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铁路站房与站前广场一体化设计论文_喻晓

小型铁路站房与站前广场一体化设计论文_喻晓

喻晓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1

摘要:面对小城镇铁路发展,新建铁路站房与站前广场将成为城镇交通枢纽,一体化综合开发成为当下建设发展的新需求。

关键词:高坪站站房、站前广场、一体化设计

1. 建设背景与目标

1.1项目背景

高坪镇位于建始县东部,与巴东县隔河相望,西接茅田、三里、红岩,南邻花坪,东北与龙坪毗连,距建始县城54公里,距恩施州政府恩施市区104公里。高坪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318国道以及国家重点工程“忠武”“西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横贯其中。高坪自然风光秀美多姿,人文资源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建始直立人遗址”和享有美誉的国家4A景区级石门古风旅游区等优质旅游资源。建高坪站位于高坪镇高店子社区,南侧紧邻318国道,项目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1.2建设目标

高坪站及其站前广场,被称为城市的门厅,是提供人们交通引导、聚集、疏散、等候、休憩、交往等公共活动的场所。本项目作为提升城市交通能力的重要举措,将以创建高品质交通枢纽环境质量、塑造现代化特色城市风貌作为设计目标,力争将宜万铁路高坪站区打造成为集铁路、公路、公交、出租车、社会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同时各类交通场站结合综合商业开发、城市景观广场的建设,以各类公共交通为导向,公交优先、尊重步行,使宜万铁路高坪站区成为整个高坪镇的交通枢纽及城市地标。

建成后的铁路高坪站站前广场将体现两大特征、两大功能。两大特征:对外,它将展现高坪的城市特点,空间开放,尺度宜人;对内,它将成为城市的交通枢纽、公共客厅,成为城市片区发展的催化剂和生长点。两大功能:高坪站区以综合性现代交通枢纽为基础,是高坪镇最重要的城市窗口,将成为高坪地标性地段,并将引发人群、公共活动与综合功能的聚集,成为高坪镇的活力中心;人群的大量集散是本片区的基本特征,本项目在解决交通功能基础上,把大量的集散人群视为最好的宣传,成为推动本片区发展的重要资本。

3. 总平面布置

3.1设计构思

1.以人为本:站前广场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集散活动场所,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各类交通场站无缝衔接、便捷换乘的同时,充分考虑人们的交通引导、等候、休憩等多种活动需求;

2.形象窗口:站前广场作为城市的内外联系纽带,是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形象窗口,各种交通场站与建筑工程应充分结合城市景观进行布局,着重体现城市品质和形象;

3.生态经济:依托站前广场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广场与区域的生态环境和谐,并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实现经济美观实用的价值核心。

4.人车分流:实现不同性质交通流的分离,包括到发分离、人车分流、进出分离、动静分离,在场地内的车流交通形成小循环,快进快出,减少对旅客和行人的干扰等。

3.2 功能分区

本设计在充分研究城市环境、交通条件、地形地貌特征等的前提下,致力于创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以铁路客运为中心,集城市公交、旅游大巴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设施及交通方式为一体的客运综合交通枢纽。

铁路站房与站前广场位于中央轴线上,呈对称式布局,站房为线侧平站房,广场内部道路与通站道路直接连通,通过通站道路连接G318国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站前广场中部布置了步行景观广场,两侧分别设置公交车、旅游大巴车上下客区及停车场和出租车、社会车上下客区及停车场,与站区主轴形成“一轴两辅双循环”的组合关系,满足站区内外的交通疏解要求。

站区各类交通设施根据合理预测站区各交通流量,科学配置。公交车场和旅游大巴车场布置于站房东侧,社会车场和出租车场布置在站房西南侧,各类车场均设置上客区及下客区,最大程度实现到发分离,人车分流。两侧车场上下客区布置了“L”型的风雨廊,实现与铁路站房的无风雨便捷换乘。

3.3 交通组织

站区内高效集成对内、对外交通,采用“进出分流、上下客分离”的设计模式,体现公交优先的原则,形成“无缝衔接、便捷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公交车流线:公交车主要从通站道路右转进入公交车上落客区。通过在站房东侧的公交车站台进行落客,落客后前往公交车上客区,上客后由通站道路驶离。旅游大巴流线:旅游大巴主要从通站道路右转进入旅游大巴停车场停车,在停车场落客或上客后由通站道路驶离。出租车流线:出租车由通站道路右转进入站房南侧的出租车落客区进行落客,落客后前往出租车上客区,上客后由通站道路驶离。社会车流线:社会车由通站道路右转进入站房西南侧的铁路客站停车场停车,落客或上客后由通站道路驶离。

高坪站客流为进出站混行,进出站客流均通过广场中部人行广场进入候车厅进出站。公交车场及旅游大巴的旅客,通过广场右侧风雨廊至站房旅客活动平台进出站。出租车场的旅客通过广场右侧风雨廊至站房旅客活动平台进出站。社会车场的旅客通过广场右侧风雨廊至站房旅客活动平台进出站。

3.4 建筑设计

高坪站房工程为线侧平站房,站房总长94.2m,总宽32m,总建筑面积为3000㎡,站房主体地面二层,局部地下一层。站房东侧地块集中设置铁路生产、生活房屋,站房西侧地块布置铁路客站停车场。站房一层主要布置了广厅及候车厅,周边为旅客服务用房、公安值班等、消控室、综控室等;站房东侧布置售票厅、售票办公、变电所、客运值班等。站房两侧及二层为办公设备用房。立面造型创意为”古风新韵”,建筑造型提取土家族建筑中具有特色的屋顶元素和干栏式建筑的木格栅立面肌理,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象;层叠的坡屋面和灵动的翘脚,配合以清晰现代的细节处理手法,打造出高坪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的国家级景区旅游车站形象。

站前广场两侧车场上下客区布置了铝镁锰板与钢化夹胶玻璃结合的钢结构风雨廊,风格与站房一致,实现与铁路站房的无风雨便捷换乘;结合风雨廊设置了综合管理办公用房和公共厕所等配套建筑。

3.5 景观设计

高坪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理念可归纳为“魅力织锦,编织绚丽生活”。土家织锦作为恩施八宝之一,是土家人的传奇,也是土家人智慧的结晶,我们希望将这张“土家名片”融入到景观之中,使高坪站的门户景观更具地域特色,能够更好的将这种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景观在满足功能同时,兼具传播地域特色文化的使命。我们提取了织锦中编织针线的肌理,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其融入到景观铺地和花池的设计中,设计成线状铺地纹理,同时线装的铺地图案又能引导人流,指示方向。另外也设置了一些与织锦相关的景观小品布置于绿化及广场上,紧扣主题。风雨连廊的外形结合了车站站房的建筑元素,相互呼应,形成统一的整体。

4.结语

本文以恩施州建始县高坪站站房及站前广场设计为例,分析了既有线新增高铁站房及站前广场一体化设计的重点与难点,对其他小型站房站城一体化综合开发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红红,黄鹤. 中型铁路客站广场的交通换乘与集约化布局——以唐山北站为例[J]. 华中建筑,2016(1).

[2] 李胜全,张强华. 高速铁路时代大型铁路枢纽的发展模式探讨—从“交通综合体”到“城市综合体”[J]. 规划师,2011(7):27-30.

[3] 姚涵,柳泽. 高铁沿线大都市带的空间发展:基于国际经验的探讨[J]. 城市发展研究,2013(3)

论文作者:喻晓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  ;  ;  ;  ;  ;  ;  ;  

小型铁路站房与站前广场一体化设计论文_喻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