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林梅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610000
摘要:目的:对痤疮患者应用1450nm半导体激光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中度与重度痤疮患者共计88例,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的调查与研究,对患者的一侧面部进行治疗,激光的光斑选择为6mm,应用剂量为8-12J/cm2,动态冷却的时间在20ms至30ms之间。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并对其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过3至4次的治疗后,中度与重度痤疮患者的皮损分别减少了67.3%与88.1%,同并未进行治疗的一侧面部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经过手术后,局部并无色素沉着的现象出现。结论:在对痤疮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半导体激光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痤疮;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758.733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对痤疮患者的治疗中以药物作为主要的方式,然而据临床的治疗效果调查表明,药物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患者皮损的减少并不十分明显,因此,临床之中亟需一种新的,有效的且具有着较高安全性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痤疮进行治疗。我院通过应用1450nm半导体激光对患者进行之治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中度与重度痤疮患者共计88例,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的调查与研究,其中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52例,患者年龄在18岁至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5±3.7)岁,患者病程在8周至144周之间,平均病程为(56.2±6.4)周。
根据国际改良的分类法对痤疮病情进行划分。Ⅰ级:以粉刺为主,存在着少量的脓包以及丘疹,病灶总数在30个以下;Ⅱ级:存在着粉刺以及中等数量的脓包与丘疹,病灶总数在30-50个之间;Ⅲ级:存在着大量的脓包与丘疹,并出现大的炎性皮损现象,病灶总数在51-100个之间,囊肿或者结节在3个以下;Ⅳ级:囊肿或者结节呈现出聚合性,病灶的总数在100个以上,囊肿与结节在3个以上。在本组研究的88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为Ⅱ级痤疮,52例患者为Ⅲ级痤疮,另有16例患者为Ⅳ级痤疮。
1.2方法
应用波长为1450nm的半导体激光对患者进行治疗,激光的光斑选择为6mm,应用剂量为8-12J/cm2,动态冷却的时间在20ms至30ms之间[1]。在进行治疗前,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常规清洁,而后使用激光会患者的皮损部位进行照射,光板之间可以存在着一定的重叠,除了10例患者以外,其他的患者均进行一侧面部的治疗,另一侧则作为对照,治疗的时间在2周至4周之间[2]。
1.3疗效判定的指标与标准
指标:皮损计数,在每次对患者进行治疗前以及治疗4次之后的1个月、6个月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结节、囊肿、脓包以及炎性丘疹进行计数并摄像,保证每次计数部位的一致性,该工作应由一名护理人员全程操作,并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
标准:痊愈:临床的疗效指数在90%以上;显效:临床的疗效指数在60%至89%之间;有效:临床的疗效指数在30%至59%之间;无效:临床的疗效指数在30%以下,甚至出现恶化情况[3]。
1.4统计学方法
对治疗前后患者两侧痤疮的情况进行对比,并应用t检验的方式,当P<0.05时可认定组间的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临床的治疗效果
88例痤疮患者在经过3次的治疗后,平均的疗效指数为67.3%,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72.7%,经过4次治疗后,平均的疗效指数为88.1%,临床的治疗效果达到了95.4%,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随着治疗次数的不断增加,临床的治疗效果也逐步地得到了提高,同对照侧49.6%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经过4次治疗后患者脸部两侧痤疮的治疗差异存在着统计学的意义(P<0.01)。在满意程度方面,60%的患者对于临床的治疗效果认为满意,30%的患者认为比较满意,10%的患者认为一般,绝大多数的患者感觉经过治疗皮肤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其中22例患者接受了皮脂测定,经过4次治疗之后,10例患者皮脂的分泌并未出现明显的减少,另12例患者皮脂的分泌则平均减少了45.6%。
2.2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经过激光治疗后,所有的患者均出现了暂时性、局部性的红斑,并在24小时内消退,与此同时,患者在手术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疼痛感,2例患者出现水疱并在3天后消失,所有当患者均并未出现色素减退或者色素沉着的情况。
2.3随访结果
经过对82例患者半年的随访,结果表明,38例患者痤疮临床表现为痊愈,2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显效,1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有效,另有2例患者无效,平均的疗效指数达到了75.6%。
3.讨论
1450nm半导体激光以水分子作为主要的作用靶,能够穿透真皮1mm左右,通过对热效应的应用使得痤疮患者的皮脂腺热处于凝固的状态,并致使其遭到了破坏[4],导致皮脂分泌的减少以及痤疮皮损的消退,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对患者皮肤表面喷射冷却剂还能够保证其表皮不会受到损伤,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5]。
本次治疗结果表明。 88例痤疮患者在经过3次的治疗后,平均的疗效指数为67.3%,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72.7%,经过4次治疗后,平均的疗效指数为88.1%,临床的治疗效果达到了95.4%,临床的治疗效果十分理想。综上所述吗,笔者认为,在对痤疮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半导体激光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 卢忠,丁蕙琳,项蕾红.1450nm半导体激光治疗座疮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7):462-463.
[2] 许红梅,马立军,高影,丁续荣,王玉玲.局封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炎性痤疮6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1(02).
[3] 杨青,土金良,杜东红,等.1450nm激光联合外用药物治疗中度寻常性座疮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9):738-739.
[4] 夏汝山,土秋枫,杨维玲,等.1450nm半导体激光治疗座疮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0, 3(1): 32-34.
[5] 齐显龙,丁懿,张海龙,高天文.800nm半导体激光治疗小棘状毛壅病临床研究[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2(05).
论文作者:苏林梅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0
标签:患者论文; 痤疮论文; 疗效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半导体论文; 激光论文; 对其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