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全球学校道德教育的走向与跨世纪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学校论文,中国论文,跨世纪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性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一场全球性的产业革命冲击着所有的传统堡垒。教育被许多国家视为第一战略产业,革新教育、探索21世纪未来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而这种世界性的教育变革,涉及的是多方面的问题,其中以学校的道德教育最引起人们沉思。本文主要探讨面向21世纪全球学校道德教育的走向及跨世纪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若干问题。
面向21世纪全球学校道德教育的走向
学校道德教育对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都不可能是一种单纯的教育行为,它必然受到本国、本地区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制约,同时还要受到本民族传统的影响。因此,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学校道德教育往往显示出差异性,而且这种差异性在农业文明时代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是,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开始,尤其是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种差异性正在日益缩小。因为在高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遇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共同社会道德问题。而对政治、经济和科技等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而引发出的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高度重视,并已超越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全球学校道德教育的这种趋同走向,具体表现在:
(一)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制定道德目标和内容的共同因素。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个通过教育而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共同的规律和要求。就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来看,撇开众多国家和地区学校道德教育中纷乱繁杂的内容,通过分析、综合和归纳,可以寻找出制定各国各地区学校道德目标和内容的共同因素,即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从社会需要来看,各国各地区在道德目标和内容的制定上,大都围绕着如下几方面展开:1.道德规范的养成。即把以往社会逐步形成并遗留下来的约定结成的行为准则,通过修身科、宗教科、公民科、品德课及生活指导课等中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现有社会中的一整套基本的行为方式,目的在于使学生确立基本的道德观点,养成一定的行为规范。2.社会规范的传递。即把一些维护社会秩序所必不可少的社会生活准则,通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事等多种社会生活领域的教育,借助一定权力作用而以法律的形式出现,使学生能顺利地参加现有社会的正常生活,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和承担应有义务。3.维护国家利益。在国家利益这一问题上,即使在意识形态相异、政治经济体制各不相同的国家、维护国家利益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各国各地区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之一。尽管会出现敌对国家之间的德育内容和目标相背的现象,但各国各地区在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旗帜下进行热爱祖国、效忠祖国的教育却是共同的、统一的。如何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是各国各地区需要深入研究的共同课题。4.实现政治目标。教育与政治联系密切,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什么样的政治信念、观念和品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这一任务又主要是由德育来完成的。因此,德育目标和内容就注定要合乎社会的统治者和国家当局规定的政治目标,也就是说,要依据政治目标来选择德育的内容。在这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向来明确提出并把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德育的政治目标非常明确。尽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鼓吹学校教育不受政治干预,德育中不能强行灌输某党某派的政治观点以迫使学生接受并确立政治态度。但这只是表明这些国家政体上的原因,而无法否定政治制约道德教育这一客观事实。实际上,这些国家通过德育要培养的正是能遵循他们的政治秩序、维护和实现他们政治目标的下一代。
从人的发展的需要来看,各国各地区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确立德育内容和目标的同时,都一致强调要考虑人的发展的需要。认为德育不仅使人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要,还要使人能勇于改革不合理的、落后的东西,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因此,学校教育不应尽是灌输现存的社会规范、准则,并以此为准绳来评价德育效果,更应创造一种道德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角色承担,并在教师的启发下,由自己的积极思考而获得道德发展。
(二)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弘扬本民族的民族精神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各地区呈现出这么一个趋势,即道德教育的全球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这种有机统一性表现在:一方面,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把放眼世界、吸纳时代精神、注重发扬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新形成的共同价值观、道德观放在首位;将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把理想、信念和责任感、自立精神、坚强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作为21世纪人才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各地区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出现了一种注重传统、回眸寻根的世界性态势。即重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在消化、吸收和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重塑本国的思想、道德文化价值观。实践已经证明,在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越是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与教育,该国的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效就越大。这种重视本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共同意识,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
(三)对个体道德思维和道德探究能力的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专家学者以及政府相关部门深入探讨的课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校道德教育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更多地偏重于宏观研究。这种宏观研究虽然也涉及到个体道德思维、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等一系列个体道德问题,但主要是从客体的方面和宏观角度进行把握的,其结论往往是不完整不系统不明确的,致使“我为什么要有道德?”“我应当确立什么样的道德观?”“我应如何判断自己的道德行为?”等为人们所关注和思考的道德问题,得不到令人信服的回答,出现了价值多元化、价值相对论的现象。尤其是道德的不确定性、可变性和相对性等问题的出现,引起了道德教育者和道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进入20世纪70~80年代,伦理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开始注意到“个体道德”研究的必要性。个体道德所要揭示的是个体道德存在的依据,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机制,个体道德存在形态,个体道德的自我调控和自我涵养,以及个体道德人格的完善化等一般或普遍性问题。个体道德对个体来说,既是自觉自愿的东西,又是超越自我的东西;既是社会化的东西,又是个性化的东西;既是代表社会普遍意志的东西,又是体现和表现个体自由意志的东西;既是国家性的东西,又是全球性的东西。这种集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道德理论,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必然呈现其自身特点,尤其是在迈向21世纪历史进程中,如何探讨、把握个体道德思维和个体道德探究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普遍关注的问题。
(四)世界各国各地区越来越重视设置隐性的道德教育课程,力求通过潜移默化的工作达到强化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
本世纪60~70年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校课程设置专家开始注意“隐性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众多著名的教育专家认为,隐性课程是一种既非学校教育又非教授传授的东西。这些东西无需在课堂中讲授,也无需在集会中灌输,它蕴藏在优秀的课任教师、进步的课程设置、高层次的办学方向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之中。学生在这种良好的参与中,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薰陶中领悟出生活的价值和人生的真谛,端正学习态度、谨慎审视人生。由于隐性课程的设置对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人们事先不曾预料到的好效果,因而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道德教育已逐步由显性课程教育转向隐性课程教育,即把学校道德教育融合在任课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科学进步的课程设置和催人上进的校风学风这一三维空间构建之中,使学生在无课堂讲授和无集中灌输的氛围中接受道德教育。
跨世纪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理性思考
面对着全球学校道德教育的这种变化,我们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同时,还要比照我国自己学校道德教育的历史与现实,从现代化的高度,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概括和总结,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构想。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其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在这种整体的、全面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从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的发展等多种转型变化特质,这种转型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多种特质,对学校道德教育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且深远的。面对这种影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必须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宏观的理性思考:
(一)重视新科技革命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
世界范围内的新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整个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新科技的每一次重大成果,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念。从学校道德教育这一方面来看,它带来的正面的影响有:1.它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民主意识、民主观念,以及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有助于树立青少年珍惜时间、讲究效率,勇于探索的品德。2.它对青少年的学习方式,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以脑力劳动为特征的科技信息社会,随着多媒体、国际网络、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的到来,青少年原有的那种单一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将被对信息的选择判断、整合的学习方式所取代。3.它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高科技信息的社会中,人的生活方式将呈现出教养性、美学性、科学性、体验性、灵感性和心理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出现,将导致青少年生活方面的巨大改变。
从负面方面来看,科技革命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有:1.高科技对传统文化的侵蚀,使传统文化出现断层现象,从而使青少年对本民族的传统产生认同危机。2.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高科技产品,容易使青少年沉溺于“工商文化”的物质追逐与享受之中。3.科技的高速发展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地危及人类世代生存的环境,迫使人们对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重新进行探讨。
面对着科技高速发展给人们道德价值观带来的上述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采取如下几方面相应的对策:
首先,要积极寻找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现代科技精神之间的联接点与转换点,使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既不丢失中华民族优秀思想道德文化传统,又融合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科学精神。这是跨世纪高校道德教育必须深入、具体地探索和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其次,要重新确立适应科技新时代的价值体系,并从中寻找出核心价值。在保持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必须对其进行科学有机地转换,使其融合在科技新时代所构成的价值体系之中。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对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与传播,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交相辉映中,对人类道德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三,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即把人道、伦理、文化、科技融为一体,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营造道德教育的情境与氛围,让青少年在情境活动中扮演各种角色,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自我制约、自我判断的能力,促进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二)正确把握全球化进程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
“全球化”是指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越来越明显,这种影响使得具有共性的文化样式逐渐普及推广,进而成为全球通行标准的一种状态或趋势。全球化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对人类社会以及各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已经或正在带来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
1.全球文化价值观的逐步确立。
全球文化的基础是民族文化,它是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人类社会的几千年文明史中,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在保存自己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兼收并蓄各文化优点与长处,并在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得以发展、自立。在各民族文化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全球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和享受的人类共同文化,它包括建筑文化、交通文化、器具文化等实体性的文化;也包括消费文化、交际文化、广告文化、影视文化等表象性的文化;还包括习俗文化、艺术文化、宗教文化和价值文化等观念性文化。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日益密切的当代,学习和借鉴全人类共同文化,确立全球文化价值观,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
2.全球文化一体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世界性课题。
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A·马兹鲁伊认为,在当今世界上, 影响经济发展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全球文化一体化”,它是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世界性课题。全球文化一体化给世界各国各地区带来影响是:(1 )各国的经济发展突破了民族国家的地域界线,形成全球性的市场和经营网络,实现人、财、物的全球性交流。(2)需要大量具有广博知识、熟悉世界经济文化、 懂得国际法规、掌握多种语言、善于跨国经营的国际人材。(3)“国际化”、 “世界性”的教育新观念和新视野的确立,发展全球教育,培养全球人才将成为各国各地区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全球文化一体化将不仅有助于促进本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又将推动全球经济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发展和提高,闭关锁国的结果只能是停滞、落后、挨打,最终将被开除球藉。
在全球文化一体化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中,学校道德教育应侧重把握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把握国际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增强全球意识。即从全人类发展的高度去考虑国家或个人问题。这不仅能使我们更关心人类社会,更加了解和爱护人类生存的唯一环境——地球,而且能够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前提来思考人生的道路和人生的价值。
其次,在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大胆吸收全球的优秀文化。发挥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这是世界各国各地区未来发展的一条基本原则。历史已经证明,越是民族的文化,越能够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也就越成为“世界”的了。当然,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并不是要排斥外来优秀文化,它是在对全球共同文化的积极吸纳这一基本前提下进行的。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溶合,才能促进全球文化的一体化。
其三,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要密切关注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是注重对社会共同价值的密切关心,它与西方文化中过分强调个人价值的观念是背道而驰的。在全球文化不断冲击这一背景中,如何调整青少年的错位价值观,引导青少年在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又要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在讲究个人自身修养的同时,又要关注公共道德;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又要关心全人类公共价值。这是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要着重把握的问题。
(三)正确把握社会潜意识这一社会心理现象对学校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
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中,社会心理对学校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其中社会潜意识所带来的影响更值得深入探讨。社会潜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是在一定社会中缺乏公开表达意见的条件下所形成的各种社会情感、动机、意见、习俗等。社会潜意识作为一种具有隐秘性、叛逆性和自发性特点的精神现象,正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着学校道德教育。其具体表现在:
1.不良群体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良群体文化是一种与社会主义文化相偏离或相对立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组织形式、行为规范,具有明显的反社会化倾向,破坏性大。青少年一旦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很容易陷入这种群体之中,它不仅可以直接导致青少年的犯罪,而且对整个社会心理和社会风气,也会产生不良的感染。
2.不良社会信息造成的影响。当社会面临重大转轨时,旧的社会意识已不可能也来不及吸收和处理来自基层的社会信息,势必造成不良社会信息的大量产生。在新旧交替、传统价值观念失去威信,不良社会信息以其新奇的特点表现出来,很容易与青少年的好奇心理相吻合,并在他们中间引起共鸣。据有关方面的抽样调查统计显示,65%以上的工读学生,50%以上的少年犯的违法犯罪,大多与受过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有关,不良信息的主要媒介是录像、书刊、电影、电视、录音带、游戏机、影蝶机等。青少年时期是心理上的“断乳”和“动荡”时期,他们尚缺乏分辨与自控能力,那些潜隐的不良社会信息的传播,往往因其歪曲乃至丑化现实而误导青少年的一生。
3.家族文化带来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家族传统浓厚的国家,在长期的封建家庭发展过程中所因袭和积淀下来的,包括传统、习惯、遗风、族训、族规、禁忌等在内的家族文化,是维系一个家族存在的重要心理纽带。全国解放后,这种传统的家族文化,是维系一个家庭存在的重要心理纽带。全国解放后,这种传统的家族文化一度随着封建家族活动的消声匿迹而处于消解过程中。但是最近几年,传统的家族文化又以一种新的形式有所回复,如寻根祭祖、修祠堂、续族谱等。在这一回复中,我们既要看到家族文化中包涵的优良传统习惯的影响,也要看到家族文化中残余的陈规陋习对青少年带来的感染。家族文化中残余的惰性力量及其保守因素,具有箝制人们思想、束缚着人们的行动、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的负面作用。在家族文化的影响下,青少年的人生态度,生活习惯、社会规范等不仅不同程度地带有家庭的痕迹,并伴随其一生,而且容易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有时甚至会给人们带来某种不堪设想的后果。
(四)认真总结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认识偏差,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学校道德教育模式。
全国解放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走过一条曲折的弯路,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本质认识产生偏差,其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从而大大窄化了德育的功能。2.把德育等同于理想教育。这种过度理想化的德育,不仅排斥德育的现实取向,而且导致德育走向完全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极端。3.把德育等同于集体主义教育,将德育推向一个无视个人的存在,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极端。4.把德育等同于知识教育,将德育作为知识教育的一部分,成为应付考试,争取考分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面对着在学校道德教育本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上述认识偏差,1994年4月, 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新人作为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这不仅确定了中国各类学校道德教育的明确方向,而且有力推动了中国道德教育的变革过程。在这一变革过程中,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出现了几种颇具代表性的学校道德教育模式:
1.磨练教育。这是针对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吃苦精神不够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德育教育模式。其基本内容是:训练其行为,磨练其意志,锤练其精神,锻炼其理想。其内在要求是:把锻炼学生的理想情操,作为磨练教育的核心;把磨练意志和锤练精神作为磨练教育的基础;把训练行为作为磨练教育的外在表现。其基本形式是:远足拉练、劳动锻炼、实践体验、行为训练、吃苦磨练、学习竞赛、体育锻炼等。
2.心心教育。这是针对青少年在心理因素方面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一种德育教育模式。有的专家把这种德育教育模式归结为“五心教育”,即“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国家、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也有的专家把这种教育归结为“六心教育”,即“热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关心献给环境、信心留给自己”。
3.社区教育。这是针对青少年缺乏与社会联系,不了解社会现实状况而提出来的一种道德教育模式。其目的是让学生走向社区,让社区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基地,使学生从课堂上的被动受教育转为社区中的主动受教育或者使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在为社会服务中,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增长社会责任感。培养爱祖国、爱社会、爱家乡、爱人民、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爱心。
4.三位一体教育。这是针对长期以来学校道德教育处于孤军作战、收效不大这一现实问题而提出来的一种道德教育模式。其具体做法是:将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学生家庭以及所属村委会、居委会与学校紧密联系起来,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校内外目标、方向一致的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系统,使学生在这种大道德教育环境中,不断提高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水平。
上面简要介绍的是当前理论部门和实际部门正在积极探讨的几种道德教育模式。如何建立一种科学、规范、实效的道德教育模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入探讨。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模式的建立,都要牢牢把握如下几方面的问题:1.要坚定不移地把道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树立德育首位的观点,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工作者必须拥有广博专深的道德知识储备,具有健康的人格,对学生要有人格的感召力,能成为学生信服的楷模,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3.道德教育部门要在明确层次性和针对性的前提下,强化系统性,把小、中、大学的道德教育作为一个大系统来安排。4.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追求实效,使其更具操作性、更趋规范性。
标签:道德教育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青少年教育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