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育的误区及重构
陈光华
【摘 要】 个性化教育就是适合的教育,但由于部分教育者对个性化教育内涵认识不清晰,导致产生了许多误区。要真正实施个性化教育,一方面要培养个性化的新型教师,另一方面,要用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个性学生。
【关键词】 个性化教育;误区;培养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运用最为擅长的方式学习,这无疑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最具魅力的理念,而提倡个性化教育,则是适合教育理念中的应有之义。
一、个性化教育的认识误区
国际个性化教育协会中国理事会会长曹晓峰教授认为:个性化教育是帮助被教育对象形成完整独立人格和优化自身独特个性,释放生命潜能,突破生存限制,实现量身定制的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教育和培训系统。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和家长对个性化教育内涵不甚清晰,导致产生了许多误区。
1.盲目张扬学生的个性。
部分教育者认为,现代社会就需要个性鲜明的人,所以要尽量保护学生的个性,不让学生受伤害。学生好强是好事,但凡事拔尖,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就不是优点了。现代社会需要好强的人,更需要会合作的人,一味地强调好强,无益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
2.按照成人的规划培养个性。
有时候,教育者将希望给予学生的同时,无形中送出的还有束缚的“枷锁”。实际上,学生从出生起就有自己的个性和需要,让学生一味地按照教育者的期望去成长,或许会塑造出一个理想的作品,而代价可能就是牺牲他们的幸福和自我。
3.培养特长就是培养个性。
相当一部分教育者理解的个性教育就是特长教育。其实,特长教育只是个性教育的一部分,它只是个体比较外显的兴趣、能力等优势;而个性教育还包括内在的自我意识、动机、气质、性格等方面。在培养学生特长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促进学生均衡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
4.一味地顺从学生的个性。
每个个体的个性都有其独特性。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性分好坏,不好的个性会制约个体的健康发展。教育者要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引发学生个性中优质的一面,抑制学生个性中劣质的一面,帮助学生形成完整、健康、充实的个性特征。
(2)如果前头有表示时点的时间词语,:“就”表示早,“才”表示晚;如果有表示时段的时间词语,“就”表示快,“才”表示慢。
二、个性化教育的重构策略
2.基于学生个性倾向发展的教育教学反思力。
(一)造就个性化的新型教师
在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丰富和完善个性化教育实践的研究和探索之中,需要理性认识多元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育实践真正契合的精神内核。在教育的实践中,教育者应立足于自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在真实鲜活的个性化教育实践中实现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其实就是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共同发展。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最终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用英语进行交流,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很合适的教学方法。但是在老师实际应用的时候,还是碰到了不少的影响因素,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下面我们就主要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究,找出相应的策略。
2.1 实验数据 在本文中,采用了空手道俱乐部网络(Zachary's Karate Club Network)〔9〕数据做实验。该网络数据的下载网址是 http:∕www-personal.umich.edu∕~mejn∕netdata∕。
1.理论观念的适切定位。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和人之间存在许多不同的、各自独立的认知方式,每个人具有不同的认知强项和对应的认知风格。个性化教育“是一种十分重视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它是建立在了解每一个学生智力特点的基础上的,强调在可能的范围内发展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具有不同智力的学生都能受到同样的教育”[3]。多元智能理论为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最为合理、恰当的理论诠释和支撑。
倡导由知识型施教活动向个性化施教活动的转变。这种转变不单纯是一种外部形态上的变化,而是施教活动向教育本质的回归。“培养各个专业的未来教师,使他们能够运用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工艺来研究和理解学生,并与学生一起共同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一种对话式的新思路来理解学生切身问题的内在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讨论问题的过程,从中概括出认知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尝试如何表现出自己个性化的机能——从事选择、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坚持独立自主性、自我进行反思等。”[2]因而,学习掌握现代教育工艺、形成个性化的施教能力是培养教育者的一个重要内容。
心理学告诉我们,个性从结构上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动机、兴趣等方面,二是一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这两方面都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点或品质,每个人的个性往往有其独特性。由于个性有好有坏,能帮助儿童发展良好个性的教育必然是尊重每个儿童的教育,必然是民主的、科学的教育。因此,个性化教育既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理念,只有在正确理念下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才是个性化教育。基于此,本文从教育者培养层面和教育实施层面谈个性化教育的重构策略。
反思活动应强调反思的切入点,要求对学生个性发展情境中的施教活动理念和本质有新的认知,以检查实践中是否实现了由“信息—讲解型”教学向“活动—发展型”的教学工艺转变等。对教师个性化反思能力的培养,应从培养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进行。首先,在内容上,侧重教师反思能力培养与专业知识体系的联系性。其次,在形式上,课堂教学采用“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教学策略,共同体中的成员采用相互对话、分析论证、问题讨论、自主演讲等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在协同参与的过程中,教学主体的个性观念体系发生着系列变革,个体针对性的组织活动和反思活动伴随着观念体系的重建而进行,这为学生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反思力等的形成提供了训练的机会。
(二)用多元智能理论观照学生
1.基于学科教师个性化施教的教育教学能力。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A.H. 列昂节夫等人创建了“高级心理机能”学说,这个学说认为:人的个性发展与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实现的,是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但受社会规律制约而存在差异性。人的心理机能发展实际上是将社会历史文化经验进行内化的过程;活动是完成内化过程的必要形式,个性心理的真正发展是其内化活动的结果。因此,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活动的、发展的过程,是个体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以及包括个性心理机能等方面的发展过程。[1]
对于我国师范院校和教师队伍,应把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个性化发展作为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减少贫困人口、增进人民福祉、缩小农村地区间发展差距、增强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和信心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尽管多元智能理论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比较适宜的理论视角,但是如何借鉴这一理论开展对于个性化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还需要对多元智能理论本身进行科学的研究,从而为其寻求正确的定位以及对理念进行确切的解读。一方面需要经由科学研究去修订和完善源自美国的多元智能理论,从而将有关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中国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深入研究中国教育改革和实践中面对的实际问题,从而提炼出有关的理论议题,进而形成指向中国教育实践问题的多元智能理论研究体系和框架。
2.扎根中国当下教育实践的本土化重构。
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实践不能脱离自身特定的脉络,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维度是深藏于中国特定的文化、传统与观念之中积淀而成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它是中国教育现状与问题的构成性因素,在中国教育的实践环节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经常在一定程度上挑战“引进”的教育理念和理论。尤其是一线的教育实践工作者迫切需要更加贴近中国实际的教育理论,而这样的理论离不开本土思想资源的支撑。多元智能理论作为舶来品,只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加充实、更加完善。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实际上同时也是在结合我国的教育现实和实践进行理论的建构和创新。[4]
轨道基础控制网高程测量时,进行环闭合差和附合路线闭合差统计,并对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和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进行统计分析。高程各项精度统计,如表4所示。从中可以看出,高程测量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西沙群岛岛屿自身生态环境脆弱,加上岛屿垃圾处理条件有限,保护是开发的前提,西沙的环境保护尤为重要。有效科学的控制游客数量,规范游客行为,推进“一人一袋”环保活动,让每位游客上岛带上环保袋,不得随意丢置垃圾。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基于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一定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目标。如何有效开展个性化教育,则需要深入研究当前及今后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宏观背景与时代特征,深入研究教师的专业心态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多元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育的完美结合,我国的个性化教育才会拥有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肖甦,单丽洁.俄罗斯师范教育改革指导思想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1(11):36-37.
[2]肖甦,王义高.俄罗斯转型时期重要教育法规文献汇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10.
[3]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3:57.
[4]陶西平.“多元智能”理论值得借鉴[J].中小学管理,2002(4):4-6.
【中图分类号】 G451.6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9)63-0053-03
【作者简介】 陈光华,江苏省常州市河海中学(江苏常州,213000)教师,高级教师。
标签:个性化教育论文; 误区论文; 培养论文; 江苏省常州市河海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