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烨 贵州省天柱县渡马镇小学
摘要: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的时代语境下,各级各类学校各学科教学的持续优化与改革是具体践行学科教学改革理念的客观需要。就语文学科教学而言,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积极践行学科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是当下的重要命题,而在这一过程中要着力突出传授学科知识与培育学生学习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即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实现“倒水”与“装水”的有机融合,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综合能力的锻炼。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 “倒水” “装水”
改革与优化是教育教学事业取得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当下我国正处于基础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各学科教学中的持续优化是学科教学不断得到优化提升的重要保障。在基础教学领域中,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有一定的商榷空间,重要的是对这一命题的探究与明晰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理解当下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本文以下行文将重点围绕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学科教学实践活动,从教学活动中的“倒水”和“装水”两个重要环节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和探究。
众所周知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作用,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一桶水可以满足学生,但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学生如何用杯子接水?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如果只是突出简单意义上教师“倒水”给学生这一命题,学生群体只能被动的用杯子去“接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没法得到有效保障,不利于学生群体创造性的培养,因此与当下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不相吻合。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可以小心把水接好,从而较为理想地掌握学科教学的知识要点,而好动的学生可能就会把水洒在地上,学习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不是简单意义上一桶两桶的问题,而是要同时帮助学生找到一条小江甚至是一个大海,让他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自己去装水,这是一种能力与素养层面上的教育,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是这个意思。
“倒水”给学生,也就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一个过程。教师把自己即有的学科知识有目的、有步骤地传授给学生,最终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多意义上这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按老师的思路去分析、理解和掌握,学生是被动接受学科知识的不利地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不够突出,思维就会很大程度上被“钳住”,实际上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看到,当下全面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时代语境下,在学校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意义上强调教学体系中“量”的问题,需要其他相应层面优化措施的辅助,这是最终良好教学效果得以呈现的重要条件。
“装水”从当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出发则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积极重点突破的基本环节,这一概念突出和强调的是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意愿的培育,事实上这个环节是当下教学改革最为核心的命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校学科教学活动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最终促进学生个体实现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它需要学生这一重要主体的学习主观意愿,同时也需要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切实培养和锻炼学生必要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群体的学习意愿和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因此也就意味着学科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导下注重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学习参与意愿,比如在一次校内公开课中甲老师在课堂上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结构层次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当时对课文也有深刻的印象,整体教学效果良好,可是实际上从最终的期中考试情况而言班级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内容没有深刻理解,很多教学内容学生遗忘的很快,没有体现在最终的考卷上,这是什么原因?笔者也进行了思考和探究,实际上因为学生是在教师的全面监管下完成的学习任务的,学生缺乏必要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意愿,这是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直接原因。而在校内同课异构的公开课中乙教师教学方法就不同,体现了以学生为重的教学理念,这位教师先设计和组织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实践:1、请同学们仔细把课文读两遍;2、自己动手用字典查查课文中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3、老师板书难点字词并要求学生之间进行互相交流和学习;4、老师抓住文章脉络,让学生感知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掌握文章写作目的;5、教师点拔学生做好总结笔记。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到,乙教师这堂课的设计中主体是学生,他们在动手、动脑,在学习,不是在听老师说教,不是在老师圈定的范围内被动“接水”,而是在教师点拔下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过程实质上学生在“找水”,老师在“引渠”尽管有些学生“找不到水”,但是他们实实在在做了,最后在老师的点拔下完成,这比直接点拔要好得多。因此,“找水”让学生“装水”比用“一桶水”倒给学生“接水”效果要理想。
整体上而言,在当前全面深入推进学科教学改革的时代语境下,持续优化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广大一线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和探究的重要命题,如何更加高效地、科学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科内容的学习,如何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发展能力,这实际上涉及到学科教学改革的核心话题,需要相关主体的高度重视和积极研究。通过本文的相关阐述和探究可以看到,新课改语境下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倒水”和“装水”都要因势利导、互相配合,只有正确而合理地协调好学科教学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科教学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凌水娇,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方法的有效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18年10期。
2、 陈勇,谈小学语文的“自信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农村教育》,2018年18期。
3、 张晓初,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对语文教学目标沿革与发展的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年09期。
4、 喻平,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01期。
5、 徐慧芬,如水语文——小议如何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年15期。
论文作者:杨烨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1月总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学科论文; 过程中论文; 这一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素养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11月总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