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在产业新城规划中的应用论文_付艳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在产业新城规划中的应用论文_付艳

上海尤安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433

摘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是针对中国高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分离的现象提出的,其含义是城市发展要以产业为(经济)基础,产业发展要以城市为(空间)载体,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相对应的匹配度。在当前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之下,城市的发展应该逐步完成由物的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型;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由功能主义过渡到人本主义继而朝多元共生的价值取向转型。未来阶段,“产”、“城”间的融合会呈现出“产”、“城”、“人”、“境”、“文”多要素碰撞与融合的发展格局。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背景;产城融合;产业新城规划;应用

1、前言

“新型城镇化”中的“新”体现在“以人为本”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意味着对“产城融合”的理解需要从过去的“功能导向”转向现在的“人本导向”,但目前鲜有以此为切入视角的讨论。探索在“以人文本”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产城融合、产城一体,已成为我国诸多地区在城镇化建设工作中需要着重开展的关键工作。

2、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

2015年底,上海市松江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6年,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作为上海市郊成熟度最高的新城,在新型城镇化诸多改革领域,如家庭农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老城改造等方面都走在全市前列。面临新一轮城镇化发展,松江综合试点建设坚持以人为中心,以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为目标定位,在准确把握作为上海“四个中心”和全球城市郊区、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以及具有悠久城市基因和厚重人文历史特征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和有效需求,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领域、全方位、均衡化、高水平覆盖,补齐社会发展短板,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统筹处理好九大关系:一是城市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强规划引领,推进产城融合,以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为抓手,聚焦6+X产业定位,科创驱动“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二是浦南与浦北。即城乡统筹关系,缩小南北差距,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富裕。三是新城与老城。进一步加快老城改造,完善老城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新老城的协调发展。四是城区与大学城联动发展。加强主动对接,建设环大学城科技园,实现区校联动与深度融合。五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在“美丽松江”基础上加强黄浦江上游水资源保护和佘山山林资源保护,履行责任义务。六是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以文化兴市、艺术建城提升城市品质与活力,彰显历史文化独特优势,传承时代文化脉络,提升城市发展的软实力。七是城镇建设与管理。优化城市综合管理网格化,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八是城市发展与底线思维。严守人口、土地、环境、安全底线,确保城市安全有序。九是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通过投融资机制创新吸引社会资本,达到投融资的平衡。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在产业新城规划中的应用

3.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西部小昆山镇。基地周边区域两条主要交通干道:上海绕城高速和G60高速交叉路口北侧。松江作为“上海之根”和“上海之巅”有着独特的生态与人文环境,作为泛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小昆山镇,更是以“玉出昆冈”的二陆《平复帖》闻名于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设计思路

对于小昆山镇这个新型城镇规划,我们目标是同甲方与松江区政府合力树立一个国家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的标杆,同时在全球大都会近郊打造一张国际化生态型人文小镇生活模式的名片,建设一座以生态旅游为载体,以养生养老和创新创业为核心驱动,以独特的汉晋文化为纽带的新型江南“都会田园”。

3.2规划方法

3.2.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和首要问题。松江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定位为在郊区形成功能相对独立完整的多中心功能体系,使新城中心达到市副中心的能级水平,具备承载文化和科技创新等全球城市部分核心功能,具有对于近沪地区城镇的服务和辐射能力。目标定位是建设“科创、人文、生态”三维度的现代化新松江。第一,建设科创松江。既要主动积极服从国家科创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服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规划,又要积极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渐实现“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第二,建设人文松江。文化是城市发展和城市更新的本质动力,重点着眼于人文精神提升和城市文化兴市,在“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中探索、展示与彰显松江品质。一方面,需要延续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增强文化吸引力;另一方面,注重促进人的现代化,增强城市软实力。第三,建设生态松江。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生态旅游,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注重绿色低碳发展,形成生态科技、生态人文的和谐布局,打造“远看青山绿水,近看人文天地”的美好家园。

3.3.2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以“四化同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化”是一个整体系统,“四化同步”的本质是“四化”互动发展。综合试点建设应彻底改变过去在城乡规划、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生态保护等存在的重城市、轻乡村的传统格局,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产业是城镇发展的经济支撑、凝聚要素的磁力场,构筑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家庭农场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一体化产业体系,能有效为城镇化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和动力源泉。

综合试点建设立足于三个基点,即全球城市近郊区的新型城镇化、松江迈向后工业化时期的新型城镇化、松江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新型城镇化。《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体规划(方案)》坚持“四化同步”的发展方向,并明确了各项任务的具体指标体系。坚持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打破城乡分割分治的二元结构,统筹安排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为平台,通过规划引领,使城市、新市镇和美好乡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完善城镇规划、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能有效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和城乡结构调整,促进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优势产业向农村转移、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探索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加快城乡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进程。

3.3.3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细化分解重点工作任务

松江制定了全面推进试点的30项重点工作任务,其中包括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产城融合示范区”基本建成;老城区旧改危房解困五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全面完成;环境新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960户污染企业拆除;小昆山镇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全面完成;公共服务配置基本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南北差距明显缩小;创建国家公交城区实现节点目标,初步建成一期有轨电车网络;深化完善“1+6”社区管理模式,形成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框架等。

4、结语

城市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综合体,它的良性运作与发展离不开健全的运营管理制度、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备、先进而富有活力的产业发展,以及人本导向的民生需求。因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城融合观就应该具备更加广泛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即时间维度上的“审时度势”,空间格局上的“因地制宜”,产业特征上的“多元共生”以及价值导向上的“返璞归真”。以“新”为核,以“新”为策的新型城镇规划,引发的“政策“引导”规划“的全新设计思考。

参考文献:

[1]刘畅,李新阳,杭小强.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21,7(1):104-109.

[2]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12(7):99-103.

论文作者:付艳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8

标签:;  ;  ;  ;  ;  ;  ;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在产业新城规划中的应用论文_付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