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医院 150833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尿激酶溶栓对于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疗效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40例,根据患者发生心肌梗塞的时间是否大于12小时来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20例(≤12小时)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12小时)不采取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栓塞再通率、出血率、心律失常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可得,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栓塞再通率与再梗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溶栓开始时间明显比观察组长,且并发症发生较观察组更多。结论: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具有安全性与有效性,但其临床疗效也同样受患者年龄与梗塞部位的影响。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影响因素;临床疗效
作为临床医学上的常见病,急性心肌梗塞的引发缘由主要是心肌缺血引发的局部急性心肌坏死的现象,发病主要症状是:胸骨部位长期出现严重疼痛感现象、循环工作能力出现急性阻碍现象、心律紊乱、心脏运作能力日见衰竭等现象。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方法对于阻止梗塞面积的扩大化、保障血流通畅、优化心脏运作功能、改善死亡现象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值得临床医学广为使用。本文选取的4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部分患者提供尿激酶溶栓治疗方法,结果证实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42~76岁,平均年龄为(59.2±3.4)岁。其中中前壁急性心肌梗塞共24例,下壁急性心肌梗塞共16例。根据患者心肌梗塞时间是否大于12小时将40例患者分为2组,≤12小时为观察组,>12小时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变部位等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存在缺血性胸痛病史;②相邻两个导联ST存在抬高;③具有心肌坏死的动态改变。
1.2治疗方法:对于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其尿激酶进行静脉快速滴注治疗,剂量为150U加入至100ml生理盐水中,在进行溶栓治疗前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进行口服,剂量为300mg,溶栓完成后注射小分子肝素5000U,每天2次,持续1周。对于对照组患者在发病1周内给予其克赛进行皮下注射,每次5000U,每天两次。根据两组患者的病情不同给予其钙拮抗剂、ACEI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
1.3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栓塞再通率、出血率、再梗塞率以及心率时常发生率、病死率。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1.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以P<0.05作为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观察组患者20例在住院期间死亡共1例,死亡率为5.0%,对照组20例在住院期间死亡共2例,死亡率为10.0%,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共14例再通,再通率为70.0%,3例患者发生再梗塞,占15.0%,对照组共1例患者发生再梗塞,占5.0%,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心律失常共11例,占55.0%,对照组发生心律失常共5例,占25.0%,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出血共1例,出血率为2.5%。观察组溶栓开始时间为(4.2±2.8)小时,对照组溶栓开始时间为(7.4±4.6)小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多个大型临床试验证实,溶栓治疗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病死率30%以上。早期再灌注的成功可有效地保护或恢复受损的心肌和心室功能,维持心电生理的稳定,避免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减少左心室重构,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以改善急性心梗的近远期预后。笔者对观察组20例患者应用尿激酶150U万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达70.0%,高于文献报道,考虑与溶栓及时(大部分发病4h内)以及本组病例样本量小有关;溶栓距发病4h内血管再通效果最好。溶栓期间凝血与纤溶并存,血小板活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足量应用阿司匹林、硫酸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是溶栓治疗的必用辅助手段。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开始时间对于疗效关系重大,研究证明,冠脉完全闭塞后20min开始出现最早的心肌细胞坏死,从内膜下层开始,逐渐向心外膜下层延伸,经4~6h完成此演变过程,故应争取在心肌广泛坏死之前迅速重建冠脉血流,再灌注开始愈早,心肌挽救愈多,近期及远期并发症越少,预后越好。尿激酶是通过体内与纤溶酶原结合形成复合物,以此激活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后者再通过分解纤溶蛋白溶解血栓。尿激酶治疗的时间越早再通率越高。最后梗塞范围越小,另外,溶栓治疗愈早,冠脉血栓新鲜,愈易于溶解。有利于提高再通率。本组病例中2例在4h内胸痛渐消失,心电图示ST段逐渐回降≥50%,并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因此对溶栓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症状的密切监测应延长到4h后为好。溶栓后11例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5.0%,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均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是一过性的良性特异性心律失常;有关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目前认为是与活性氧自由基增多、无血流再灌注导致的再灌注性心肌损伤、后除极触发活动以及自律性增高和折返激动等有关。溶栓后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尿激酶溶栓治疗是安全的,有较好的成本/效价比,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因此,我们认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方法简单易行,易于在临床推广,特别是在没有条件行介入治疗的基层医院,尿激酶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
导致心肌梗死死亡率较高的首要因素就是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由于患者对于一般症状的忽视和各种细节方面的粗心导致耽误了住院治疗的最佳时机。本文中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患者其溶栓值标准率达70.0%,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治疗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其高成效来自尿激酶溶栓,由于其治疗效果不易引发其他症状,所以被视为控制、治愈心肌梗死的首要之选。
参考文献:
[1]秦勇.关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案例临床见解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2):36.
[2]李芳芳,唐其柱.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7):1-2.
[3]马洪宇,丁慧敏.228例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43-44.
论文作者:陶秀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3
标签:尿激酶论文; 溶栓论文; 患者论文; 心肌梗塞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心肌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