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期刊收集策略探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刊论文,策略论文,探微论文,电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CLASS NUMBER G255.2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不少图书馆正在评估及收集电子期刊资源以供读者和管理人员使用。然而,如何选择和收集电子期刊资源?传统的期刊收集原则是否仍然适用?电子期刊的出版发行方式、价格与印刷型期刊相比有哪些不同?是否能节省经费?怎样维护既不能触摸又每天都在变化的网上期刊资源,如果中断订购某种电子期刊,图书馆的馆藏会是什么样?这些问题是收集人员面临的复杂又亟待解答的问题。本文是作者在考察国外及香港两个图书馆收集电子期刊实践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作的探讨,以期引起同行的注意和深入研究。
1 电子期刊出版发行情况分析
据估计,目前世界上电子期刊包括网上电子期刊至少数千种,其中有的是全文,有的只提供目次或文摘。著名的Elsevier出版公司,从1995年以来,已将所属的1000种学术期刊的目次表免费供网上浏览,其文摘则只可检索,不出现在屏幕上。据悉,该公司正在将所出版的现有期刊转成电子形式。另一著名的Academic出版公司目前也已推出了175种电子期刊。1996年1月北京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种网上科技期刊《非线性科学与数值模拟通讯》。目前《钟山》、《群众》、《光明日报》等近百种报刊已上网。可以预计,近几年电子期刊包括网上电子期刊将会显著增多。
众所周知,电子期刊具有存储量大、传播快捷、交流灵活、存取方便等优点。目前电子期刊的出版发行,形式多种多样:
(1)能够完全代替印刷型期刊的电子期刊;
(2)与印刷型期刊同时发行的电子期刊;
(3)仅出版电子期刊,但可预计印刷型的单篇文章;
(4)电子期刊仅是印刷型期刊的二次文献,如文摘、索引、目次等,不能获得印刷型期刊的全文;
(5)先出印刷型期刊,数月后才出电子版;
(6)先出电子期刊,数月后后才出印刷版;
(7)印刷版与电子版期刊同时出版,但具有不同的价格,即二者一起购买有优惠价,单独购买则无优惠,有的甚至比印刷版的价格还高,或不能单独订购电子版,或每卷有一期免费,其它各期需要订购。
由于版权、审查制度、价格、使用习惯等多种原因,目前电子期刊尚有一些局限性。认清这些特点对正确作出收集决策至关重要。为此笔者归纳出以下10大局限:
(1)许多网上电子期刊尚缺乏严格的精审制度,质量有待确定;
(2)目前使用电子期刊,仍然存在许多涉及作者、出版者、订购代理商、图书馆和最终用户的版权和价格问题;
(3)利用网上电子期刊需要建立校园网和工作站,需要购买新设备、培训人员、支付通信费用等,这些费用可能已大大超过在编辑出版、存储、流通方面节省下来的费用;
(4)各学科、专业的电子期刊的数量、可获性、价格等不大稳定,且不断变化,给用户迅速决策带来困难;
(5)电子期刊不利于系统地阅读,绝大多数用户乐意系统阅读印刷型期刊;
(6)电子形式的过刊数量很小,不易及时收藏;
(7)电子期刊的价格信息往往很难获知或无法找到,且经常变化;
(8)一些学科、专业尚无或很少有电子版全文期刊,许多贵重的印刷型期刊无电子版;
(9)免费或获权查找的全文电子期刊很少,且大多为试验性、广告性或有附加条件的;
(10)一旦取消订购电子期刊,则该刊的过刊可能丧失掉。
2 电子期刊收集实例分析
1996年芬兰Jyvaskyla大学图书馆和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曾对收集电子期刊作过较详细的调查。分析这些数据资料,对收集策略的制定十分有益。
Jyvaskyla大学是一所文理兼有的综合性大学,1400名教职员工,1万名学生。近4年来藏书下降5%~10%,期刊从1992年的2500种下降至1996年的2000种。该校图书馆有很好的网络设备和掌握了信息技术的馆员,他们希望通过利用网上资源缓解文献资源不断下滑的困难。为此进行了一项“免费在因特网上获取期刊”的调查,主要了解网上期刊在多大程度上能代替图书馆已订购的印刷型期刊,是否节省经费,为便于分析,该馆根据电子期刊出版情况,把电子期刊分成5组:
(1)在网上可找到出版者、订购地址,也可能有作者说明和价格信息的电子期刊;
(2)除以上信息外,从万维网文献中能找到目次表、文摘或特定论文的电子期刊;
(3)通过与某个订购代理商或出版者签定协议,能阅读电子型的期刊论文全文;
(4)可以免费阅读电子型的期刊论文全文;
(5)只有电子版,而无印刷版的期刊。
表1是该馆订购的水生物学、体育科学和心理学印刷型期刊可以在因特网上获得的情况。
从表1可知,该馆3个学科订购的期刊308种,在网上找到了168种,占55%,未找到的140种,占45%。在找到的期刊中,在网上可找到期刊订购信息的有49种,占16%;有文摘、目次和订购论文的有87种,占28%;可获得论文全文的有24种,占7.8%;仅有电子版的8种,占2.6%;将第2组至第5组的期刊加起来共119种,占39%。由于具体出版情况复杂,大体划分的5组期刊之间有的有交叉,如第1组的某些刊也有订购论文的信息。从网上免费获得期刊的仅2种,一种是实验性的,一种是综述性期刊。该馆认为,免费获得网上期刊可以增加馆藏,但目前不能代替已订购的印刷期刊。由于获取全文一般要向代理商或出版者付费,因此优势并不明显。但是有39%的期刊可从网上查看目次、文摘及订购论文,这对图书馆扩大查找范围、方便读者是很有意义的。
如果说Jyvaskyla大学图书馆是从学科角度调查网上电子期刊的情况,那么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则从费用角度观察光盘型电子期刊的情况。
香港科技大学是一所以自然科学、工程、管理和商业为重点的大学。该校图书馆于1991年10月开放,从建馆时起就广泛采用了新的信息技术。开始时藏书12万册,建起了高效的图书馆联机系统。该系统由中英文OPAC三个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和一个拥有各种文摘、索引数据库、大型CD-ROM网络和全文来源库组成。至1996年,该系统已建成全文图像数据库,扩展了CD-ROM数据库及电子保留图像系统,拥有110个数据库,包括3700种电子全文期刊及其他连续出版物,同时又订购3312种印刷型期刊,其中自然科学、工程类期刊2000种,商业类500种,人文和社会科学类700种。英文期刊每种平均订购价格约600美元,相比而言,存于CD-ROM全文图像数据库中的3000种电子期刊和会议录每种平均25美元。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子期刊的价格是印刷期刊的1/24,因为两种版本的期刊并不相同,且许多贵重的印刷期刊没有电子版。但对UMI的Social Sciences Index/Full Text中的254种期刊的价格分析表明,印刷版订价为35100美元,而电子版订价为15910美元。从装订费、人力、空间存储费用上看,该馆每月平均装订合订本525册,每册装订费7美元。该馆一半期刊改订为电子期刊,每年节省装订费44000美元;在期刊登刊、催询、流通、上架、装订整理加工等方面可节省4个人和312米的书架。通过调查分析,该馆认为,尽管订购电子期刊可节省一些经费,但由于绝大多数师生情愿利用印刷期刊,且许多期刊没有电子版,因此,他们依然维持一种核心的期刊馆藏。既要适当订购电子期刊,又要重视收藏印刷型核心期刊。对文献资源是侧重于“拥有”还是“检索”始终是藏书建设中最基本的问题。该馆图书侧重于“拥有”,而对期刊则注重“检索”。
3 启示与策略
从以上电子期刊出版发行及其收集实例分析中可以看出,电子期刊与印刷型期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根据这些共性与个性,传统的期刊收集原则和策略应做相应的调整,即在坚持总体原则基础上,增补适合于电子期刊特点的规定。
(1)原有的期刊收集总原则依然有用。如针对性原则:针对本单位重点学科专业收集期刊;系统性原则:收集的期刊之间要形成系统,每种重要的期刊应完整收藏;重要性原则:收集的期刊应是高质量的;适用性原则:收集的期刊是当前及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有用的。这些原则对收集电子期刊仍有指导意义。
(2)根据电子期刊特点增补收集策略。如对电子期刊的特殊形式(影像格式、SGML、HTML格式等)、检索方法、档案的存取等应做出新的规定。如应重视网上资源的“寿命”问题,因为任何一个人建立一个网点很容易,但消失得也快,有的无用,但有的却极有价值。
(3)熟练掌握查找网上电子期刊的工具。如同收集印刷期刊需要利用《Ulrich国际期刊指南》一样,查找网上电子期刊应掌握各种网址域名,诸如yahoo(http://WWW.yahoo,com)和万维网虚拟图书馆(http://WWW.W3.org/hypertext/DataSources/bySubject/overview.html)是按学科等级分类类目列出站点的指南。OCLC的Intercat(http://www.oclc.org:6990)则是参加“因特网编目计划”的成员馆编制的一组数据目录源。Newjour(http://gort.ucsd.edu/newjour)能帮助收集人员确定可能的资源,它主要是一个因特网邮件目录,通报最新计划、新出版或在网上可得到期刊及其他电子连续出版物。订购Newjour邮件目录对了解电子期刊极有帮助,其不足是只通报刊名,没有评价信息。其他将网站点编成索引的工具有Lycos(http://a2z.lycos.com),webcrawler(http://www.webcrawler.com).Digital's Alta vista (http://WWW.altavista.digital.com)等。这些信息在中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及其他专业报刊上的书评、刊评专栏中,期刊论文及电视节目新闻中均能收集到,如American Library、Library Journal、《中国图书馆学报》等,《大学图书馆学报》从1997年第3期还专辟“Internet之页”专栏,集中报道有关信息,很有必要。
(4)对电子期刊与印刷期刊应进行较严格的成本/效益对比分析。价格问题是购买电子期刊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由于目前电子期刊方兴未艾,出版发行多样化、价格不规范,加上目前我国网上线路易堵、通信费用较高等因素,一般说来,应订购价格比印刷期刊低的电子期刊,除非其在收录范围、时效性、检索功能、存档、更新、共享等方面比印刷期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时才可考虑订购价格较高的电子期刊。在订购时,还应特别注意“权限”和数据“控制”问题。
(5)应组成或强化选刊委员会。选择印刷型期刊需要建立委员会,选择电子期刊更应如此。委员会应由学科专家、计算机技术人员和选刊专业人员组成,它既是选刊群体,又是期刊利用效益的评价小组。
(6)充分发挥电子期刊有利于资源共享的优势。电子期刊的利用为重新构建期刊保障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一个具体图书馆而言,源期刊可分四级保障:一级是本单位收藏利用率最高的核心期刊和基本期刊,满足读者60%~70% 的需求;二至四级是本系统(如教育系统)或本地区(如南京)的期刊协调中心、全国期刊文献中心及国外各中心满足剩下的40%~30%的需求。换言之,国内源期刊应满足85%左右的需求,通过OCLC、Uncover、英国文献供应中心等国际机构提供论文全文满足15%的需求。
电子期刊及其他网上资源的迅速发展,并没有改变图书馆作为信息加工传送站的作用,相反还强化了这一作用。因此,在收集中,不论是印刷型还是电子型期刊,都必须遵守“一切为了向用户提供最方便、最有效用的期刊”的总原则。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信息世界正在迅速变化,各学科电子期刊的数量、方式、价格等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既要坚持基本的收集原则,又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