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为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除要做好大坝的变形监测外,还要结合变形情况进行维护,从而延长工程的使用期限。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经验,对大坝变形监测及维护进行简要探讨,供同行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变形;监测;维护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其质量和业主权益、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有着直接关系。而大坝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一旦出现变形,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此,实时监控和观察大坝,及时维护变形的大坝,能为延长其寿命,提高整体安全性奠定基础。
1、造孔施工和埋设安装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施工材料和技术问世,使得现代建筑工程性能得以改善。在水利工程大坝监测和维护中,首先要进行钢管标、倒垂孔等设施的造孔施工,并埋设和安装。具体施工中,需要在钢管标、倒垂孔等部位形成后,方可按要求和标准定位孔位。及时就位钻机,认真校正其位置,确保施工精准。一般来讲,倒垂孔的垂直度应满足保护管需求,有效孔径在100mm以上,钢管标、钢等垂直度满足保护管的埋设需求[1]。
2、正垂线埋管的埋设安装
水利工程砼坝体中的正垂线埋管,例如钢管、砼管等,需要严格按要求测量、放样,待埋管位置明确后,再进行埋管的定位处理。通常情况下,埋管垂直度应控制在可允许偏差内,注意埋管牢固度的增强,预防砼浇筑变形现象的出现。砼浇筑结束后,即刻复测正垂线埋管深度和垂直度,方便后续对垂直度进行调整。在砼管安装期间,保证管口有效、平顺的衔接,避免错位。接口处用油毡封闭,以免流入水泥砂浆,影响密实度。对于钢管的安装,除要保证管口衔接平顺外,还要严密、平整的焊接。待正垂线埋管安装完成后,及时收集和整理竣工资料。
3、变形监测设施的布置
在水利工程大坝廊道的变形监测设备,比如精密导线、引张线、垂直位移监测点、精力水准正等,需要严格按设计图纸,对监测设施的预留、埋设进行测量,待位置准确无误后,再进行安装施工。变形监测设施安装过程中,除要保证位置精准外,还要确保相应设施安装牢固,于安装结束后对工程进行验收。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大坝表面监测点多分布于中坝,因此需要在中坝设立观测面,距离为200m。随后,在临近断面设置多个观测点[2]。从整体布局上看,应设置41个观测断面,168个标点,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可共同观测点。对于东西副坝,每个30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在每个断面设置3-4个观测点,14个断面共设置40个观测点。借助水准法检测大坝表面的竖向位移,用双频GPS接收机观测水平位移。
4、变形监测设备的安装调试
4.1安装和调试倒垂线
使用弹性导中器、浮体组对保护管的垂直度进行复测,明确倒垂线的埋设部位。根据施工图纸和相关要求,安装倒垂线锚块、垂浮体组,使用滑轮将不锈钢丝放入保护管,在锚块作用下牵拉不锈钢丝。参照锚块的埋设部位,精准定位不锈钢丝位置。将注浆软管布设于保护管,精准计算锚块所需水泥砂浆含量,借助软管注入。水泥砂浆注入结束后,对不锈钢丝的位置进行再次检查,一旦发现其位置偏移,应即刻采用有效措施调整,使其尽快恢复至埋设锚块的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安装和复测正垂线
检测正垂线垂直度,明确具体的埋设位置。参照正垂线的埋设部位,安装活动夹、固定夹线、正垂线等装置。悬挂正垂线重力锤,牢靠固定夹线装置,在大坝观测墩上布设基座、座标仪,将变压器油注入正锤油桶。
4.3安装调试引张线
引张线正式安装前,检查相应配件是否符合要求,质量是否合格。对引张线轴线进行测量,依据相关参数埋设安装测点装置、端点装置。端点上的V型槽、轮滑槽和钢尺差距1-2mm,牵拉、固定引张线不锈钢丝。在测量点布设水箱、浮船,引张线钢丝精准度在±0.1mm以内。
5、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和观测
用于监测水利工程大坝变形的设备和仪器,应在使用前进行针对性的计量检测,确保其性能符合国家要求。施工周期的观测需要按国家规范、标准进行,观测频次按设计要求确定[3]。及时检查施工周期的观测资料,并对平差进行计算,初步整理和分析资料后,送至相关部门。异常天气适当增加观测次数,便于随时了解施工情况。对于观测记录内容,除要保证内容完整,字迹清晰外,还不能随意更改时间。及时分析和整理年度观测资料,绘制曲线图,编制分析报告。
6、水利工程大坝变形监测和维护结果
6.1工程案例
某防洪工程A段长5.85km,B段长0.575km,新建防洪堤岸6.425km。由于现有河道狭窄、淤堵,使得洪断面严重不足,水库泄洪时洪水满溢,严重影响河道两边的农田。下游沿线是5.7万亩耕地,及沙钟公路、呼克公路、西岸大渠和1.69万人,一旦失事,将给下游灌溉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工程建成后,不但能完善防洪体系,还能满足下游河道的防洪标准。
6.2变形监测结果
6.2.1竖向位移值分析
本工程大坝分成4个坝段,在变形监测结果分析之前,以水平位移下左岸为正,竖向位移向下为正,否则为负。通过分析变形监测结果,得知大坝整体沉降,其中坝体填筑厚度、沉降量和水位相关性良好。当水库蓄满水后,通过对坝面进行监测,发现竖向位移475m,位移量是大坝高度的1.7%。相应监测得知,大坝坝面位移率持续降低,由于水库蓄水面延至沉降率较大,所以东坝坝面的沉降稳定、均匀。具体结果如下:
第一,大坝顶上下游竖向位移量小于坝角,这和坝体的填筑厚度关系密切。坝体沉降量、填筑厚度呈正比,满足大坝的沉降规律[4]。
第二,通常来讲,大坝竖向位移观测点多设置在中坝,在有限的观测范围内,上下游观测点多处于竖向位移的256-475mm。而水库蓄水后,最大沉降量占大坝高度的1.7%。
第三,大坝变形监测过程中,多将监测点设置在中坝坝段,结果显示中坝直线沉降缓慢,东西圆弧段沉降快速。对此,需要加大中坝的检查力度,确保水利工程顺利进行。
6.2.2水平位移值分析
通过对大坝表面的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发现整体向下游或上游移动,累计位移较小。当东坝段的水平位移量为56-5.9mm时,大坝整体向下游。当西坝的水平位移量为-2至-3时,大坝整体向上游。当水库蓄水,且位移增大时,大坝会发生位置上的变化。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坝面纵向水平位移为整体向右或左位移,累计位移量小。当东坝水平位移增至2.5-3.0mm时,大坝向左位移。当西坝水平位移增至6-8mm时,大坝向左岸位移。中坝段的纵向位移在3+197和4+001断面,其他断面位移量小,坝顶上下游监测点位移-36至-55mm。
7、小结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变形监测过程中,所用仪器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施工期间严格按设计图纸或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周期观测频次要满足设计需求,观测记录内容要真实、完整。通过监测某工程,发现大坝变形多表现为整体下沉、表面沉降,大坝纵向、横向水平位移小,而且大坝整体也比较稳定。
参考文献:
[1]钟山.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变形监测与维护[J].中国水运(上半月),2016,37(10):68-69.
[2]华丽丽.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变形监测与维护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20(15):217.
[3]谢静.GPS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7):89-90.
[4]方荣武.刍议水利工程大坝变形监测与维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6(9):3552-3553.
论文作者:许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大坝论文; 位移论文; 垂线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断面论文; 水平论文; 下游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