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岩土工程勘探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刘懿

浅谈岩土工程勘探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刘懿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成都 610500

摘要: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一直是工程项目的建设宗旨,也是相关工程实施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岩土工程勘探作为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重点工作,其勘探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对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岩土工程勘探已经成为现代工程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因此,加强岩土工程勘探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探技术;内部管理

1岩土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1.1不确定性

当前岩土工程施工中的不确定性相对而言比较突出,这种不确定性主要就是指相应岩土工程项目的落实受到了多个方面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因素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动态变化效果,比如对于土质状况,其就很可能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威胁,如此也就有可能会对于后续施工操作产生较大威胁,导致其质量受损。

1.2隐蔽性

对于岩土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建设,其在隐蔽性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同样也是比较突出的,这种隐蔽性主要就是指很多施工操作都是在地下进行,如此也就难以得到较为理想直观的控制和管理,很多问题都无法得到较好的改善,最终很容易导致其相关管理出现偏差,故障问题的判断难度也比较大,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施工缺陷。

1.3区域依赖性

在岩土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建设中,其还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区域依赖性,这种区域依赖性主要就是指相应岩土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建设需要重点结合相应施工现场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详细了解和掌握施工现场的基本参数指标,进而才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控制把关,促使其相应施工操作更为适宜可靠。比如对于土壤成分,其不同的土壤类型也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手段进行操作,该方面的影响比较突出。

2我国现存的岩土勘探方法

为了满足工程需要,我国工作人员在进行岩土建设勘探时,一般会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土层结构选择较为合适的勘探方法进行考察。这样不仅能够合理地分布工程量,提升工程效率,还能保证工程质量,提升岩土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岩土勘探方法主要有钻探取样法、室内试验法、地质调查法和原位实验法。

2.1钻探取样法

钻探取样法主要是运用动力设施对地下变化较为复杂的土层结构进行有效勘察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准确地勘察到深层的地质土壤,增加地基的承受压力,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投入的成本较大,且在勘探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2.2地质调查法

地质调查法是岩土工程勘探中最常用的方法,一般适用于施工条件较为简单的工程,它所调查出的施工环境和水文条件结果,都具有极高的代表性,不仅准确还有能节省资本。

2.3原位取样法和室内试验法

这两种方法都是在勘探结果进行初步确定后、对岩土工程进行整体评价的一种方式,但两者又各具特色。如原位取样法主要是在不离开原施工场地的情况下,对该区域岩土层进行取样分析,一般试验时间较短,结果较为准确,能直观的反映出土层结构对岩土工程的重要影响,但同时,该方法也具有难以控制施工环境的弊端。而室内试验法,同样也是采用试验的方式,只不过它能对所试验的环境进行有效控制,但一般试验的内容较少,并且会对试验原样造成一定的变形,代表性较差。

3岩土工程勘探存在的常见问题

3.1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勘探技术人员是落实岩土工程勘探工作需求的重要载体,其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岩土工程勘探工作质量具有直接影响作用。例如,某工业厂房建设过程中,由于勘探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在不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进行岩土工程勘探,从而导致勘探孔深度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勘探数据缺乏实用性,出现工程补堪问题,对投资商以及勘察机构带来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此,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制约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2勘探机构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

内部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全面性是保证勘探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勘探机构管理现状来看,普遍存在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纪律散漫,管理职责不明确等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带来严重影响[2]。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岩土勘探时出现应付心理,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相关企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岩土工程勘探工作失去价值,无法为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3.3岩土工程勘探施工作业面存在局限性

实践调查发展,多数勘探机构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探时,其工作重点侧重于工程项目施工区域内的地质勘探,而对工程项目施工场地所能辐射的范围并没有进行地质勘探,从而导致岩土工程勘探施工出现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无法深入探知工程建设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施工风险,不利施工单位对工程地区性特征的掌握,容易地基机构变化形成工程项目建设与运行安全隐患。

3.4勘探方法与勘探报告技术缺乏创新

勘探方法是岩土工程勘探作业实施的重要手段,而勘察报告是工程建设施工单位进行项目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凭证。因此,勘探方法的陈旧以及勘探报告技术的缓慢革新将严重制约岩土工程勘探工作的优化发展。这也是目前我国岩土工程勘探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惯性思维、固有理念的基础上,勘探方法与勘探报告无法实现创新,其工作品质将出现不断下降,进而使岩土工程勘探取向形式化发展。

4岩土工程勘探问题的解决措施

4.1注重相关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为促进岩土勘探工作的优化发展,为工程地质勘测的有效实施提供支持,应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专题讲座等方式方法,实现先进工作理念的渗透,促进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从而提升技术人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与此同时,为增强技术工作人员对设计意图的理解,规范其工作行为,企业可建立岩土工程三维勘探设计系统,根据系统相关要求进行实践操作,保证勘探设计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4.2加强勘探机构内部管理,构建完善管理体系

在树立先进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勘探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并制定科学内部管理制度,如通过制定责任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人员工作职责,保证岩土工程勘探的安全性与准确性;通过制定监督管理制度,提升对勘探现场的监控力度,用以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与解决;通过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实现各部门信息的有效共享,为勘探工作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对岩土工程勘探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预测,制定应急预案,提升勘探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4.3拓宽岩土工程勘探施工作业面

基于工程建设要求,实施全面化、系统化岩土工程勘探,对工程项目建设场地及其周边地质条件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勘探,实现作业面的有效拓宽。与此同时,通过环境类型分析,依据不同工程建设环境采用科学勘探方法,从而提升勘探结果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为工程项目建设设计与施工奠定基础。

5结束语

总之,工程的整体质量对于岩土建设来说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不仅能够影响经济发展,还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按照国家要求标准,严格规范的进行施工,确保在科学运用勘探技术的基础上,减小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使工程质量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文政.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措施[J].福建建材,2017(07):72~73.

[2]蒋俏静.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2):149.

[3]顾宝和,高大钊.浅谈岩土工程勘探规范[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09):35~36.

论文作者:刘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浅谈岩土工程勘探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刘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