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应绍所反映的汉末讲话_说文解字论文

服虔、应劭音切所反映的汉末语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音论文,服虔论文,应劭音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有关汉代音的研究不多,原因之一是材料不够。上古音研究的主要材料是韵文和谐声字,此外还有经传中的异文和假借等。一些古籍中的音注,自然也应是古音研究的重要材料,可学者们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研究服虔、应劭《汉书》注中的音切资料,对其中所反映的语音特点作一全面细致的探讨,为汉末语音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服虔,初名重,又名祗,字子慎,汉河南荥阳人,中平末,任九江太守。著有《春秋左氏传解谊》,清王谟、袁钧、马国翰有辑佚本,一至一二卷不等。

应劭,字仲瑗,一字仲援,又字仲远,汉末汝南南顿人,灵帝时,举孝廉,曾任泰山太守。后依袁绍,卒于邺,博学多识,且著作宏富,现存者有《汉官仪》,《风俗通义》等。他们两人各自所作的《汉书》注,赖唐颜师古征引,得以部分保存。服虔、应劭给汉字注音,多用直音法,但有少量的反切。传统音韵学一般认为,反切法始于三国魏时孙炎,但景审、章炳麟指出:反切实始于东汉服虔、应劭(注:章炳麟《国故论衡、音理论》云:“是应劭时已有反语则起于汉末也”。景审序慧林《一切经音义》说“古来音反,多以旁纽为双声,始自服虔”。)。因此,研究《汉书》服虔、应劭注中的音切资料,不惟对汉语史,同时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反切的特点,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的方法是,将颜师古《汉书》注中所引服虔、应劭音注一一摘下,制成卡片,参考中古音及同期音韵资料,考察各自音注所反映的实际语音。在研究中,无论是直音或反切,我们都认作“互注”(对于反切,被切字与反切上字在声类上形成互注,被切字与反切下字在韵类上形成互注)。以下依次讨论服虔、应劭两个人的音注所反映的声母、韵母、声调问题,他们所用的音注方法等。

二、服虔、应劭音注的声母

音注中直音的注音字与被注音字之间一般是同音关系,同时反切的被切字与反切上字的声母相同,故我们可以推求服虔、应劭时代声母系统的特点。上古声母演变成中古声母,如果没有其他音变条件,其发展应该是平行的。在音注资料中,如果某类(或某系)声母的字常常为某类(或某系)声母的字注音,那么他们在上古也应是一类(或一系)声母。服虔、应劭注中,声母的互注情况如表1(见第44页)。 以下一一讨论各系声母的情况。

(1)唇音 帮滂并明非敷奉微八母,在服虔、应劭音注中, 本身互注共有19对,帮母有5对,并母有7对,明母有5对, 非母奉母各有一对,滂敷微未见。另外并非混注一例:1574·8:裴音非(注:见1574、6指出《汉书》中华书局1990年本第1574页注[六 ],“斐音非”是应劭注中的内容,以下例同此。服虔的注也是一样。)。并敷混注一例:1626·5:番音盘,非奉混注二例:1577·9:复音腹,1611·5:枹音鈇,帮滂混注2例:2078·2:跋音拔,3585·2:芭音葩。

以上的材料,可以看出服虔、应劭音注中重唇声母跟轻唇声母形成互注共有三例。由于直到《切韵》时代轻唇音还没有分化(注:帮、微在反切中还是混用的。),而且轻唇声母只出现于合口三等,跟重唇声母形成互补,故可肯定东汉时代唇音只有帮滂并明一组。即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是无可争议的。

另外,1630·1:“庞音龙”似乎说明上古音有复辅音b1-

(2)舌音 端透定泥来五母,本身互注共有16对,端母有2对,定母有5对,泥母有2对,来母有7对,透母未见。此外,端定混注1614·1:敦音屯,透定混注224·1:町音若挺,泥娘混注1506·3 :朒音忸怩之忸,各有一例。这一系声母跟喉牙音声母相混的有一次,定溪混注2405·3:逗音企。还有定母与心母亦有混注1579·5:脩音条。

知系声母中,澄母互注的一次,另与定母互注亦有二次:见1626·6:沓音长答反,2111·2:魋音椎。

此可证钱大昕所谓“古无舌上音说”。另外,知彻娘本身互注的都没有出现,只有彻母与晓母混注(4206·6 :齅音六畜之畜)和澄母与喻三混注(1250·5:腄音)。

上述的结果中值得注意的是端定、透定混注的例子。即,清浊混注的情况。

(3)齿头音 精清从心邪五母,本身互注的, 精清从心各有一对,邪未见。另外,精从混注两对:1573·13:酂音嵯,3001·2 :龟兹音丘慈。清从混注一对:2027·1:鲰音七垢反,精清混注一对:2868·7:鼱鼩音纵劬,清心混注一对:4160·4:迁音仙,心邪混注一对:1616·10:眗音旬日之旬。这一系声母还有跟庄系声母相混的,共有二例:从崇混注一例:1595·2:孱音践, 心山混注一例:3277·4:选音刷。这个结果, 说明精系与庄系有很密切的关系。说文读若研究也反映了这种现象(注:见《说文解字》读若研究。杨剑桥。语言研究集刊1。 复旦大学出版社。见《说文解字》读若与古声母的考订。刘淑学。语言研究。1994增刊。)。此外,又有清日相混一例:393·1“狙音若蛆反”,颜师古不同意应劭对它的注音,注曰:“千絮反”。齿头音中也有很多清浊混注的情况,例如,清从、精从、心邪等。

(4)正齿音 庄母书母昌母本身互注的各一对, 章母禅母山母自身互注的各两对。章系内,章禅混注例较多,共有6对:1597·2:汁音十,1616·11:氏音支。1797·3:浙音折,1589·11:承音证,266·4:阏氏音焉支,1804·6 :惴音章瑞反。此外,章知混注:1316·7:骘音陟也,禅定混注:1627·5:蝉音提,庄从混注:2054·4:沮音阻,书澄混注:1795·3:沈音长含反,各有一例。 泥母与日母的混注有两例,见3324·6:臑音奴沟反,又音奴皋反。

这说明章系与知系有密切的关系。钱大昕指出古人多舌音,黄侃《音略》又明确提出上古章系归端系(注:见黄侃《音略》。)。目前学术界对与上古章端两系声母大概有两种意见,一是章系归端系(注:参见《黄侃论学杂著、音篇》),一是章端系读音相近,但不相同(注:参见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东汉,两者关系仍很近,这有同时期的其他材料可以佐证,如说文读若(注:见《说文解字》读若与古声母的考订。刘淑学。语言研究。1994增刊。)。

(5)喉牙音 服虔、应劭音注中这系里的例子最多。 喉牙音中,本身互注共有49对。见母有10对,溪母有6对,群母有3对,疑母有4 对,晓母有5对,匣母有8对,影母有2对,喻三母有9对,喻四母有2对 。另有见溪混注4 次:1612·3:开音羌肩反,1618·6和3001·2 :龟兹音丘兹,1429·3觭音奇偶之奇。见群混注2对:1469·6:音君狂反,1616·10:卷音箘簬之箘。 见匣混注2 对:6·1:告音如嗥呼之嗥,2197·3:咸音减捐之减。晓匣混注2对 :1198·13:鄗音臛,1795·3:夥音祸。晓喻三混注 :4102·1 :炜音晖,疑喻三混注:35·5:为音无伪之伪,疑匣混注 :1053·15 :吟音含,影喻四混注:175·4:忧音裔,各有一对。

这系声纽里的混注情况很复杂,晓匣两纽与牙音混注尤为突出。李新魁提出了上古音晓匣两纽读归见系群纽(注:李新魁。“上古音‘晓匣’归‘见溪群’说”。《学术研究》1963。第2 期。),即在魏晋以前,后代属晓匣纽的字并不念为[x][γ]的音,而是[k][k‘][g]的音,与见溪群纽没有区别。考虑到还有清浊相混的情况,见溪、见匣、见群、晓匣混注就不难理解了。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匣母自身互注8对,喻三9对,两者竟未见一例彼此混注的 (注:罗常培“经典释文和原本玉篇反切中的匣喻两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八本一分。王力。王力文集,第九卷。《汉语史稿》P.94)。另据杨剑桥报告,《说文解字》读若亦表明,“喻三与匣母不混”。服虔、应劭音注中未见喻四与定母混注,所以其与定母的关系亦无从讨论。

总之《汉书》服虔、应劭注声母研究说明,东汉时代声母轻重唇不分,舌头和舌上不分,精系与庄系,端系与章系读音相近。另外,清音声母跟浊音声母常有相混。

三、服虔、应劭音注所反映的上古韵母(附声调)

1.阴声韵

阴声韵字的注音主要有三种情形。(1)自身互注。 下面是自身互注的韵及互注次数(所例韵为《广韵》韵母):

支5,纸1,之5,寘2,微1,鱼1,语1,遇1,麌1,虞6,模2,姥1,齐1,祭1,台1,肃2,肃1,宵3,肴1,豪1,告1,号1,果1,马3,宥2,侯2,候1,尤1,

(2)同韵系,但不同声调字混注:

纸: 支(266[注4]阏氏音焉支,1616[注11]氏音支)

支:寘(35[注5]为音无伪之伪)

支:寘(173[注8]貤音移)

尾:微 (4102[注6]炜音晖)

姥:模 (1464[注3]砮音奴)

语:鱼 (25[注9]巨音渠)鱼:御 (1626[注1]虑音闾,1562[注1] 舆音豫)

豪:号 (6[注1] 告音如嗥呼之嗥) 侯:厚 (2027[注1]鲰音七垢反)

(3)韵系不同的字混注;

支:脂

(1629[注3] 音弥) 支:尤 (1250[注5]腄音

支:尾(3965[注12]仪音螘) 支:至 (2356[注12]卑音畀予之畀也)

候:纸 (2405[注3]逗音企)

灰:微 (1574[注8 ]裴音非)

灰:脂(2111[注2]魋音椎)

灰:之 (2456[注3 ]媒音欺谓诋欺也)

模:麻 (1611[注2]允吾音鈆牙) 戈:模 (1957[注9] 音规摹之摹)

姥:麻 (1616[注9]祖音罝) 尤:祭 (175[注4 ]忧音

尤:萧 (1579[注5]脩音条) 萧:宵 (1063[注14]漻音来朝反)

灰:怪 (2089[注1] 音菅蒯之蒯)

虞:侯,豪 (3324[注6]朐音劬,臑音奴沟反, 又音奴皋反)

以上音注材料表明,模跟麻(部分)在上古确应属于同一个韵部(鱼部);灰跟微同属于一个韵部即微部,尤跟萧(部分)共属于上古的幽部;而宵与萧(部分)形成上古的宵部。“汉魏的用韵已经接近《切韵》的系统,就是尤幽一类,豪肴为一类,萧宵为一类(注:参见王力《汉语史稿》(上),王力文集。第9卷。P.107)”。这里的材料正可与用韵研究的结果相印证。

一般认为,支、脂、之三部在上古界很严,但服虔、应劭音注中已有支脂相混的现象,很可注意。模戈相混是上古鱼歌两部字的偶尔混注。支尤的混注,当亦是偶然的现象。

2.阳声韵

(1)阳声韵字的注音也有三种情形。(1)自身互注。韵及次数如下:

真2,谆1,文1,魂1,混1,寒2,翰1,桓2,缓1,山1,删1,先2,霰1,阳1,养1,唐1,宕1,庚3,精2,青2,迥1,蒸1,谈2,盐2。

(2)同韵系,但不同声调的混注:

线:狝 (2227[注3]嬗音如蝉) 咸:搛 (2197[注3]咸音减损之减)

阳:漾 (1469[注6] 音君狂反) 删:谏 (271[注 1] 音若讪)

(3)韵系不同的字混注;

钟:江 (1630[注1]庞音龙)钟:清 (2868[注4]鼱鼩音纵劬)

养:肿 (1624[注2]犷音巩)轸:狝(1616[注10 ]卷音箘簬之箘)

准:仙 (1611[注2]允吾音鈆牙) 缓:迥 (1603[注6]并音伴)山:狝(1595[注2]孱音践)

仙:感 (365[注10] 音惨(注:“”: 《广韵》七然切,《集韵》七感切。))

侵:覃 (1595[注4 ]镡音淫)侵:覃 (1053[注15]吟音含)

寝:覃 (1795[注3]沈音长含反)感:豏(1055[注6]啿音湛湛露斯)

盐:瑑(113[注1]阽音反坫之坫)

阴阳混注:

狝:祭 (4044[注4]瑑音卫) 仙:齐(1627[注5]蝉音提)

钟江、山狝、侵覃分别共属于上古的东部、寒部、侵部(注:根据王力的分析。)。服虔、应劭的音注正可以佐证这些通过归纳《诗经》等韵文韵脚及谐声字而得的上古韵部。真仙、谆仙混注的情形,可能是方音的反映。

在先秦时代,真耕两部经常合韵,如《诗经·周颂·烈文》叶“人训刑”。是为-n,-ng 尾相混。真跟耕两部毕竟主元音相同, 故偶有合韵,而这里,“伴”属于上古寒部,“并”属于上古耕部,却以“伴”注“并”,这种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由于资料太少,我们不能据《汉书》服虔、应劭音注中的材料看出东汉时代韵系大概来。

3.入声韵

服虔、应劭音注中入声韵本身互注的共有15对:

屋2,物1,没1,末1,薛2,铎1,昔1,职1,德1,缉1。

入声韵与阳声韵混注的有2例;

狝:辖 (3277[注4]选音刷) 准:薛 (2[注1]准音拙)

入声韵与阴声韵混注的5例;

尤:昔 (1638[注4]驺音驿)豪:锡 (3215[注10 ]咷音涤濯之涤)

号:觉 (2845[注5]謈音暴) 有:屋 (1506[注3]朒音忸怩之忸)

遇:烛 (195[注4]烛音注)

这些例子给上古音研究提供了很重要的资料。罗常培、周祖谟在《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中指出了很多汉代方音现象(注:参见罗常培、 周祖谟。 《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1958。P.76—114。)。其中阳入、阴入混韵的情形和这里相似。

四、服虔、应劭的注音方法

从表中可以看出东汉服虔应劭注音多用直音法而同时又采用了反切的注法。直音法中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A音BC之B(C)的注音方法。这种方法是主要用以区别多音字的读音。

反切法始于东汉时代。作为早期反切的代表,服虔、应劭《汉书》音注中的反切,有没有一些明显不同于后代的特点呢?他们的反切的特点是他们没有考虑过声调。反切下字应当包括被反切字的声调,可是他们音注中的反切里,并不能准确反映声调。这是和后代的反切有区别的。

服虔、应劭所用注音方法统计如下:

服虔 应劭

A音B 51 67

直 A音若B1

3

A音如B

音 A音BC之B或C

法 A音AB之A18

6

A音AB之B

反切法 5

10

五、结论

从声纽方面讲,服虔、应劭音注除了轻重唇不分,舌头舌上不分,精系音近庄系,章系音近端系外,还有清、浊声母混注。在韵系方面,《汉书》服虔、应劭音注中的多数材料确实能在某种程度上证明现已归纳出的上古韵部,但其中也有一些音注显得与上古韵部不同。其中有的音注所反映的现象,还有待今后研究。此外,这里提供的很多不同声调(中古声调)字互注的情况,对上古声调的研究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资料。服虔、应劭音注中的注音方法,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这对于中国语言史尤其是汉字注音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唇音 舌音

内部互注6

帮:帮2 5 端:端2

竝竝3 定:定1

服 明:明1泥:泥1

来:来1

同系异声互注2

帮:滂2 2 定:澄1

泥:娘1

虔 异系声母互注1

竝:溪1 1 定:溪1

应 内部互注13 帮:帮3,竝:竝4 12 定:定4

明:明4,非:非1澄:澄1

奉:奉1泥:泥1

来:来6

同系异声互注4 竝:敷13 端:定1

非:奉2

透:定1

竝:非1

澄:定1

劭 异系声母互注1竝:来1

3

澄:喻

(三)1

澈:晓1

定:心

齿头音 正齿音

5 章:章2

昌:昌1

书:书1

禅:禅1

内部互注

同系异声互注

3

精:从1

2 章:禅1

清:从1

清:心1

精:清1

异系声母互注 5 章:知1

禅:定1

庄:从1

泥:日2

内部互注4 精:精14

庄:庄1

应 清:清1禅:禅1

从:从1山:山2

心:心1

同系异声互注2 精:从1 4 章:禅4

心:邪1

劭 异系声母互注3 从:崇1 2 庄:喻

(三)1

心:山1书:澄1

清:日1

喉牙音

内部互注26 见:见5,溪:溪3,影:影2

服 群:群3,疑:疑2,喻:喻(三)1

晓:晓3,匣:匣5,喻:喻(四)2

同系异声互注 7 见:溪2,疑:匣1

见:匣2,晓:喻(三)1

影:喻(四)1

虔 异系声母互注 3 见:来1

澄:喻(三)1

明:溪1

应 内部互注23 见:见5,溪:溪3

疑:疑2,晓:晓2

匣:匣3,喻(三):喻(三)8

同系异声互注 7 见:溪2

见:群2

疑:喻(三)1

晓:匣2

劭 异系声母互注

标签:;  ;  ;  

萧应绍所反映的汉末讲话_说文解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