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心理护理体会论文_石艳琴

甘肃省山丹县人民医院 734100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月收治的11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即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心理状况总体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理情况具有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适于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子宫切除术;生活质量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变化,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手术。子宫是女性特有的生理器官,切除子宫后患者心理会发生显著变化,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影响疾病转归。心理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宗旨,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有文献显示[1],子宫切除术后应用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月收治的11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月收治的110例子宫切除患者。患者以及家属均签署了参加实验意向书。110例患者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34.58±6.71岁。其中已婚已育98例,已婚未育8例,未婚未育4例。全部患者在我院进行了子宫切除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在我院接受化疗。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护理和随访,对照组在门诊随访时提供指导与支持。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2.1设立心理护理小组

心理护理小组配备5名护士,学历水平均为本科及以上,工作年限≥3年,成员拥有较高的护理技能和较强的心理素质,其中1人具备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1人具备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5位护士经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护理、网络(QQ、微信、微博)管理、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的方法[2]。

1.2.2建立心理档案

为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护理情况,建立健康档案,档案内容有个人的基本信息和病情信息,其中病情信息有以下几个方面:病程、病史、并发症和治疗情况,随时对健康档案进行更新完善。接受患者的咨询并且进行不良心理情绪疏通,可实行轮班制,每天指定一名护士作为当班护士,负责主要的咨询工作。

1.2.3争取家庭支持

建立护患交流群,在QQ群和微信群中邀请患者家属加入,建立起有效沟通。家属的支持与认知会对患者的护理效果产生影响,家属的参与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稳定心理状况。指导患者和配偶性生活,宫颈癌放疗后2-3个月恢复性生活为宜,坚持每日冲洗阴道,同时涂擦少许金霉素鱼肝油,防止发生严重的阴道粘连。患者性生活前排空大、小便,减少不适。

1.2.4出院后长期心理指导

患者出院后要进行长时间的心理建设,尤其是未婚未育患者的心理康复进程更为缓慢,护士要尊重和关心患者,认真对待患者倾诉,本组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护士侧重负责患者的心理咨询工作,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心,重新回归社会和工作。

1.3效果评价

采用康复评价简表在患者出院前1 d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患者出院后心理护理小组人员以邮寄或网络的方式向患者发放CARES-SF调查问卷,患者填写后寄回[4]。总分越高提示患者相关生活质量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CARES-SF心理得分比较[分,± s(M)]

3讨论

子宫切除术多应用于子宫癌患者,子宫癌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据有关统计显示[5],子宫颈癌的致死率占到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是近年来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做完子宫切除术后需要科学的护理干预,特别是要进行心理护理,是现在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心理护理是利用心理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的一种健康教育形式,具有以下优点[6]:①强化认知。护士通过多种交流方式和患者保持密切联系,能够不断强化患者对于子宫切除术和疾病的认知,提高抗病信心,增加治疗依从性。②树立信心。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负担重,尤其是未育患者心理压力巨大,护士要利用心理学知识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争取家庭和社会支持,让患者在关爱的环境下配合治疗。③改善行为。心理护理是住院护理的重要组成,护士可指导患者应对并发症等情况提高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中,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适于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王丽,史素玲.电话随访健康教育对宫颈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0(9):2390-2391.

[2]林文英.信息支持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化疗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1(7):92-93.

[3]余喜梅.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化疗依从性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8(11):194-195.

[4]吴晓玲,刘海华,詹瑞君,等.出院后心理护理对子宫切除术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3(10):1105-1107.

[5]钱春荣,朱京慈,陈颖峥.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独立生活能力和出院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7,33(8):843-844.

论文作者:石艳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心理护理体会论文_石艳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