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文化”的知己:“博雅绝对弦”的课堂记录与分析_伯牙绝弦论文

“知己文化”的知己:“博雅绝对弦”的课堂记录与分析_伯牙绝弦论文

“知音文化”的知音——《伯牙绝弦》课堂实录及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音论文,课堂实录论文,文化论文,伯牙绝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执教/罗才军 评析/王崧舟

一、纵情吟诵识知音

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讲述的是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读这个课题?

生:伯牙绝弦。

师:“绝弦”是什么意思?

生:弹完这一曲,这一生就不再弹琴了。

师:那“伯牙绝弦”呢?

生:伯牙把琴弦割断,从此再也不弹了。

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认真读课文,按照自己的感觉至少读三遍,努力把它读正确。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一读就能明白,课文讲述的是谁的故事?

生:伯牙和子期。

师:抓住了这两个人物,我们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大意。毕竟是古文啊,你们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或者要提醒大家注意?

评析:学习的起点在哪里?学情。初读的标准是什么?正确。“毕竟是古文啊”一句,是对学习起点的自觉尊重,也是对初读标准的坚决捍卫。所谓生本理念,既非一厢情愿的“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也非一意孤行的“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而是将二者融为一体。

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师:有些语言,我们是因为不理解才觉得它难读。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生:钟子期去世了,伯牙认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所以就把琴摔了,把琴弦也剪了,这一生再也不弹琴了。

师:“谓”是什么意思?

生:想。

师:古文中有些字眼确实不太好懂,没有注释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出示:谓:①称为。②认为,以为。③评论)你觉得“谓”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

生:认为、以为。

师:那么“乃”呢?

生:“乃”是“于是、就”的意思。

师:理解了这些词语之后,我相信同学们能读得更好。

评析:预设越是精细,生成越是精彩。问题在于,我们预设什么?目标、重点、流程、语言、练习、提问、板书……但很少有对学情的预设。如果说前述的种种预设是某种预先设定的话,那么,学情显然是无法预先设定的。但是,学情却可以设想,也必须先做某种设想。这不正是生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上的生动呈现吗?我们看教师对“谓”字的教学,显然是预设精细所生成的课堂精彩。预设学情,方能对症下药。

(生读此句,准确而有韵味)

师:真有古文的味道。还有哪个句子比较难读?

生:(读)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我觉得这句话比较难读,尤其是“兮”字后面要做一下停顿。

师:你知道了怎么断句。为什么要在“兮”字后面停顿?

生:因为注释里说“兮”是个语气词。

师:你看,借助注释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句意,还能帮助我们朗读呢。这个“兮”和前边的“哉”一样都是语气词,相当于现在的“啊”,在这样的词后面一停顿、延长,古文的韵味就出来了。不信我们来找个同学读读。

(指名读,读得很有韵味)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注意读好“哉”和“兮”后面的停顿。

评析:古文诵读,难在断句。辨别难点,点到为止,止于停顿,善哉!

师: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谁能一口气把这篇古文读下来?

(生朗读全文,很有韵味。全场掌声)

师:没读几遍就能把一篇古文读成这样,我真想说一句:善哉!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师范读,全场掌声。生齐读,明显有进步)

二、高山流水明知音

师:我们从课文哪些句子中能形象地感受到伯牙善鼓琴,而钟子期又真的善听呢?

生:(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怎么理解呢?

(师提醒生可借助注释理解句子,生说出大意)

师:他在理解这两句话的时候,有注释的就借助注释,没注释的就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来补充,这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这两个句子中的“善哉”和第一句当中“善鼓琴”“善听”的“善”意思一样吗?

生:“善哉”的“善”是“好”的意思,“善鼓琴”“善听”的“善”是“擅长、善于”的意思。

师:这种一字多义的现象在古文里很常见。这里的“善哉”是子期听了伯牙琴声后一种由衷的称赞。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

生:好啊!

师:谁来读一读?要把这种由衷赞叹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很有韵味)

师:善哉!“哉”字后面一延长,好像琴声都落到心里去了。我觉得你不仅“善哉”读得好,“峨峨兮”“洋洋兮”也读得好啊!当你读着这个“峨峨兮”的时候,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和画面?

评析:对古文词义的疏通和理解,存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一为“意思”,一为“意象”,一为“意蕴”。有些词,解到“意思”为止可矣,如“哉”“兮”等。有些词,既要疏通意思,也要还原意象,如“峨峨兮”“洋洋兮”等。还有些词,则要在“意思”“意象”和“意蕴”三个层面上求得融会贯通,才算切实妥帖,如后面的“志”“念”等。

生: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高耸人云的、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泰山。

师:体会得真好,把这样的画面感读出来。

(男生齐读,很豪迈)

师:不愧是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不愧是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泰山!第二句谁来读?

(女生齐读,很有感情)

师: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好像让我们看到了那宽广的“江河”。“江河”在古文里是有特指的,我觉得咱们班的同学肯定能猜出来。

生:“江河”是指长江和黄河。

师:对!你的古文底子真厚。想到这长江与黄河,你的脑海中跳出了哪些词语或诗句?

生:我的脑海中跳出了“波澜壮阔”“波涛汹涌”。

生:我想到了一句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白天涯”。

师:有这样的积累,了不起!正是这样磅礴雄伟的泰山,正是这样汹涌澎湃的江河!一起读。

(生齐读,读得很有气势)

师:无论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能知道。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讲就是——

生:(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这里的“念”与前面句子当中的哪个字意思一样?

生:和前面的“志”意思一样,都是“想”的意思。

师:没错。有时候咱们就可以用现代词语去代替古文词语来理解古文的意思。我想问问,钟子期必得的到底是什么?

生:伯牙心里的想法。

师:看来善听的子期不仅听懂了琴声,还听懂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心声。这样想来,钟子期说“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说的也不仅仅是伯牙的琴声吧?

生:钟子期不仅听出了伯牙的琴声,还听出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志向和胸怀。

师:什么样的志向?什么样的胸怀?

生:像泰山一样屹立在人间的志向,像江河一样宽广、能撑万里船的胸怀。

师:这样想来,伯牙的“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之“志”,不仅仅是想,那是“志存高远”的志,“胸怀大志”的志啊!

(板书:志)

评析:伯牙引子期为知音,乃在此“志”也!志在高山者,高山之志也;志在流水者,流水之志也。这是何等的志向与怀抱?唯五岳之尊、万古江河方能喻指。其实,诗以言志、歌以言志、乐以言志,在中国文化中向来是一种传统。课文中释“志”为“心里想到”,虽近学情,却废本意。志者,心之所去也,意为心愿所往。作为名词的“志”,乃志向怀抱之意;作为动词的“志”,乃心中向往之意。两者皆有“藏于心中的长远打算”之意。知音,实乃知志也。

师:伯牙琴艺妙绝天下,许多人都以听到他的琴声为荣,他们也都能感受到伯牙琴声的美妙,但是伯牙寄托在琴声中的高山流水般的志向和胸怀他们能得之吗?

生:不能得。

师:唯有谁能得之、必得之?

生:钟子期。

师:(板书:念)请你想象,假如你就是伯牙,一直以来都没有人能真正听懂你的琴声。可是在这里,无论你弹什么,钟子期都能“必得之”时,你是怎样的心情,又会有怎样的感慨?拿出课前发下的练习纸,请你顺着“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往下写。

(在背景音乐《知音》中,生练笔)

评析:练笔设于此处,善哉!妙哉!就以往的经验来看,此课的练笔通常会设于两处:一是模仿文中“志在高山”“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的句式,猜想“志在( )”时予期的回答;一是子期死时,猜想伯牙在子期墓前的断肠之言。两处练笔,各有弊端。模仿“志在”,虽浅近易行,但是,那些预设的“志在春花”“志在落叶”“志在杨柳”“志在白雪”等意象,显然扭曲和颠覆了作为“高山之志”“流水之志”的宏阔怀抱,与知音的主旨背道而驰。而且由于这类句式模仿的浅近和机械,学生的所谓练笔不过是一种套话加空话的文字游戏而已,几无语言习得的增量和内涵。至于抒写“断肠”,确有可取的一面,但通常存在两种风险:第一,由于之前对伯牙邂逅于期的那份惊喜、震颤,那种生命的高峰体验感受不足、不深、不真,断肠话往往流于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第二,就文本内容看,子期死后,伯牙的所言所行早巳彰明较著,学生的抒写往往难以超越“再无知音,终身不鼓”的精神信仰,因此抒写不过是一种同义、平面的语言翻译罢了。练笔设于感慨“得遇”,好处有三:第一,从伯牙的角度看,得遇知音的巅峰情感已经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此刻抒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第二,从文本的角度看,故事对伯牙的不吐不快却做了某种类似于“休克”的艺术处理,这一文本的未定点、空白处,给了学生极佳的回味和想象空间;第三,从课堂的角度看,学生为伯牙代言,将得遇知音的喜出望外、欣喜若狂尽情倾诉,营造出课堂教学的高潮,而这一高潮旋即与接下来的“子期死”形成一种巨大的情感落差,使教学充满了震撼心灵的张力。课堂实践证明,此练笔确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高效的语文教学,焉能放逐“设计”?

师:你想伯牙得遇钟子期,什么感觉?

生:非常高兴。

师:该怎么说?

生: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世间知音唯钟子期也!

师:相识满天下,知音只一人!

生: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此人知我所志,明我所念,真乃知己也!

师:真妙啊!“知我所志,明我所念”,多会说话啊,我看你不仅是伯牙的知音,也是文言文的知音哪!想知道伯牙当时是怎么说的吗?

(出示)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师:(激情朗读后)好啊好啊,先生你听我的琴声,听到的志向和情怀简直和我心里所想的——

生:(齐)一模一样。

师:这两人之间的默契,用我们常用的成语讲是——

生:心有灵犀、心心相印。

师:(板书:心)是啊,只有这样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只有这样知志、知念又知心的人,才可以叫做——

生:(齐)知音。

评析:对“知音”含义的解读,至此可谓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师:(板书:知音)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师生逐句对读,读完后换角色再对读)

师:你发现这些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感觉每一句的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是相对应的。

师:一句伯牙——

生:一句子期。

师:这样的形式好像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伯牙和子期,一个鼓——

生:一个听。

师:一个倾诉一

生:一个回应。

师:写得多妙啊!伯牙和子期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默契!从此,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

评析: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但是,对语文教学而言,不但不能忘言,更应辨言、悟言、得言。语言形式从来就不只是一个形式问题,语言形式是更高层面的语言内容,正如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所悟到的那样:一句伯牙,一句子期,这样的形式不正是知音在心灵上“精诚默契於苍穹”的自然写照和深刻呼应吗?

三、破琴绝弦祭知音

师:传说这一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让伯牙和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约定了第二年中秋再来相会。只可惜天意弄人啊!(播放音乐《伯牙悼子期》)当伯牙兴致满满地赶来与子期相会,他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默默,流水无语,天地也为伯牙痛失知音而黯然!

(课件逐字显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从此还有人能知我之志吗?(擦去板书“志”)

生:(齐)没有。

师:还有人能知我之念吗?(擦去板书“念”)

生:(齐)没有。

师:还有人能知我之心吗?(擦去板书“心”)

生:(齐)没有。

师:子期已逝,知音难觅啊!(擦去板书“知音”)一起读!

(生齐读)

师:伯牙绝弦,那是绝了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令人肝肠寸断,天涯何处觅知音啊!

(生再次齐读)

评析:语言形式是更高层面的语言内容,教学形式又何尝不是教学内容的更高表现呢?擦去“志”、擦去“念”、擦去“心”,终至于擦去“知音”,简单重复的教学形式的背后,却透出一种锥心的痛、破碎的美、穿越灵魂的巨大的孤独。

四、千古传唱怀知音

师:同学们,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才使得这个故事更加荡气回肠。课文后边有个“资料袋”,讲述了这个故事的源远流长,请你快速地浏览一下。

(生浏览)

师:同学们,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感动和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人。就在故事发生300多年后的战国时期,古书《列子》就记下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记下了这对知音的名字。齐读!

生:(齐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时间在流逝,500多年过去了,秦朝的《吕氏春秋》依然为我们呈现了这对知音相遇时那最美好的瞬间。一起读!

生:(齐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1000多年后的唐代,人们依然为伯牙的破琴绝弦叹息不已。一起读!

生:(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2000多年后的明朝,人们又用小说传颂着这个千古佳话。(出示全文)齐读!

(生齐读)

师:2500年后的今天,就在这个课堂上,我们班的孩子也在无限神往地传颂着这个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能背的背,不能背的就捧着书读。

(生激情背诵)

师:今天学习了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很知心的人,就可以称他是你的——

生:(齐)知音。

师:尽管我们知道,知音难觅,知音难求,但我们依然怀抱着愿望,在生命中寻觅着我们的——

生:(齐)知音!

(再次板书:知音)

师:好,下课!

评析:此课教学至第三环节结束,也未尝不可。没想到,后面又峰回路转,转出一番新的气象来。一转在“文化传承”,利用教材资料袋这一课程资源,梳理出一条知音文化的血脉,巧妙地将熟读成诵融入其间,让我们深深地沉浸于“斯人虽逝,精神长存”的文化氛围中;再转在“知音启示”,擦去“知音”的幻灭感与重书“知音”的拯救感,形成一种巨大的生命张力,伤感是有的,孤独也在所难免,但绝望深处的进发正是希望的所在。冷冷清清也罢,凄凄惨惨也罢,对“知音”的寻寻觅觅将是生命永恒的吟唱。

标签:;  ;  ;  ;  ;  

“知己文化”的知己:“博雅绝对弦”的课堂记录与分析_伯牙绝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