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课导入艺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论文,物理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多则几分钟,少则几句话,但它却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巧妙地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引学生的思维方向,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所以,凡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都十分重视新课的导入,并力求导得自然、导得贴切,导出技巧、导出艺术。下面就几种常用的物理新课导入方法作简要介绍,供同行们参考。
一、直接导入
案例1 “自感现象”的导入
师: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形,我们把它叫做自感现象。(板书课题)
师:(稍停顿)什么是自感现象?自感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判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它有哪些应用?本节课我们就用实验来研究这些问题。
点评 直接提出课题,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本节课将探讨的内容与方法,可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要探讨的问题中来。
二、实验导入
案例2 “动量定理”的导入
师:(如图1,取一条长约20cm的纸带放在讲台边,把一支粉笔竖立地压在纸带的一端,另一端用手牵着。)(问学生)如果我把纸带水平抽出,粉笔会倒下吗?
图1
生:(思考飞讨论一段时间后)有的说会倒下,有的说不会倒下。
师:究竟会不会倒下,请看实验。(老师把纸带缓慢抽出,粉笔倒下)。(回答“会倒下”的学生顿时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甚至鼓起掌来。)
师:(片刻后)一定会倒下么?我们再看一遍(老师再把粉笔压在纸带的一端,迅速抽出纸带,粉笔不倒)。(回答“会倒下”的学生霎时傻了眼,回答“不会倒下”的学生一阵欢呼,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师:(思索状)这是怎么回事呢?要解释这个现象,我们需要学习一个新的定理——动量定理。(板书课题)
点评 有趣的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要研究的问题中来,而且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为新课讲授提供素材。因此,用实验导入新课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导入新课的实验,可以是演示实验,也可以是学生分组实验或个人实验,但必须器材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趣味性或悬念性。
三、情境导入
案例3 “多普勒效应”的导入
师:(如图2,在一张幻灯片上绘制汽车、飞机、人物等图案,人物大致在中央位置。)假设你就是图片上的那个人,当鸣着喇叭的汽车向右运动时你听到的喇叭声有何变化?
生:响度先增大后减小。
图2
师:还有什么会变化?(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老师用鼠标点击汽车,汽车向右从人旁边经过。)
生:(兴奋)音调有变化。
师:对!请再仔细听一遍,看音调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重新演示一遍)
生:汽车靠近时音调变高,汽车远离时音调变低。
师:说得好!(鼓励学生)同学们,你们再想一想,如果飞机从你的上方飞过,你听到的轰鸣声的音调是怎样变化的?
生:飞机靠近时音调升高,飞机远离时音调变低。
师:(用鼠标点击飞机,飞机向从人上方经过,证实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果真如此,你们获得了一个重大发现!(语音一转)实际上,早在1842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带着女儿在铁道旁散步时就注意到了类似的现象,他经过认真的研究,发现波源和观察者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都会发生变化,并且做出了解释。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板书课题)
点评 在课堂内创设合适的物理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把平时不太注意的物理现象突显出来,或者把平时难以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呈现出来,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种很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物理情境的创设,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Flash技术制作动画片,二是剪辑电影或电视的片段在课堂内播放。
四、故事导入
案例4 “共振”的导入
师:1831年,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入侵西班牙时,一队骑兵通过英国曼彻斯特附近的一座便桥,随着军官雄壮的口令,部队整齐趋向对岸。正在这时,轰隆一声巨响,桥梁断裂,人马纷纷落水。(多媒体屏幕上呈现该情景的图片,图片可从教材上扫描获得。)
生:(疑惑、惊讶)……
师:1906年,在圣彼得堡附近的半坦卡河上,一支部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一座木桥时也发生了同样的惨剧。从此,世界各国的军队过桥时都不准齐步走,必须改用零乱无序的碎步通过。(停顿)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学过“共振”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点评 听故事对中学生来说是件乐事。讲一段真实的或者虚构的故事,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对相关物理问题的思考,步入新课,自然流畅。
五、学史导入
案例5 “电磁感应现象”的导入
师:我们知道,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这一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问学生)这一现象是哪位物理学家在哪一年发现的?
生:奥斯特,1820年。
师:对。(多媒体屏幕上呈现奥斯特的像及其简介)
生:(观看屏幕)
师:电流的磁效应被发现以后,人们从对称性的角度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电流能够产生磁场,反过来,磁场是不是也能产生电流呢?(停顿一下)当时,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法国物理学家安培、瑞士学者科拉顿等不少人都认真研究了这个问题。(多媒体屏幕上呈现法拉第和安培的像及其简介)
生:(观看屏幕)
师:法拉第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1822年,他在一篇日记中留下了“由磁产生电”的闪光思想。在整整十年的岁月里,他一直苦苦思考着、探索着,千方百计设计各种实验,然而,都失败了。1831年8月29日,对法拉第来说是个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终于实现了“由磁产生电”的夙愿。他发现的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电磁感应现象。(板书课题)
点评 物理学家是许多学生崇拜的偶像,物理学家的故事和物理学史常使学生惊叹不已。通过介绍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物理学家的故事或物理学史,往往会使学生在思维上产生共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六、复习导入
案例6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怎样表述的?
生: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之和。
师: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什么呢?
生:能量守恒。
师:说得好!(鼓励学生)(停顿)如果我们把刚煮好的鸡蛋放在冷水中,过一会儿,鸡蛋的温度降低,水的温度升高,最后鸡蛋和水的温度相同。是否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原来温度相同的鸡蛋和水,过一会儿,水的温度自发降低而鸡蛋的温度升高,生蛋变成了熟蛋?
生:(笑)不会。
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足球,由于阻力的存在,最终会停下来,同时足球、地面、周围空气的温度略有上升。是否可能发生这样的现象:静止的足球、地面、周围空气的温度自发地略微降低,足球运动起来?
生:也不会!
师:上述现象不会发生,是不是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生:(讨论)没有。
师:由此看来,在自然界发生的一切过程能量都是守恒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符合能量守恒的宏观过程都会发生。(停顿)那么,哪些宏观过程是不会发生的呢?我们今天将要学习一条新的物理规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板书课题)
点评 温故而知新。先引导学生回忆先前所学的内容,巩固先前所学的知识,再提出新的问题,进而导入新课,可帮助学生扫除知识上的障碍或思维上的障碍,建立知识上的联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导入新课复习的内容,可以是基础知识,也可以是实验方法。由于新的知识总是建立在旧的知识之上,或者建立在新的实验事实之上,所以,通过复习导入新课具有广泛的应用。
新课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具体到一堂课,怎样导入为好,要由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而定,也与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有关。总的原则,一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明确即将学习的内容;二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三是能承前启后,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