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对混凝土的消耗量巨大,在小型水闸中,需要借助钢筋混凝土结构提高系统的承力性能,由于一些因素的存在,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说,这类裂缝容易侵蚀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导致整个工程的强度大幅下降。对于工程中的各类居住建筑来说,出现裂缝意味着建筑中拥有安全隐患,容易引发工作人员的安全事故。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
一、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1.1塑性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
在做好对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后,在混凝土的凝固期间,假若处在高温、震动等缺乏稳定性的环境当中,或是在混凝土终凝前,存在失水的情况,就很容易引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这会进一步导致最终体积受到影响,难以满足预期要求,在此情况下,塑性裂缝就会出现。在一般情况下,塑性裂缝的中间较宽,而两边较细。
1.2收缩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
在混凝土凝固时,其体积一般都会有一定的缩小,这就会导致出现相应的收缩变形现象。在此情况下,如果出现了较大的约束力,收缩裂缝就有很大可能出现,特别是在那些高配筋率的构建当中,在钢筋的影响下,其附近混凝土会受到很大的约束作用,这就会造成混凝土在收缩过程中被钢筋所限制,导致拉应力的出现,在此作用下,构件内很容易引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现象。
1.3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裂缝
在混凝土凝固时,在环境条件方面通常存在着一定要求,特别是温度方面,往往非常敏感,因而要求也更高。在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完成后,如果没有正确地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落实对混凝土附近温度环境的控制,往往就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在凝固状态中,假若混凝土的内、外部存在非常明显的温差变化,在热胀冷缩的影响下,混凝土应力将随之出现变化。例如,在温差变化的影响下,混凝土构建应力不断提升,在应力超过其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后,就将引发混凝土温度裂缝。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研究
2.1温度控制
对于混凝土结构而言温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极易引发混凝土裂缝。所以开展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温度。对于由于混凝土内部发热而产生的温差,要求作业人员尽可能选用低发热量的水泥材料,以减少水化热的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混凝土的温差。不仅如此,如若施工时候处于夏季,作业人员则要求对混凝土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尽可能减少混凝土内部水分的蒸发。在浇筑混凝土时,作业人员需要科学控制浇筑时间,如果浇筑时间偏长,则极易会受到周边温度影响导致混凝土材料性质发生改变,降低整体混凝土浇筑质量。通常浇筑混凝土时可以在上午7点-10点以及下午3点-6点间进行,尽量避开高温作业,以减少温度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几率。
2.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与搅拌
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科学配比混凝土。所以,作业人员要能够科学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尽可能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首先,在制作混凝土时,作业人员应当要结合具体水利工程要求来开展实验操作,以科学调试混凝土配合比。此外,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作业人员要求控制混凝土的搅拌,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和整体性,以尽可能减少混凝土离析的几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要做好混凝土的运输与存储工作,防止混凝土材料发生变质,并为后期配比和搅拌混凝土提供便利。
2.3对混凝土的施工环节进行控制
要想有效防治混凝土裂缝。一项有效的措施就是科学控制混凝土的施工环节。如,采取二次振捣法。通过二次振捣浇筑完毕,准备进入初凝阶段的混凝土,让其重新液化,将混凝土中多余的水膜、粗大骨料消除,让整体混凝土结构更为均匀与稳定,降低混凝土塑性裂缝、沉陷裂缝的发生几率。或是结束混凝土作业后,及时进行保湿与保温工作,可以将一层保温膜覆盖在混凝土表面,同时做好测量外界气温的工作,及时根据气温来做好相应的混凝土防护工作,切实降低混凝土收缩裂缝与温度裂缝的出现。在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尤为重视振捣混凝土工作要求作业人员能够清楚混凝土泌水,如果情况需要可以将适量的优质粉煤灰添加到混凝土中,将其水灰比减小,避免由于混凝土存在过多的内部空隙而导致干缩裂缝的出现。
2.4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具体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将会对整天混凝土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时务必要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控。需要指出是,必须要按照国家出台的有关规范以及实际工程要求来选择最佳的原材料,并科学掺加相应添加剂。如:在水利工程中应当要选择具有良好抗渗能力、抗腐蚀能力、抗寒、干缩性小、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并且可以采取风化颗粒少、清洁且坚硬的石料,利用反击破碎机轧制后用作混凝土骨料,并且通过相应试验达标后方可投入使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调配与搅拌混凝土时适量掺加高效引气剂与减水剂这两类外加剂,以确保混凝土脆性与防渗水性的要求得到满足。通过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能够切实降低由于混凝土原因而导致裂缝出现的几率,进而有利于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切实防止由于混凝土裂缝而导致的补休与返工的情况出现。
2.5对混凝土实施养护
在养护混凝土过程中,作业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把混凝土放置到适宜存储的地方,降低由于温度变化而导致裂缝的发生几率。如果要想有效控制混凝土所产生的温差现象,也要求能够科学养护相应的混凝土构件。为此,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除了要做好一定措施进行防嗮与保温以外,在浇筑完成后还必须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养护作业,比如洒水、铺设塑料薄膜或是草席等。同时在混凝土养护作业中企业还需要特别注意做好检查防止出现意外状况而诱发裂缝产生。
三、结语
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由混凝土的质量决定,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策略控制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减小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可能性,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及其质量,提高整个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耐久性。
参考文献
[1]弋瑞.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1):215-217.
[2]王军.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9):00235.
[3]陈方.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J].农业与技术,2017,37(6).
[4]刘木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6(05):196.
[5]陆英.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8,6(10):213-214.
论文作者:熊亮,蔡生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作业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