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地区医院心内科 455000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1日至2016年5月23日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分成各有5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实验组使用无缝隙护理,对比其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结果:实验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2.33±4.07)次,对照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为(24.51±4.36)次(P<0.05);实验组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冠心病;心绞痛;预后;效果
本文为进一步研究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特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1日至2016年5月23日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使用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分成各有5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性别构成等基线资料的均衡性较好,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无缝隙护理,成立无缝隙医护联合小组,实施无缝隙排班、无缝隙专科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对实验组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具体的观察指标包括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
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分值在25~125分之间,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越强。
1.4 数据处理
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录入至SPSS 17.0软件中进行处理,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值在0.05以下,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 实验组和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表
*
注:与对照组相较,*P<0.05。
2.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表所示。
3.讨论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如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就会损伤患者心脏,因此,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全面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十分的重要[1]。无缝隙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够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和科学化的服务[2]。
无缝隙护理过程中,成立专业的无缝隙医护联合小组,采取无缝隙排班,实施严格的8小时在岗制、24小时负责制,有效确保了护理质量,最大程度的减少了风险事故的发生。具体措施包括:(1)体征监测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和并发症情况,并在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宣教;(2)饮食和运动护理: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和饮食计划,建议患者多食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功能,并叮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3)心理护理: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调节,并在护理过程中,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4)给予患者用药护理:告知患者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并邀请治疗成功的患者来院现身说法。
综上所述,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叶春妍.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6):11-12.
[2]王文娟,许华山,邓铸等.老年冠心病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502-1504.
论文作者:于莉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患者论文; 心绞痛论文; 冠心病论文; 实验组论文; 缝隙论文; 不确定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