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论文_刘连春

论述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论文_刘连春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的最好媒介,但是教师中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学习内容的缺乏,学习方法的欠缺,因而对很多知识学习只能点到为止,不能深入研究,面对这一情况就需要广大语文教师逐步探寻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努力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

古诗词,具有语言精练,格式规整的特点,借助于古诗词的韵律表达法,可以让古诗词的情感更加炙热,在提升高中语文素养的前提下,带动学生的各项情感因素,并且指导学生把握教学主体,丰富学习内涵,学生体会诗人情感的前提下,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情感。

一、古诗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初中古诗词教学受到教师较多重视,因而作为教学一线教师,历经多次教师实践活动,可以发现中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提升学生对诗歌的具体感知能力和赏析能力。比如,在教学时,教师未能从诗词教学的一般规律入手,也不能重视感知教学方法,所以教师过程中讲解的内容多以规律性教学为主。另外,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多学生在平时可能比较重视文言文学生,也能清楚地掌握文言文教学中的基础词汇和句式教学,但是如果也读中独到古诗词就不能较好的理解里面的内容,特别是诗歌艺术方面,不能更好地再现诗歌的画面感,也并能够较好地借助词句理解主体情况,因而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多数都停留在翻译上,记忆和背诵也多停留在表面,不能真正体会诗歌内容,因而更不能谈及市场感悟。

例如,在学习刘禹锡的《秋词》,要求学生背诵该诗,由于词句的语言更贴近通俗性,所以学生都能通过字面理解诗歌内容,但是如果提及感受到何种语言画面后,或者作者的情趣和志向后,学生就不能灵活的说出内容,这能够说明一点学生对诗歌的记忆更多听力在表面,不追求深层次内容,也不能从诗歌中真实的感受到词句的情感因素,因而诗歌的情趣和意蕴就不能体现出来。

二、探究初中古诗词教学

1.理解知识,累积知识

当学生背诵和阅读诗歌时,要先培养对诗歌的感性认识,然后加强诗歌方面知识的累计,这是帮助学学习诗歌的有效听。通过理解学生对诗歌会有新的认知,这是学生背诵和阅读诗歌的前提,更是学生朗读和背诵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诗歌之处,若不能真正地理解,那么记忆也会缺失牢固,更不能真正看懂诗歌的含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学习李白《月下独酌》后,教师需要先向让学生理解《静夜思》,由于这首歌曲每个学生都会背诵,可以在诗歌表达中让学生率先体会出思念故乡的主题,但是学生的理解多数有赖于教师讲解,教师是提供情感主题的理解的关键,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时,要结合学生自己的情感经历,让学生可以良好的感知诗歌的意境,并且感受诗人的形象。让学生体会诗人内心的痛苦,诗人远离家乡,也很想念亲人,在万家团圆的日子,看见窗前的明月有悲凉之感。学生面对此情此景会联想自己在外打工的父母,也是好久未见,这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适当和家长打电话,进行视频聊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的引入,对情感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结合自己情感经历的过程中,深刻理解诗歌内容。

2.显象教学法在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古诗词是用语言表达含义,很多诗人能够做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王维,在王维的《辋川图》中就能够深切的体会到诗画合一的情境。

比如王维的《终南山》(人教版九年级),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雄伟壮大。首联写是对远景的描述,里面掺杂对艺术的夸张,表现出山的高远。颔联主要是对近景的描述,身在山中之所见,写出云气的变幻,移步变形。颈联写山南北的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形态。最后写入山穷胜,找投宿人家。“隔水”二字写出了作者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远望”。全诗里面景、人、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动静结合,如同一幅山水画。

运用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思,读者可以凭借自己对事物的感官理解,了解诗人的情感。其实语言的叙述性是非常容易描述,但是情感的表达很难通过语言给人呈现出来,因此,古诗词的魅力在于能够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

比如在讲解《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人教版八年级),作者就是运用明月表达自己的心情。明月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件,但是在作者的思想寄托下,表现出生命或者很多东西的不完美。月亮的缺憾代表人生的不完美,只能通过月亮来表达美好的祝愿。

想象是把一些抽象变成具体,把平面变得更加得立体,让静止变得更加得灵动,体现出古诗词的本色教学环境,通过人为的景象呈现,让学生把一些创设的情境通过大脑加工,转变为具体的场景描述。如果在教学的时候,有些场景运用语言表述感觉很困难,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引入提升整体的教学。

三、结语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经典,因而在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另外通过各类方法的教学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各类情感的抒发方式,并且对学生今后文化素养的养成有较好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 清.试论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

[2]张艳芬.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4(20).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二实验中学 342300)

论文作者:刘连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论述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论文_刘连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