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栏建设:地方高等院校打造特色学报的机遇与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报论文,高等院校论文,机遇论文,特色论文,地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社会科学学报是高校主办的刊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在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学术人才的成长,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高校学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繁荣期,数量迅猛增加,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但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学报存在着“全、散、小、弱”的问题,特色和优势不明显,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限制。尤其是位于高校学报边缘的地方高校学报,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地方高校学报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成了地方高校学报生存和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名栏建设”的缘起
2003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的启动和第一批申报工作的通知》,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展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教育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内涵是通过国家(包括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和主办单位)的支持和期刊内部的改革,在5年时间内滚动推出20家左右能反映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和学科特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哲学社科学报及其特色栏目,逐步改变我国高校社科学报“全、散、小、弱”的状况,实现“专、特、大、强”的目标。2004年,《北京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等11家学报首先进入了名刊工程。[1]
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的深化和拓展,2004年10月11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启动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方案。名栏建设是教育部继名刊工程之后,为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打造特色品牌、带动高校学报整体质量提高的又一重大举措。依据该方案,教育部计划在3~5年的时间里建设30个左右代表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学术声誉、为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文化的积累和传承、为学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校学报品牌栏目,以此提高我国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水平,突出高校社科学报的品牌效应,带动高校社科学报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2005年4月6日教育部召开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座谈会上,教育部推出了首批学报名栏,《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的“哲学”、《求是学刊》的“文化哲学研究”等16家学报栏目入选。[2]名刊名栏工程作为中国高校学报史上的一个新生事物,在各高校产生了很大反响,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处于高校学报边缘位置的地方高校学报纷纷依托各自的地缘优势、已有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精心打造特色栏目,将入选学报名栏作为学报工作的近期目标。一时间,建设学报特色栏目的研究成为学报编辑学中的“显学”。这中间,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更是显得一枝独秀。
建设名刊工程对高校学报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对于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学报来说,另辟蹊径,开办特色栏目,走名栏建设之路,将其打造成优秀栏目和名牌栏目,则更为实际,更为有效。
二、高校学报“名栏建设”的成绩与经验
特色栏目建设的提倡和实践对政府管理部门和地方高校学报来说其来有自。早在1981年,教育部(81)教高字009号文件转发的《华东地区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座谈会纪要(摘要)》中就强调指出:“要努力发挥各高校的学术优势,扬长补短,办出自己的特色。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学校和学科的特长,组织和发表有特色的文章,并办好各种专栏。”20多年来,随着地方高校的发展,尤其是在上世纪末各地方师范院校升格改制后,地方高校学报蓬勃发展,地方高校学报建设特色栏目的研究与实践也随之兴起,这其中各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人员成为该研究的主力军。同时也吸引了许多编辑学研究者的目光,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特色栏目介绍》一书成为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实践和研究总结性的全编性资料。[3]仅从中国期刊网上查找到的涉及地方高校特色栏目建设的研究论文就有300余篇。
2005年1月13日,在黑龙江大学举办的“首届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论坛”上,首批获得“名栏”称号的16家学报的主编、编辑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的部分领导就名栏建设达成了几点共识:(1)名栏建设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2)名栏必须体现出特色和品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3)名栏建设必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4)在编辑建设方面,坚持学者办刊,以突出学术前沿和主体意识,引领学术发展大方向。这些意见是名栏建设新的研究成果,也是建设地方高校特色学报应该遵循的原则。[4]
为了办出刊物特色,一些地方高校学报大胆创新,在名栏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工程的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注重追踪学术前沿,于1997年创建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栏目。该栏目坚持“三个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前沿意识,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和认同,成为中国经济学界惟一以“中国经济学构建”为探讨内容的特色专栏。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丁任重说:“正是有了这‘三个意识’,我们才能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吸收国内外理论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充分发挥金融学科等应用经济学的雄厚学术力量,以进一步提升栏目的学术含金量,培植新的学术增长点。”[5]
与《经济学家》一起首批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的《云梦学刊》,是一家由地方高校湖南理工学院主办的学报。湖南理工学院所在地岳阳是屈子行吟之地,岳阳市下属的汨罗县又是屈子的归骨之所。《云梦学刊》依托这一优势,于1986年设立了“屈原研究”栏目,先后发表了姜亮夫、汤炳正、竹治贞夫(日本)等数十位国内外屈原研究专家的论文。中国屈原学会会长汤炳正说:《云梦学刊》“所设特色栏目‘屈原研究’,乃当前国内刊物之创举,并且办得颇有成绩。盖巴陵曾为屈原行吟之地,此一创举,实富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其得到学术界的关注与支持是理所当然的。”[6]
安阳师范学院《殷都学刊》紧紧抓住地处殷商故地、甲骨文发源地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设立“殷商文化研究”专栏,大力组织发表甲骨文、《周易》和殷商文化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注意和参与,提高了该刊在学术界的声望,使该刊事实上成为甲骨文和殷商文化的研究中心,发行到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这是高校学术期刊依靠地域特色实现刊物特色化的成功范例。
另外,还有《绍兴师专学报》的“鲁迅研究”专栏、《九江师专学报》的“陶渊明研究”专栏、西安联合大学《唐都学刊》的“西部文学研究”专栏、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的“孔孟儒学”专栏、《徐州师大学报》的“金瓶梅研究”栏目都长期连续发表研究力作,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和民族特色,受到期刊界广大读者的欢迎。
这些地方高校学报坚持特色栏目建设,不仅在国内学术期刊界站稳了脚跟,而且有的已经成为国际学术各专业领域的权威刊物,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地方高等院校只有努力办出个性和特色,进而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学报的吸引力才会越强,在学术期刊界才能越有竞争力和影响力。正如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理事长龙协涛教授所说:“有些高校是普通学校,有些学报是普通学报,但它们的某一、两个栏目却办得极不普通,形成了鲜明的文化个性和特色,引起国内学术界乃至国际学术界的强烈关注。这是培育期刊品牌的可喜开端,是打破千刊一面僵局而凸现独特的‘这一个’的生长点,是有望在期刊之林中实现‘万绿丛中一点红’效应的必由之路。”[7]
三、地方高等院校学报“名栏建设”策略
邹韬奋说:“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8]地方高校学报要生存和发展,就要紧紧抓住教育部开展名栏建设这一高校学报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历史优势、地方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栏目和品牌栏目,打造学术品位一流、特色鲜明的学报。只有这样,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学术期刊界占有一席之地并发展壮大。具体说来,地方高校学报的名栏建设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严守出版工作的法规法纪。高校学报属于精神产品,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根据和智力支持。
第二,栏目建设必须体现特色和品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首先要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地域历史文化优势设置特色栏目。地方高校学报作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往往会因所在学校学科的综合性、专业的分散性导致学术质量和学术特色的“全、小、散、弱”。如何既体现优势又强化刊物特色呢?这就要求地方高等院校学报在建设特色栏目时扬长避短,在选题策划和栏目建设上体现学科优势和地域文化优势。从整体上看,地方高等院校基础学科的学术研究虽然相对较为薄弱,但是各地方高校往往都有自己在特定学科方面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同时,地方高等院校都处于一定的地区,不同的地区由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不同的历史遗留文化、人文因素和经济状况,具有各自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和经济条件,使得各个学校具有明显的、各自迥异的区位地域文化优势。这些特色和优势,正是地方高等院校学报确定特色栏目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建设学报特色栏目的重要基础。应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加强选题策划,增强学术性和创新性,不断提高特色栏目的学术质量,形成优势学科与特色栏目的学术影响力和冲击力。只有这样,地方高校的学科优势、地域文化特色与学报的栏目特色、学术质量及学术影响力才能有机结合,实现良性互动。[9]其次,要立足学术创新,以热点问题、前沿问题为中心设置特色栏目,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繁荣学术贵在创新,这是高校学报的属性和使命所在。现代经济、现代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具有创新思想、革新理念的科学成果的产生。学报作为学术刊物,肩负着繁荣学术,服务社会的重任。所以,地方高校学报在策划特色栏目时应该加强信息工作,关注学术前沿和学术热点问题,关注学科发展趋向、动态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注重学术创新,以对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为突破口,以热点问题、前沿问题为中心设置特色栏目,着重刊发具有跨学科优势、应用性强、能够解决国内社会以及学校所在地方经济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的科研成果,从而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增强特色,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
第三,特色栏目建设必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高校学报与本校学科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地方高校学报,建设特色栏目必须立足于本校的学术力量和现有的学科资源。一方面,学报要帮助校内学者进行学术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另一方面,校内学者要通过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动学报的发展。学报可以提前介入学科规划和学者科研,在某种意义上引导学术潮流,学科建设可以为学报开办原创性、前沿性、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栏目提供资源。同时,学报与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还有利于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培养有发展前景的学科族群,发现和扶持学术新锐。
第四,扩大宣传,重视推广学报的特色栏目。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地方高校学报要生存与发展,必须面向社会和学术市场,变被动办刊为主动出击,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定位,增进对外联系交流,及时地宣传和推介特色栏目,让取得的成绩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支持和认可。尤其是要向有关代表着期刊评价水准的相关性二次文摘类期刊及数据库进行及时的推荐,并通过它们对有关文章的摘编和评价来扩大学术影响力,提高特色栏目的知名度。在提高刊物学术质量的前提下,力争在国际国内各类学术数据库和权威学术文摘刊物,特别是在CSCI、CSSCI、SCI等数据库和《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权威文摘刊物上有更多优秀稿件被转载摘录,提高转载引用率和索引率,争取早日进入学报名栏名录。这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学报主动出击,推销自我的公关行为,也是学报从业人员提高学报办刊水平和经营能力的应有之义。
第五,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人员的思想学识水平,加速编辑学者化进程。高校学报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决定了它要求编辑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编辑才能办出高质量、高品位的学报。因此,学报编辑应该努力钻研业务,以提高编辑的业务水平、相关专业水平和协调组织学术活动的能力。同时,学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精神,从各学科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中物色和培养栏目主持人,把编辑队伍视同教学科研队伍,学报主编和名栏的主持人应纳入学校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队伍建设计划之中。此外,要吸引校内外知名学者到学报兼职,参与专题栏目的策划。
总之,缺乏特色和优势、“全、散、小、弱”,是影响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学报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多年以来,为了办出刊物特色,一些地方高等院校学报大胆创新,在特色栏目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卓越成绩和丰富的经验。2004年教育部开始实施的《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为地方高校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机遇。地方高等院校学报只有以建设“特色栏目”为追求,通过整合优化学报主办院校的各类学术资源,充分发挥本校的学科优势、历史优势、地域优势,开设有特色、有实力的专栏,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学报独特的风格,并在学报的管理和经营方面进行合理的运作和重点投入,从而打造出学术品位一流、特色鲜明的地方高等院校学报,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学术期刊业竞争中崭露头角,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学报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