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人民医院;广西融水 545300)
【摘要】目的 分析泮托拉唑在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将奥曲肽应用于对照组患者疾病治疗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泮托拉唑展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48h再次出血率、输血量、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与心率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的方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在止血、输血量、治疗时间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奥曲肽;泮托拉唑;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疾病主要是由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而导致食管胃底静曲张破裂,如果不及时展开治疗将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1]。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选用生长抑素及质子泵抑制剂,但是在止血效果方面还存在不足。本文通过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泮托拉唑在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37~70岁,平均年龄(53.122.3)岁,肝硬化病史2~11年,平均(7.411.2)年;观察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38~71岁,平均年龄(54.242.2)岁,肝硬化病史3~10年,平均(6.542.4)年。纳入标准:(1)确诊为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患者;(2)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2)病情严重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保肝、血容量补充、营养支持等;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实施方法:首剂实施静脉推注0.1mg奥曲肽溶入20ml10%葡萄糖,推注时间需在5min以上,之后给予0.2mg奥曲肽加250ml10%葡萄糖以25~50pg/h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时间为3d[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具体实施为:静脉滴注40mg泮托拉唑溶入100ml0.9%生理盐水,2次/d,持续治疗3d。同时,将胃肠粘膜保护、水电解质平衡及血容量补充等方法应用于两组患者治疗期间[3]。
1.3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为三个标准:(1)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出血症状停止;(2)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出血症状得到缓解;(3)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甚至病情有所加重[4]。比较两组患者出血/止血/输血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后血压与心率变化情况。
1.4统计学研究
本次研究所得的相关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计量资料则通过(x±s)表示,如果常规组和整体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后,P值小于0.05则可证实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通过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是引发肝硬化疾病的主要因素,且由于长时间不可逆性发病而导致肝组织变硬,其给患者肝功能带来极大的损害[5]。该疾病的早期症状不太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会出现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中晚期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严重的情况下将使患者血压迅速降低,失血性休克等情况,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是进行血容量的补充、胃酸的抑制、肝性脑病的抑制、肝功能的保护。
奥曲肽作为临床较为常用的止血药物,其对机体胃肠道蠕动起着抑制作用,同时有助于降低消化腺分泌,对减少出血刺激与血流量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达到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但是该药物的使用极易引发并发症,比如,乏力、纳差等症状,其给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带来不良影响。泮托拉唑能够有效抑制胃泌素导致的胃酸分泌,以及胃壁细胞的酶活性与组胺,对胃粘膜的愈合有着重要临床价值[6]。
本文主要对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高于对照组(86.6%),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48h再次出血率、输血量、出血次数、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与心率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给予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展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缓解患者消化道出血,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综上所述,将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应用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其不仅能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且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治国.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4):133-134.
[2]吴波,彭乐平,唐海芸.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8):58-59.
[3]王凯.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3):561-562.
[4]张治国.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4):133-134.
[5]张金秀. 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33).
[6]张海英.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评价[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 10(14):25-26.
论文作者:文连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患者论文; 肝硬化论文; 消化道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疾病论文; 症状论文; 效果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