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功能综合评价研究

城市功能综合评价研究

王珞珈[1]2016年在《基于城市空间文本观的生态城市空间系统及其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去30年,中国的城市化基本上沿袭了西方工业革命时期机械主义导向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城市化发展模式,结果必然导致诸如城市蔓延、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病。西方国家已经在近几十年逐渐转型走上了相对集中的城市化发展之路,但我国还没有全面的觉醒,国内城市空间发展几乎都有连片高密度扩展的趋势。生态城市是可持续思想在城市领域的具体化,它强调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指导我国未来城市空间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目前,由于对生态城市认识的不足,以及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国内外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面临众多问题和挑战,因此,生态城市空间系统的研究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客观需要,对解决城市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基于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生态学有关原理,引入城市空间文本的概念,对生态城市空间系统进行理论和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为城市地理学在城市空间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本定义的生态城市是广义生态城市的概念,它不局限于某一类城市,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方法论,是从生态化的角度来思索城市空间组织的应有之义,它突破了原有的物理界线和行政范围,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是不断经历各个中间状态的动态过程,更着重强调城市向生态化发展高级阶段演进的过程与模式。也就是说,任何城市都有发展成为生态城市的潜力,只是发展水平和所处的阶段不同。本文应用文献分析法、逻辑论证法、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社会调查等方法,理论和实证相结合展开了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城市空间属于广义文本的范畴随着文本概念的扩展,文本已经属于普遍意义的哲学范畴,城市空间是具有人文性质的具体研究对象,与文本一样通过外在形式传达内在的意义,城市空间在本质特质上与文本有很多共同之处,都具有自身的整体性、内部的结构性和外部环境的开放性等特征,因此城市空间属于文本下一层级的概念,可以纳入到“文本”的范畴,是可以进行阅读的广义文本,基于城市空间文本观的研究思路有助于对生态城市空间系统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2)生态城市空间系统理论构建(1)生态城市空间系统具有与文本“言—象—意”类似的表意结构,从内向外依次是“空间结构层”,是城市空间结构外在的物理表现;“空间功能层”,表现为城市空间的社会、经济文化功能;“空间价值层”,是推动城市空间发展的人文动力的集合。(2)生态城市空间系统是“空间结构—空间功能—空间价值”的辩证统一体,表现为在城市主体文化观和价值观影响下,城市空间结构与空间功能的互适。(3)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子系统的模式与评价研究(1)生态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必须能有效应对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快速增长,满足不同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需要,这里的模式并不是指一种万能的模式,而是能充分体现城市环境特色,有效组织生产和生活,并能集中反映城市居民普遍愿望和共同需求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2)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的评价包括宏观层面区域生态空间格局和中观层面城市空间结构的评价。生态城市空间结构评价构成体系包括生态环境质量性、城市用地合理性、综合交通绿色化、社会服务均衡性和市政设施便捷性,研究建立了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子系统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指标体系,以兰州、武汉和珠海市为例,评价了叁个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结果显示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4)生态城市空间功能子系统的模式与评价研究(1)生态城市空间功能模式也不是一种万能的模式,各个城市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选择城市空间的主导功能,只要能体现和呼吁时代、地方和文化的特色,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需求,为人们提供方便的空间功能模式,都是生态城市所追求的目标,包括文化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包容型城市、特色城市、信息城市,以及经济主导型城市、社会服务主导型城市和环境主导型城市等。(2)生态城市空间功能评价的内容包括城市空间功能影响力、城市空间功能对外服务能力和城市空间功能综合实力。以兰州、武汉和珠海市为例,对这叁个城市进行了生态城市空间功能客观和主观评价,结果显示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5)生态城市空间价值子系统的评价研究(1)生态城市空间价值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城市和世界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空间的发展。(2)生态城市空间价值的评价构成体系包括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观、生态发展观、生态出行观、生态消费观和生态社会观。研究构建了生态城市空间价值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兰州、武汉和珠海为研究对象,评价了叁个城市居民的生态价值观。(3)生态城市倡导的是一种最大限度摆脱物性,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体现对其他人和非人生命的尊重,这样一种全面而有意义的生活。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文明始于心、生态践于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新的人文精神的塑造,更应该是生态城市空间价值的所在。(6)生态城市空间系统的研究方法对生态城市空间系统的研究和发展评价应该同时包括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功能和城市空间价值这叁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形成层层递进的关系,每一个子系统都可以进行单独的研究,但是终归要进行整合研究,因为没有一个子系统能够既不影响其他系统的发展,又不受其他系统的影响,最终叁个子系统的内容框架共同构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生态城市空间系统的研究方法体系。(7)兰州、珠海、武汉生态城市空间系统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珠海城市空间结构组织比较合理,城市居民生态自觉意识较好,但是要想促进城市空间的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克服空间与距离上的阻隔,与区域其他城市保持多样的空间联系,形成更加开放的城市空间格局。兰州市和武汉市不仅要开放城市空间格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极了解市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优化城市内部各要素的空间布局和组合方式,加强生态城市的宣传力度,培养市民的生态意识,最终形成“生态城市,共建共享”的城市文化风气。

潘承仕[2]2004年在《城市功能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是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战略。然而,城市化的过程却使城市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影响到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最终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可持续发展是系统的发展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城市需要可持续发展。 城市功能是城市系统内在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城市系统的功力所在。城市功能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发展联系密切,它应该而且能够承担起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协调发展的重任。为了解城市功能并运用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论文从城市功能出发,就城市功能的综合评价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论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是提出问题。从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角度出发,简要阐述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由此提出城市功能问题; 二是文献评论。从国内外有关城市功能研究现状、综合评价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城市综合评价研究、城市功能综合评价及实践等方面进行文献研究。 叁是对城市功能的全面阐述。首先简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其次在城市功能内涵的基础上,从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叁个方面介绍了城市功能的内容,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耦合机制,提出了城市功能叁维支持系统;最后阐述了城市功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四是城市功能综合评价。从城市功能综合评价的特性、原则出发,构建了评价体系的纵向层次和横向同质结构,同时就不同的城市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方法指导,并为综合评价提供了多种评价方法的选择。 五是实证分析。作者以重庆市(都市发达经济圈)为例,将偏离份额分析法、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BP人工神经网络法分别就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进行评价,然后创造性地将它们进行综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进一步改善重庆市城市功能的建议。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系统的角度,将城市功能分为对外功能(即经济功能)和对内功能(即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部分,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城市功能叁维支持系统、城市功能综合评价的纵向层次结构和横向同质结构体系;把偏离份额分析法、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BP人工神经网络法综合运用到城市功能的评价中,实现了不同评价方法的融合。

吴殊[3]2007年在《西部中小城镇的城镇功能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实施的背景之下,在对国内外关于城镇功能和城市评价所作理论探讨和研究的基础上,从影响西部中小城镇的城镇功能发挥的多维要素出发,系统地建立了西部中小城镇的城镇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叁峡库区的各区县为例,建立了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社会统计分析方法,评价了叁峡库区的各中小城镇2005年的城镇功能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叁峡库区各区县城镇功能发挥的可行性建议和对策。第一章指出本项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作了简单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视角和技术路线。第二章首先对城镇功能的内涵和划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西部中小城镇的功能特点进行了探讨,这是本项研究的逻辑起点。然后,根据城镇功能指标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原则和特点,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符合西部中小城镇特点的城镇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了目标层、次目标层、项目层和指标层四个层次,共44项指标。最后阐述了本项研究使用的两种评价方法,即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原理和过程。第叁章是实证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叁峡库区各区县的城镇功能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首先说明数据指标的来源和处理方法,针对叁峡库区各区县的数据取得难易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对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其次,通过因子分析确定影响叁峡库区城镇功能发展的主要因子,对各区县城镇功能得分进行综合排序。最后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区县城镇功能发展状况进行了分类。第四章在前述综合评价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叁峡库区各区县城镇功能水平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主要是结合叁峡库区的区域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按照宜居功能、集约辐射功能、环境功能、创新功能的城镇功能分类分别提出对策。最后,在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邵玉娇[4]2014年在《中国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的统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对城市体系的研究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有关研究之中,按照城市功能对城市分类以及定位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全国各省的中心城市功能的研究更是相对薄弱。然而,城市功能定位对其未来的发展战略起决定作用。按照城市功能进行分类,有助于同类城市间互相借鉴功能定位发展及演变经验,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通过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9-2012年四年期间我国51个中心城市的城市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了两阶段聚类分析,进而根据各类别的功能特征得到定位方向。之后对功能变动的城市进行了详细的功能演变过程、原因及合理性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城市功能合理定位的建议。通过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根据各类城市功能定位的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现代城市功能建设的推进,城市功能定位趋于多元化。通过形成一两项强势功能,加强功能之间的联动协同作用,从而带动有较大潜力的功能发挥作用,是所有城市功能定位共同的发展趋势。第二,将城市定位分析结果与城市现实情况相结合可以得出:在这个进程中,大部分城市能够加强对城市自身最具特色的功能的挖掘,高度着力体现城市个性,把有限的资源用到能够带来最大效益的地方,形成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城市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第叁,一些发展较快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层次不高,应适当依托相应的省会城市。加强与省域中心城市的产业关联程度,注重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等。大力培育和扶持相对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从而提高城市功能层次。第四,城市的功能定位是在某个特定时期的定位,不是绝对不变的。当条件改变时,需要在原有城市定位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这就需要不断监测不同功能的发展状况,及时发掘潜力较大的产业,利用产业间的联动效应,合理分配有限资源,从而动态调整城市功能定位。第五,当前城市功能定位调整时,大多数城市特别强调生态环境的改善。随着各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李建伟[5]2012年在《空间扩张视角的大中城市新区生长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新区是城市旧城区之外规划新建的一个具有系统整体性和功能独立性的开发建设地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空间扩张的主要形式。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近20多年来城市新区在空间要素积聚与扩散和空间格局重构转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因此,分析与总结城市新区发展的经验教训,探寻城市新区的发展规律,对于科学引导和管控城市空间扩张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大中城市空间扩张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城市新区空间生长的分析与模拟,对城市新区形成的动力机制,城市新区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城市空间规模扩张和城市功能完善提升等方面的作用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设立城市新区最佳时机的“反波浪”理论模式、城市新区区位选址的基本流程、城市新区规模预测的计算模型、城市新区功能定位的方法体系以及相应的调控模式。本文形成的主要结论包括:(1)城市新区多因开发区建设而设立并发展壮大,政策保障、土地财政、基本活动、多元主体和外商投资是影响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增长极理论,可将城市新区划分为孕育初创期、快速成长期和稳定成熟期叁个发展阶段;依据城市新区成长动力及实现途径的不同,又可将其划分为开发区重构型、重大项目推动型和乡镇整合发展型叁种发展模式。目前,城市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主导,管理混乱;遍地开花,浪费资源:贪大求高,不切实际;产居分离,功能单一。(2)建立了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的空间相互竞争模型,认为政府行为、市场作用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新区和旧城这两种空间扩张方式具有重要影响。城市新区形成的最佳时机,即城市空间突变式扩张时机与城市空间扩张速率和入口—城市扩张弹性指数之间具有强相关性,与经济—城市扩张弹性指数之间的联系性不强。当城市空间扩张速率和人口—城市扩张弹性指数处于上升增长状态时,就有必要通过设立城市新区来缓解压力(降低城市空间扩张速率或者减小人口—城市扩张弹性指数),并且每次压力反弹的时间不断缩短,强度不断增强,表现为“反波浪”的发展模式。(3)城市新区一般集中分布在11-14km左右的范围内,多依托既有建成区和交通线发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新区与母城间的距离逐渐增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城市新区区位选址的基本流程,即:城市空间结构背景分析→因素识别→情景模拟→测试评价→确定战略,旨在解决在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演变不确定前提下的新区选址问题。(4)通过对城市新区空间效益综合评价,认为城市新区空间效益的高低与政府政策、城市等级、空间距离、立地条件和设立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进而试探性地提出8-20km2的空间规模阈值,并认为最大上限也不宜超过城市现有规模。在明确母城用地规模总量和评价同类新区发展潜力(建立城市新区发展潜力定量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新区空间规模的理论计算模型,并认为城市规划是导致新区面积过大的一个主要原因。(5)基于城市新区与母城功能之间关联背景、理念、互动和要素的分析,提出了“区域—城市—场地”叁位一体的城市新区功能定位方法体系,并将城市新区功能配置可以理解为求解外溢功能和新兴功能的过程:确定城市新区发展的主导功能;在主导功能确定的基础上,配置城市新区发展所必须配置的基础功能;确定主导功能与基本功能的区位偏好、发展可能性与发展内涵。(6)针对城市新区形成、发展和演变中的问题,从管理、空间、规模和功能四个方面提出优化调控措施。

耿娟[6]2015年在《基于城市功能的城市发展质量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城市起源有多种说法,分工说、防御说和集市说是主流。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了分工导致城市的出现,马克思恩格斯也曾经指出了分工与城市出现之间的关系。但无论是何种起源,我们对城市的认识总需要与时俱进的发展。自工业革命后真正城市化以来,人们不断增进对城市新的认识,包括城市发展的内容、层次、方向等。内容上,最初的城市发展只关注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但如此城市化的模式最终让人类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甚至影响到了人类生存的切身利益,因此,城市发展质量的问题越来越深入人心。层次上,城市发展不再片面注重物质实体与经济实体,而是越来越注意挖掘社会文化对城市长远发展的效应。方向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协调发展成为主题。城市功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发挥的作用和功效,是一种活动力的表现。它以一定的产业为依托,因而有不同类型的功能,如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政治功能、区域功能、品牌功能等。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城市功能综合体,承担着整个城市协调持续发展的重任。为了探索城市功能与城市发展质量间的关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阐述问题背景,从城市发展起源、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入手,阐述了当前城市发展的状况及城市未来发展应追求的方向。二、理论与文献研究,首先,介绍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指导理论,从中探究城市发展质量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从国内外研究状况角度进行了城市发展质量方面的文献研究。最后,全面对城市功能及与城市发展质量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叁、综合评价体系及指标体系的研究,基于城市功能综合评价的相关考虑因素,从城市功能综合评价的性质、原则出发,构建了城市功能综合评价的体系,分为主要功能部分与支持功能部分。另外,出于系统性、可操作性等的考虑,构建了城市功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层,共选取了21个指标对各子准则层进行表达。四、城市功能综合评价方法介绍,对城市功能总目标的评价进行了叁部分的评价分解,分别是经济功能评价、社会功能评价、生态功能评价。叁部分采用了两种方法:经济功能评价采用区位商法,社会功能与生态功能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并对两种方法如何应用到城市功能的评价中进行了介绍。五、实证分析,作者以太原市为例,将区位商法、层级分析法分别就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进行了评价,再将叁个部分的测评值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合成,得出城市功能综合评价结果。并针对评价结果反映的相关问题提出改善太原市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建议。

李姗[7]2016年在《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稀缺性决定了其利用应该向可持续、高效方向进行。特别是在现阶段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增量城市建设用地的短缺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我国城市土地普遍存在低效利用问题,其中规模快速扩张、集约利用效果不够显着、用地结构和比例失调等状况逐渐明显,加之城市土地利用功能的规划尚不完善、管理技术水平也较弱,导致了城市用地的产出效益未能达到最佳状态。在现有利用状况下评价其结构合理性,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在后续规划中加以控制,使其配置遵循综合效益最优原则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论文以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为切入点展开研究,讨论其合理性和优化路径。以2006~2013年我国28个二线城市为样本,从宏观层面上,通过信息熵理论对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有序性、均衡度进行了分析;从微观角度上,构建了基于全要素的用地、资本、劳动力为投入系统,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功能为产出系统的城市建设用地效率评价体系,运用改进DEA模型对结构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并综合两者进行了关联性分析,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进行了总体评判,最后根据结果提出了优化方向和建议。另外,以重庆市为例,评价了其2006~2013年间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逐年变化情况,并分析了用地变化的根源和改善用地效率低下的相应优化措施。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28个二线城市的城市建设用地有序性和效率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序性在空间上从东往西呈现阶梯递减的趋势,东部地区有序性波动小且均衡性高;结构效率在时间上存在不同的波动情况,分为高效稳定型、下降型、上升型、波动型,综合效率值高的城市多数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而综合效率值比较低的城市则大部分位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偏低的西部地区。(2)城市建设用地有序性和效率存在一定的趋同性,结构稳定均衡的东部地区用地效率也高,用地结构波动大的西部地区用地效率也偏低,两者有一定的关联,但并没有太多必然的联系。(3)大部分城市的用地效率都未达到最优状态,存在资源重复投入和浪费的情况。导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足,也有投入冗余的因素,主要是城市建设用地的结构类型、资本等配置不合理所致。具体的用地优化路径要根据各城市产生效率低值的不同原因和规模收益情况,对用地结构和投入规模进行调整,完善其用地规划。

张明媛[8]2008年在《城市承灾能力及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作为巨大的承灾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防灾减灾的中心和重点。城市灾害的多样性、频繁发生与其造成的各种损失和破坏的严重化趋势,已经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构成重大威胁,城市对灾害的预测、防御、救助及灾后恢复的综合能力,直接决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人们对城市灾害综合风险的正确评估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成为实现减灾的最好手段。本文针对城市承灾能力评价和风险分析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1)从承灾体角度对城市系统的功能性进行了分析。分别判断了城市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在受灾后的表现和功能影响,以及子系统内部的各重要要素。(2)在城市承灾体功能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的综合承灾能力进行研究探讨,提出防灾能力、抗灾能力、救灾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构成了城市综合承灾能力。建立了城市承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重点添加了以往评价中忽略的城市环境因素。对比分析了全国29个省会及直辖城市的承灾能力,并利用模糊评价对其进行了等级划分,得出这些城市整体的承灾能力较低,需尽快加强城市综合承灾能力建设的结论。(3)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均衡性”的概念,建立了网络均衡度计算模型。通过综合考虑节点网络结构重要性和功能重要性,判断网络节点的综合重要性,并基于熵原理进行了网络均衡性的实例计算,得到了与原结论一致的分析结果。计算过程表明:该方法简单,避免了以往利用连通可靠性评价网络的复杂数学计算过程。该方法也解决了以往城市生命线抗灾能力只用经济型指标评价的不精确问题。(4)建立了生命线多功能系统的耦合关联矩阵,提出了判断耦联关系的量化方法。通过生命线多功能耦合系统的脆性关联分析来判断由于子系统在结构、功能上的关联造成其破坏和灾后恢复的相互影响性,解决了以往耦联关系多是定性评价的问题。从整体上评价了城市生命线系统的抗灾能力,得出了灾害下城市生命线系统间的关联性从强到弱为:通讯系统、电力系统、交通系统、供气系统和供水系统。这一结果说明灾害下通讯系统的自身功能破坏对其他系统的影响最大,并得到了无论哪个系统破坏,都会影响城市供水系统的结论。为城市灾后生命线系统的恢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5)建立了城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模型。从风险具有和代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入手,将城市灾害综合风险看作是基于危险性和易损性的不确定系统,通过判断各自的确定及不确定影响因素指标,基于集对分析中同一、对立和差异度的思想,建立了城市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并利用客观的降维方法——投影寻踪确定了因素的权重,降低风险分析问题的复杂性。应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计算有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得出了较满意的降维结果。重点研究了集对联系度中的差异性系数的客观量化方法,将其偏向性和偏向程度加入风险不确定性的计算中,得到了风险阈值的范围,进而得出了风险不确定性的大小。利用该方法对大连市做了动态风险分析评价和趋势预测,并得出大连市的城市灾害期望损失值产生的可能性为50.77%的结果。该方法解决了以往灾害风险分析中多需要历史灾害数据或大样本数据的问题,为更多的分析目标物风险提供了可行方法。(6)提出了城市承灾系统灾害“放大效应”风险的评价方法。基于脆性熵原理计算出城市承灾系统的脆性熵,来判断我们灾后对城市的控制能力。将突变理论应用于脆性熵的计算过程中,解决了脆性因子崩溃概率难以获取的问题。同时,在对城市灾害系统的脆性分析过程中,可以得出在同一时间内,城市各种灾害发生的相对可能性大小,为有针对性的进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判断依据。对大连市的城市灾害脆性风险熵进行了计算,得出了该城市灾害“放大效应”风险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们对城市灾后的控制力将相对越来越弱,符合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规律。(7)提出从灾害组织结构管理角度对风险管理中人力资源进行管理。通过利用已有方法对比分析了上海市和洛杉矶市的灾害组织管理结构情况,建立了组织结构优化的概念模型。提取出合理进行组织结构中部门整合的建议。(8)建立了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步模型。提出了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目的不是为了预测和估算,而应是起到当灾害发生时,对已造成的灾情局面做快速反应的辅助功能的观点。分析了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作用和实质工作,利用SuperMap软件开发了某地区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些功能。(9)进行了防减灾投入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分析,提出从协调性管理进行财力资源管理的观点。结合灰关联度和灰色预测模型GM(1,n)对大连市综合承灾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假设论证,找到了城市承灾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的原因是由于承灾能力形成的滞后性,并利用经典的Daniel趋势函数判断了两者之间的发展趋势同步性。

周玉波[9]2011年在《城市结构优化及其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社会结构的转型、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城市正发生着质、量变并举的巨大变革:一方面是城市边界的乡村延伸,城市群的出现,城市宏观规模的绝对扩张;另一方面体现在城市内部功能的累进,各种结构的变迁,城市微观规模的绝对增长。城市尤其大都市已成为地区或国家的代表,它已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聚焦点,同时也成为各种矛盾的集聚点。国家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演化为城市间的竞争,新世纪的城市将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仅需要从宏观层面研究城市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更需要从微观层面研究城市的发展模式、城市结构的完善,以及城市竞争力问题。城市竞争力依赖于城市结构的优化,不断优化的城市结构能有效地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结构元素十分复杂,本文确定其核心单元为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环境结构、空间结构。以城市发展理论为依据,更以城市的本真和未来趋势为基点,来具体研究城市结构的形成和优化,按城市竞争力的成长机理反思城市结构特征及优化理念,揭示它们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城市发展理论体系或流派进行分析,指出城市发展的制度不同、地区不同、目标不同、管理不同、城市的内涵和发展模式就不同。并从城市综合实力与发展潜力着手,认为城市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环境结构、空间结构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4个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新型的金字塔城市结构竞争力模型。(2)分别从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环境结构、空间结构四个层面对城市结构优化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城市结构优化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指出城市结构优化与竞争力提升呈正相关关系。(3)在对城市结构的表现形式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内涵与核心特征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将城市结构分为城市社会结构、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环境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四大结构,并通过极大不相关法将指标进行优化删选,建立了一个有理论和技术基础的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4)根据城市的内部结构、功能、作用,构建了一个新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将静态总体规模存量指标和动态发展速度流量指标相结合,充分考虑现有城市优势和城市未来发展潜力,全面科学地评价城市竞争力。该评价体系在进行城市化竞争力的评价过程中,能有效地对城市的各个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后得出合理的评价结果,还可以分析其发展变化情况。(5)以长沙、武汉、西安、成都、广州和上海六城市为实证分析对象,对六个城市的社会结、产业结构、环境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指标及其指标变化发展情况分别进行比较分析,且在此基础上综合考察了六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政策建议。

帕夏古·阿不来提[10]2012年在《南疆城镇功能分类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外关于城市功能分类研究起步较早,城市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界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对城市功能和经济、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有关城市功能分类的基础理论,许多学者也均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指标和方法。国内关于城市功能分类和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研究极少,大多数对一些大城市和某个特定区域的城市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和评价。由于各地情况的差异,到目前为止,关于城镇功能分类仍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南疆地区属于经济发展滞后、区域发展相对缓慢、城镇整体功能较弱、职能单一的地区。目前为止还没有对南疆城镇体系进行系统的城镇功能分类和评价研究。客观地、系统地进行城镇评价有利于各个城镇了解自己的城镇功能水平,通过与不同类型城镇比较,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差距,并能更好地促进城镇的全面发展。为此,对南疆地区城镇体系建立有序的、高效的城镇体系结构,完善其城镇功能非常必要。本文主要是从地理学角度,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着重考察分析南疆城镇职能的类型划分,对城镇功能进行评价研究及提出调整优化对策。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将南疆地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分成9个等级,对等级研究发现,南疆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失衡,人口在100万以上的一级城镇至今为零,人口主要集中在库尔勒市、阿克苏市、喀什市等大中城镇,像若羌县、且末县、尉犁县和巴楚县等县城人口极少,人口分布不均匀;(2)通过城镇体系增长极作用的层次差异,可以将南疆城镇划分成四个类型,即复合性增长极、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综合增长、以服务业为基础发展的增长极、工农业综合增长极;(3)利用1994-2010年各城镇第叁产业与第二产业比重比率,对城镇职能结构发展的阶段进行分析可知,各年份城镇叁产与二产比率变化不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因为南疆地区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未达到第叁产业为优势产业的水平。第叁产业主要依靠小规模的商业和运输业等行业,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以大规模的服务业为主的第叁产业。(4)通过南疆城镇职能结构的研究得出,各城镇叁次产业构成不太合理,在绝对量和构成比上都存在一定差异,整体产业结构层次低,二、叁产业发展不足。城镇职能趋同性强,趋异不足,职能分工不明确,城镇职能专门化程度不均且较低,优势产业不够突出,属于强势职能的行业很少,难以发挥城镇对乡村的带动作用。(5)在对城镇功能评价研究中得出,莎车县、库车县、库尔勒市、沙雅县、墨玉县、和田市、温宿县和阿瓦提县等县市城镇功能总体水平在南疆处于领先地位;阿克苏市、喀什市、拜城县、乌什县、疏勒县、叶城县、巴楚县和洛浦县的水平仅次于以上城镇,是南疆城镇中的城镇功能发展的县市;和硕县、阿克陶县、英吉沙县和伽师县,这些县市属于次发达的县市;其他城镇功能发展水平低于南疆平均水平,属于南疆区域内的欠发达县城。

参考文献:

[1]. 基于城市空间文本观的生态城市空间系统及其评价研究[D]. 王珞珈. 兰州大学. 2016

[2]. 城市功能综合评价研究[D]. 潘承仕. 重庆大学. 2004

[3]. 西部中小城镇的城镇功能评价研究[D]. 吴殊. 重庆工商大学. 2007

[4]. 中国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的统计研究[D]. 邵玉娇. 浙江工商大学. 2014

[5]. 空间扩张视角的大中城市新区生长机理研究[D]. 李建伟. 西北大学. 2012

[6]. 基于城市功能的城市发展质量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 耿娟. 辽宁师范大学. 2015

[7]. 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评价及优化研究[D]. 李姗. 重庆大学. 2016

[8]. 城市承灾能力及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研究[D]. 张明媛. 大连理工大学. 2008

[9]. 城市结构优化及其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D]. 周玉波. 湖南大学. 2011

[10]. 南疆城镇功能分类及分析[D]. 帕夏古·阿不来提. 新疆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  ;  

城市功能综合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