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教育发展动力思想_邓小平文选论文

论邓小平的教育发展动力思想_邓小平文选论文

试论邓小平教育发展动力论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思想论文,动力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教育发展动力论思想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他的这一思想是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逻辑结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充分认识邓小平教育发展动力论思想,对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邓小平教育发展动力论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非常强调教育的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他曾说:“工人阶级的最有教养的一部分完全了解,他们阶级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217页。)他还指出:“只要自然科学教人以自然因素来代替人的劳动……它就可以使资本家(以及社会)不费分文,而使商品绝对降价”(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630~631页。)。并明确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211页。)的论断。就是说教育可以使人们掌握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可以创造巨大的生产力。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教育思想,明确提出发展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任务。粉碎“四人帮”以后,针对因“文化大革命”而使教育严重滞后的状况,他多次指出:“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274~275页。)“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34页。)“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40页。)。这就表明,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关键时刻,邓小平以高瞻远瞩、着眼全局的战略眼光,从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出发,把发展教育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他认为,教育发展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后果不堪设想,将影响现代化的发展,因而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抓好教育。如何尽快发展教育,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社会主客观因素、体制改革及教育经费投入等因素是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教育又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巨大动力,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从而构建起邓小平教育发展动力论思想,拓宽和发展了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内涵。

二、邓小平阐明了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一,突出了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对教育发展的关键作用。

经济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进步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邓小平认为,发展现代化首先要提高劳动者的知识素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88页。)在这里,邓小平明确指出现代科技对教育有更高更新的要求。要发展教育事业,除了要有正确的教育方针外,主要是依靠教师,要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邓小平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108页。)邓小平把教师素质高低视为教育发展的关键,抓住了教育工作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

教育者和知识分子的数量是科教兴国最基本的前提。要发展我国的教育和科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必须首先增加我国知识分子的数量。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120页。)“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120页。)

教育者必须具有较高的质量,它决定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关于业务素质,邓小平认为科技教育者应有坚实的业务基础。因为,“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87页。)“把尽快地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作为我们科学、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96页。)“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95页。)这就要求尽快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掌握高新技术,并把他们的智能转化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而这关键取决于教育。只有第一流的教育者才能培养出第一流的专家。对此,邓小平指出:“教育战线任务愈来愈重,各级教育部门不能不努力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109页。)。

关于政治素质,邓小平深刻阐述了教育者应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他指出,教育者应有正确的世界观,要帮助他们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使更多的人牢固树立起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世界观,而世界观的主要表现是为谁服务。对中国当代教育者来说,就是要自觉自愿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对教育发展有重大作用,它保证教育发展的方向:正确的价值取向决定教育者从事科技劳动的动机、目的不是狭隘的个人利益,而是广泛的社会利益,从而使教育者获得持久、强大的动力,使科学研究向着有益于社会的方向发展;正确的价值取向使教育者不纯粹以个人的需要而是根据社会的需要来选择教育学科,从而使教育向社会价值不断增大的方向发展。

第二,强调了社会各种主客观因素对教育发展的综合作用。

一是社会条件决定教育者的积极性,它为教育提供客观支持。如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等待遇,是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物质基础。提高待遇可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性,可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邓小平多次讲到:我们“要关心他们的政治生活、工作条件和业务学习”(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224~225页。)。我们的教师、科学工作者的生活有许多困难,迫切需要解决。“要调动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光空讲不行,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95页。)1988年9月,邓小平在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说:“我们不论怎样困难,也要提高教师的待遇。”“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275页。)他诚恳地说:“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121页。)邓小平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解决教师待遇问题。如通过结构工资的实施和教师津贴发放等途径,使教师待遇得到改善。

二是主观条件即社会对教育的认识、看法和评价,这是决定教育者积极性更重要的因素。邓小平的基本观点是,教育具有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领导都要亲自抓教育;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等。在他的思想指导下,国家颁布了《教师法》、《教育法》,使教师的社会地位不仅真正得以提高,而且受到法律保护,全国上下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的良好风尚。

对外合作与交流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前,由于闭国自锁,中断了与国外特别是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极大制约了教育的发展。为此,邓小平强调教育要面向世界,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吸收外国先进的教学经验,既要派人出去学习,又要请外国专家进来讲学或进行合作研究,加强国际教育交流。邓小平还十分关心实行开放政策后出国深造的十多万留学生,要求创造他们回来工作的条件,并表示不管他们过去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妥善安排。

第三,论述了教育体制改革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体制改革是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邓小平痛感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教育体制既不利于发展生产力,也不利于发展教育与科技。为此必须改革教育体制,而且要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进行,从而形成教育与经济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内在机制。他认为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教育发展的体制;新的教育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根据他的设计,1985年党中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进入综合治理、全面改革的新阶段。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促进教育、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实行以高度计划、高度集权为特征的经济体制,阻碍了科技、教育的发展及其与经济的结合。因此,必须改革经济体制,而且要把是否有利于科技发展作为改革成败的重要的检验标准。

教育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教育与经济的结合。邓小平固然十分重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但他认为教育绝不能盲目地孤立地发展。他明确指出:“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56页。)“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107页。)这种结合有利于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怎样进行结合呢?一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二是优化教育结构,建立新型的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三是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充实教育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四是请外国专家到中国来帮助解决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五是派人出国留学。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为制订我国的教育及经济战略,在教育体制改革中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基础与应用、学习与引进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第四,阐明了教育经费投入对教育发展的支撑作用。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取决于教育投入的多少,教育的产品是人才,虽然它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没有教育的优先发展,国民经济也不可能得到高速发展。因而教育的投入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成正比的,对教育的发展具有支撑作用。古今中外,无一例外。对此,邓小平反复强调,要舍得增加教育的投入。1980年1月16日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邓小平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发展的比例失调,教科文卫的费用太少,不成比例。甚至有些第三世界的国家,在这方面也比我们重视得多。”“总之,我们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费用不可。……无论如何要逐年加重这方面,否则现代化就化不了。”(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107页。)1988年9月邓小平又再次指出:“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农业方面的投入要注意,再一个就是教育方面。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3页。)

三、充分认识邓小平教育发展动力论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有利于充分认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9页。)的宏伟目标。这次代表大会把教育和科学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这是在邓小平领导下,党和国家在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十二大刚闭幕,邓小平又提出国民经济发展的三个“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275~276页。)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党的十四大提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并把“科教兴国”作为基本国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有利于处理好教育、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发展动力论强调了各种社会因素对教育的发展产生综合作用。认识教育发展动力论思想,可以更充分地认识并正确处理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改革开放前相当长时期内,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大搞以阶级斗争为纲,各项事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邓小平指出:“过去二十多年,工作重心一直没有认真转到经济建设方面来。”(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245页。),这个教训太沉痛了。因此,他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250页。)。并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也是他教育发展动力论思想的出发点。他还指出,要注意各方面因素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处理好局部与局部、要素与要素间的关系。他说:“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249~250页。)进一步揭示了教育与经济、政治等社会基本要素互相制约的关系。教育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适应,这正是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必须始终把握的基本方向和出发点,也是邓小平教育发展动力论的中心思想。

3.有利于推进教育自身的改革。

进入本世纪90年代,国际间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竞争,最终表现为智力和人才的竞争。人类正从过去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阶段走向新的知识经济阶段。我国目前实施的“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才。教育作为知识和人才的摇篮,要主动适应这种新形势,就必须进行改革。教育改革包括教育体制、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方面的改革。邓小平教育发展动力论特别强调了教育改革,他多次明确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242页。)教育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才能促进教育的发展同经济、科技的发展相适应,最终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靠教育”。

4.有利于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邓小平教育发展动力论把提高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突出到首要位置,他认为教育者与国民数量及质量的提高是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马克思认为,人是改造自然与社会,创造历史的主体。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40页。)要培养数量多,质量高的人才,首要的是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只有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深度挖掘和充分施展,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要提高教育者和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5.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发挥。

教育是为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服务的。探讨教育发展动力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发挥教育功能。邓小平教育发展动力论非常重视教育功能的发挥,这包括:第一,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功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一个12亿人口的大国,只有各级各类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才能充分挖掘,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难以比拟的。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120页。)。第二,教育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功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越来越依靠于教育。只能教育功能得以发挥,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才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功能。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正因为此,邓小平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标签:;  ;  ;  ;  ;  ;  ;  ;  ;  ;  

论邓小平的教育发展动力思想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