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200)
【摘要】目的:探究对腹腔镜下宫外孕围术期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择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宫外孕腹腔镜围术期患者64例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术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情绪。结果:研究组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不良情绪指标(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下宫外孕围术期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其护理效果,并改善其不良情绪。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腹腔镜;宫外孕围术期;护理效果;不良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301-02
为有效改善腹腔镜下宫外孕围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不良情绪,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有积极的临床价值[1]。本文通过分组行不同护理以探究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宫外孕围术期患者的临床价值,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护理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所选取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且采取腹腔镜下手术治疗。采取随机原则将64例患者均等分为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各组32例患者。
常规组中患者最低年龄为20岁,最高年龄为45岁,其年龄均值为(27.54±4.36)岁,孕次在0次~3次之间,孕次均值为(1.35±0.34)次,已婚27例,未婚5例;研究组中患者最低年龄为21岁,最高年龄为46岁,其年龄均值为(27.34±4.57)岁,孕次在0次~3次之间,孕次均值为(1.46±0.31)次,已婚28例,未婚4例。对比常规组、研究组两组腹腔镜下宫外孕围术期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本组32例腹腔镜下宫外孕围术期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主要为常规术前准备、药物指导、健康教育等。
研究组:本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干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强化心理护理。为患者解释手术治疗的目的、优势、过程、预期效果以及需注意的事项,在提升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同时缓解由于缺乏疾病知识所致不安情绪。若患者出现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需对其进行正向疏导,向患者介绍成功手术案例以提高其治疗信心。
(2)术前护理干预。完成备皮护理,做好患者的脐部准备,保证其脐孔无损、清洁。同时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心理准备,使其以较好的心态面对手术。
(3)术后护理干预。①手术结束后,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关注,辅助其进行正确体位的摆放。②在患者麻醉清醒后辅助其进行适当的四肢活动以促进其术后康复,同时可指导患者亲友及家属为其进行双下肢按摩以预防出现静脉血栓情况。③针对手术切口,需定期进行切口敷料的更换,保持其切口的干燥、清洁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术后切口感染情况。④饮食方面,需指导患者调整饮食,术后多使用新鲜蔬果,建议食用高蛋白、低脂的食物。
(4)出院时护理干预。嘱咐患者定期回院复查,并控制饮食、稳定情绪,注重切口清洁,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以此作为评估护理效果的标准,以上时间越短则护理效果越好;同时以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作为评估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的指标,SAS、SDS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则其不良情绪(焦虑、抑郁)越严重。
1.4 数据处理
以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本研究结果数据,结果中护理效果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不良情绪指标(SAS评分、SDS评分)等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数据对比采取t检验。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效果对比
统计对比可知,研究组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等护理效果指标均显著短于常规组,两组结果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宫外孕为临床异位妊娠的一种,是指受精卵在女性子宫体外意外着床,有发病急、出血量多等临床特征。针对宫外孕患者,临床需及时进行处理,否则会导致出现大出血,更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2]。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应用,现临床治疗宫外孕以腹腔镜下手术为主,有创伤下、术后恢复快等临床优势[3]。而患者由于紧张、不安、烦躁等情绪会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在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同时,为保障临床效果需辅以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4]。宫外孕患者以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群体为主,围术期有效的护理干预需从各方面着手提供积极的护理服务,从而保证护理效果[5]。
相比于常规护理,全程护理干预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强化心理护理以及优化术前护理干预、术后护理干预、出院时护理干预,全程提升护理干预的服务质量,从而达到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效果的目的。分析本次研究的结果数据,对比两组腹腔镜下宫外孕围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指标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4.36±5.29)min、住院时间(4.04±0.62)d、下床活动时间(12.07±2.08)h、肛门排气时间(12.25±2.13)h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指标可知,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42.19±3.46)分、SDS评分(41.37±4.61)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针对腹腔镜下宫外孕围术期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护理效果及不良情绪,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李晓梅.宫外孕患者腹腔镜术围术期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196,199.
[2]章英.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宫外孕围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6):7-8.
[3]钟荣满.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5):3243-3244.
[4]谢萍.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在宫外孕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19-122.
[5]薛秀红.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办法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6):738-739.
论文作者:张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患者论文; 宫外孕论文; 腹腔论文; 时间论文; 效果论文; 手术论文; 常规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