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某冶金企业粉尘浓度与粉尘分散度之间关系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萌萌[1](2020)在《煤矿粉尘危害分级管理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为了对煤矿粉尘危害实施有效地监管监控,本文依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矿职业危害评价技术与分级管理方法》对煤矿粉尘危害分级管理方法进行研究。目前多采用定性、半定量方法进行安全评价,导致分级管理模糊、含混、不准确,因此对煤矿粉尘危害采用定量方法进行分级管理是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拟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煤矿粉尘危害评价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仿真建立粉尘危害分级机制,并应用于实际矿井进行验证。本文从职业卫生管理状况、危害影响因素、工人自身情况和防护措施四个方面分析了煤矿粉尘危害的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专家进行咨询,通过对指标的筛选与删除最终确立了煤矿粉尘危害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和三级指标39个。本文运用决策实验法分析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采用5级标度法对因素间的强弱关系进行判断,运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等,为因果关系图的绘制提供依据。通过因果反馈关系绘制系统动力学流图,根据变量的类型及流程图编制系统动力学方程,最终构建煤矿粉尘危害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为能够有效评价煤矿粉尘危害状况,多次对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进行模拟仿真,通过对变量进行赋值研究不同状态下煤矿粉尘危害指数的变化趋势,对煤矿粉尘危害状况分为优(02),良(24),中(46),差(68),很差(810)五个级别,并根据危害状况的不同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本文将煤矿粉尘危害分级管理方法分别应用于山西与新疆的某个煤矿,通过对煤矿实际情况的考察,对煤矿的相关变量进行取值并输入模型进行模拟,得到的粉尘危害状况级别与评价报告所得结论相似,验证了所建立的分级管理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最后对两个煤矿分别提出改进措施,并在整改后进行第二次模拟,比对后发现煤矿粉尘危害状况均有明显的改善,为煤矿对粉尘的治理和监管提供了有效依据。该论文有图16幅,表23个,参考文献69篇
卢耀勤[2](2020)在《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新疆地区企业的现状调查,乌鲁木齐企业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获得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的分布与职业卫生现状,研究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建立职业病预测模型,开发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及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最终提出乌鲁木齐职业卫生工作对策,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参考。方法:(1)采用普查方法,对新疆地区企业现状进行调查,重点调查乌鲁木齐地区的企业分布与职业卫生现状;(2)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涉及重点职业病职业人群,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使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目标人群进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3)利用倾向性评分、多因素分析及关联规则大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及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4)利用大数据挖掘算法,建立、筛选、验证职业病预测模型;(5)结合GIS地理信息技术,开发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利用大数据挖掘算法,开发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6)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了解,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分析,结合乌鲁木齐重点职业病报告、职业病人工伤保险情况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数据分析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提出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防控工作对策。结果:(1)对全疆12902个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疆14地级行政区与1个直辖县级市;(2)对乌鲁木齐的3619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乌鲁木齐七区一县;(3)对乌鲁木齐厂矿企业的34457人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高血压检出率15.32%;血常规中异常率最高的为血红蛋白,异常率为25.99%;尿常规中异常率最高的为尿蛋白,异常率为8.93%;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异常率为17.04%;接触矽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33.82%;接触煤(矽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13.06%;接触石棉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6.30%;接触化学性有害因素苯工人中性粒细胞异常率为2.85%;接触噪声的工人听力异常率为4.86%;接触布鲁菌属工人布鲁氏菌阳性率为20.30%;(4)共计发放问卷7500份,回收问卷7315份,回收率为97.5%,对问卷有效性进行排查后,最终确认有效问卷7118份,有效率为97.3%;(5)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发生率为44.21%,不同职业紧张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石棉尘、苯、噪声、性别、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龄、每周工作天、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倦怠发生率为86.53%,不同职业倦怠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噪声、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职称、工作班、月收入、每周工作天、职业紧张、精神心理健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37.08%。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不同精神心理健康问题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石棉尘、苯、婚姻、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作班、年龄、工龄、月收入、每周工作天、每天工作小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有统计学意义(P<0.05);(8)在对职业紧张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16,最小置信度0.65,挖掘出14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每天工作>7小时、有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容易产生职业紧张,有1388条,置信度为65.3%,提升度为1.477;在对职业倦怠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29,最小置信度0.95挖掘出10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签订了劳动合同的、职业紧张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有2749条,置信度为90.7%,提升度为1.049;在对精神心理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2,最小置信度0.43挖掘出10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未婚,签订了劳动合同、有职业倦怠的容易产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有1957条,置信度为43.1%,提升度为1.162。(9)结合灰色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算法,建立了五个混合算法模型进行职业病预测,混合模型的结果为:GM-KNN(MAPE:26.89%,RMSE:9155.53),GM-SVM(kernel=linear,MAPE:29.16%,RMSE:8587.02),GM-SVM(kernel=polynomial,MAPE:4.45%,RMSE:1573.30),GM-SVM(kernel=radial,MAPE:14.10%,RMSE:4693.51),GM-SVM(kernel=sigmoid,MAPE:10.79%,RMSE:3422.28),GM-RF(MAPE:6.99%,RMSE:2090.13),GM-GBM(MAPE:8.45%,RMSE:2661.27),GM-ANN(MAPE:3.49%,RMSE:1076.60)。通过对模型的预测效果与精度进行验证后得出,GM-ANN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实现了模型MAPE和RMSE最低。(10)2019年报告确诊职业病病人26例,主要以为接触粉尘、噪声和布鲁氏菌为主。患者以男性居多,占76.92%;(11)成功开发了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与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并获得了国家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结论:(1)新疆企业行业类型主要以B采矿业、C制造业为主,劳动者总人数的2.5%患有职业病,劳动者总人数的32.9%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7.7%人群患有职业病;乌鲁木齐是新疆企业数、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人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总人数最多的地区;(2)乌鲁木齐企业主要以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批发和零售业、T国际组织为主,劳动者总人数的2.8%患有职业病,劳动者总人数的26.1%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10.6%人群患有职业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与米东区是乌鲁木齐企业数、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人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总人数最多的区域;(3)对乌鲁木齐地区企业34457人进行了健康体检,一般健康检查中发现,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高血压、血常规及尿常规异常检出者多集中在6069岁年龄段男性;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主要涉及的职业危害因素为煤(矽)尘、矽尘、石棉尘、苯、噪声;行业不同易感人群和职业危害因素也不同,制造业、采矿业等应加强对煤(矽)尘、矽尘、石棉尘、苯职业危害因素防护,建筑业与农、林、牧、副、渔业应分别加强对噪声与布鲁氏菌病的防护;(4)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石棉尘、苯、噪声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的风险,男性、文化程度越高、昼夜轮班、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与职业紧张成正相关;(5)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和噪声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倦怠的风险,文化程度低、未签订劳动合同、低职称、轮班工作、低收入、高劳动强度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职业倦怠,职业紧张、精神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成正相关;(6)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石棉尘、苯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高学历、低职称、轮班、高工龄、低收入、高强度工作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成正相关;(7)倾向性评分与关联规则可以作为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研究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通过对比验证,倾向性评分可用于消除问卷调查类研究中存在的偏倚,关联规则可以有效挖掘出研究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8)GM-ANN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可用于职业病的预测研究;(9)乌鲁木齐职业病患病率高于新疆平均水平,职业病主要以职业性尘肺和传染病为主;乌鲁木齐职业病网络直报情况良好,但还有改进的空间,但职业病人工伤保险待遇落实及时率较低,还有待进一步提高。(10)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实现了职业卫生调查数据实时、动态、可交互式可视化功能,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实现了在线职业病建模预测功能,平台可以辅助职业卫生管理与决策工作。(11)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工作对策建议有第一,统筹整合管理机构,架设顶层设计框架;第二,建立联防联控网络,落实管理体系建设;第三,完善规章制度标准,健全工作法制体系;第四,创新工作思路思维,尝试学科交叉融合;第五,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专业技能队伍;第六,引入前沿科学技术,助力职业卫生防控。
高志扬[3](2018)在《多因素条件下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及安全素质测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矿井下综采作业在我国经过近50年的快速发展,综采工作面作业人员面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特点不断更新的人—机—环多因素复杂综采作业条件,如何有效防止自身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提高自身作业的安全性,对未来进一步发挥综采作业优势,有效提高煤矿整体安全生产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安全行为学、安全心理学、安全管理学相关原理为指导,运用人—机—环系统工程理论,针对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及其安全素质测评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综采工作面不安全行为危险性分析。以安全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煤矿综采工作面实际作业情况,确定了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评判和统计标准。采用行为抽样法对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运用危险概率评价法,分析了综采作业人员9大类不安全行为的危险性。2.综采工作面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综合分析了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从个体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影响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构建了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相关数据,并运用模糊灰色理论对影响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各层级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计算,得出了各因素与不安全行为、同一主因素下各因素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了排序。3.综采工作面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围绕个体因素中的工龄、受教育程度、注意力、心理活动和疲劳五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从机械设备事故伤害的原因、不安全行为与机械设备伤害的关系、机械设备伤害事故发生的时间规律、伤害方式、伤害部位和机械设备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角度对设备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对环境因素实证分析部分,从新陈代谢量、体温、血压和心率对综采作业人员实际工作环境下的生理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灰色熵权聚类分析比较了综采工作面的三大系统作业环境舒适度。4.综采工作面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测评研究。运用安全心理学相关理论,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从客观因素变量和主观因素变量两个维度来考虑,编制了综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测评量表,并对量表进行试测和复测,检验了测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最终构建了一套科学、有效、可信的综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测评量表。同时,按照总分和单项得分实现了对综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测评结果等级的综合评判。5.构建了综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测评系统。开发了综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测评软件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综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在线测评、等级评判、数据收集和分析、网络教育功能。
夏颖[4](2014)在《湖北省2008至2013年职业病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描述湖北省2008至2013年累计报告新发职业病发病情况,探讨报告职业病的发病趋势和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政策、科学研究和建立职业病监测与预警的时序模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2008至2013年湖北省职业病新发病例数据库进行系统性整理并做描述性分析和趋势性检验,包括职业病新发病例的年度分布、病种分布、地区分布、工业系统分布和工种分布以及平均发病工龄、发病年龄的年度变化趋势等。结果:(1)我省2008至2013年,共累计报告各类职业病4281例,其中尘肺病新发病例3665例,慢性中毒307例,急性中毒56例,物理因素及其他职业病253例。(2)尘肺病新发病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病例数最多,突破了1000例;煤工尘肺、矽肺共占各类尘肺病例数的97.2%,分别为2504例(68.3%)和1058例(28.9%)。黄石市、宜昌市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尘肺病例列为全省前3位,分别为1286例(35.09%)、892例(24.23%)和336例(9.17%),地域比例分布非常明显;74.1%的新发尘肺病例发生在煤炭行业,其余依次为有色金属(198例,5.4%)、建材(190例,5.18%)和地质矿产行业(151例,4.12%):累计报告尘肺病新发病例的工种主要为采煤工、掘进工和煤矿混合工,分别为1303例(35.55%)、998例(27.23%)和303例(8.27%)。纯采煤工的发病年龄和接尘工龄最短;中小型企业职业病危害较为严重,48.79%的三期尘肺病例和37.71%的二期尘肺病例均发生在小型企业;随着开始接尘年代的逐步推进,新发尘肺病例的诊断年龄和工龄呈现明显缩短趋势;各类报告尘肺病新发病例的平均年龄和平均接尘工龄未见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尘肺病平均年龄为56岁,平均接尘工龄为17年,贰期尘肺和叁期尘肺主要集中在45—55岁年龄段;本省尘肺合并肺结核的发生率为6.60%,其中壹期尘肺合并肺结核人数最多(197例),占所有尘肺合并肺结核人数的81.40%;矽肺合并肺结核率最高,为7.18%;随着尘肺期别的增高,肺结核合并率呈明显降低。6年来,共报告死亡病例15例,男女比例14:1,其中60%的死亡病例死亡年龄≥65岁,40%的死亡病例接尘工龄≥30岁,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和心血管疾病。(3)铅及其化合物中毒、苯中毒是我省慢性职业中毒的高发病种;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襄阳市、武汉市和黄石市慢性中毒发生病例最多,主要分布在冶金、机械等私有经济的行业;铅及其化合物中毒、苯中毒等高发病种患者的接毒工龄小于5年的所占比例最大。(4)我省急性中毒事故共34起,56例,其中死亡4例;中毒主要发生在5月和8月;主要中毒原因为硫化氢和一氧化碳中毒。(5)2008—2013年我省物理因素及其他职业病共累计报告253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近三年发病例数远远大于前三年;噪声聋、职业性肿瘤均为高发病种;近50%的病例发生在大型企业。结论:(1)根据职业病的发病特征,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岗位、重点接害人群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开展有毒有害物质职业病危害综合性防治干预示范工程;(3)构建我省职业病监测预警体系。
周珊珊[5](2013)在《钨砂精选车间积尘真空吸尘系统设计与仿真》文中认为职业安全、职业卫生问题是影响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工业场所粉尘污染是引发职业危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粉尘被人体吸入后会在呼吸系统各部位沉积,累积会造成尘肺病。工业场所粉尘污染主要表现为扬尘和沉降的积尘,对扬尘的控制普遍采用干式和湿式收尘系统,但对积尘的处理任使用传统的人工清扫或水力清扫,清扫过程易造成二次扬尘和二次污染。为解决积尘清扫难题,避免积尘在清扫过程中再次转化为飘尘,并使积尘能得到有效的集中收集,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积尘治理现状及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应用于积尘清扫的真空吸尘系统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本文通过研究积尘真空吸尘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设计依据;基于积尘真空吸送系统的基础理论,结合某钨砂精选车间实际情况,完成了真空吸尘系统的吸尘管路布置、设计计算及系统设备选型。并利用Fluent软件模拟该系统A1、A2两吸尘点运行时吸尘管路内粉尘的输送情况,研究该系统对钨砂粉尘长距离(约40m)吸送的可行性。通过使用离散相模型(DPM模型)对钨精矿不同粒径粉尘在气流场中输送情况进行了模拟,得到了钨精矿粉尘的运动轨迹及停留时间。研究结果:由设计计算确定了该真空吸尘系统允许同时运行的吸尘点数为2;吸尘口风速为40m/s,系统真空度为-45kpa;为系统选择了JAS系列干式罗茨真空泵、CZT3.9型长锥体旋风除尘器及YMC-19型圆形脉冲布袋除尘器;通过仿真得到钨砂精矿粉尘在管道内运动轨迹线多;出口处粉尘运动轨迹的流线顺畅,稀密程度均匀;1μ m、10μ m、20μ m、80μ m四组钨砂粉尘在真空吸尘管道内停留时间短(平均停留时间均为0.806s)研究结论:由仿真结果可知该积尘真空吸送系统能高效的完成钨精矿粉尘的在吸送管道内长距离的气力输送任务;通过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清扫积尘时车间内粉尘浓度最大值为0.3mg/m3,低于工业企业作业场所卫生标准的容许浓度0.7mg/m3;且钨砂积尘得到了集中回收,该系统每年可创造上百万的回收价值。由此可知,该积尘真空吸送系统设计的合理,进步验证了该真空吸尘系统对积尘的处理的实用性。
刘江[6](2013)在《冶金行业烟气特性及其除尘器的选型研究》文中指出电除尘器作为一种高效除尘器,在冶金行业中已广泛应用,对保护环境和提高行业形象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谋求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环境保护要求也日益提高,对烟尘排放限值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这使得在冶金行业中对电除尘器的运行性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冶金行业烟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会对电除尘器的性能造成一定影响:①冶金行业所排放烟气尘粒粒径很小;②有色冶金炉窑排出的烟气温度较高,要求电除尘器在高温下运行;③有色冶金原料中常伴生有多种易于挥发的金属,在高温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金属氧化物。这些金属氧化物的粉尘,比电阻都比较高,这给电除尘器的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④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腐蚀性气体,一旦烟气温度低于露点,将对设备产生严重腐蚀。为此,在电除尘器设计时,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文通过对冶金行业烟尘的特点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和实验研究,就其特点对电除尘器运行的影响作出了具体的分析。着重研究了冶金行业的烟尘特性对于电除尘器振打机制的特殊要求,利用ANSYS软件对极板上的加速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构建实验台对不同振打锤结构、不同振打杆结构和不同极板结构下,阳极板上振打加速度的分布情况做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极板数、凹凸套的底部连接方式、较大回转半径的振打锤型、锤头与振打砧淬火、稳定的振打杆形式,这些都是有利于振打力在极板上传递的结构形式。为电除尘器振打选型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改造措施及建议。另外,对几种新型的电除尘器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的调查研究。
朴宇[7](2012)在《鞍钢2007-2011年652例尘肺病病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鞍钢尘肺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为更好的贯彻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尘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住院发生的费用情况加以分析,为工伤保险提供数据上的支持。方法:以出院病例为依据,回顾性调查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入住鞍钢职业病医院的尘肺病患者,重复住院的患者以首次住院信息为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尘肺期别、厂矿、工种、接尘史、诊断年限、尘肺晋级年限、临床症状和体征等信息,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秩和检验、方差分析和q检验统计方法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①一般情况:本研究中,病例的平均年龄73.6岁,大于70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占全部病例的63.34%。矽肺患者占全部病例的98.77%,以尘肺壹期为主。吸烟人数占全部病例的25.92%,尘肺叁期病例中吸烟人数所占比例最高,占60.41%。吸烟者人数在尘肺各期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01)。②发病特征20世纪50年代开始接尘的病例居多,占73.16%;患者接尘工龄以2130年的居多,占全部病例的36.66%。尘肺病例主要分布在采、选矿行业,共占34.97%。不同作业工人尘肺的发病工龄和发病年龄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各诊断年代之间病例的平均发病工龄和平均发病年龄差异均有显着性(P<0.001)。③临床特征.尘肺病例的咳嗽、咳痰、气短,心悸等症状随尘肺期别的提高出现的比例有所提高,各期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期别结核病、肺气肿、肺心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VC、FEV1、FEV1/FVC、MVV等肺功能指标测定值在三个期别间比较,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本组病例中住院总费用逐年增加,人均治疗费、人均药费增加明显。结论:鞍钢现存尘肺病例以矽肺为主,70岁以上老人居多,男性多于女性。以50年代开始接尘,接尘工龄为2130年的病例居多。尘肺病例大多分布在采选矿、耐火材料等6个行业。尘肺病以壹期为主要表现,壹期晋贰期的晋期年限最短,尘肺晋期年限随发病年龄的上升而缩短。随着诊断年代的推移,尘肺发病年龄明显增大、接尘工龄显着延长。尘肺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随尘肺期别的提高更加明显,随着尘肺期别的进展,肺功能指标逐渐下降的趋势。尘肺病并发症常见,吸烟对尘肺病情有影响。尘肺病住院费用逐年上涨,企业及社会医疗保险部门负担沉重。
刘志强[8](2012)在《湿式网状转动极板电除尘器参数研究及仿真》文中研究表明钢铁行业的粉尘排放量约占整个工业粉尘排放量的四分之一,而烧结机是钢铁行业的主要尘源。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均为高效除尘器,但烧结机机头烟气的特点决定了袋式除尘器难以应用,故电除尘器仍是烧结机机头烟气治理的首选。然而,随着更为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出台,常规电除尘器越来越难以满足要求,现行部分干式转动极板电除尘器虽然能够满足工业要求,但对微细粉尘的收集仍然较困难。故本文在转动极板电除尘器的基础上,又综合了湿式电除尘器和薄膜电除尘器的优势,提出了湿式网状转动极板电除尘器,它不仅能够增加收尘面积,而且能够提高对微细粉尘的收集能力,从而提高整体的除尘效率,使烧结机机头粉尘排放浓度大大低于现行标准。首先,推导了收尘面积公式,并根据某钢厂的烧结机机头电除尘器的参数,重新设计了湿式网状转动极板电除尘器。其次,采用FLUENT软件对简化后的电除尘器模型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设置导流板优化了内部的流场,并分析了出口烟箱尺寸对流场的影响。再次,建立了二维电场模型,该模型采用放电针而不是圆形线作为电晕极。应用FLUENT中的MHD模块对电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空间电荷对电场的影响、工作电压对粉尘运动轨迹的影响,以及同一工作电压下不同粒径粉尘的运动轨迹。最后,对喷雾清灰下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为减小喷雾对流场的影响,改变喷雾清灰为溢流清灰,自行设计了双层管组成的溢流管,并模拟了溢流管内部流场,为了得到均匀的出口速度以实现均匀布水,在两层管之间添加了纤维织物,优化后的溢流管得到了均匀的出口速度。
翁少凡[9](2009)在《铁矿工人尘肺队列研究》文中指出生产性粉尘是普遍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我国接触粉尘作业的人数众多,2000年全国登记在册的接尘人员超过2000万,而实际受到粉尘危害的人数远远超过这一数字[1]。尘肺病是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也是我国发病最多、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职业病,每年报告的尘肺病例占职业病报告总数的70%以上。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报告尘肺病例616442例,死亡146195例,病死率近24%。在20012006年之间的五年中,我国每年的新发尘肺病例800010000例[2],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计到2015年尘肺病例将超过70万。金属矿山开采是我国重要的工业产业之一,通过选矿、开采、运输等获得成品矿石。在矿山开采的主要工作环节,如钻眼、放炮、采矿、运输等都产生大量生产性粉尘,由于吸入生产性粉尘造成的尘肺是该行业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尘肺目前尚无根治疗法,而且具有发病潜伏期长、不可逆、脱离接尘后仍会发病、易并发肺结核等特点,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危害很大。为深入了解矿山开采业的粉尘危害和尘肺特点,保护金属矿山工人的身体健康,本研究选择湖北某大型国有铁矿1960年1月1日到1974年12月31日之间登记在册且工作一年以上的所有职工建立队列,共7666人,随访至2003年底。研究铁矿尘肺发病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为铁矿尘肺的防治工作提供切入线索,使尘肺防治工作更有针对性;评价铁矿采取的防、降尘措施的效果及效益,为铁矿防、降尘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本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铁矿尘肺发病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本部分通过随访铁矿工人队列至2003年底,收集队列成员的基本资料、职业史、疾病史等资料,以及各工种历年的粉尘浓度监测资料,根据粉尘监测资料,建立年代—工种—粉尘浓度矩阵,结合工人的职业史资料计算每位工人的累积粉尘接触量,综合分析铁矿尘肺的发病规律。2005年底,随机选取队列中存活的工人1714人,采集5ml静脉血,提取DNA,测定TNF-α-308位点及hOGG1Ser326Cys多态性。计算各影响因素不同组间尘肺发病的相对危险度(RR),估计各因素对铁矿尘肺发病的影响。铁矿队列共7666人,到2003年底,共随访261410.72人年,失访275人。接尘工人3604人,共随访126863.13人年,诊断314例尘肺,尘肺发病率为0.25%,累计发病率8.71%。统计结果显示:75.80%的尘肺病例1960年之前开始接尘,83.12%的病例累积接尘量大于50mg/m3·y。该铁矿尘肺的平均潜伏期为19.65年,77.71%的病例潜伏期在1030年之间。发病率随着累积接尘量的增加而升高,高、中接尘组较低接尘组的RR值分别为8.25和2.27。除生产性粉尘接触外,分析尘肺发病影响因素显示吸烟组尘肺发病率是不吸烟组的1.7倍;患肺结核组发病率较未患结核组明显增高(RR=32.34);TNF-α-308位点及hOGG1Ser326Cys的突变型和野生纯合子组间发病情况无显着性差异(P>0.05)(RR值分别为1.13和0.57)。第二部分铁矿防尘、降尘措施效果评价减轻尘肺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首先要强调预防,减少疾病的发生。通过第一部分的研究发现接尘量是影响尘肺发病的根本因素,要减少工人的累积接尘量,关键在于降低作业点的粉尘浓度。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该铁矿采取了一系列防尘、降尘措施。本部分从粉尘浓度和尘肺发病率的变化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对这些防尘、降尘措施进行评价。收集各接尘工种历年的粉尘浓度监测资料、矿山防尘、降尘措施及其改进过程的详细资料和队列人群尘肺发病情况资料,通过比较采取措施前后粉尘浓度和尘肺发病情况的变化评价防尘、降尘措施的效果。结果显示1958年之前,铁矿平均总粉尘浓度10.70mg/m3。1958年开始采用大型机械代替小机器生产,湿式作业代替干式作业后,1959-1977年的平均浓度下降至6.27 mg/m3;1978年开始,铁矿加强通风除尘,对许多产尘设备进行密闭,使得1978-1998年的平均粉尘浓度降至1.95 mg/m3。铁矿尘肺发病率在1970年之前为0.10%左右;1970年之后迅速上升, 1975年和1985年分别达到了0.50%和0.48%;1985年之后迅速降低,九十年代中后期降到0.04%以下, 2001年之后无新发病例。1958年之前开始接尘的工人尘肺累计发病率为17.94%,1970年之后开始接尘的工人为1.32%。粉尘浓度下降与尘肺发病率降低相差大约一个潜伏期。依据粉尘累积接触和尘肺发病危险度的接触-反应关系,如不采取控尘措施,推测铁矿产生尘肺为1766例,实际上铁矿队列人群中共诊断314例尘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237.52万元,间接经济损失1707.62万元,共损失2945.14万元,平均每例尘肺总经济损失9.38万元。铁矿先后投入3246.66万元用于防尘工作,按1958年的生产情况推算,由于其中采取了降低粉尘浓度的措施,累积减少尘肺新病例1452例,由于尘肺病例减少而挽回的经济损失13649.76万元,防尘工作投入的成本效益比为1:4.20。结论本研究建立铁矿工人队列,结合铁矿主要工种和作业点的粉尘浓度监测资料以及部分存活队列成员的基因多态性测定资料,分析铁矿尘肺的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评价铁矿所采取的防、降尘措施的效果,分析影响铁矿工人寿命的主要死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开始接尘时间越早,累积接尘量越大,尘肺的发病率越高,累积接尘量是影响铁矿尘肺发病的根本因素,吸烟和患肺结核可促进其发生。2、TNF-α-308位点及hOGG1Ser326Cys多态性在铁矿尘肺的发病中不起主要作用。3、采取一系列防尘、降尘措施后,铁矿总粉尘浓度从重建之初的10.70mg/m3下降到2 mg/m3左右,尘肺发病率从最高的0.50%下降到0.04%以下,其中效果最明显的是采用湿式作业和加强通风除尘。4、铁矿采取的防尘降尘措施的成本效益较高,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李刚[10](2009)在《高效水雾降尘技术的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指出工业粉尘污染是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随着绿色安全生产的轨道化,粉尘治理日益成为环保工作的重点。目前,人们从产尘机理、降尘机理到降尘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成果对粉尘的防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粉尘治理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如降尘效率低、成本消耗大等。因此,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新的高效降尘技术是关系到改善环境、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与健康、文明生产、降低生产成本、顺利发展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本论文开展高效水雾降尘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雾降尘技术是治理开放性粉尘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但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雾的形成受现有技术的制约,大多采用喷雾技术,对喷雾降尘的理论缺乏详尽研究,还不能定量描述喷雾降尘的机理,导致应用技术的盲目性;二是喷雾系统参数不尽合理,特别是雾滴直径与粉尘粒径的良好匹配难以确定,影响了喷雾降尘效果;三是喷雾降尘过程还不能微观测量,新技术的开发受到了局限。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借助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和气溶胶力学理论及其它相关理论,在水雾形成、水雾降尘机理和影响水雾降尘效果的诸多因素等方面,采用理论推导、实验室实验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水雾降尘技术进行研究,设计出了一种经济的高效水雾降尘方法,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降尘效果。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比研究各种水雾产生方式。对喷雾除尘技术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分析其捕尘理论。研究喷雾效果与各雾化参数的相互关系,寻求喷雾除尘的最佳匹配参数,提高对呼吸性粉尘及全尘的沉降率。采用压力型喷嘴产生水雾时,除尘效率主要取决于供水压力,不同粒径的粉尘需要的水压力不同。压力越大,喷嘴直径越小,雾滴越细,对于微细粉尘的除尘效果越好,然而,不同粒径的粉尘颗粒有不同的最佳水雾粒度。然而,水质不好,或使用环境差时,喷嘴容易堵塞,影响喷雾效果。另外,喷雾流容易受风流干扰,也影响除尘效果。本文提出喷射流自激雾化降尘技术,并对此进行了探讨。(2)采用降尘剂喷雾降尘,提高雾滴对粉尘的捕集能力,主要研究降尘剂溶液表面张力与降尘剂浓度的关系,湿润速度与降尘剂浓度的关系,以及水量、水压与除尘效率的关系等。(3)针对湘潭钢铁公司某料场装载机工作系统的现场情况,提出并使用喷射流自激雾化降尘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降尘效果。(4)微细水雾有利于呼吸性粉尘的捕集。对于微细水雾捕尘,因粉尘与捕尘水滴粒径都较小,需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颗粒间的碰撞结合、凝并沉降。本文在压力型喷嘴喷雾降尘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提出了喷雾帷幕降尘技术,并对此进行了探讨。综上所述,本文采用湿润型降尘剂水雾对细微粉尘及全尘去除率进行研究,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同时提出了喷雾帷幕降尘技术和喷射流自激雾化降尘技术,这为我国在处理粉尘污染方面提供一条有效的治理途径。
二、某冶金企业粉尘浓度与粉尘分散度之间关系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冶金企业粉尘浓度与粉尘分散度之间关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粉尘危害分级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
1.2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分级管理理论研究 |
2.2 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煤矿粉尘危害SD建模 |
3.1 煤矿粉尘职业危害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 因果关系分析及因果关系回路图绘制 |
3.3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粉尘危害分级 |
4.1 煤矿粉尘危害影响因素赋值 |
4.2 模拟并修正模型 |
4.3 分级机制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矿粉尘危害分级的实证分析 |
5.1 山西某煤矿粉尘危害分级应用 |
5.2 新疆某煤矿粉尘危害分级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健康状况调查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职业病预测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工作对策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3)多因素条件下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及安全素质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机-环境系统研究现状 |
1.2.2 作业环境对人生理、心理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3 不安全行为研究现状 |
1.2.4 人的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5 安全心理评测系统研究现状 |
1.2.6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危险性分析 |
2.1 安全行为科学理论 |
2.2 不安全行为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
2.3 综采工作面员工不安全行为的认定及测量 |
2.3.1 综采工作面员工不安全行为的认定 |
2.3.2 综采工作面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测量方法 |
2.3.3 综采工作面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实际测量 |
2.3.4 综采工作面员工不安全行为危险指数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
3.1 综采工作面事故类型及致因分析 |
3.2 综采工作面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3.2.1 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探析 |
3.2.2 层次模型构建 |
3.3 综采工作面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 |
3.3.1 灰色关联理论原理 |
3.3.2 背景材料及数据来源 |
3.3.3 主因素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关联计算与分析 |
3.3.4 同一主因素下各因素的关联计算与分析 |
3.4 小结 |
4.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个体因素对不安全行为影响实证研究 |
4.1.1 个人基础信息分析 |
4.1.2 注意力和反应时间分析 |
4.1.3 心理因素分析 |
4.1.4 疲劳因素分析 |
4.2 设备因素对不安全行为影响实证研究 |
4.2.1 机械伤害事故原因分析 |
4.2.2 机械伤害事故时间分布统计分析 |
4.2.3 机械伤害方式及伤害部位分析 |
4.2.4 典型案例分析 |
4.2.5 机械设备有毒有害次生伤害实证分析 |
4.2.6 对策及建议 |
4.3 环境因素实证研究 |
4.3.1 测量对象工作环境基本情况 |
4.3.2 实验对象选择 |
4.3.3 新陈代谢测量统计分析 |
4.3.4 体温变化测量统计分析 |
4.3.5 血压测量统计分析 |
4.3.6 心率测量统计分析 |
4.3.7 综采工作面环境灰色熵权聚类分析 |
4.4 小结 |
5.综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测评研究 |
5.1 测评量表编制原理 |
5.1.1 心理测量的质量保证 |
5.1.2 心理测验的分类 |
5.1.3 心理测验的一般编制过程 |
5.1.4 心理测验量表的主要鉴定方法 |
5.2 测评过程及实现 |
5.2.1 测量量表设计程序及原则 |
5.2.2 测量量表指标体系的确定 |
5.2.3 测量量表的编制 |
5.2.4 测量量表的试测 |
5.2.5 测量量表的复测 |
5.3 安全素质测评结果评判 |
5.4 小结 |
6.综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测评系统构建 |
6.1 系统构建的目的、需求和目标 |
6.1.1 系统构建目的 |
6.1.2 系统构建需求分析 |
6.2 系统总体设计 |
6.2.1 系统设计工具Power Designer |
6.2.2 系统开发环境及业务流程 |
6.2.3 系统实现模式 |
6.2.4 系统概念设计 |
6.3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6.3.1 数据库详细设计 |
6.3.2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 |
6.3.3 安全素质测评模块 |
6.3.4 安全培训及管理模块 |
6.4 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附录 Ⅲ |
附录 Ⅳ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湖北省2008至2013年职业病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的背景 |
1.2 研究动机与目的 |
1.3 国内外职业病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 正文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3 讨论 |
3.1 我省尘肺病的发病情况分析 |
3.2 我省慢性职业中毒的发病情况分析 |
3.3 我省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病情况分析 |
3.4 我省物理因素及其他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分析 |
3.5 对职业病报告工作的思考、建议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申报课题题录 |
致谢 |
(5)钨砂精选车间积尘真空吸尘系统设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概述 |
1.1.2 国内钨砂精选车间粉尘污染现状 |
1.1.3 钨砂精选车间粉尘对劳动者的职业危害 |
1.2 国内外钨砂精选车间粉尘污染的治理现状 |
1.2.1 钨砂精选车间粉尘污染传统治理方法 |
1.2.2 真空吸尘技术在除尘领域的应用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真空吸尘系统工作原理及设计初始条件 |
2.1 真空吸尘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
2.1.1 真空吸尘系统的构成 |
2.1.2 真空吸尘系统的工作原理 |
2.2 真空吸尘系统设计的初始条件 |
2.2.1 空气的特性 |
2.2.2 粉尘的特性 |
2.2.3 真空吸尘系统安装现场的基本情况 |
第三章 某钨砂精选车间积尘真空吸尘系统设计 |
3.1 真空吸尘系统设计目的 |
3.2 真空吸尘系统设计初始条件 |
3.2.1 需要处理的钨砂积尘量 |
3.2.2 钨砂粉尘的物理特性 |
3.3 真空吸尘系统吸尘管路设计 |
3.3.1 真空吸尘系统吸尘管路布置 |
3.3.2 真空吸尘系统吸尘设备选型 |
3.4 真空吸尘系统设计计算 |
3.4.1 粉尘的悬浮速度 |
3.4.2 吸尘口风速 |
3.4.3 吸尘口风量 |
3.4.4 粉尘的输送速度 |
3.4.5 吸尘系统风量 |
3.4.6 吸尘系统的阻力损失 |
3.5 真空吸尘系统设备选型 |
3.5.1 真空泵组件选型 |
3.5.2 收尘设备选型 |
3.6 设备安装情况及系统运行效果 |
第四章 真空吸尘系统管道粉尘输送模拟 |
4.1 FLUENT 仿真软件介绍 |
4.1.1 软件概述 |
4.1.2 Fluent 软件构成 |
4.1.3 气固两相流流动模型选择 |
4.1.4 仿真计算模型选择 |
4.1.5 fluent 模拟步骤简介 |
4.2 真空吸尘系统管道粉尘输送模拟的内容及目的 |
4.3 真空吸尘系统管道粉尘输送模型概述 |
4.3.1 真空吸尘管道内气流流体模型 |
4.3.2 真空吸尘管道内气固两相流模型 |
4.3.3 真空吸尘管道粉尘输送的假设条件 |
4.4 真空吸尘管道气流场模拟 |
4.4.1 gambit 对管道模型进行前处理 |
4.4.2 fluent 对吸尘管道内气流场模拟求解 |
4.4.3 真空吸尘管道气相流场结果分析 |
4.5 求解钨砂精矿粉尘在真空吸尘管道内的运动轨迹 |
4.5.1 钨砂精矿粉尘在真空吸尘管道内运动轨迹求解 |
4.5.2 钨砂精矿粉尘在真空吸尘管道内运动轨迹结果分析 |
4.6 仿真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冶金行业烟气特性及其除尘器的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冶金烟尘治理研究现状 |
1.3 冶金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1.4 课题内容及技术难点 |
1.4.1 课题内容 |
1.4.2 课题难点 |
第2章 烧结粉尘特性的实验研究 |
2.1 烧结粉尘的物理性质 |
2.1.1 烟气含尘浓度分析 |
2.1.2 粉尘粒径分析 |
2.1.3 粉尘密度分析 |
2.1.4 粉尘比电阻分析 |
2.2 烧结粉尘的化学成分分析 |
2.2.1 实验方法 |
2.2.2 烧结粉尘化学成分随电场的分布规律 |
2.2.3 飞灰化学成分随粒径的分布规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冶金电除尘器振打特性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研究背景及阳极板振打加速度的数值模拟 |
3.1.1 振打力计算的理论研究 |
3.1.2 振打机理与测试技术的研究 |
3.1.3 振打效率评判标准 |
3.1.4 振打清灰所需最小振打加速度的研究 |
3.1.5 阳极板振打加速度的数值模拟 |
3.2 BF 型电除尘器极板振打实验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仪器及测量方法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振打锤与砧铁淬火和不淬火的比较 |
3.3.2 不同锤型的比较 |
3.3.3 不同底部连接方式的比较 |
3.3.4 不同振打杆形式的比较 |
3.3.5 不同极板数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电除尘器的研究 |
4.1 常规电除尘器的技术瓶颈 |
4.2 旋转电极式电除尘器 |
4.2.1 工作原理 |
4.2.2 技术特点 |
4.2.3 旋转电极式电除尘器的使用场合 |
4.2.4 旋转电极式电除尘器实际应用调研 |
4.3 膜电除尘器 |
4.3.1 结构与特点 |
4.3.2 膜电除尘器除尘性能介绍 |
4.3.3 膜电除尘器的优点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鞍钢2007-2011年652例尘肺病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尘肺流行病学特征 |
1.2 尘肺病发病机制 |
1.2.1 粉尘方面 |
1.2.2 机体方面 |
1.3 尘肺病的临床表现 |
1.4 尘肺病的诊断 |
1.5 尘肺病治疗 |
1.6 钢铁行业尘肺病现状 |
1.7 立题依据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尘肺病诊断标准 |
2.3 资料收集 |
2.3.1 调查内容 |
2.3.2 统计分析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第3章 结果 |
3.1 尘肺的流行病学特征 |
3.1.1 一般情况 |
3.1.2 尘肺患者的接尘情况 |
3.1.3 尘肺病例的行业分布 |
3.1.4 尘肺期别构成及晋期情况 |
3.1.5 发病年龄及发病工龄的情况 |
3.1.6 胸部正侧位片及心电图异常表现类型 |
3.1.7 实验室辅助检查 |
3.1.8 转归 |
3.1.9 住院费用情况 |
3.2 尘肺病各期别临床特征 |
3.2.1 不同行业尘肺病的期别构成 |
3.2.2 尘肺各期别与吸烟情况 |
3.2.3 尘肺各期别患者症状及体征分析 |
3.2.4 尘肺各期别并发合并症情况 |
3.2.5 尘肺各期别肺功能情况 |
第4章 讨论 |
4.1 尘肺病的一般情况 |
4.1.1 年龄、性别特征 |
4.1.2 尘肺患者的接尘情况 |
4.1.3 尘肺病例的期别构成及行业分布 |
4.1.4 尘肺各期别与吸烟情况 |
4.1.5 尘肺的发病工龄和发病年龄及尘肺晋期情况 |
4.2 尘肺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
4.2.1 尘肺病的症状、体征及并发症 |
4.2.2 尘肺合并其他疾病情况 |
4.2.3 尘肺病的肺功能测定结果 |
4.2.4 胸片结果及心电图表现 |
4.2.5 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及细菌培养结果 |
4.3 转归 |
4.4 住院费用情况 |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湿式网状转动极板电除尘器参数研究及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电除尘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湿式网状转动极板电除尘器原理及结构设计 |
2.1 电除尘原理 |
2.1.1 电除尘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2.1.2 电除尘器分类 |
2.1.3 电除尘器除尘能力的影响因素 |
2.2 电除尘器理论计算 |
2.2.1 粒子荷电 |
2.2.2 粉尘驱进速度 |
2.2.3 除尘效率 |
2.3 网状极板收尘面积计算 |
2.4 湿式网状转动极板电除尘器优势 |
2.4.1 常规电除尘器的固有缺陷 |
2.4.2 转动极板电除尘器的优点 |
2.4.3 湿式网状转动极板电除尘器优缺点 |
2.5 湿式网状转动极板电除尘器结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湿式网状转动极板电除尘器流场模拟 |
3.1 CFD数值模拟与 FLUENT 简介 |
3.1.1 CFD数值模拟技术 |
3.1.2 FLUENT简介 |
3.2 气流均布 |
3.2.1 气流分布板 |
3.2.2 气流均匀性评价标准 |
3.3 湿式网状转动极板电除尘器计算模型 |
3.3.1 湿式网状转动极板电除尘器几何模型 |
3.3.2 网格划分 |
3.3.3 控制方程 |
3.3.4 边界条件 |
3.3.5 计算方法 |
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1 导流板对流场的影响 |
3.4.2 出口烟箱对流场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湿式网状转动极板电除尘器电场模拟 |
4.1 电晕放电 |
4.1.1 气体电离 |
4.1.2 起晕电压与击穿电压 |
4.1.3 电除尘器供电 |
4.2 电场计算理论 |
4.3 FLUENT离散相模型 |
4.3.1 离散相模型颗粒轨道计算 |
4.3.2 离散相模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4.4 电场数值计算 |
4.4.1 数值计算模型 |
4.4.2 边界条件 |
4.5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5.1 空间电荷效应对电场的影响 |
4.5.2 工作电压对粉尘运动轨迹的影响 |
4.5.3 不同粒径粉尘的运动轨迹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湿式网状转动极板电除尘器喷淋模拟 |
5.1 水膜湿式电除尘技术 |
5.2 FLUENT喷雾模型 |
5.3 喷淋对流场的影响 |
5.4 喷淋系统的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高斯单位制与国际单位制换算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铁矿工人尘肺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铁矿尘肺的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铁矿防尘措施效果评价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尘肺发病的影响因素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生期间工作小结 |
致谢 |
(10)高效水雾降尘技术的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开放性粉尘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水雾降尘技术研究现状 |
1.2.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水雾降尘的理论基础及探讨 |
2.1 水雾捕尘技术机理 |
2.1.1 空气动力学原理 |
2.1.2 “云”物理学原理 |
2.1.3 斯蒂芬流的输运机理 |
2.2 水雾形成机理 |
2.2.1 射流破碎理论 |
2.2.2 液膜破碎雾化 |
2.3 雾流 |
2.3.1 喷雾雾化性能指标 |
2.3.2 高效喷雾雾流的形式和参数 |
2.3.3 雾流中水的分布 |
2.3.4 雾流中的雾粒粒度分布 |
2.3.5 雾粒在雾流中的平均速度 |
2.3.6 高效水雾降尘应用中的主要参数 |
2.4 喷雾降尘机理 |
2.4.1 各种捕尘机理效应分析 |
2.4.2 喷雾捕捉浮尘机制 |
2.5 雾滴及尘粒运动的研究 |
2.5.1 雾滴运动特性分析 |
2.5.1.1 雾滴初始速度 |
2.5.1.2 雾滴在空气中的存活时间 |
2.5.2 粉尘绕水滴的运动分析 |
2.5.3 尘粒在水滴附近的运动 |
2.5.4 水滴对粉尘沉降效率影响的分析 |
2.6 喷雾降尘效率研究 |
2.6.1 喷雾降尘效率推导 |
2.6.2 参数取值 |
2.6.3 降尘效率分析 |
2.7 射流自激雾化除尘 |
2.7.1 射流自激雾化机理 |
2.7.2 射流与斗轮接触角的作用关系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细粉尘团聚及数学模拟 |
3.1 微细粉尘团聚过程描述 |
3.2 模型的假设 |
3.3 模型的建立 |
3.3.1 雾滴与颗粒物的接触过程 |
3.3.2 颗粒物与雾滴碰撞被粘附的概率 |
3.3.3 雾滴体积、直径、质量、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
3.4 模拟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雾降尘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水的特性对水雾降尘效果的影响 |
4.1.1 水中杂质对喷雾系统的影响 |
4.1.2 水的物理机械特性对喷雾系统的影响 |
4.1.3 湿润剂对水雾降尘效果的影响 |
4.2 喷嘴类型对雾化效果的影响 |
4.2.1 常用的几种喷嘴类型 |
4.2.2 旋转压力式喷嘴的结构、雾化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 |
4.3 喷雾系统参数的合理匹配对雾化效果的影响 |
4.3.1 喷雾压力对雾化效果的影响 |
4.3.2 喷雾流量对雾化效果的影响 |
4.3.3 喷嘴的出口直径、压力、流量的参数匹配 |
4.3.4 喷嘴直径、压力与雾粒直径的匹配关系 |
4.3.5 雾流中的雾粒粒度分布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4.4 粉尘分布对降尘效果的影响 |
4.4.1 测点的布置 |
4.4.2 装载机作业空间粉尘浓度测定 |
4.4.3 装载机作业空间粉尘分散度的测定 |
4.5 喷雾系统布置对降尘效果的影响 |
4.5.1 喷雾作用范围 |
4.5.2 喷雾系统安装位置和空气参与雾化作用的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学湿润剂的湿润能力试验 |
5.1 湿润型化学抑尘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国外研究现状 |
5.1.2 国内研究现状 |
5.2 湿润剂的湿润能力试验 |
5.2.1 湿润剂抑尘性能的测定方法 |
5.2.2 湿润剂溶液对铁矿粉尘的浸润性测定 |
5.2.2.1 实验目的及仪器仪表 |
5.2.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2.2.3 滴重法测湿润剂溶液的表面张力 |
5.2.2.4 湿润剂对铁矿粉尘的浸润速度测定 |
5.2.3 实验数据整理及结论 |
5.2.3.1 表面张力实验测定数据及实验结果 |
5.2.3.2 湿润剂浸润速度测定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喷雾雾化及降尘效果实验 |
6.1 喷雾雾化实验方法 |
6.1.1 实验流程 |
6.1.2 喷雾雾化实验具体步骤 |
6.1.2.1 喷雾雾化角的测量 |
6.1.2.2 喷雾流量的测量及流量系数的确定 |
6.1.2.3 喷雾雾滴粒径的分析 |
6.2 实验数据结果与分析 |
6.2.1 喷雾雾化角实验结果 |
6.2.2 喷雾流量与流量系数 |
6.2.3 水雾粒度 |
6.3 水雾降尘效果实验 |
6.3.1 喷雾帷幕装置的工作原理 |
6.3.1.1 喷雾帷幕装置的初步试验 |
6.3.1.2 试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喷射流自激雾化降尘技术在湘钢的应用分析 |
7.1 现场调查与分析 |
7.1.1 装载机系统粉尘析出机理 |
7.1.2 转载点粉尘析出机理 |
7.1.3 喷雾除尘自动调节系统 |
7.1.3.1 系统构成 |
7.1.3.2 关键技术原理说明 |
7.2 高效水雾系统的安装布置 |
7.2.1 系统配置 |
7.2.2 系统功能 |
7.3 喷雾水枪及喷嘴的选择 |
7.3.1 komet大喷枪(AP101系列) |
7.3.2 雾化喷嘴的选择 |
7.4 水雾降尘系统的现场应用效果 |
7.4.1 现场测试环境 |
7.4.2 现场测试结果 |
7.4.3 粉尘浓度实时监测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某冶金企业粉尘浓度与粉尘分散度之间关系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矿粉尘危害分级管理方法研究[D]. 张萌萌. 华北科技学院, 2020(01)
- [2]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 卢耀勤.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3]多因素条件下综采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及安全素质测评研究[D]. 高志扬.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7)
- [4]湖北省2008至2013年职业病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D]. 夏颖. 武汉大学, 2014(04)
- [5]钨砂精选车间积尘真空吸尘系统设计与仿真[D]. 周珊珊. 江西理工大学, 2013(07)
- [6]冶金行业烟气特性及其除尘器的选型研究[D]. 刘江. 华北电力大学, 2013(S2)
- [7]鞍钢2007-2011年652例尘肺病病例分析[D]. 朴宇. 吉林大学, 2012(03)
- [8]湿式网状转动极板电除尘器参数研究及仿真[D]. 刘志强. 燕山大学, 2012(11)
- [9]铁矿工人尘肺队列研究[D]. 翁少凡.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2)
- [10]高效水雾降尘技术的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D]. 李刚. 湖南科技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