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供给性质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货币论文,性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货币供给的决定:一般考察
货币供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指货币供给主体向货币需求主体供给货币的过程。货币供给会形成一定的货币数量,即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某一时点上流通中所存在的货币数量。货币供应量计算公式为M=m·B,其中M为货币供应量,m为货币乘数,B为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与银行存款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准备、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及超额准备金)。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就是货币乘数。货币乘数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等共同决定。
货币供应量由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共同决定,而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又受到经济中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等各行为主体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理论通常认为中央银行能够直接决定基础货币,但是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直接控制能否进而形成对货币供应量的直接控制,目前还存在争议。该争议亦即货币供给“内生论”和“外生论”之争。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Endogenous)是指一国货币供给作为内生变量是由经济活动自身创造出来的,是实际产出、利率、物价水平等经济变量的函数,不是中央银行可以自行决定的,货币需求创造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外生性(Exogenous)则是指一国货币供给作为外生变量,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实际产出、利率以及物价水平等因素。
二、1998年之前中国货币供给性质
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以来,中国货币政策所处环境及政策自身不断变化,本文以1998年中央银行取消贷款规模为界分别分析。
从中央银行成立到取消贷款规模控制之前,我国金融市场刚刚起步,规模很小,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为代表的四大银行占据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绝对地位,企业的资金需求基本上由四大银行满足。此时,这四大银行还不具备真正商业银行的性质,依然遵守中央银行的贷款规模控制。而中央银行为了便于对贷款规模的控制,则规定高的准备金率将四大银行的资金集中起来,当四大银行需要资金时再通过再贷款的形式将资金贷给银行。这样,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贷款规模控制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但是,国有银行在既没有外部环境竞争压力,又没有内部市场治理机制约束的情况下,在发放贷款时很少会考虑风险成本问题,因此面对来自企业、地方政府的强大货币需求压力时,往往会倾向于多发贷款;中央银行面临来自国有银行的“倒逼”压力,不得不发放再贷款,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有所下降。
“倒逼”现象的出现使得部分学者由此认为中国货币供应是内生变量。但是,中央银行并不是不能真正控制货币增长,只是由于中央银行缺乏独立的决策地位,货币紧缩或松动大都是由更高的决策层做出。而更高的决策层事实上是在控制货币供应和其他经济目标(如保证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稳定)之间进行了权衡取舍,最终决定放弃控制货币供应这一目标。换句话说,高于中央银行的决策层依然能够决定货币供给,而“倒逼机制”是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多元化的表现。
三、1998年之后中国货币供给性质
在1998年取消贷款规模限制之后,中国已经建立了基本与西方结构相同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级银行体制,货币供应量可以用西方经济学中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推导。
(一)基础货币
表1是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其中,储备货币即基础货币,表现为负债方。基础货币的变动主要由中央银行资产业务来推动。
表1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
国外资产储备货币
外汇货币发行
货币黄金金融机构存款
其他国外资产非金融机构存款
对政府债权 发行债券
其中:中央政府 国外负债
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 政府存款
对特定存款机构债权 其中:中央政府
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 自有资金
对非金融机构债权其他负债
根据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的原理,储备货币的变动主要由国外净资产、对政府的净债权、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对特定存款机构债权、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对非金融机构债权和债券发行共同决定。其中,主要决定因素是国外净资产的变化、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的变化、发行债券的变化。表2列出了1998年以来基础货币的变化及原因。
表2 基础货币(储备货币)的变化及其原因
变化项目 国外净对存款货
发行债券 储备货币
资产的币银行债
的变化的变化
年份
变化 权的变化
1998 331.10
-1 299.90 702.50
1999 898.202 315.90
2 284.70
20001 124.30
-1 854.71 0 2 871.48
20014 277.60
-2 207.59 -118.90 3 360.25
20023 382.45
-1 329.04 1 487.50 5 286.45
20037 899.00 636.91 1 544.05 7 703.18
2004
15 738.58
-1 243.12 8 047.46 6 014.75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上资料(http.//www.pbc.goc.cn)《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计算。
从表2中可以看到,1998年以后,中央银行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的变化在基础货币的变化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国外净资产的变化和发行债券的变化成为基础货币变化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1998年以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贷款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之前的满足商业银行资金需要转变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基础货币的调节方式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主要发生在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上。前者表现为央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和中央银行票据到期,后者表现为中央银行买卖外汇。但是,由于中国执行固定汇率制度,资本项目没有开放,经常项目采用结售汇制。这样,中央银行为维持固定汇率,必须在外汇市场上吞吐外汇。而我国多年来持续顺差,中央银行为避免人民币升值,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大量购入外汇(主要是美元)。这一部分基础货币的投入来自于经常项目顺差,可以视为内生于经济。为了解决对冲外汇占款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过多的问题,中央银行在2002年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以此回笼基础货币。
总体上来看,虽然央行受制于固定汇率制度,不得不通过外汇市场投放本币、购买外币,以此达到稳定汇率的目的,但是由此发生的基础货币的投放中央银行可以用货币市场上的操作来进行对冲,进而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二)货币乘数
中央银行对货币乘数的管理主要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来实现。而存款准备金率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共同组成。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可以直接制定的。
表3列出了自1998年以来中国货币乘数的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货币乘数一直呈上升趋势。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加大货币乘数,但为什么在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之后,我国的货币乘数依然增大呢?这是因为,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货币乘数的机制在于冻结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进而迫使商业银行收缩贷款。但是这一作用机制在商业银行存在超额准备金的时候就不发生作用了。因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降低超额准备金率来抵消这一政策效应。
表3 货币乘数的变化
相关指标 法定
基础货币
存款
M1(亿元)
M2(亿元)
m1m2
(亿元)
年份 准备率
199831 335.30 8% 38 953.70 104 498.60 1.24 3.33
199933 620.00 8% 45 837.30 119 897.10 1.36 3.57
200036 491.48 6% 53 147.20 134 610.40 1.46 3.69
200139 851.73 6% 59 872.59 158 302.50 1.50 3.97
200245 138.18 6% 70 882.19 185 007.94 1.57 4.10
200352 841.36 7% 84 118.81 219 226.81 1.59 4.15
200458 856.11 7.5% 95 970.82 253 207.70 1.63 4.30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报表。
注:m[,1]是M[,2]乘数,等于M[,1]与基础货币的比值;m[,2]是M[,2]乘数,等于M[,2]与基础货币的比值。
2003年9月21日,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2003年我国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率由2002年的6.47%下降到5.38%。2004年4月25日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4年6月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3.75%。可以看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
从这个意义上说,似乎商业银行可以自己控制超额准备金率,从而导致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失效。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体制情况,中央银行找到了直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方法,即信贷政策。中国目前的信贷政策大致包含四个方面内容:一是与货币信贷总量扩张有关,政策措施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流动性。比如,规定汽车和住房消费信贷的首付款比例、证券质押贷款比例等。二是配合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贷款贴息等多种手段,引导信贷资金向国家政策需要鼓励和扶持的地区及行业流动,以扶持这些地区和行业的经济发展。三是限制性的信贷政策。通过“窗口指导”或引导商业银行通过调整授信额度、调整信贷风险评级和风险溢价等方式,限制信贷资金向某些产业、行业及地区过度投放,体现扶优限劣原则。四是制定信贷法律法规,引导、规范和促进金融创新,防范信贷风险。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能力非常大。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贷款质量;第二,贷款数量。对贷款质量的严格要求必然会导致贷款数量的下降。当中央银行需要紧缩货币供应量时,这两个目标是一致的。而当中央银行需要扩张货币供应量时,这两个目标就有可能产生矛盾。因此,中央银行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在这两个目标中进行取舍。
由于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很高,中央银行在1996年提出了重视金融安全问题,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贷款质量。中央银行对贷款质量的关注引起商业银行收缩贷款的行为,从而产生了“惜贷”现象。在1998年到2002年之间,中国面临通货紧缩,中央银行权衡之后要求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
从2003年年初开始,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部分行业的投资需求超高速增长,从而导致物价上涨。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除了实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间接调控手段之外,采取了极其严厉的“窗口指导”,迫使商业银行收缩信贷。中国人民银行自2003年6月开始,连发数次通知,直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可以看到,中央银行的这一政策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产生了重要影响。
虽然我国中央银行于1998年放弃了贷款规模控制,货币政策由直接控制转为间接控制,但是只要国有商业银行的银行制度没有发生改变,中央银行就能够用新的手段直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如上分析,1998年至今,中国货币供给中外生性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标签:货币供给论文; 货币供应量论文; 中国人民银行论文; 基础货币论文; 央行论文; 银行论文; 中国货币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货币乘数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货币论文; 中央银行票据论文; 存款准备金率论文; 外汇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