连接产需,使物流企业在流通中发挥好沟通产需的作用。2、应用先进物流设备。生产工具是完成生产任务、有效地作用劳动对象的前提,因此发展现代物流离不开先进的物流设施、物流机械。就国内而言,我国要大力发展自己的物流机械制造业,以适应我国工商企业、物流服务业对于技术性能先进而价格又合适的物流设备较大的需求。同时,由于我国物流发展起步较晚、水平较低,学习借鉴发达国家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消化吸收已被实践证明的成功做法为我所用是加快我国物流企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好途径。因此,应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的制造技术,通过合资等方式加深与国外物流设备制造业的合作,加快推动我国物流行业在新技术设施方面的发展,应用现代化的物流技术设备,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3、使用标准化的包装。电子计算机作业可产生自动化、大规模的效应,但其前提是作业对象的标准化。因此在运输、仓储企业中大力推广标准化实现出入库管理的自动化,以集装技术把储存、运输、包装等贯穿成系统,完成“一惯型”物流、“门到门”物流,是发展物流的必然举措。4、应用科学管理理论。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发展现代物流固然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推动,但不能采用行政手段,而应主要通过市场规律来运作,以企业为主体来实现。这就要求企业树立现代企业制度观念,加强科学管理的运用。A.树立新型服务观念。企业作为物流服务的提供者,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用户满意为目标、以“顾客为中心”,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将服务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扩大,为用户提供部门或全过程的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B.优化供应链管理。企业要重新定位,明确自己在哪条供应链上应处于什么地位,在哪些方面应以自我为中心,而哪些方面应服从别的企业,等等。这样物流企业才能更好地连接产需,明确自身在流通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在服务的同时发展自身。C.充分利用社会物流配送设施资源,采取兼并、重组、联合等多种手段扩大规模、盘活资产、灵活经营。D.重视人才管理。企业要重视和吸纳专业人才,特别是能熟练掌握IT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人才;要以人为本,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营造团结向上的企业精神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以充分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发展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而现代物流也只有通过基础设施的改造、先进信息技术及科学管理理论的应用,才能缩短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与信息流、商流、资金流高速运转的差距,保证交易有效实现。从政府到企业都该做出认真的规划并且大力度地采取措施。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有限,经济发展也存在不均衡性,这个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更要求我们要有全局性和系统性。我们相信,我国的物流发展定会加快步伐,赶上时代脉搏,与电子商务相互促进,共同成为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巨大的利润源。

标签:;  ;  ;  

关于我国物流现代化的思考_电子商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