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临床影响论文_唐维娟,曾小平,王德琴

(贵州省人民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6年7月于本院接受系统治疗的100例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价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食欲、心理能力、睡眠、自理能力及疾病认识等生活质量的评价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过程具有积极的临床影响,可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健康教育;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临床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3-0201-02

食管癌作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和沉重负担。目前临床上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配合化疗的治疗方式。由于化疗过程也会对患者正常细胞和组织产生影响,因此患者需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多种负面情绪。有报道称[1],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和全面的健康指导教育对患者术后化疗过程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临床作用,也有助于患者提高康复效果。故本文选取2011年7月-2016年7月于本院接受系统治疗的100例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临床影响,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6年7月于本院接受系统治疗的100例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范围40~79岁,平均年龄(49.8±8.9)岁,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范围41~77岁,平均年龄(48.1±9.5)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入组患者中食管鳞形细胞癌68例,腺棘细胞癌22例,小细胞癌10例。两组化疗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组织病理学分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具体为:①心理护理干预:医护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恐惧心理,调整患者心态,举例成功治疗案例。同时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情,关心患者,使其感到温暖,提高患者及家属治疗信心。②健康教育:给患者提供充足的健康知识指导和对治疗副作用的了解,讲解疾病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治疗长期性。叮嘱患者注意饮食习惯,如切忌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保持充足睡眠,适量运动。

1.3 评价方法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对比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分为食欲、心理能力、睡眠、自理能力及疾病认识等,1~5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数据统计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注:*P<0.05,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1可知,化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HAMA均无明显差异,化疗后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及进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P<0.05,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在食欲、心理能力、睡眠、自理能力及疾病认识等生活质量的评价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我国是癌症患者较多的国家之一,特别是食管癌患者的发生率,高居世界第一。每年约有15万左右的食管癌患者死亡,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一般男性患者较多。目前临床采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与辅助化疗的方式,但化疗会对患者正常细胞和组织也造成很大的损伤和影响,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负担和身体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干预是对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进行积极干预,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及恐惧的一种护理方式,已有文献报道,心理护理的采用对改善癌症患者的精神状态的,提高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作用[2]。健康教育是一种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普及对疾病正确认识的过程,可以使患者更清楚的了解治疗措施的意义,掌握日常防护知识,提高治疗信心,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本文研究结果也证实,与对照组相比,采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评价方面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过程具有积极的临床影响,可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清云,纪范英.化疗患者的心态分析与护理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346-1347.

[2]王道萍.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1,4(4A):20-21.

[3]刘晓霞.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2009,1(5):46-47.

论文作者:唐维娟,曾小平,王德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临床影响论文_唐维娟,曾小平,王德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