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企业文化力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强化企业文化力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增强企业的文化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纵观企业发展史,“福寿”双全的企业无一不是在企业文化方面遥遥领先的。美国著名企业家托马斯·沃森强调,任何伟大而有效的组织管理形式都会湮灭,只有精神才是不灭的光芒。他在这里所说的“精神”,其实就是文化。真正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构筑企业隐性的根基,并显示极强的文化力量。中国海尔、联想、方正等民族企业的崛起也说明:文化力是获得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之泉和智慧之源。

我在家休养期间,大部分时间用来研究道光廿五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它所发挥的作用。我感到,在现代企业制度理念的指导下,集团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道光廿五企业文化,对做大道光廿五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对集团今后的发展也将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

企业文化也称企业精神,是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即使领导人更换,也会代代相传。

道光廿五的发展,是因为我们在资产重组的同时,把实施“文化再造”工程作为企业改革的主要突破口,使企业文化发生了质的变化。1994年新班子组建后,就开始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等、靠、要”的思想,着手重塑企业形象。我们实施“凝聚力工程”,引进“员工满意度”概念,倡导和建设员工与公司共成长的共生型文化,使员工们自发地喊出了“不怕苦,怕亏损”的企业精神,企业上下呈现出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新面貌。十几年来,我们最大的成就是成功地改造了自己的文化。企业的每一位成员在其深层心理结构中都建立和保持一整套与企业发展方向一致并能积极影响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企业在整体上形成一种促使人们积极向上、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氛围。要实现“打造中国的路易十三”的发展目标,仍需要道光人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在独特性中体现社会主流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特定的环境里形成的,成为企业特有的传统和风气。同时,企业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企业文化必然包含全社会共同的主文化特征。道光廿五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濒临倒闭的艰难时刻诞生的,所以,顽强的生命力是其显著的特征。同时,由于企业生命力的支点在于员工,所以,以员工为本推进企业改革创新,成为道光廿五企业文化的核心。新班子上任后提出的第一个口号是:“一切向一线倾斜,让一线高兴。”并坚持做到口头、笔头、镜头对准一线工人、工程技术人员、销售人员,让企业明星们报上有像、电台有声、物质有奖。为了广泛听取员工的心声,我们在厂内多处设立了“万能公开箱”、“董事长信箱”,建立“好建议奖励基金”,设立了“有情无情管理台”……上述做法使员工们热情高涨,以背水一战的决心投身到企业第二次创业之中,企业很快就从低谷中崛起。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改革更生的道光廿五企业文化也是转轨时期社会主流文化的一个写照。

通过强化职业道德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为适应市场竞争而在企业共同利益基础上培育起来的。它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经营宗旨,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同时,它必然包含一整套职业道德规范和人际关系准则,以协调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十几年的创业发展中,我们形成了“为股东创造利润,为客户创造效益,为员工创造福利,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经营理念,为我们赢得了全国各地源源不断的客户和一批批忠诚的企业员工。应该说,是合作共赢的文化理念引领了企业和员工们的道德建设,而良好的道德又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发展壮大。

将无形和有形统一于品牌之中

企业文化有精神因素,如信念、道德、心理等因素,是无形的;又有其外部标志,即文化载体,包括人和物质两方面。道光廿五的无形资产已达到5亿元。道光廿五品牌的成功归根结底是企业文化的成功。我们紧紧抓住中国惟一满族传统工艺这一特色作为创新之根,在品牌打造中注入丰厚的文化内涵,将品牌这一无形的财富寓于有形的产品中,成功地完成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独特的满族酿酒技术得以延续和发展。我们抓住发掘出土道光廿五木酒海的良机,开始大手笔的系列运作。我们靠文化来塑造企业形象,靠文化来传播企业声誉,靠文化来提高企业的素质,使企业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以文化构筑品牌、塑造形象的巨大资源优势。我们把企业的经营观、价值观融入品牌之中,再通过每一件产品传达给客户和消费者,在提升企业文化价值的同时提升了企业品牌的含金量。

实现非强制性和强制性的结合

企业文化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使员工明确什么事情可以干、什么事情不能干。这是软管理。企业文化还有硬因素,就是规章制度,是影响和制约员工行为的强制性机制。企业文化是两种机制的统一体。把倡导的新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中,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制度是最好的载体之一。1994年,我们推行了“全控管理”,划小核算单位、企业压力重心下移、对下放权不放手、进行成本分析,并改革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1995年出台了《企业职工行为准则六十条》,完善了企业内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1996年,我们顺利通过了ISO9000系列标准质量体系认证,获得了国际贸易的“通行证”。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将命令管理过渡到法制管理,形成了员工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管理机制,推进形成了“标准严、检查严、奖惩严”的企业文化。

保持稳定,也要与时俱进

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也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我们在二次创业初期的目标是“一年减亏,二年持平,三年盈利”,企业文化集中表现为“以拼命加实干的钉子精神去开拓每一个市场”。企业扭亏为盈后,我们提出把“大凌川”这个银牌变成民牌,再由民牌发展为名牌。当时我们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国有的牌子,乡镇的路子,三资的管理,灵活的分配,群众的路线。这一战略的实施让我们很快甩掉了落后的帽子。此后我们又提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朝领先并不是朝朝领先,阶段的成功并不是最后成功,竞争规律是不进则退,即便是企业具有可观的领先优势也绝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倾力研究顾客、消费者心理,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变化,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名牌才能长盛不衰。我们适时实施了名牌战略,为企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新世纪,我们又把企业目标定在“东北第一,中国一流”的高起点上,以独创的优秀企业文化优势确立了道光廿五在中国白酒界的品牌地位。站在这样一个峰巅之上,我们把眼光放远到世界,要把道光廿五打造成“中国的路易十三”。我们为了这个目标会一直努力下去。

标签:;  ;  

强化企业文化力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