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是最基础的教学阶段,对于刚步入学校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养成阶段。同时,小学阶段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一段时间。小学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最基本的课本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爱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更有信心的去学习。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点思维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点思维;数学思维;学习能力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含义
数学思维是数学内容的本质属性和数字、数形结构形式的内部规律的外在表现,包括学会观察、数学实验、类比推理、猜想,归纳总结,逻辑分析,精准阐述自己的观点等众多方面,在小学数学中提到动点思维,主要是想培养小学生的观察数学现象的能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能力,能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数学学习锻炼学生打开数学空间,合理想象,进而逻辑思考问题,合理的归纳总结出数学结论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小学生开发智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锻炼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思维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基础任务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上,由于孩子们的水平差异比较明显,有些孩子接受能力比较强,理解能力强,学习比较认真,自然就能很快的掌握数学知识。而有些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学习数学时,掌握的数学知识少,就会造成逻辑推理能力有限,在数学中不能大胆猜想数学问题,不能有效进行逻辑思考,合理推理,便不能很好的进行下一步知识点的学习,这类学生在学数学时就会非常有困难。而这种情况往往也是数学思维能力欠缺的表现,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最关键、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项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新课程教材的大纲要求和教学目标,不能脱离目标、脱离基本要求去教学,要合理的为学生制定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已学的知识和数学技巧性的东西巧妙结合,提高对问题的判断能力,从而大胆对数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发挥想象力,合理的推理分析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而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获得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在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时候,会在教学中设置一定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去发现一些数学问题,自发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对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好的锻炼,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因为这种活动本身也是需要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的,促进了学生的友谊。所以,在大家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对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能力也有积极的作用。
2、多角度思考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倡导的是算法的多样化,也就是让学生积极的去思考,而不是局限于一种解决方法,针对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更多的解题方法,最后将所有的解题方法综合起来,选出更优秀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去探索和思考,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举一反三,想出更多的解决方法;其次,锻炼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在众多解决方案中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并倾听别人的方法,养成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采用数形结合的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是年纪比较小的,在思考问题方面也不是很完善,理解不了抽象的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面对一些抽象的问题时,能够将抽象的东西化作可以简单理解的知识,比如用线段或者图画来代替,这些图画要与生活息息相关,还可以举办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数学活动,让其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也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4、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的知识学习有些时候会比较抽象,非常需要学生的想象力,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大纲要求和教学目标,再结合小学生的心里特性和认知规律来巧妙的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场景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奥妙,而且创设情境能很好的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参与到情境中实践学习,从而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现象都比较熟悉和有好奇心,在这些情境下学习,能很好的引发学生自主思考问题,通过实践的感知和体会,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和联系。比如说,小学一年级认识长方体、球体等立体几何图形的课程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是一味的讲解长方体的面的数量、边的数量等,很抽象,一年级的孩子根本想象不过来,跟不上老师的思维,而这时,教师完全可以哪几个长方体,正方体,球体来展示,结合这些实物形体,让孩子们对立体几何图形加深认识和理解,还可以找出生活中的长方体、球体等,像小学生感兴趣的足球、乒乓球、小字典(长方体)、魔方等,小学生对这些生活中他们常接触的东西都非常有兴趣,很容易就陷入场景中,而且积极主动的开动大脑去思考,去记忆,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从而达到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5、采用生活实例来讲解数学题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像一些应用题,比如,去商店买东西,买一支铅笔1元钱,买三支铅笔多少钱?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一下,亲自去商店买一次铅笔试试。或者说,有5个小朋友到商店买玩具,每一个小朋友都买了2个玩具,问这些小朋友总共买了多少玩具这类的数学问题,都可以让学生亲自到生活中体验体验,简单直接,学生还非常愿意去做这些事,在这个过程中就逐步学到了数学知识,同时,还强化了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知识掌握效率,让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简单化,让抽象的需要想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具体化,还能锻炼小学生将数学知识很好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学习能力,深化小学生的思维深度,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结语:
总之,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非常重要而且关键的,贯穿学生整个学生时代,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探索适合小学生思维特点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去思考更多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形结合的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将这方面内容进行合理的结合,有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与爱好,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世草.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7):3.
[2]邓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3(15):17.
[3]姜荣俊,何琳. 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17):3.
[4]熊军,肖国林.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4(10):17.
[5]曹靖.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6,(04):54.
[6]黄友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2016,(01):140.
论文作者:崔相林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数学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思维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