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重要出行工具,具有“集约高效,节能环保,舒适平稳,迅捷可靠”的卓越特性。近些年来,我国地铁行业发展日新月异,运营安全的重要意义也愈发突显。早晚高峰客运量不断攀升。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地铁车站的客运组织工作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保证市民安全出行,必须要做好车站客运安全管理方针与监管策略。
关键词:地铁客运;安全管理问题;监管
1地铁客运组织安全管理难点
1.1面对突发事件车站人员不足
随着用工性质的转变,线网部分车站在2016年逐渐进行改革,优化人力资源,减轻企业人力成本,在车站人员编制上进行了调整和压缩。使得车站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人手不足成了突出问题。车站进行了岗位优化,人员减少对车站进行客流控制以及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处理显得抓襟见肘,如何进行风险管理以及事前预控显得尤为重要。
1.2恶劣天气对地铁行车安全的影响
近年来因雷雨天气造成乘客雨伞、物品掉落轨行区给地铁的行车组织以及后续的客流组织带来影响的事件频频发生。雨伞掉落轨行区小则造成线路晚点,重则可能雨伞挂到接触轨引起着火造成设备损害。如若发生在高峰期,列车晚点给车站带来巨大的压力,无法及时输运站台候车的乘客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后续的行车调整也会对车站的客流组织带来不稳定的因素,这就需要提高车站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行车、客运安全。车站还应及时清理积水,加强站内广播,摆放防滑告示和防滑地毯,避免发生客伤。
1.3地铁车站服务设施设备用品管理
地铁车站内的服务设施设备用品主要分为以下四种:(1)服务设施,主要指乘客搭乘地铁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种服务设备设施(2)服务用品:车站和列车中各种用来规范乘客乘坐行为,让乘客获取必要的客运、票务、安全等方面信息的小画框、宣传贴纸、列车看板等;(3)资源经营设施:指由地铁资源经营中心负责的地铁范围内具有商业盈利性质的设备设施。这些设备设施分为固定和临时两种,在采用固定的服务设施设备时需要考虑到后期车站的客运组织以及对车站安全的影响,尽量使得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后对车站的客流组织产生积极的影响,综合考虑优缺点而进行布置。临时的设备设施在投入使用前需考虑好在车站摆放使用的位置,避免影响车站客流正常的行进流线,加强设施设备监管管理,避免出现误伤乘客事件,出现故障及时报修,减少对客运服务的影响;使用完毕后尽快摆放在固定存放位置。
1.4如何有效开展客流组织工作
面对日益攀升的客流量,客流时间以及空间分布的不均衡给客流组织以及行车组织带来巨大的挑战,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提升行车组织效率成为了地铁急需解决的难题。常态化客流控制以及突发客流控制两种客流控制方式需要不断的摸索,结合各车站的具体客流量而制定,保证能够发挥出最优的效果。在客流控制时加强对乘客的引导工作,保持进站客流的秩序平稳、上下车过程中避免夹人夹物,避免乘客冲门的行为。当采取客流控制措施后仍然无法缓解客流趋势时应及时的启动线控、网控等客流控制方式,保证客流安全。
2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管理的监管策略
2.1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及技能培训
鉴于上述对地铁客运安全人员因素的影响,具体的监管体系构建中,需要注意对地铁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体系,反复强调地铁客运安全意义及重要性。成立定期培训机制,定期展开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包括每周的客运安全总结会议,提出并研究当前地铁客运安全问题,达到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发放安全手册,要求工作人员,不断自我学习,自我完善,增强客运的安全效果。当地铁安全事件发生时,车站工作人员能够保持镇静,并正确的引导乘客疏散,从而避免拥挤所致的踩踏事件,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进一步制定完善的考核机制,定期实施考核,从而达到增强地铁工作人员的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方式,提升地铁客运安全水平。如:实施演练计划,以月为周期,每个班组进行跑位演练,并制定相关的演练评估报告。要求全员覆盖。确保车站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演练内容,提升业务技能。
2.2构建完善地铁客运应急预案体系
客运安全管理监管中,需辅助安全管理部门制定完善的地铁安全应急预案,借助应急预案可保障地铁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可遵循应急预案实施相关疏散策略,从而达到“有准备、有方案”的目的。其中,应急预案是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分析与研究,并预测其对地铁客运安全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处理方案。预案中需要囊括具体预测、预警、报警、接警、处置、结束、善后等全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结合具体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科学设计预案内容。从而保障突发事件发生后,所有人均可以按照预案实施,突出各个部门的功能与责任。借助科学的方法,对应急预案的可靠性、可行性进行分析,确保应急预案可以符合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的需求。另外,构建应急预案体系时,需保障结构的合理化,确保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保障上下部门预案的完整性,从而提升管理的协调性。再结合实际情况,确保信息的有效流通,并展开资源整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使得预案可以得到有效实施。注意定期实施客运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强化安全教育,提升地铁客运的安全性。
2.3创建地铁反恐智能化防控体系
对于恐怖事件的控制与防控,在具体监管中,需要落实有效的地铁监控和巡视工作。并以地铁车站和地铁车厢为主要监控场所,确保地铁客运线路内,覆盖密度适宜的监控设备,为地铁客运反恐监控提供基础。例如:地铁进站口、检票处、售票机等均布置智能化摄像头,并可完成人脸捕捉,从而便于预警、防控,达到提升地铁客运安全的目的。监管部门需要制定完善反恐方案,尤其是地铁安检流程。如果安全检查不够彻底,则可导致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入地铁,导致安全隐患发生。故此,需加强对安检的监管,结合安全责任制度,切实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保障安检的效果,进而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推动地铁反恐防控效果的提升,保障乘客的安全出行。
2.4强化设备安全检查
地铁设备是保障地铁功能的关键,如果地铁设备不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样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地铁设备,需要结合监管工作,成立设备维护小组,由维护小组针对地铁设备状态展开检查,每日地铁客运完成后,则展开对地铁设备检查,确认合格后,便进行日常维保。并设定大型检修日期,确保地铁设备能够在使用周期内,得到有效的维保,进而规避由设备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需要合理的对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引进,确保地铁设备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全面为地铁的安全客运提供基础,实现城市的服务性体现。
2.5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针对地铁安全管理,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成立专门监管小组。例如: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监管体系中,监管组长1名、副组长2名,组员15名,均有地铁客运管理人员承担。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对应急预案的审核、设备维保状态的检查、日常维护效果评定、安全责任划分等内容,促使地铁客运的各个部门职权划分清晰,责任明确,为保障地铁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达到综合提升地铁客运安全系数,降低隐患,达到提升地铁客运整体服务质量的目的,增强乘客满意度。
3结论
文研究分析地铁客运安全管理问题及监管策略,先从地铁客运安全管理入手,明确其意义及价值。再详细的对具体客运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了解到当前地铁客运安全管理面临安全意识问题、维保问题、恐怖事件和突发事件等。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包括增强监管水平、强化人员培训、加强设备设施维保、构建监管体系和反恐防控体系和应急预案体系,从而增强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的监管效果,改善地铁客运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地铁工程的功能性与可靠性体现,便利乘客出行。
参考文献:
[1]袁晓琳.地铁客运组织方式及安全分析[J].江西建材,2017(14):268.
[2]蔡东奕.地铁车站客运组织的管理与控制[J].江西建材,2017(14):129.
论文作者:雷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地铁论文; 客运论文; 客流论文; 车站论文; 设备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乘客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