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新工艺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体现,也是建筑企业公司发展的主要途径,本文阐述了建设施工新工艺的必要性,能降低建筑成本、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声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以三个建筑施工中重要的新工艺方法为例,探讨了新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新工艺;方法;研究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发展迅速,在日新月异变化的今天,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也越来越重视,新工艺的应用是建筑工程的发展趋势,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新工艺不但能节约原材料,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程期限,降低建设风险,提高企业效益,还能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同行业的竞争力。
一、建筑施工新工艺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工艺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建筑是施工发展必然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能节约建筑原材料,降低工程建筑成本。新工艺需要新型材料,目前,国内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范围比较广,比如保温材料、高强度材料、隔热材料和会呼吸材料等,实践表明,工程材料通常占工程总价的一半以上,新工艺材料的发明,不但能易于施工,耐磨受用,更能体现出材料节约,降低成本的作用;二是能加快建筑工程进度,降低了时间成本。工程进度是衡量一个工程时的控制因素,建筑行业新工艺的应用能加快工程进度,比如,对桩基的工程技术改进,以往条形基础工程投入人力、物力相当大,工期比较长,新型的钻孔灌注桩和预制管桩施工安全性高、速度快,造价底的优势,能加快建筑工程进度,有效地降低施工时间成本;三是提升工程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工程质量与工程原材料有主要关系,但也与工程技术有一定关系,在新工艺的改良上,越来越注重工程质量,能延长工程使用寿命,比如在土木工程,研发出混凝土凝固收缩后出现裂纹的新工艺,增强了混凝土强度;四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声誉。建筑施工企业对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能在降低建筑成本,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优化产业机构,能加大国内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建筑施工新工艺方法研究
(一)建筑施工新工艺中防水方法的研究
建筑防水是建筑体中与水有接触的地方,防止水渗入建筑体或预防出现裂缝而采取的措施,分为屋面防水和地下防水。屋面防水一般指楼顶、屋顶防水和室内楼层防水。本文主要研究屋面防水新工艺,传统的屋面防水是卷材屋面,就是用沥青油毡、改性沥青卷材等防水卷材进行防水覆盖层,重点处理接触口,这种传统式的防水方法,优点是造价低,缺点是防水效果差、使用年限低、防冻防晒、防踩踏效果差,尤其在北方四季温差大,容易损坏,一般使用年限不超过五年,需要二次施工,这种防水工艺带来的隐形经济损失非常大,不仅二次施工需要经济费用,更多的是对受侵害业主的经济赔偿,基于这种原因,在建筑施工新工艺改革中,屋面防水是改革重点对象之一。目前,有两种新工艺防水方法:一种是平改坡方法,就是将传统的楼顶平面改成坡面,就是刚性防水屋面,这种屋面就像平房的三角立体屋面,一般用铁皮或钢板制成,优点是防水效果好、耐用,缺点是成本高、损坏不易修补;另一种方法是新型的屋面防水技术,新的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技术,简单来说就是让新型的涂料变成防水膜的一种新型防水技术,具体施工过程是:首先要清理好底面工序,对各节点、板缝和基层进行相应的标准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喷涂基层处理剂,特殊部位要做增强处理,再用新型的复合涂膜分层进行涂膜,在第一遍涂膜之后要检查涂料变成膜的效果,成功变成膜之后需要再次进行涂膜工作,最后要清理与检查图层,需要注意的是每层图层的厚度要大于1毫米,涂膜的防水层收起的部位要多次涂刷,同时要防止流淌或堆积现象,这种新技术应用比较广泛,优点是降低成本、施工简单、破损易修补。
(二)钢筋连接施工新技术的研究
钢筋工程是钢筋混凝土工程的一个分项工程,钢筋加工过程包括冷加工、调直、除锈、剪切、接长、弯曲等工序,钢筋连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也是重要的技术之一。传统的连接一般是对焊、电弧焊、钢筋点焊等方法,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容易控制,连接效果不好,易开焊。目前,钢结构建筑的连接主要是采用钢筋连接新技术,一般包括挤压套筒连接技术和直螺纹咬合连接技术两种,一是挤压套筒连接技术是一种物理连接方法,通过物理挤压作用和套筒的塑性将建筑钢筋和带肋钢筋连接起来,一般这种连接方式主要用于变形钢筋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优势是节约资源,不会产生明火,可靠性比较好;二是直螺纹咬合式连接,在施工中,依据钢丝头承受力矩的大小,首先在标准的接头上安装好连接的套筒,接着将套筒一边连接到钢筋上,两部分结合紧密,接着再把套筒拧回到接头的位置上面,然后拧紧,把螺母和标准套筒连接好,完成连接后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对这个工序进行检验,主要检查接头外面露出的螺纹长度是否达到标准,螺纹连接是否稳定,钢筋连接要求是否达到100%,这样质量才算合格,它能克服传统连接工程复杂、危险性大的缺点,目前,直螺纹咬合式连接是使用的最新钢筋技术连接技术。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工程,很大程度上混凝土质量的高低能决定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目前,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建筑工程,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它不仅能用于高层建筑工程,大跨度工程,而且还能应用水池、水塔、电视塔特种结构。主要方法有:先张法、后张法、后张自锚法和自张法四种。先张法采用台座法和机组流水法,是先于构件制作而张拉预应力筋,临时锚固在台座上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混凝土和预应力筋间有足够的粘合力,再放上预应力筋,使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先张法一般用于生产中小型构件,比如楼板、屋面板、墙板、芯棒、中小型吊车梁等;后张法是先制作构件,留出相应孔,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穿入预应力筋,用张拉机具进行张拉,把预应力筋固在构件端部,最后再进行灌浆的施工方法,孔道灌浆采用水灰比0.4的水泥浆,加入适量的铝粉、木钙粉,灌浆压力控制在0.5-0.6Mpa,应先下后上灌浆的方法灌输,当灰浆强度达15 Mpa时,可以移动构件,灰浆强度达100%的强度等级时,可以使用。在现行建筑施工中,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的使用范围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结语
建筑行业,新工艺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施工方面的难题,提到了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目的,以上的三个方面新工艺的研究,是建筑中三个较为重点的施工项目,建筑行业的新工艺依然很多,比如构造柱圈梁无架眼模板支设新工艺,砌体施工中皮树杆的应用技术,构造柱钢筋位置的固定方法,管桩新切割施工工艺等以及有许多新型材料的应用。而在技术和工艺上的创新是建筑行业良性发展的关键之处,对提升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业清,杨桂芹.特种建筑工程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C]//第九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10).
[2]李强,张倩倩.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4).
[3]张瑞华,建筑施工中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J]建筑知识,施工技术与应用,2012年
论文作者:杨艳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新工艺论文; 建筑论文; 钢筋论文; 屋面论文; 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