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写作”是中学写作教学的出路吗?——兼与李海林老师商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路论文,真实论文,老师论文,中学论文,李海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日,在“沪港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会”(注:2005年10月8~9日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召开“沪港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会”。李海林老师在会上作关于“真实写作”的发言)上,李海林老师发言认为,当前大陆的中学写作教学从根本上说是“走错了路”,是“走入了一条死胡同”;改革的唯一办法是从死胡同里退出来,退到起点上,寻找新的出路。李老师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当前中小学的写作教学从根本上讲是虚假的,是虚假写作。而这个“虚假”,不是指学生的作文说假话,也不是指学生作文没有真情实感,说假话、没有真情实感只是写作内容的虚假,他所说的虚假写作是指学生整个写作行为的虚假。由此李老师大声呼吁:中小学写作教学应该提倡“真实写作”。
那么什么是“真实写作”呢?李老师认为真实的写作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真实的写作任务;(2)真实的写作对象;(3)真实的写作环境;(4)真实的写作成果。为了具体地阐释以上“四真”的内涵,李老师举了一个作文案例进行分析:一个平时写作较差、不喜欢作文、每次作文都会挨批的学生,有一次被老师截获了一封情书。老师读了之后大吃一惊:这封情书写得太好了。不但文从字顺,而且层次、意境、表达的分寸、情感的抒发、结尾的意味深长、情与理的关系都把握得非常好。为什么一个平时写作很差的学生能写出这么高水平的情书来呢?李老师认为,因为这个学生写情书是一次“真实写作”。他有真实的写作任务(求爱)、真实的写作对象(“她”)、真实的写作环境(具体的背景与情境)、真实的写作成果(“她”的反应)。基于这个案例分析,李老师得出结论:上述的“四真”是“写好文章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前提”,“真实写作”是中小学写作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和“突破口”。
听了李海林老师的这番话,再结合中学写作教学的实际细细思量,我的感触颇多。李老师对“真实写作”的倡导,有其积极合理的一面,如强调写作要考虑主体的需要和动机、要紧密联系生活、重视体验等,这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也是符合当前教育精神的。但是,这一提法虽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带来更多的是困惑。
一、何谓“真实”?
什么是“真实”?评判“真实”的标准是什么?李老师没有说。但是,根据他所做的学生写情书的案例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真实观”,即所谓的“真实写作”是基于学生自发性表达的写作,只有学生自发、自愿、主动的写,才是真实的写。反之,凡是学生非自发、非自愿、非主动的写,都是虚假的写。这就把“自发”作为评判“真实写作”的唯一标准。难道“真实写作”原来就是这个意思吗?难道写作教学改革的新路就是让学生想写就写,爱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一种教学吗?难道我们今天写作教学改革的主攻目标,就是消灭老师“虚假”的“命题”“训练”“指导”,消灭“虚假”的课堂教学,代之以学生“自发的写作”吗?
“真实”历来是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所倡导的写作原则之一。我们且来看看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真实”的阐释:
“能够写出自己的意思”“不虚浮,不夸张,老老实实,诚中形外”——1949年叶圣陶拟订的《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草稿》
“指导学生学习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明确地描述客观事物及表达比较复杂细致的思想感情。”——1956年《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
“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阶段)》
“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感情真实健康”——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着重号为引用时所加)
根据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表述,我认为,判定学生写作是否真实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就是看写作是否表达真情实感。具体地说,“真实的写作”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标准:
1.作文是自己写的。
2.作文所表达的情感和作者自己体验的情感一致。
3.作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作者自己抱持的思想一致。
4.作文所反映的生活世界和客观实际的生活世界一致。
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真实写作无疑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是,如果忽视了我们写作教学的传统与现实,模糊了“真实写作”朴素和简单的道理,把当前中小学写作教学统统斥责为“虚假写作”教学,无疑会导致思想的混乱。
二、“真实的”必然是好的吗?
李海林老师认为,“真实的写作是一种真实的表达和交流,而不是一种写作训练。真实的写作不是生活的模拟,而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写作不是写给老师看的,而是写给文章本身隐含的读者看的。”这种提法为真实的写作设置了“虚假写作”这样一个对立面,而“虚假写作”的同义词就是“写作训练”,是写给老师看的“课堂作文”“命题作文”。真实的写作和写作训练势不两立,其逻辑发展的必然是,把发挥教师的引导、指导作用和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对立起来,导致对写作训练、课堂教学、教师作用的轻视。诚然,训练有两面性。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让学生写命题作文,是“不得已的办法”(注: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它有消极的一面,即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兴趣、经验和能力等,但为什么“不得已”还要“为之”呢?这就要联系我们的班级授课制,联系我们的高考制度,联系学校教育的使命乃至联系我国社会发展现阶段的水平来理解“训练”中积极合理的一面。“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同理,训练学生写作是为了让学生达到“自能作文”,而要达到“自能作文”,则必须通过“教”和“训练”。“中小学要严肃严格地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特别是认真学好书本知识,中小学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这些是我们时刻都必须牢记的基本的教育经验、教育原理、教育规律。但是,现在这些规律很少讲或不讲了,代之以感情用事。”(注:王策三,孙喜亭,刘硕.基础教育改革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20世纪美国教育曾经坚持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从儿童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生活、游戏中学习。结果,由于忽视了系统知识的教学,出现了教育质量滑坡的危机,美国人不得不自己出来纠偏。可见,如果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根本对立起来,单纯依靠学生“自发”“自觉”的愿望去学习,抛弃对学生从难从严的要求和严格规范的训练,是根本不能达到教育目的的。
李海林老师把一位写作较差的学生居然能将情书写得很好归因于四个“真”:真实的写作任务、真实的写作对象、真实的写作环境、真实的写作成果。其言外之意是:写作,只要有真实的写作动机、真实的倾诉对象、真实的体验和情境、真实的写作期待,就一定能写好文章。简言之,只要是真实的,就必然是有效的,也就是好的。这就把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混为一谈,把复杂的写作教学简单化了。难道仅凭真实的动机、对象、情境和期待就真的能写好文章吗?生活中,人人都会有写作的动机、对象、情境和期待,难道人人凭此都可以写好文章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自发性写作在写作开始阶段的确有解放思想、激发兴趣、唤醒主体意识从而使学生放胆作文的功效,但是,如果一味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自发性写作,学生的语言能力就会局限在他个人经验的言语范围内得不到发展。而且,“自发性写作”的一个前提性的假设是学生都是愿意写作的。但是如果这个前提性的假设根本就不成立,学生根本就不想、不愿、不爱写,那么,学生交上一张白卷是否也是“真实的写作”呢?
三、“真实写作”的取向是什么?
李海林老师说,真实的写作是生活化的写作。可见,真实写作的教学取向是满足学生的生活所需。这个取向无疑和语文课程标准的总取向是一致的。我国语文课程的总取向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却对什么是语文应用能力不甚了了,于是就产生了误读和曲解。误读一:把应用的写作能力等同“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诸如请假条、报告、演讲稿、便笺、通知、总结、求职信等的写作能力。误读二:把应用的写作能力等同于“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能力,排斥“特殊”的“文学创作能力”。而正是基于这种对“语文应用能力”的误读,使得我们所培养的语文能力并不能使学生从容应对生活的实际需要。
那么,什么是写作教学所应该培养的“语文应用能力”呢?我认为其内涵有二:
1.写作教学应该培养学生满足社会生活所需的语文交际能力。(交际取向)
2.写作教学应该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提高的语文能力,为升学和终身学习做准备。(学习取向)
显然,在我国中小学,主要训练的是上述的第1类语文应用能力。毫无疑问,这种语文应用能力是需要培养的,但是,我们过于注重这类“交际取向”的应用文训练而忽视了更高层次更复杂的“学习取向”的应用文的训练。而后者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可能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尤其在信息社会,学习越来越成为生活的重要构成。那么,我们提倡“生活化写作”,理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摆在突出的位置。在这一点上,德国写作教学能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德国巴符州的《完全中学教学计划》指出:“高校学习能力乃是完全中学教育的基本目的。”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德国中学写作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适应高校学习需要的带有很强的学术性的写作训练,如“短评”“书评”“作品阐释”“图表的描写和阐释”“内容提要”“纪录”“专题报告”“报告提纲”“详细报告稿”“论辩性议论文”等等(注: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这种明显带有学术取向的写作训练,不仅为学生适应高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有了这种应对学习的语文应用能力,不就有了适应生活需要的语文应用能力了吗?反观我国的中学写作教学,出于对“生活作文”的狭隘理解,始终没有把“适应高校学习需要和终身学习需要”的写作能力纳入“语文应用能力”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综上所述,我认为“真实的写作”并非中小学写作改革的正确出路。实际上任何理论化的激进的“革命”都不是教育改革的良策。中小学作文教学还应该坚持为人生、为生活的正确方向,只是我们应该踏在现实粗糙的地面上,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真研究并不断完善“生活作文”在新时代的内涵,用科学的语文课程知识和理论引导中学写作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