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与磷矿粉配合施用的肥效研究

硫磺与磷矿粉配合施用的肥效研究

尹云锋[1]2002年在《硫磺与磷矿粉配合施用的肥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土壤培养和框栽试验,探讨了硫磺与磷矿粉配合施用肥效方面的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待我国磷肥资源,在发展高效复合磷肥的同时,根据我国的磷矿资源和土壤条件,生产、推广一部分硫磺—磷矿粉混合肥直接施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磷素资源。同时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土壤生态条件,提高作物品质。结果如下: 硫磺与磷矿粉配合施用,不论在低硫还是高硫水平,硫磺的加入都有利于磷矿粉中难溶态磷向有效态磷转化。硫磺与磷矿粉配合施用能够明显地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土壤pH也有了明显的降低。硫氧化细菌的加入对土壤速效磷、土壤pH、无机磷各组分含量、大豆产量、大豆蛋白质和大豆全磷量均有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而土壤磷素活化剂的加入,效果则比较明显,并且两者同时加入的效果更佳。 采用蒋柏藩、顾益初土壤无机磷分级法将黑土的无机磷分成六组,在四个取样时期土壤无机磷各组分均以Ca-P为主。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中无机磷各组分的变化为Ca2-P、Cas-P、AI-P和O-P呈降低趋势,Calo-P与Fe-P呈升高趋势。 黑土无机磷各组分中Ca2-P的有效性最高,是大豆可直接吸收利用的磷素营养,A1-P也可直接转化为有效磷,而Cas-P和Fe-P也是重要的有效磷源,可转化为Cae-P或A1-P而影响土壤有效磷,Ca_(10)-P和O-P则是潜在的磷源,主要转化为Ca_(8)-P而间接影响有效磷,但对有效磷的贡献较小。

黄雷, 王君, 廖宗文, 毛小云[2]2012年在《中低品位磷矿直接利用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直接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的主要技术,并简要评述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现有技术协同应用,走高效、节能、环保的利用技术路线的建议。

郑诗樟[3]2012年在《硫肥对土壤性质、重金属形态和作物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是缺硫较严重的地区。施硫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但施用不当,会造成作物减产和品质降低。硫与其它元素间的交互作用及其效应方面要超过其本身的营养作用,因此,科学施用硫肥至关重要。本文以不同硫肥(单质S、硫酸根硫SO42--S)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它们对红壤和黄棕壤上水稻、油菜吸收养分的影响,探讨硫肥施入后土壤氧化还原性、土壤微生物量C、N、S和酶活性的变化,揭示了缩二脲对硫转化及对作物根系活力和养分吸收的效应,分析了硫肥与磷矿粉配施对污染土壤重金属Cd、Cu形态变化和作物生长的影响,旨在为硫肥的合理施用和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固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在相同施硫量的水稻盆栽实验中,黄棕壤有效硫含量相对高于红壤,可能因为前者的Fe(Ⅲ)含量较高,氧化能力更强。红壤根表Fe含量(胶膜)高于黄棕壤,水稻吸硫量大于黄棕壤,表明根表胶膜中的硫是植物吸收硫的供应库。缩二脲与硫磺配合施用,对硫磺氧化的影响先抑制后促进,在红壤中水稻吸S量降低,黄棕壤中吸S量增加,表明缩二脲抑制了红壤根系的氧化作用,有可能生成FeS或FeS2沉淀。2)单质S在红壤与黄棕壤上的氧化受温度和水分影响。温度低于5℃时硫的氧化速率很低,干湿交替的硫氧化速率较高;随着硫磺施用量增加,其氧化速率增加。土壤氧化还原度pe+pH值在11-12之间。3)土壤pH、Eh和log[SO42-]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红壤Eh与施S量的相关性均达极显着水平。红壤0.4g/kg SO42--S处理及黄棕壤0.4g/kg S0-S、0.2g/kgSO42--S处理油菜的生物量、根系活力和吸S量均较低。红壤0.4g/kg SO42--S和黄棕壤0.2g/Kg SO42--S处理的氧化还原体系以H2S03/S电对为主,有还原性物质产生,对油菜吸收S有不利影响。黄棕壤0.4gkg S0-S处理虽然是以H2S04/S电对为主,但其氧化还原电位与硫用量间相关不显着。4)以油菜为供试作物,测定了两种硫肥处理间土壤微生物量C、N、S和土壤基础呼吸(C02-C)的变化。随着硫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C、N、S和土壤基础呼吸均增加,但在苗期土壤微生物量C则降低。单质S处理油菜吸S量高于SO42--S处理,单质S的增产效果较好。根际土壤微生物量C、N、S和土壤基础呼吸低于非根际土壤,而苗期油菜根际土壤微生物量S大于非根际土壤,硫磺处理的土壤pH值变化与此相似,是影响微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根际土壤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低于非根际土壤,脲酶活性高于非根际土壤。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对油菜吸收硫起了重要作用。5)重金属Cd、Cu污染土壤中,单施硫肥和磷矿粉时,荆芥的生物量增加的顺序为:磷矿粉处理>SO42--S处理>单质S处理,硫肥和磷矿粉配施后生物量明显高于单施。土壤重金属污染时,硫肥用量过量对作物可产生双重毒害作用。硫肥与磷矿粉作用比较,单施硫肥时重金属Cd、Cu更易向植物可利用态转变。6)不同硫肥与磷矿粉配施后,污染土壤中水溶态、交换态及残渣态Cu含量降低,水溶和交换态Cd含量增加,残渣态Cd含量降低。0.2g/kg单质S+磷矿粉处理在促进Cd2+向潜在可利用态转化的能力好于单施磷矿粉处理。种植小白菜和荆芥两茬作物后水溶和交换态Cu、Cd含量均降低,残渣态Cd、Cu增加,表明硫肥与磷矿粉配施对土壤重金属的固化有良好作用。

赵夫涛[4]2009年在《超微细磷矿粉复合处理及其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磷是最早发现的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参与组成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是植物体生长代谢过程不可缺少的。全世界43%的土壤缺磷,我国2/3的土壤缺磷。所以磷在农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磷矿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以中低品位为主,P_2O_5平均含量在17%-18%的中低品位磷矿占总量的90%,而P_2O_5含量大于30%的富矿仅占总量的8%左右。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我国的中低品位磷矿缓解磷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超微细技术和机械力化学对磷矿粉的一次活化,再通过堆肥发酵完成二次活化。研究了超微细磷矿粉物理特性,并对其化学有效性和生物有效性作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超微细磷矿粉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随着超微细磷矿粉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颗粒粗糙度增大,衍射峰的强度增大,有效磷含量增加。普通磷矿粉PRA的有效磷2.75%,超微细磷矿粉PRB和PRC的有效磷分别为4.76%和4.90%。同时加入有机和无机活化剂比单独添加无机活化剂,能缩短研磨时间,提高研磨效率。2.堆肥发酵有利于超微细磷矿粉的二次活化与普通磷矿粉PRA1相比,超微细磷矿粉复合添加有机肥和无机解磷菌处理的有效磷含量明显增加,且增幅显着。其中以PRB1,PRC1效果最为显着,分别比普通磷矿粉PRA1有效磷含量提高210.34%和217.53%。3.超微细复合处理磷矿粉有利于蕹菜吸磷与过磷酸钙SP相比,超微细磷矿粉均表现出增产效果,PRC1增产效果最佳达18.7%。超微细磷矿粉处理的吸磷量和磷肥利用率基本接近过磷酸钙处理SP。超微细磷矿粉PRC3效果最佳,其吸磷量和磷肥利用率分别为55.93mg、20.82%。4.超微细复合处理磷矿粉对蕹菜品质指标的影响与过磷酸钙SP相比,各个处理硝酸盐含量差异显着,超微细磷矿粉PRB1比过磷酸钙SP硝酸盐含量降低15.2%;各个超微细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以PRC4含量最高,达到294.44mg/kg;与过磷酸钙处理SP相比,各个超微细磷矿粉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着,其中,超微细处理PRB3和PRC3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到1.73%;与过磷酸钙处理SP相比,超微细磷矿粉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着,超微细磷矿粉PRC2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达到36.03mg/g。

郭海超[5]2009年在《磷矿粉在水稻土中的溶解—转化特性及生物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随着对磷肥施用的重视,至20世纪末水稻土中磷素大多有不同程度的积累,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盈余过大的现象,生产上表现为磷肥对当季作物增产效果大多不明显,且连续在高磷水平土壤上施用水溶性磷肥有因磷素流失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为了维持土壤有效磷水平和达到植物的最大产量和最佳品质,合理的磷肥施用是必可不少的。因此,寻找既能维持原有的土地生产力,又能降低农田磷的损失风险的磷源,作为水溶性磷肥的补充或替代有着重要的意义。大量研究表明,在大多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酸性土壤上施用磷矿粉能够取得与水溶性磷肥相当的效果。从创造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系统出发,深入开展磷矿粉作为高磷水稻土维持性磷肥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本论文采用室内培养和温室盆栽试验相结合,探讨了磷矿粉在水稻土中的溶解-转化特性及其生物有效性,揭示了施用磷矿粉后土壤磷素组分的变化以及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除磷素水平外其他性质基本相同的叁个酸性水稻土进行培养试验,研究了淹水时间对土壤树脂提取态磷以及土壤对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叁个土壤的pH值均不断升高,而树脂提取态磷不断下降,且均在14天左右趋于稳定。磷的等温吸附试验表明:5个培养时间段上叁种土壤对磷的吸附特征都能很好地用Langmuir方程描述,相关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叁个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均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且从淹水培养7天至28天,低磷土壤(NK和CK)的最大吸磷量(Xm)、最大缓冲容量(MBC)和标准需磷量(SRP)叁个吸附常数均显着高于高磷土壤(NPK)。通过采用交换性离子树脂球对土壤进行磷的解吸试验发现:土壤磷的解吸量与吸附量呈极显着的线性相关,土壤对磷的解吸率均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在各个淹水时间段内,高磷土壤磷的解吸率始终显着高于低磷土壤。(2)研究了淹水条件下贵州省开阳磷矿(GPR)和江西省吴村磷矿(WPR)两种磷矿粉在上述叁个水稻土中溶解性和有效性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种磷矿粉在水稻土中的溶解量随淹水时间延长而增加。两种磷矿粉在土壤NK和CK中的溶解量显着大于在土壤NPK中的溶解量。WPR在土壤中的溶解量大于GPR。两种磷矿粉在叁个土壤中的溶解动态都能很好地用Mitscherlich方程进行拟合,相关性均能达到显着性水平。施磷矿粉后土壤的有效磷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动态变化较为复杂。施WPR后土壤有效磷增加量的平均值随淹水时间延长而增加,而施GPR后土壤有效磷增加量的平均值随淹水时间延长而减小。与GPR相比,施用WPR能更多的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3)采用淹水培养试验对影响磷矿粉在水稻土中的溶解和有效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磷矿粉在水稻土中的溶解量与土壤pH、交换性钙离子含量以及土壤粉粒含量呈极显着或显着的负相关,而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经逐步回归建立了磷矿粉溶解量(y)与土壤性质的方程为y=41.76-5.58[pH(KCl)]+8.81[K],其中K为土壤对磷的吸附常数,土壤pH(KCl)是影响磷矿粉溶解的最重要的因素。加入磷矿粉后土壤有效磷的增加量(ΔResin-P)和加入水溶性磷肥后土壤ΔResin-P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且两者均与土壤的Olsen-P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加入MCP后土壤ΔResin-P占ΔNaOH-P的百分比[ΔResin-P/ΔNaOH-P(%)]与土壤Olsen-P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加入WPR后土壤ΔResin-P/ΔNaOH-P(%)与土壤Olsen-P含量呈极显着性正相关,而与土壤粘粒含量、最大吸磷量(Xm)呈显着的负相关。经逐步回归建立加入磷矿粉后土壤ΔResin-P/ΔNaOH-P(%)(y1)与土壤性质间的方程为y1=55.22+0.73[Olsen-P]一0.17[Xm],土壤Olsen-P含量是影响其变化的最重要因素。(4)通过在前述叁个不同磷水平水稻土上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磷肥处理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及种植黑麦草后土壤磷组分的变化。磷肥处理包括不施磷(Control)、施KPR(全P)500 mg P/kg(KPR_(500))、施KPR(全P)1000 mg P/kg(KPR_(1000))和施水溶性过磷酸钙22 mg P/kg(SSP)。结果表明,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后低磷土壤(NK和CK)上黑麦草干物质重和吸磷量的增幅范围分别为32.7%~53.0%和82.4%~151.9%;在高磷土壤(NPK)上其增幅较小,分别为11.0%~14.0%和51.1%~65.0%。相同施肥处理时,叁个土壤上黑麦草干物质重和吸磷量的大小顺序均为NPK>NK>CK。叁个土壤经KPR_(500)、KPR_(1000)和SSP施磷处理后黑麦草的磷肥农学利用率(AEP)平均值分别为5.6、2.5和124.2,磷肥表观回收率(REP)平均值分别为1.0、0.7和21.1。种植黑麦草后,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施磷矿粉后土壤无机磷组分Resin-P,NaHCO_3-Pi和NaOH-Pi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当磷矿粉施用量达到1000 mg P/kg时叁个土壤中活性有机磷组分NaHCO_3-Po出现明显的积累,叁个土壤中NaHCO_3-Po含量平均增加了10.69 mg P/kg,而NaOH-Po含量不受施磷影响。施磷矿粉后土壤HCl-P和Residual-P含量显着增加。(5)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两种不同磷水平土壤上不同磷肥处理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并采用Hedley等的方法间接追踪了植物对磷矿粉溶解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低磷土壤上施磷能显着增加黑麦草的干物质重和吸磷量;高磷土壤上施用磷肥黑麦草增产效果不明显,且出现了对磷的奢侈吸收。施用水溶性磷肥显着增加了Resin-P、NaHCO_3-Pi和NaOH-Pi叁个无机磷组分的含量。磷矿粉施用显着提高了土壤Resin-P和HCl-P的含量。与第5章磷矿粉大量施用(1000 mg P/kg)不同,在本章磷矿粉施用量(≤250 mg P/kg)的情况下有机磷组分NaHCO_3-Po比较稳定,无显着性变化。通过相关分析发现,黑麦草吸磷量与土壤Resin-P、NaHCO_3-Pi、NaHCO_3-Po和NaOH-Pi等组分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通过Tambunan等人的方法计算磷矿粉的溶解量发现:黑麦草对磷矿粉溶解存在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更容易体现在高磷土壤上。(6)应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研究了不同施磷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发现,种植黑麦草促使含有20:4特征磷脂脂肪酸的丛枝菌根真菌与其产生了共生作用。高量磷矿粉和水溶性磷肥施用显着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真菌对磷肥施用的反映最为灵敏,KPR_(50)、KPR_(250)和MCP_(50)处理土壤真菌生物量分别比不施磷处理增加了72%、106%和71%。施用水溶性磷肥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明显不同于施用磷矿粉和不施磷处理。磷肥的有效性及其改善土壤磷素有效性的能力可能是推动其微生物群落显着改变的一个因素。

李美清[6]2012年在《微晶化磷矿粉的发酵活化及其农作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我国高品位磷矿资源的不足和当前对磷矿资源利用的增加二者之间存在的突出矛盾现状,为有效利用我国的中低品位磷矿资源,使其满足当前磷肥工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另外,虽有研究认为微晶化磷矿粉与活化剂混合更有利于有效磷的增加,但是微晶化磷矿粉有效磷的增加与混合物发酵时的配比、发酵时间、有机物料的不同及在发酵过程中温度、pH、有机质含量的高低、腐植酸的含量变化及磷矿粉本身细度存在何种关系等,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进行报道。为此,本文通过对微晶化磷矿粉与活化剂的按照不同配比后进行发酵以试图提高微晶化磷矿粉的有效性,旨在确定最佳的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最佳的配比和最佳的活化有机物等利于有效磷增加的发酵处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有效磷含量增加的因子并对各因子间的多重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农作物效应试验来检验具体效果,从而为中低品位磷矿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新的技术途径、理论支持和实验数据。微晶化磷矿粉是通过对普通的磷矿粉进行深加工从而使其粒径变得更细,在这些磨碎过程中,由于其粒径相当于普通磷矿粉四分子一到八分子一,达到了晶体粒度的范围,所以叫做微晶化磷矿粉。通过二次加工,微晶化磷矿粉晶格发生了改变提高了枸溶性磷。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1.微晶化磷矿粉的粉体技术及发酵温度对枸溶性磷的影响。2.利用农家肥、含有机酸的酒厂废弃物酒糟及天然腐植酸高的风化煤与微晶化磷矿粉发酵研究其活化效应及影响因子。3.利用菌剂与微晶化磷矿粉及菌剂与家畜粪便、酒糟、风化煤混合物与微晶化磷矿粉发酵研究其活化效应及影响因子。4.利用强化学酸性糠醛渣与微晶化磷矿粉发酵研究其活化效应影响因子。5.利用部分发酵物进行盆栽试验(当季种植和连续种植农作物)以研究其农作物效应。通过以上研究,结果表明:1.微晶化磷矿粉随粒径变细比表面积增大,枸溶性磷的溶出增加,微晶化磷矿粉PB(38μm)、PC(18μm)比平均粒径为50μm的磷矿粉PA枸溶性磷相对增长了16%和57%.2.微晶化磷矿粉分别与酒糟、风化煤同质量配比在25℃、30℃及35℃条件下发酵2天发现,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枸溶性在增加,但温度35℃和30℃的处理差异不明显;添加MV菌剂的各处理在30℃温度条件、35天时间及一定的含水量下发酵可以提高微晶化磷矿粉枸溶性磷的溶出,且随浓度增加枸溶性磷的增加。3.微晶化磷矿粉发酵随处理中酒糟、羊粪、风化煤数量的增加枸溶性磷增长,且枸溶性磷增长的峰值时间缩短,表现为配比1:1和和1:2时出现在25天,而1:3时出现在15-20天。而糠醛渣处理下的微晶化磷矿粉,微晶化磷矿粉增长量最高的适宜发酵时间一般为15-20天。该试验所用活化材料中,酒糟、糠醛渣的活化效果较好,其次是风化煤,而羊粪最差。4.酒糟、风化煤及糠醛渣活化剂条件下的处理,枸溶性磷增长量变化与pH及腐植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但各材料处理下的微晶化磷矿粉发酵枸溶性磷增长最高时的pH介于6.24-7.8间,各处理腐殖酸含量比较高时利于枸溶性磷的增长量增加;各处理中,单位微晶化磷矿粉所含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发酵时枸溶性磷的增长随之提高。5.酒糟活化剂下枸溶性磷增长量与pH、有机质及腐殖酸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枸溶性磷随着pH值、有机质、腐植酸这3个变量的增加而增长,且有机质与枸溶性磷的相关性最为密切,pH值次之,腐植酸的相关性最差;风化煤活化剂下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枸溶性磷随着有机质、腐植酸含量的增加而增长,随着pH值升高而降低,而且这叁个因变量系数的绝对值大小相对比较接近,所以贡献相差不多,但仍以有机质与枸溶性磷的相关性最为密切,pH值次之,腐植酸的相关性最差;糠醛渣活化剂下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枸溶性磷随着pH值、有机质、腐植酸这3个变量的增加而增长,且有机质与枸溶性磷的相关性最为密切,腐植酸次之,pH值与枸溶性磷的相关性最差。6.微晶化磷矿粉在单季作物大豆上的盆栽试验表明,发酵微晶化磷矿粉处理下的大豆在生长发育方面与过磷酸钙无显着性差异,仅有个别处理在分枝末期和开花始期的效果稍次于过磷酸钙;在产量方面,微晶化磷矿粉有利于增加大豆的荚重和百粒重,处理PC:J(1:1)26g和处理PC:J:F(1:1:1)39g在增加鲜重方面不及过磷酸钙处理效果显着,但对干重增加比较明显;各处理下,过磷酸钙处理下的土壤有效磷下降幅度快,而微晶化磷矿粉处理下的土壤中有效磷在大豆生育期内虽含量不高但能持续平稳供应,具有长效磷肥的特点。7.发酵微晶化磷矿粉在大蒜和玉米两季作物的盆栽试验表明,发酵微晶化磷矿粉处理对两种作物苗期的生长(株高、叶绿素等)影响不明显,但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在这两种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方面,处理PC:J(1:1)40g及处理PC:J:F(1:1:1)60g表现出几乎与过磷酸钙效果相当的效果,而其它发酵处理虽然不及过磷酸钙,但是比普通微晶化磷矿粉效果好。

佚名[7]1974年在《巧施化肥多增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肥料是植物的粮食。”随着我国化肥制造工业的迅速发展,施用化肥水平逐年提高,但是怎样科学地施用化学肥料,以充分发挥肥料增产作用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开展,群众科学用肥的经验有新的提高,各地叁结合科学实验组织,开展了合理施用化肥科学实验,取得了一些进展。

李力平, 戴治家, 赵玉英[8]1979年在《氧化硫硫杆菌分解磷矿粉的效果试验》文中研究表明前言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磷素化肥的需要量不断增加。近几年来,除国家新建磷肥厂,扩火工业磷肥生产量外,各地都在探索直接施用磷矿粉的方法,以补充磷素化肥的不足。但是,磷矿粉来源不同,成分复杂,在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不同施肥方法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效果,通常情况下,肥效都比较低,在宁夏灌区石灰性土壤上施用,效果很差。促进磷矿粉

赵玲玲, 王光龙, 张保林[9]2012年在《利用磷矿石干法制磷(复)肥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磷矿石的资源概况、结构性质,简要概述了我国磷矿直接开发的工艺,详细地讨论和分析了干法磷复肥的研究工艺,探讨了干法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佚名[10]1973年在《磷矿粉肥介绍》文中研究指明一、为什么要推广磷矿粉肥伟大领袖毛主席说:“逐年增加化学肥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广大贫下中农从长期的实践中知道:“肥是农家宝,增产离不了。”解放后,我国的肥料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农家肥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增产的需要。所以,千方百计,开辟肥源,仍然是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磷矿粉肥是将磷矿经过磨细而成的一种磷肥。它的使用到现在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国外一些国家,每年都有数以百万吨计的磷矿粉作肥料直接施用。我国关于磷矿粉肥的研究也在解放后不久就开始了,而一些地方的群众,

参考文献:

[1]. 硫磺与磷矿粉配合施用的肥效研究[D]. 尹云锋. 东北农业大学. 2002

[2]. 中低品位磷矿直接利用技术研究进展[J]. 黄雷, 王君, 廖宗文, 毛小云.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12

[3]. 硫肥对土壤性质、重金属形态和作物生长的影响[D]. 郑诗樟. 华中农业大学. 2012

[4]. 超微细磷矿粉复合处理及其效应研究[D]. 赵夫涛. 山东农业大学. 2009

[5]. 磷矿粉在水稻土中的溶解—转化特性及生物有效性研究[D]. 郭海超. 浙江大学. 2009

[6]. 微晶化磷矿粉的发酵活化及其农作物效应研究[D]. 李美清. 山东农业大学. 2012

[7]. 巧施化肥多增产[J]. 佚名. 农业科技. 1974

[8]. 氧化硫硫杆菌分解磷矿粉的效果试验[J]. 李力平, 戴治家, 赵玉英. 宁夏农业科技. 1979

[9]. 利用磷矿石干法制磷(复)肥的研究[J]. 赵玲玲, 王光龙, 张保林.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12

[10]. 磷矿粉肥介绍[J]. 佚名. 辽宁农业科技. 1973

标签:;  ;  ;  ;  ;  ;  ;  ;  ;  

硫磺与磷矿粉配合施用的肥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