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甲 四川省黑水县木苏乡中心小学校 6235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核心,可以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重点,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我们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很多小学数学老师认为:“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可是评估一个教师的业绩就是一张考卷,考分高就是名师、名校,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在考试中常常名次靠后,是不是素质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发出这样疑问。”教育评估机制确实存在问题,但是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只要有了相应的评估机制,就会推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执教小学数学教学以来,认真研究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课题,深入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的学法,改进自己的教法,做到教与学有机的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供大家参考,旨在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什么是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指在数学活动中的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交互作用并按照一定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它既具有思维的一般性质,又有自己的特性。最主要的特性表现在其思维的材料和结果都是数学内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有三个阶段:活动阶段、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阶段。小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采取数据,建立数量关系,感悟数学模具,学生获取一定数学模型后,可以凭借数学模型建立数量关系,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方式学生仅处于萌芽阶段。
从数学学科的特点来看,有位数学家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科比较抽象,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数学从问题的发现、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结论运用蕴含着高密度的思维活动,《小学数学新课标》提出思维就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数学各个检测,主要考查学生思维能力,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升华学生的数学素养,养成数学思维模式,树立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小学的奥数题是考试难题中的难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准确地说考查的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数学可持续能力提高,促进学生终身数学的学习,用数学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在生产生活中节约成本,提高效率,高效率走低碳经济的道路,不仅如此,数学也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课,为学生今后学习理化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模式途径
小学生属于儿童,没有形成逻辑思维,擅长形象思维,而数学要求逻辑思维,我们从辩证唯物主义认知论来寻找途径,认识事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学生对事物从形状、颜色、大小、长短来认识,当感性认识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促进认识质飞跃,上升为理性认识,诸如数学里面定理、定义、公式推理,我们要立足于学生数学认知规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观察。观察是认识事物的直接方式,小学生观察能力强,感性记忆深刻。在观察事物时我们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事物数学本质上,抛开非数学本质的东西,比如我们观察几何图形,把注意力放在形状、面积、长短方面,而不是放在几何图形的颜色上。学生通过观察,几何图形的各个参数就会储存在学生记忆中,数量与图形就会建立联系,数学模型思维就会形成。
2.开展数学活动。数学活动就是数学实践活动,手脑心并用,在活动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数学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我们学习几何的面积公式,组织学生开展测量操场的各个数据,计算操场的面积,学生在活动前要准备测量工具,思考测量的方法、对不规则的图形要分解成规则图形、人员的分工与合作、误差最小化等问题都纳入思考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比较教学。比较是认识事物高效率的方法,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我在教学中常常将不相近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在联系与区别中学生精准地掌握数学知识,完善自己的思维模式,形成清晰的数学思路。例如: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它周长与面积各是多少?学生根据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计算出来,异口同声地回答“16”,认为得数一样,认为答案一样。错误,我讲到“虽然答案的得数一样,但是答案不一样,周长是16厘米,而面积是16平方厘米,面积与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周长说的长短,面积说的大小”,学生茅塞顿开,学生在思考中认知,在认识中深化思考。
三、深化学生思维能力
我在数学教学中多方探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高效率方法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的训练。数学创新能力就是要鼓励学生求异思维,也就是发散性思维。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就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旨在让学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数学问题,不断深化、活化、内化、强化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拓展思维空间和视野,打破数学的章节界限整合数学知识,使数学系统有序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知识效益化。多题一解旨在要求学生总结数学的解题规律,深入地认识数学的本质,抛开非实质性的干扰,高效地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总之,数学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形成与数学逻辑思维强是一对尖锐的矛盾,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的数学认识特点,引导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教学,就会突破小学生数学思维瓶颈,取得实质性进展。
论文作者:王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数学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就会论文; 小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