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矛
宁夏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伴随着国内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步伐的逐步加快,各地城市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张,我国城市区划范围内的建筑体量急剧增加。在建筑工程大体量开发建设的同时,由于各种质量或安全原因导致的事故和隐患时有发生,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从现阶段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安全监督现状入手,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建筑工程施工改善管理模式,提升施工质量安全做出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我国建筑工程规模数量不断增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管压力也相应提升。人们对于施工质量安全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而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却没有完全跟上发展的步伐,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的稳步发展与繁荣需要以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高质量监督管理作为保障,并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在施工中的常见问题都可以及时发现并通过相关管理措施进行改进,使整个工程满足实际的生活需求。除此之外,强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对于提升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工程建设中,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工程中各个环节的整体施工效果,最大限度降低工程返修的问题,缩减工程建造返修成本,保障工程在既定的工程期限内完成。
2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
2.1监督管理部门力量不足
当前各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任务十分繁重,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同时还担负属地政府交办的扬尘治理、农民工工资清欠、人防、规划、燃气、重点项目代建等多重职能和工作任务,部分地区甚至没有设置专门负责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机构,同时配备的监管人员也不能满足工程管理的正常需求,因此造成监管人员疲于奔波,监管效能不高,监管的方式和手段远不能适应当前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
2.2监理企业监管职责履职不到位
作为独立第三方监督管理的监理单位,监理单位的工作能力水平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赋予了监理单位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责,但在实际的监管中,监理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没有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一些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实施监督管理职责,造成整体的监理水平低下,甚至存在一些工程的施工中缺少完善系统的监理体系,影响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2.3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意识不强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房屋及市政工程建造需求量大幅增长,建筑施工企业的数量也在随之增加。但建筑施工企业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存在一些企业专业水平偏低,施工人员和专业施工装备缺乏等现状,滋生出一部分通过挂靠施工资质、从业证件等方式生存的建筑企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些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水平偏低,根本无法保障工程的质量安全,对工程建设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
2.4工程施工队伍专业水平偏低
建筑工程施工队伍的人员流动性较强,在建设企业内部进行培训的效果不明显,因此施工团队的整体专业素质相对低下,自我安全保护意识较弱,施工质量也受到影响,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等问题。除此之外,工程施工队伍中的农民工数量多,其受到的专业培训较少,部分人员施工仍凭借经验,同样对施工质量安全造成一些影响。还存在一些企业缺少现场管理的关键岗位人员(例如:专职安全员、技术员等),企业为降低工程成本,临时雇佣外来非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工作,为后期的建筑施工的埋下了较大的质量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
3.1推动监督管理向监督执法转变
建筑体量大、监管人员少是当前全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监督管理作为传统的工作方式虽然在建筑市场管理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工作的本质还具有管理的特性,在建筑体量逐年递增的今天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人员数量、专业素质、监管装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体制机制模式已经不能做到对建筑工程全过程、全覆盖的监督管理,因此过程性的监督管理应逐步向结果性的监督执法转变,通过加大执法处罚的力度,倒逼企业由“他律性”的管理向“自律性”的管理转变,有效减轻监督人员负担,科学划定各方职责。
3.2用诚信管理体系激励企业履行主体责任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企业8.8万个,工程监理企业7945个,全国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1.4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73%。建筑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量不言而喻,但在如此之多的建筑企业中难免存在部分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企业,监管起来难免接应不暇,通过利用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实现企业、工程、人员的联网化管理,及时对企业及个人违法行为进行记分处理,既能保证监管执法的时效性,又能确保处罚的公开性,还能推动企业责任落实的积极性,实现由“政府抓质量安全”向“企业要质量安全”转变。
3.3提高工程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切实保障建筑工程建造水平的提高,减少管理工作的负担,提升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建筑企业要发展不仅需要高效的施工,更需要高质量的工程施工,互相结合才能保障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发展。
3.4做好工程后期的管理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的后期管理控制主要是指工程施工结束后进行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对工程相关资料的审核、建造企业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以及技术文件的审核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等情况的建档评估等。建筑工程是保障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因此工程的工作质量评估要严格按照业务主管部门以及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进行,建筑工程的最终验收工序在工程质量评定完成后进行,保证其满足质量安全的建造要求。
结语:
文章对现阶段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为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奠定基础。建筑工程建设具有复杂系统等特点,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措施提升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水平,适应行业发展要求,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促进监督管理机制完善规范化,切实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东风,许艳婷. 论述强化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对策[J]. 建材与装饰,2016(37):118-119.
[2]龚发明. 强化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对策[J]. 建材与装饰,2016(29):149-150.
[3]李正艺. 试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15):172.
论文作者:何玉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