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论文_李元华

农田水利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论文_李元华

李元华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咨询公司阜新分公司 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大力发展灌溉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不仅能促进农业稳产、高产,而且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也正因为农田水利诸多方面的优势,从而其施工建设也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该种状况,则需要农业工作研究者加以对农田水利工作的设计以及施工过程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以后农田水利施工建设中避免出现对环境的影响因素。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传统农田水利施工建设的模式亟待改善。农田水利工程要从原来服务农业发展的单一功能,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农田水利;施工;环境影响;对策;分析

1导言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农田水利施工模式逐步受到人们的淘汰,现如今,建设生态农业成为了当下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核心理念。因此,对于农田水利施工工程来说,要从传统中单一发展农业的方向,逐步向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方向演变。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不断发展,致使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其影响力也在不断的加强。而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规划建设等方面,必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但是在实际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该项问题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基于此,为了促使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能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在接下来的阐述中,将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从而在农田水利建设对环境产生一系列影响的基础,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其对环境影响的措施。

2农田水利施工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1对农田、林地、草地产生的影响

农田水利施工过程中,会占用部分土地或水域面积,从占地到清理这一过程中,会对当地的农田、林地或草地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其结果是对当地生态圈动植物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还有可能破坏当地的食物链。

2.2对水域产生的影响

农田水利施工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点源污染,如建筑垃圾、施工废水等。建筑垃圾直接倒入河道中会造成河道阻塞。施工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进沟渠,会使当地水质形成严重污染,不仅使水中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水源污染也会对当地的土壤和植被产生破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不利影响。

2.3对水环境产生的影响

农田水利施工大多在农村进行,在农村开展水利施工建设时,普遍是依靠原有的河流建设。河流治理施工建设过程中,水温、水流及水流量都会受其影响产生变化。水流会从自然流动状态被迫静止,水中溶氧量受其影响严重降低,这也导致河流的自恢复及自清洁能力严重下降。随之而来的是水中的有毒物质及有机物逐渐增多,破坏了当地水环境的平衡状态。

3农田水利施工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压缩工程占地与用地面积

为了减少农田水利建设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在保障工程设计效益的基础上,将最大限度缩小占地面积,合理规划用地建设,减少水利建设中占用的土地面积。比如在进行地基开挖时,其施工建设可以在缩小面积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多选择荒废地进行。尤其是在进行地基深挖施工时,要把施工方案不断优化,从而减少回填量的同时尽量避免对周围土地的破坏,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免受破坏。另外,在进行红外线临时占地施工建设时,除了尽可能的选择荒地之外,在工程完毕之后,更要及时对红外线所占荒地进行地形恢复,将施工建设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影响降到最小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采用新技术

如今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技术也得到了长期的发展。在农田水利施工建设中更好的应用该些新型科研技术,不仅能够保护环境免受水利建设的破坏,而且还提高了建设施工效率。

3.3采用新材料

目前,不断出现的新型节能环保材料,促使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成为了事实。因此,这就对从事农田水利建设的工作人员有了新的工作要求,为了促使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在发挥出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到与环境协调发展,建设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积极发现并利用好新型的节能环保材料。

3.4严格落实施工“三同时”

在我国近期颁布的《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在进行建设项目的施工时,其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工程建设同时存在,其防止污染的措施也必须符合规定的环境影响条例,建设单位不能出现私自更改的行为。因此,对于农田水利施工建设者来说,必须以相应的环境影响条例作为基础,进行项目的确认工作,另外,在建设过程中要以“三同时”为制度规定,将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实处,避免一个建设项目完成后出现新的环境问题。

4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

4.1结合生态环境进行水利工程建设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以其施工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应该做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分析、处理人类、环境与工程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时,尽可能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只有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共同发展,最终才能实现双赢。其次,农田水利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心建设思想,确保经济效益能够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将工程建设与环境建设相结合为基础,改变传统单一的施工管理,从而更好的进行生态环境、施工等全方面的施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更好的做到保护生态环境。

4.2实现施工中资源的综合利用

所谓的实现施工中的资源综合利用,其实质是建设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在进行农田水利施工过程中,应该着重使用一些能够循环可再生的材料,以再生循环作为施工基础,对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时的进行处理,或者是将其中一些废弃材料变废为宝,从而最终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目的。比如说,在农田水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这时可以用来将其进行沟地填满使用,既能使水利建设的生产成本减少,而且还很好的保护了环境,提高的生态效益。

5结论

传统农田水利工程为农业经济服务,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许多破坏。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水利工程工作者要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共荣,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强.浅谈农田水利施工建设技术水平的提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6):217.

[2]王兵.浅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2):125+127.

[3]张水平.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和质量控制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08):148-150.

[4]杨德利.浅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1):138-139.

[5]卡哈尔别克•努尔木哈买提.概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12):266-268.

[6]何志军.小型农田水利施工与管理探讨[J].水利技术监督,2013,21(06):21-23.

论文作者:李元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农田水利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论文_李元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