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人们对电能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同时也对供电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依靠电话沟通实现电力抢修调度的模式已不能适应供电企业客户服务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考虑到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将引入先进的“大云物移”技术,对配网抢修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完善改造,对支撑配网抢修业务的相关信息系统进行功能优化,提升配网抢修整体工作的智能化和经济化,提高配网抢修作业的精益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物联技术;配网;智能抢修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用户要求从“有电用”转为“用好电”,对电力供应可靠性、故障抢修及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供电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优质服务为目标,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打通流程和资源壁垒,通过变革组织架构、应用设备技术、建设指挥平台、制定高效机制、优化业务流程、扩展业务应用六个方面,建立营配调专业融合、信息融合、业务融合的横向协同工作机制和纵向集约工作机制,以派发内部工单的形式开展主动抢修,有效提高供电可靠率和供电服务水平。
1配网故障抢修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对于配网的故障定位不够准确
我国对于配网的故障定位十分不够准确,在进行配网故障抢修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的工作步骤才能够真正进行故障抢修工作的开展,当前我国在配网故障抢修中主要是客户对出现的故障进行报修后,相关企业对所报修的故障进行核实之后才会派遣人员进行修理,由于缺乏先进的检测设备,检修人员往往是根据用户的用电情况再结合自身以往的经验判断故障出现的位置,对整体的抢修的时间增加,难度加大,从而耗费大量的精力进行故障的维修,对用户造成较大的损失,也会对该区域造成一定面积的停电为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如果故障发生在商业区域或者工厂区域为商家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计的。
1.2在配网的故障中隔离性较差
配网故障本身具有隔离性较差的特点,所以当电力故障发生时周围一定的区域也会受到影响,造成部分区域停电或者电力工供应不稳定,严重时会导致大部分区域整体性停电,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影响非常恶劣。在电力故障中分为低压故障和中压故障,不同压力所引起的故障类型不同,带来的故障影响也不同,中压故障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所以当发生故障时尤其是中压故障应当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将故障区域隔离起来防止影响到其他区域的正常供电,从而导致更大不良影响的发生。但是当前许多电力企业的抢修效率低,电力企业在接到报修情况时不能立即展开抢修工作,对于故障区域的隔离起不到关键性的效果,在检修人员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工作之后故障所波及的区域已经很大了,此时对于检修工作来说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以及更多的人员与精力。
2基于物联技术的配网智能抢修策略
根据配网故障抢修业务管理需求,结合移动应用及物联技术特点,重点对配网故障抢修的故障信息获取、故障初步研判、抢修单元调配、抢修工单派发、现场勘察、抢修物资调配、抢修远程指挥、抢修信息发布和抢修评估分析等8个关键业务环节或功能点进行梳理,从而进一步抽取和细化功能优化提升点,支撑配网故障抢修业务智能化,如图1所示。
图1 关键业务环节
2.1故障信息获取
用户除通过拨打95598客户电话进行故障报修外,还可通过电力App移动应用实现网上故障报修、抢修进度跟踪、接收相关通知等。营销(95598)可自动接入该类用户外网报修,进行初步过滤甄别后,转派抢修指挥人员。95598接受客户的报修后,根据已发布的停电信息、故障点追溯分析结果和用户电费缴纳情况,对报修工单完成初步过滤或合并,将初步判定后的工单告知抢修指挥中心人员。抢修指挥中心人员在接收到95598派发的报修工单后,根据已发布的停电计划和现场停电作业情况,对报修工单进行有效性判断,对于因计划性停电或现场临时停电作业引起的客户报修,将抢修工单退回营销(95598),并告知退回原因和预计修复时间。对于有效报修进入后续研判分析和派单抢修流程。调度人员在确认调度自动化(包含配电调度自动化)开关跳闸信息、班组汇报等内容后登记配网故障信息,并向抢修指挥中心人员通告故障信息。抢修指挥中心人员接收到的由调度故障登记产生的抢修工单后,进入后续研判分析和派单抢修流程。
2.2故障初步研判
新故障信息推送至抢修指挥中心时,抢修指挥人员利用辅助方法判断新故障信息和已有故障信息是否重复,对于做过故障停电范围分析的报修工单,进行自动判别合并。在查明故障原因后,将因同一个故障点引起的抢修工单进行合并。抢修指挥中心人员分析报修点的供电路径相关设备信息,通过实时召测、停电事件关联分析、风险点分析、专家研判等手段,进行故障点辅助定位。经过信息分析、整合,形成故障诊断依据,并根据故障类型预估故障修复时间。针对典型故障,抢修指挥中心人员根据故障类型以及故障原因,通过检索典型故障案例库,快速形成切实可行的故障处理方案,下发抢修人员指导抢修工作高效开展。
2.3抢修单元调配
抢修指挥中心人员在接到抢修单后,根据故障点位置、抢修驻点位置、抢修单元资质和人员占用情况等信息进行抢修单元调配分析,实现在故障初步判定后,最短时间内选派距离故障地点相对较近、没有被其他抢修任务占用且具备相关技能的抢修单元到达现场,通过合理调配抢修单元,提高抢修效率。抢修指挥中心人员根据抢修单元的位置定位,实时掌握抢修单元的位置信息和行动轨迹信息,强化抢修指挥中心对抢修单元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对抢修单元分布情况、技能资质、工作效率及质量等信息的监测分析,实现抢修单元的全面评估,并给出合理化优化建议,以便持续提升配网抢修智能化水平。
2.4抢修远程指挥
抢修人员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现场签到,并对抢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现场记录,抢修指挥中心人员通过移动终端的回传信息及时掌握抢修人员到位情况、抢修过程信息及最新进展,从而对抢修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远程指挥,确保抢修工作高效开展。利用移动通信技术,抢修指挥中心人员可以与抢修现场进行实时交流指挥,同时针对疑难问题可组织相关专家通过语音、视频等方式,对抢修现场进行远程同步支持,提升抢修工作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按照故障类别、标准阶段,设置故障抢修的标准时间,抢修指挥中心人员可据此对现场抢修人员进行预警提醒和超时督办。
2.5抢修信息发布
根据抢修人员确定的故障设备,分析出停电影响范围,通过营销中心的客户登记信息外网移动App对影响范围内的大用户、居民、小区物业等相关人员进行停电信息推送以及预计恢复供电时间告知。通过及时向用户发布相关信息,提升电网服务在所属用户意识中的级别。
结语
结合移动终端的易携带、普及性、移动性优势,现场抢修人员能够不受时间和环境的限制,提高了电力抢修工作效率。同时传统工单处理过程中的取单、任务分配、处理结果回填等环节都通过手工处理、电话沟通来完成,效率低、耗时长;而使用智能抢修功能后,抢修处理全过程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大幅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抢修人员现场处理完成后,通过手机即可将处理情况反馈回填。
参考文献
[1]孔祥岭,吴华.配网生产抢修指挥支撑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4):189.
[2]房牧,许明,王兴念等.配网生产抢修指挥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J].供用电,2013(03):11-16.
[3]盧阳.缩短配网故障抢修时间提高供电优质服务[J].智能城市,2016,08:159.
论文作者:陈瑞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故障论文; 人员论文; 信息论文; 指挥中心论文; 现场论文; 单元论文; 区域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