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环保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作为发展中的人,有权利知道他所处的环境状况,有义务成为美好环境的缔造者和维护者。因而,从幼儿开始,实施环保教育,使他们具备环保的意识与习惯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在探索如何开展环保教育过程中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如何确立“环保”教育目标
幼儿正处于心智不成熟阶段,对事物的理解、判断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而,在确立目标时必须非常谨慎地考虑幼儿这一特点,即应以“启蒙”为主,一切从简单、粗浅开始。勿把成人所能理解的,成人所能达到的高度强加给幼儿。笔者认为,幼儿环保教育的宗旨应是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具体目标应分三部分:(1 )培养幼儿热爱地球,关注地球的情感;(2 )帮助幼儿获取粗浅的环保常识;(3)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如何选择环保内容
选择合适的内容是实现目标的有力保证。在选择内容时应做到“三个联系”。
1.与教育目标相联系。教育内容是目标的载体,教育目标又同时在指导着内容的选择。因而,选择内容之前,一定要透彻地理解目标的指向,目标所蕴含的意义及范围。如目标(1)“培养幼儿热爱地球、 关注地球的情感,”这里所指的情感并不是一两句谈话或凭空说出情感,而是在幼儿认识的基础上升华而成的,因而选择内容时重心应放在“熟悉地球”上,如让幼儿了解地球上有水、空气、土壤、动物、植物等,并知道彼此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缺少哪一样都会影响到人的生存,从而激发起情感的共鸣。再如(2)、(3),“帮助幼儿获取粗浅的环保常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习惯。”所谓环保常识包括了国家的政策,当今存在环境问题,环境法律、公德和义务等。那么,在选择内容时就应从“粗浅”两字入手,如环保政策,我们可选择“本社区内禁鸣喇叭”等幼儿易于理解且与其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内容。在习惯上则应选择幼儿所能经历的事情,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2.与幼儿生活环境紧密联系。幼儿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从直观走向抽象的过程,幼儿对其所生活的环境非常熟悉,在这个环境里选择环保教育的内容,将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对水资源的了解:深圳有哪些水资源?它们的状况如何(是否受到污染)?为什么?深圳有什么防污染的措施?我们能做些什么?
3.与社会文化氛围紧密联系。目前,社会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对国家的环保政策、法律、公德、义务的宣传力度越来越大,因污染环境、破坏环境而引发的个案追踪报道越来越多,如“珠江水源受污染的报道”。这就为环保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我们可把这些社会所倡导的环保文化转化成生动的环保教材。
三、如何实施环保教育
实施环保教育,需要把握规律、掌握原则、讲究方法、创造环境。所谓规律即抓住幼儿的发展规律及学习规律,尽量做到直观生动,显浅易懂。如游戏“清洁大行动”,让幼儿在“海洋”中打捞影响海洋生物生长、污染海水的“垃圾”。使幼儿在玩玩做做中建立环保意识。
掌握原则即做到:
1.遵循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如小实验“植物要喝水吗?”让幼儿自己营造实验环境——准备两盆同类的植物,然后仔细观察一段时间的变化,并做形象的实验记录(一盆植物每天供适量的水,另一盆植物不供水),最后得到结果:植物需要水维持生命!在这一活动里,幼儿始终是主角,真正在探索中获取了知识,发展了技能。
2.家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环境里与幼儿园达到教育的一致可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环保知识,可帮助幼儿发展和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如家长可督促幼儿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讲究个人及家居卫生;可陪伴幼儿看一些环保的专题片,适时地讲解;可带幼儿到周围的绿化带、公园等到公共场所认识与环保有关的宣传标语;带幼儿上市场买菜,以身作则使用环保购物袋等,使幼儿在耳濡目染中逐渐把外部的经验化成自觉的行为。值得一提的是家长一定要珍惜幼儿萌动的环保意念,如幼儿在街上看到地上有垃圾,马上把它捡到垃圾箱,这时家长给予的态度应是支持与赞赏。(当然,还需要教会他正确的方法。)
3.各种教育互相渗透的原则。幼儿园的教育多姿多彩,可把环保教育寓于各科教育之中,如:把“分类”的学具设计成环保图片;把我市环境问题编成故事,让幼儿发挥想象,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让幼儿从环保的角度规划我们的住宅区,通过绘画活动,反映幼儿对美好环境的憧憬等。
4.随机教育的原则。教师做“有心人”,力求做到把握一切利于环保教育的契机。如在幼儿洗手时随时提醒幼儿节约用水。
方法上除了常用的观察、比较、讲解、演示、实验等外,还充分利用现代的教育手段,通过电脑网络了解全球环境状况及人类拯救地球所作出的努力;通过实物投影让幼儿观察植物形态、结构;通过电视、广播接收一些环保的信息等,使教育的方法向多元化发展。
创设基本的环境则是为环保教育的开展创造条件。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的认知结构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发展起来的。抓住这个特点,创设与环保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即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这种环境的创设应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学习环境,力求做到“四化”。
(1)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土地、空间种植树木、花草, 开辟幼儿种植园地,在各班设立植物观察角,使幼儿园绿化面积达到35%以上,实现“绿化”。
(2 )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条例”和健全幼儿的“卫生检查制度”,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形成人人讲卫生、人人爱清洁的良好园风,最终达到园内无卫生死角,无纸屑、无灰尘、无臭味、无污迹等,实现园内环境的“净化”。
(3)积极利用废旧物料, 组织幼儿参与利用废旧物料制作教玩具、装饰物等,美化教室、美化园舍,实现“废物利用”后的“美化”。
(4)设立多功能实验室及宣传栏, 投放大量可操作的直观教玩具,为幼儿提供感性的学习环境,实现“教育化”。
四、如何进行环保教育评价
对环保教育的评价即对实施过程及效果的全面评价,它有利于我们了解教育计划是否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检验方法是否得当,检验意识情感的变化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评价后的结果为改进教育方案提供了依据。评价的类型可从三方面考虑:一是过程评价,通过观摩过程进行评价;二是影响评价,即看幼儿意识、情感、行为的即时改变;三是最终评价,即整体的效果如何。
评价的方法可采用①问卷调查,向家长、老师进行调查,看幼儿态度、行为方面的变化。②直接调查,通过问答、操作图片等了解幼儿理解的程度。
五、目前开展“环保教育”急需做到的“两个准备”
1.教师观念的准备。教师的观念直接影响着“环保教育”的实施,因而教师首先要明确环保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在孩子中开展“环保”教育所应持的“度”,教师自己也应成为热衷于环保的参予者。
2.教师的知识准备。教师不仅要博览群书,积累大量的信息经验,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保证向幼儿传递科学而准确的信息,还要对环保问题处以高度的敏感,有探索求知的精神。
“环保”教育不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措施。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具有长期效应的跨世纪工程,但愿我们的“环保”教育工程辐射到家庭、社会,造福自我,造福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